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和料液比3?个因素对大豆种皮多糖-蛋白乳状液的乳化活性指数(emulsifying activity index,EAI)及稳定性的影响。EAI随微波时间延长先增加后减小,随微波功率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微波时间与料液比相互作用对EAI影响显著。Zeta电位绝对值随着微波功率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通过综合优化筛选,确定乳化稳定性较好的大豆种皮多糖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480?W、微波时间35?min、料液比1∶20(g/mL),在此工艺条件下获得的多糖-蛋白乳状液EAI为46.15?m2/g,Zeta电位绝对值为34.3?mV,均优于不添加大豆种皮多糖的大豆分离蛋白乳状液(EAI为16.31?m2/g,Zeta电位绝对值为21.5?mV)。研究结果为工业化制备具有高乳化稳定性的大豆种皮多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大豆种皮作为试验原料制备大豆种皮果胶(SHPP),研究添加低分子质量大豆种皮果胶类多糖(SHPP-LMW)对大豆蛋白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分析添加不同质量分数的多糖乳状液界面张力、粒径分布、流变特性及显微结构的变化,考察SHPP-LMW对大豆蛋白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SHPP-LMW对大豆蛋白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较大。添加0.5%SHPP-LMW的乳状液其界面张力较低,黏度较大,粒度分布较均匀,且乳状液颗粒较小,D50、D4,3和D3,2均较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该乳状液变化较小,具有较高的贮藏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探讨pH值和金属离子对大豆种皮果胶类多糖制备水包油乳液的物理稳定性影响。利用草酸铵法制备大豆种皮果胶类多糖(Soybean Hull Pectic Polysaccharide, SHPP),确定平均粒径、动态流变性质及显微形态以获得关于稳定机制的更多信息。结果表明,pH值和金属离子对SHPP的乳化稳定性均有显著影响。pH值由3.0至7.0,SHPP的乳化稳定性先升高后降低。在pH值为4.0时,乳化颗粒粒径及脂肪上浮率最小,分别为15.67μm、31%,乳液表观黏度及乳化稳定性最好。添加Na~+和Ca~(2+)均可降低乳液乳化稳定性,0.2 mol/L Na~+对乳液乳化稳定性影响较大,而0.05 mol/L Ca~(2+)次之。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豆溶血磷脂添加量对大豆分离蛋白-溶血磷脂复合乳化体系乳化特性的影响进行探究。对复合乳化体系分别进行了界面蛋白吸附量、界面张力、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粒径分布、Zeta电位的测定,并采用光学显微镜对乳液中油滴分布及微观结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随着溶血磷脂添加量的增加,乳化特性指标均基本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当溶血磷脂添加量为10%时,乳液的乳化特性表现最佳,这表明添加适量溶血磷脂会促进其与大豆分离蛋白的相互作用,降低界面张力,在油-水界面上形成较稳定的界面膜,形成稳定的复合乳状液。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主要探讨pH值和金属离子对大豆种皮果胶类多糖制备水包油乳液的物理稳定性影响。利用草酸铵法制备大豆种皮果胶类多糖(Soybean Hull Pectic Polysaccharide, SHPP),确定平均粒径、动态流变性质及显微形态以获得关于稳定机制的更多信息。结果表明,pH值和金属离子对SHPP的乳化稳定性均有显著影响。pH值由3.0至7.0,SHPP的乳化稳定性先升高后降低。在pH值为4.0时,乳化颗粒粒径及脂肪上浮率最小,分别为15.67μm、31%,乳液表观黏度及乳化稳定性最好。添加Na<sub>+</sub>和Ca<sub>2+</sub>均可降低乳液乳化稳定性,0.2 mol/L Na<sub>+</sub>对乳液乳化稳定性影响较大,而0.05 mol/L Ca<sub>2+</sub>次之。  相似文献   

