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十四次年会,审议通过了《酿造酱油》、《配制酱油》、《酿造食醋》、《配制食醋》、《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火腿肠》等6项行业标准送审稿和《运动饮料》国家标准送审稿。这些标准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或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相似文献   

2.
据国家国内贸易局消息,配制酱油、配制食醋、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三项条文强制行业标准已于2000年12月20日起开始实施。生产厂商必须按有关规定组织生产。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郝煜秘书长介绍说,酿造酱油和酿造食醋已于2000年9月1日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条文强制国家标准,标准中规定只有按传统发酵工艺由粮食或其副产品经发酵制成的酱油和食醋才可冠以酿造酱油和酿造食醋的名称,国家标准将于2001年9月1日起实施。酿造酱油、酿造食醋两个国家标准和配制酱油、配制食醋、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等三个行业标准的发布,是我国首次…  相似文献   

3.
资讯速递     
<正> 6月1日前将公布几项食品行业标准 最近,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十四次年会审议通过了《酿造酱油》、《配制酱油》、《酿造食醋》、《配制食醋》、《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火腿肠》等6项行业标准送审稿和《运动饮料》国家标准送审稿。这些标准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或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后,将于6月1日前发布。  相似文献   

4.
应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和气质联用技术对对酿造酱油、配制酱油和酸世界植物蛋白调味液共17个样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筛选其特征挥发性组分进行比较。发现酿造酱油特征组分以醇类、醛类、酸类为主,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特征组分以醛类、酚类、杂环化合物为主,而配制酱油挥发性成分则兼有前两者的特征组分。以17个样品的挥发性成分及其含量进行聚类分析,建立了区分酿造酱油、配制酱油和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的识别模型,为建立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鉴别技术打下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一段时间以来,有关酱油的话题引起行业和消费者的广泛、热切关注。至今,有关报道百余次,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报道和传闻中所涉及到的问题均与新发布的五项新标准有关,这五项标准分别是:国家标准《酿造酱油》、《酿造食醋》,去年9月1日发布,今年9月1日实施:行业标准《配制酱油》、《配制食醋》、《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去年6月20  相似文献   

6.
半月要闻     
·旨在让2亿多中小学生“每人每天喝上一杯牛奶”的“学生饮用奶计划”11月中正式启动。酱油、醋有了新标准 随着国家有关标准的制定和发布实施,酱油和食醋在出售前都必须标明“出身”。到底是酿造的是配制的,都一目了然,消费者购买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 酿造酱油、酿造食醋两个国家标准和配制酱油、配制食醋、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三项条文强制性行业标准,已于今年9月1日发布,国家标准将于2001年9月1日起实施,而其他三项行业标准也将于12月20日起实施。酿造酱油和酿造食醋第一次有了国家标准,而其他三种调味品…  相似文献   

7.
为了从根本上规范调味行业 ,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维护人民身体健康 ,酱油新标准已于今年 9月 1日起正式实施 ,届时“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将分别标注。酿造酱油是指以大豆和 /或脱脂大豆、小麦和 /或麸皮为原料 ,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品。合格的酿造酱油中不存在致癌物氯丙醇。配制酱油是指以酿造酱油为主体 ,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 ,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在配制酱油生产过程中 ,当用盐酸水解植物蛋白产生氨基酸时 ,会生成氯丙醇。很多厂家不愿在配制酱油上标注 ,而是以生抽、老抽、饺子酱油、…  相似文献   

8.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和内标物定量方法,对酿造酱油和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筛选二者的特征挥发性组分并进行比较。发现二者的特征挥发性组分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酿造酱油中特征组分以醇类、酚类、酸酯类以及呋喃类和吡咯类杂环小分子化合物为主,而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中特征组分则以吡嗪类杂环小分子化合物为主。上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酱油风味分析评价工作及建立基于挥发性风味组分的酿造酱油和非酿造酱油鉴别检验方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果糖酸测定在酱油新标准实施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鸣  王之琳  朱晓玉 《中国酿造》2001,(1):11-11,15
为使调味品行业抓住中国加入WTO的机遇,迎接挑战,实现本行业产品的国际化;同时也为促使本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制止企业投机行为,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新的酱油标准即将实施。新标准将产品明确分为三大类,即GB18186—2000所定义的“酿造酱油”,SB10336—2000所定义的“配制酱油”,并强制性地要求所有酱油产品必须在其标签上明示其种类。SB10338—2000明令禁止将“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标为酱油出售,该产品作为新的调味品种类单独提出,其名称“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必须在标签上明示。这是我国旧的酱油标准中不曾有过的分类法及…  相似文献   