6.
制备淀粉微粒和酪蛋白酸钠协同稳定的Pickering乳状液。以流体动力学直径、Zeta电位、界面张力、粒度、界面蛋白浓度、脂肪部分聚结率、流变性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为指标,研究淀粉微粒质量浓度变化对Pickering乳状液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微粒质量浓度变化显著影响协同体系流体动力学直径、Zeta电位和界面张力。当淀粉微粒质量浓度为0.04 g/100 mL时,其与酪蛋白酸钠协同稳定的Pickering乳状液表现剪切稀释特性,乳状液表面积平均直径和体积平均直径最小,分别为3.50μm和1.97μm;界面蛋白浓度和脂肪部分聚结率最高,分别为3.90 mg/m2和7.98%;分散相脂肪球直径最小,为4.11μm,表明淀粉微粒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对酪蛋白酸钠的界面活性起到促进作用,两者能够共同维持Pickering乳状液稳定。  相似文献   

7.
李万山 《中国油脂》2021,46(12):16-20
采用复合表面活性剂辅助水剂法提取花生油,以期降低乳化程度,从而提高花生清油提取率。首先研究了吐温20、蔗糖酯和柠檬酸酯(单一或复配使用)对水剂法提取花生清油、总油和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并分析了表面活性剂对花生蛋白油水界面膜流变性质和Zeta电位的影响规律,试图初步揭示表面活性剂辅助破乳的机制。结果表明:吐温20、蔗糖酯和柠檬酸酯单独使用时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剂法工艺花生清油提取率,而当三者按质量比1∶ 1∶ 2复配时(质量浓度为10 g/L),花生清油提取率最高达到79.7%,比不添加表面活性剂提取时花生清油提取率几乎增加了1倍。然而,小分子表面活性剂对花生总油和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并不显著。研究发现表面活性剂取代界面吸附蛋白质后可使界面膜强度降低,Zeta电位绝对值减小,这很可能是导致乳状液失稳、清油提取率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采用不同方法制备大豆皮多糖,并对其得率、化学组成和理化性质进行分析比较。以大豆皮为原料,采用热水提取、高压辅助水提取、草酸铵提取和酸提取等四种方法制备大豆皮多糖,得率分别为2.69%、7.10%、2.96%和6.20%。水提SP1和高压辅助水提SP2的纯度较低,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74.96%和79.66%。酸提SP4和草酸胺提组分SP3的纯度较高,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97.76%和84.48%。采用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红外光谱(IR)技术对大豆皮多糖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豆皮多糖的单糖组成种类较多,是果胶多糖和其他半纤维素的混合物。高压辅助水提SP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不均一,水提SP1、草酸铵提SP3、酸提SP4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均一,分别为15.7×10~4、26.9×10~4、26.0×10~4。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大豆皮多糖含有果胶物质,为酸性多糖。  相似文献   

9.
用草酸铵溶液作为提取溶剂提取了红湘莲莲皮粉中的果胶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法考察了草酸铵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以及料液比等四个因素对果胶多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草酸铵浓度0.7%,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2 h,料液比1:30(m/V)。在该条件下,果胶多糖的得率为12.50%。所得果胶多糖经FTIR分析和酯化度测定为低酯化度果胶。  相似文献   

10.
分别以沙蒿多糖(ASKP,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 Polysaccharide)、沙蒿高分子量多糖(60P)、沙蒿低分子量多糖(60S)、脱蛋白质沙蒿多糖(ASKPE)为乳化剂,中链甘油三酯(MCT,medium-chain triglycerides)为油相,制备乳状液,测定乳滴粒径及Zeta电位,研究多糖乳化性。结果表明,ASKP乳化性最好,在ASKP和MCT浓度分别为1.2%、5%(w/w)时制备乳状液,25℃静置7d,乳液出现分层。ASKP乳化性稍逊于常用乳化剂阿拉伯胶(GA,gum arabic)、印度树胶(GG,gum ghatti)乳化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间羟联苯法、比色法和流变学等方法,研究了提取剂(柠檬酸钠、柠檬酸、草酸铵、草酸和EDTA)对大豆果胶类多糖(SHPP)的提取率、钙敏性、半乳糖醛酸含量、透明度及流变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剂的种类和质量浓度对SHPP的流变性质有较大影响;以柠檬酸钠和草酸铵为提取剂所得SHPP的品质较好,其中用2 mg/mL柠檬酸钠提取SHPP的提取率最大,为23.25%,1 mg/mL草酸铵提取的SHPP对钙离子敏感度最高,为19 mmol/L,0.5 mg/mL草酸铵提取所得SHPP半乳糖醛酸含量高达66.10%,但以0.5 mg/mL草酸铵提取的SHPP凝胶透明度较差;以柠檬酸、草酸和EDTA提取的SHPP综合品质较差。柠檬酸钠可作为提取剂应用于SHPP的提取工艺中,获得的SHPP综合品质较高。  相似文献   

12.
分别采用水提法、酸法、碱法、草酸铵法从南酸枣果肉中提取果胶多糖,并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多糖理化性质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方法制备的多糖得率分别为20.31%、25.33%、24.54%、21.71%;中性糖含量分别为21.21%、26.31%、35.53%、32.09%;半乳糖醛酸含量分别为35.78%、29.64%、45.35%、39.44%;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99%、5.49%、3.34%、5.86%。红外光谱图显示4种多糖都具有果胶的特征吸收峰,属于果胶类多糖。抗氧化研究表明,4种果胶多糖的自由基清除力及还原力均随样品浓度升高而增加,基本呈正相关。其中碱提法制备的果胶多糖,表现出相对较好的抗氧化性,其对DPPH·和·OH的IC50分别为3 077 μg/mL和3 694 μg/mL。  相似文献   

13.
菠萝皮渣果胶超声波提取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探讨采用草酸铵作为提取溶剂和超声波振荡处理法提取菠萝皮渣果胶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果胶提取率作为测定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菠萝皮渣果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组合为草酸铵浓度0.4﹪、料液比1∶40、pH5.0、温度70℃、超声波频率47kHz、提取时间90min,菠萝皮渣中的果胶提取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14.
榴莲壳内皮果胶多糖和黄酮对重金属吸附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榴莲壳内皮中提取果胶多糖和黄酮,并评价果胶多糖和黄酮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方法:以榴莲壳内皮为原料,采取水提乙醇沉淀法从榴莲壳内皮中提取高酯果胶及黄酮,采用碱化法将高酯果胶转化为低酯果胶,并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高酯果胶、低酯果胶及黄酮对重金属的吸附率,从而评价其吸附能力。结果:在模拟胃液及肠液条件下,高酯果胶、低酯果胶和黄酮对铅的吸附能力:高酯果胶〉低酯果胶〉黄酮,对镉的吸附能力:低酯果胶〉高酯果胶〉黄酮;对钙、铁及锌离子均无吸附能力。结论:榴莲壳内皮中提取物果胶及黄酮对重金属元素有一定的选择性吸附作用,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大豆分离蛋白在奶茶体系中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本文探究了奶茶体系中共存物(酪蛋白、单甘脂、奶油、茶多酚、糖类、盐类、奶粉、红茶粉)对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乳状液ζ-电位和粒径的测量,探讨奶茶体系共存物与大豆分离蛋白相互作用及对其乳化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酪蛋白、茶多酚、乳糖添加量分别为0.2%、0.06%、0.1%时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活性最小;在单甘脂、卡拉胶、氯化钠、脱脂奶粉添加量分别为0.15%、0.02%、0.02%、2%时大豆分离蛋白乳化稳定性最大;在乳糖添加量为0.1%时大豆分离蛋白乳化稳定性最小;在酪蛋白、茶多酚、乳糖添加量分别为0.2%、0.06%、0.1%时乳状液ζ-电位绝对值最小;在单甘脂、卡拉胶、碳酸镁添加量分别为0.15%、0.02%、0.01%时乳状液ζ-电位绝对值最大;在柠檬酸钠添加量为0.02%时,乳状液平均粒径最大,在碳酸镁、脱脂奶粉添加量分别为0.01%、2%时,乳状液平均粒径最小。奶茶体系中不同的共存物影响了乳状液的双电层结构,进而改变了大豆分离蛋白的乳化性。  相似文献   