10.
正酱油是用豆、麦、麸皮酿造的中国传统液体调味品。酱油色泽红褐、酱香独特、滋味鲜美,有助于促进食欲,还能改变菜肴的口味,对食材有生香、着色、增咸,提升之功效。按照生产原料及工艺的分类酱油按照生产原料及工艺可分为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配制酱油是指以酿造酱油为主体,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以含有食用植物蛋白的脱脂大豆、花生粕、小麦蛋白或玉米蛋白为原料,经盐酸水解,碱中和制成的液体鲜味调味品)、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其中酿造酱油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运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酿造酱油、配制酱油和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中的氨基酸含量,同时利用SAS聚类分析法对各类酱油中18种特征氨基酸成分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形成各类酱油距离矩阵D,进行了初步分类,再标准化处理后进行主成分分析,形成了主成分投影图,并采用聚类空间距离判别法进行判别,从而建立了区分真假酿造酱油的识别模型,为建立真假酿造酱油鉴伪技术打下较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酱油中水解氨基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测定天然酿造酱油原油(FSS)和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HVP)中多肽的水解氨基酸的组成的方法。FSS多肽总量约是HVP的10倍,其中FSS中多肽的总量为2378.76mg/L,HVP中多肽的总量为247.57mg/L。天然发酵酱油原油中赖氨酸在多肽中的含量21倍高于酸水解植物蛋白液。FSS多肽中赖氨酸、组氨酸、酪氨酸相对百分含量约是HVP的2倍,HVP中丙氨酸、脯氨酸相对百分含量约是FSS的2倍。该研究为鉴别天然酿造酱油与酸水解酱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调味品》2001,(5):36-37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的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签、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第3章所指的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2760—1996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 4789.22—19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测调味品检验 GB/T 5009.39—1996 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 5749—1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718—1994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 18186—2000 酿造酱油 SB/T 10322—1999 pH测定法  相似文献   

14.
<正>酱油及其质量标准的相关概述酱油是由大豆、小麦和麸皮作为原料,经过发酵而成的调味品。酱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调味品,味道鲜美,而且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十分有利。人们在炒菜中都会使用酱油,佐餐酱油是餐桌是不可少的调料,每个家庭中都会配备酱油。根据生产方法不同,酱油主要可以分为酿造的酱油和配制的酱油,前者是指纯酿造工艺生产出来的酱油,是不能添加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的,  相似文献   

15.
酱油掺假形式多种多样,掺假检验方法也各不相同,有的基于酱油特有的酿造组分如挥发性风味组分、有机酸、氨基酸等进行检验,有的通过检验酱油中掺入的非酿造组分如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等进行识别。虽然当前酱油掺假检验方法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其实际应用尚不理想,将多指标组合用于识别酱油掺假可能是未来酱油掺假检验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邱丹丹  刘嘉  于春焕  王超  赵国华 《食品科学》2010,31(24):322-324
采用傅里叶变换远红外光谱结合最小偏二乘法(PLS),对酿造酱油、酸水解植物蛋白液(HVP)以及添加不同比例(10%-50%)HVP而得的配制酱油进行类别分析。结果发现,酿造酱油、酸水解植物蛋白液及配制酱油在以PLS主成分为坐标的二维线性投影图中分布差异明显;通过模型相关系数(R2)和交互验证标准差(RMSECV)比较,筛选出建模光谱波段为4000-500cm-1;通过残余方差(RVV)分析,确定了最适主成分数为10。利用模型成功对21份盲样进行鉴定,证明利用PLS建立的模型能有效地检测配制酱油中HVP的添加量,且最大偏差小于3.5%。  相似文献   

17.
酿造酱油(Soy sauce),系指以大豆或脱脂大豆、小麦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而成;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料。酸水解法生产的酱油,也叫水解植物蛋白(Hydrolyzed Vegetable Protein)(简称HVP)是指以植物蛋白(脱脂大豆、花生粕、小麦玉米蛋白等食用植物蛋白)为原料,经盐酸水解,碱中和制成的液体鲜味调味料。本文就酸水解酱油的有关卫生管理问题论述如下。 1 HVP的概况 1.1 HVP历史 用盐酸水解植物蛋白,然后用碱中和生产的氨基酸调味液,建国初期称之为“化学酱油”。当时全国各省市均有生产,60年代初生产量很大,约占全国酱油产量的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天然酿造酱油和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中有机酸的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甲酸、苹果酸、琥珀酸、乳酸、酒石酸、乙酸、柠檬酸、丙酮酸、乙酰丙酸在弱阳离子交换柱上分离良好,其在一定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在0.9990以上,回收率在96.0—103.9%,检出限在0.001—0.005mg/mL,相对标准偏差在1.1—3.3%,并对天然酿造酱油和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样品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19.
酱油、酸水解植物蛋白、焦糖色素中乙酰丙酸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酱油、酸水解植物蛋白(HVP)、焦糖色素中乙酰丙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其中,酱油中乙酰丙酸含量较低,酸水解植物蛋白中乙酰丙酸含量较多(最高含量为15.79%),而焦糖色素中也测出含有乙酰丙酸(最高含量达8.02%)。故此认为采用乙酰丙酸指标来判定酿造酱油还是配制酱油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20.
大众评说     
食品还缺哪些标准 前不久有消息说,从2000年12月20 日起,我国配制酱油、食醋、酸水解植物 蛋白调味液将实施新的行业标准。从 2001年9月1日起此类产品实施新的 国家标准时将要求标明“酿造”和“配 制”,并将产品分为五个标准。 酱油和谐是我们家 家都离不开的调味品, 人们吃了这么多年了, 去年却被假冒伪劣酱油 闹腾得污烟瘴气。兑制 的酱油、假冒发酵的黄豆酱油:有的酱油就是盐和色素兑出的,根本不能称其为酱油。这样的酱油无疑是对消费者的又一侵害。现在有了行业新标准,对消费者是个喜讯,对造假者是个噩耗,但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