16.
蛋白质-多糖通过Maillard反应生成共价复合物,其乳化稳定性等功能特性得到提高,为研究与开发新型食品添加剂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但共价复合物的乳化稳定性提高机理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界面张力仪测定界面张力、红外光谱分析二级结构,并结合GPC-动态光散射法考察其分子量分布,初步探讨乳清分离蛋白(WPI)-甜菜果胶(BP)共价复合物乳化稳定提高原因。研究结果表明:WPI-BP共价复合物与混合物相比,界面张力降低;WPI-BP共价复合作用使得蛋白质分子中的羟基含量增加,亲水性增强;共价复合物的分子量增大,dn/dc降低,分子量分布更集中,提高其在乳状液界面上的空间位阻作用,从而提高其乳化稳定性。因此,界面张力降低、亲水性增强与空间位阻增大是WPI-BP共价复合物乳化稳定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以黑木耳多糖得率为指标,分别采用高剪切分散乳化法和酶法提取黑木耳多糖,并对提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高剪切分散乳化法提取黑木耳多糖的工艺条件为转速21 000r/min,料液比1110(m/V),时间6 min,温度80℃;酶法提取黑木耳多糖的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1.2%,酶解时间60min,pH 5.5,酶解温度55℃,二者得率分别为24.43%,9.29%。与酶法相比,高剪切分散乳化法提取黑木耳多糖得率高、提取时间短、操作简单。故高剪切分散乳化法是黑木耳多糖提取的一种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研究豆腐柴果胶,采用草酸铵超声辅助法、碱提法和酸提法三种方法提取豆腐柴叶果胶,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草酸铵超声辅助提取法、碱提法和酸提法的提取率分别为14.73%,3.51%和9.20%;DPPH自由基清除率IC50分别为2.23,0.48和1.12 g/L;羟自由基清除率IC_(50)分别为3.86,2.26和2.98 g/L;还原力大小依次为:碱提取法提取的果胶酸提取法提取的果胶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的果胶。由此可知,这三种方法提取的豆腐柴叶果胶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碱提法虽然提取率较低,但是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荠皮多糖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潜力,利用X射线衍射光谱分析、热重分析、Zeta电位分析、乌氏粘度测定法、红外光谱法等方法研究纯化的荸荠皮多糖WVP-1和WVP-2的结晶性、稳定性、粘度等理化特性,并结合细胞抗氧化实验和AAPH诱导的红细胞溶血实验评估两种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WVP-1和WVP-2的结晶区域较少,主要以无定型态存在,玻璃化温度分别为61.30和69.50 ℃,热分解温度分别为290.50和308.50 ℃,Zeta电位分别为9.60和-18.50 mV,特性粘度分别为5.33×10-3和3.80×10-2 mL/mg,果胶类多糖WVP-2的酯化度为15.00%。此外,在62.5~1000 μg/mL浓度范围内,WVP-1和WVP-2能有效抑制AAPH诱发HepG2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升高,也能有效保护红细胞免受AAPH攻击发生氧化溶血。综上所述,WVP-2比WVP-1具有更好的稳定性、粘度和和抗氧化活性,并且WVP-2属于低酯果胶,可作为食品添加剂和功能活性成分应用于食品领域。  相似文献   

20.
利用多糖对大豆蛋白的结构与功能性质进行修饰是大豆蛋白改性的研究热点。文中以大豆蛋白为原料,在pH值为3.5,质量浓度为50 g/L的大豆蛋白中分别添加0%、0.2%、0.4%、0.6%、0.8%的高酯果胶,考察高酯果胶对大豆蛋白凝胶流变及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酯果胶对大豆蛋白凝胶的流变与质构特性有较大影响;随着高酯果胶添加量的增加,大豆蛋白凝胶的凝胶强度增强,并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果胶添加量为0.4%时,凝胶强度最大,稳定性最好,而当果胶添加量进一步增加时,大豆蛋白的凝胶强度开始减弱,稳定性降低,结构恶化;大豆蛋白凝胶的硬度、内聚性、黏着性、咀嚼性及回复性等特性随着果胶的添加先上升后下降,而大豆蛋白的持水性也随果胶的添加量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在0.4%的添加量时,表现最佳。扫描电镜显示,当果胶添加量为0.4%时,复配体系呈现均匀致密的网状结构,而随着果胶含量再增加,复配体系结构开始逐渐恶化。Zeta电位测定表明,少量高酯果胶的加入能中和大豆蛋白表面正电荷,有利于凝胶网络结构的形成,但过多的高酯果胶会使得大豆蛋白疏水基团内卷,造成大豆蛋白聚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