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11):152-156
根据国标方法,对7种植物学来源的81个蜂蜜样品的10种理化指标(酸度、还原糖、蔗糖、葡萄糖、果糖、水分、电导率、淀粉酶值、羟甲基糠醛和灰分)进行了测定,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蜂蜜理化指标与其植物学来源的关系进行研究。共提取出4个主成分,其中系数绝对值最大的参数分别为果糖、葡萄糖、电导率以及水分含量,方差贡献率约为70%。聚类分析可以区分龙眼和枣花蜂蜜。  相似文献   

2.
以蜂蜜为实验对象,60Coγ射线辐照9.3kGy剂量,比较辐照前后蜂蜜中残留氯霉素和理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蜂蜜中氯霉素浓度从93.07μg/kg降低至0.82μg/kg,降解率达99.12%;羟甲基糠醛含量从23.93mg/kg降低至4.86mg/kg,降低了80%;辐照对蜂蜜水分、灰分、酸度、淀粉酶活性、还原糖和蔗糖含量等理化指标无明显影响.本研究证明辐照技术降低蜂蜜中残留的氯霉素是可行的,为解决当前蜂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针对云南省3种大宗特色单花种蜂蜜(苕子蜜、澳洲坚果蜜、橡胶蜜),采集样品共45份,对其常规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包括淀粉酶活性、羟甲基糠醛、水分、酸度、糖组分(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等。系统分析和评价3种蜂蜜的理化指标特性,并与现有标准或文献进行了比对,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蜂蜜理化指标与其植物来源的关系进行简单分析。结果表明,苕子蜜、澳洲坚果蜜和橡胶蜜的各项指标均符合我国国家和行业标准,且各蜜种蜂蜜又有各自独特特征,其中新兴的澳洲坚果蜜具备生产成熟蜜的特征。主成分分析共提取出4个主成分,其中系数绝对值最大的参数为水分、葡萄糖、酶值和麦芽糖。  相似文献   

4.
该文对糖源蜜、花源蜜以及市售蜂蜜(黑蜂雪蜜、洋槐蜂蜜、天然蜂蜜、紫云英蜂蜜)的水分含量、电导率值、色度、果糖、葡萄糖、蔗糖、pH值、游离酸、总酸和蛋白质含量等基本理化成分以及矿物质含量、淀粉酶活性、总酚酸含量、总黄酮含量等活性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糖源蜜、花源蜜以及市售4种蜂蜜的基本理化成分含量均符合我国国家标准,表明这6种蜂蜜均为新鲜蜂蜜以及来自不同的蜜源;活性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除紫云英蜂蜜的淀粉酶活性没有达到8 mL/(g·h),不符合标准外,其他蜂蜜均符合,且糖源蜜的酶活性接近于天然蜂蜜,花源蜜的酶活性远远高于黑蜂雪蜜。此外,蜂蜜矿物质、总酚酸、总黄酮的含量因蜜源不同存在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常规指标检测结果来分析评价蜂蜜的质量。方法:通过对不同贮存时间的天然纯正的原始蜜及加工蜜中的还原糖、果糖、葡萄糖、淀粉酶活性、羟甲基糠醛等常规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寻找纯真蜂蜜特征性指标值。结果:通过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纯真好蜜的特征性指标值非常明显,果糖与葡萄糖的比值在0.75~1.57之间;新鲜原始蜂蜜的淀粉酶活性值大于20ml/g·h,随存放时间的延长,加工浓缩过程中温度升高,淀粉酶活性呈下降趋势,但都能保持在10ml/g·h以上;新鲜原始蜂蜜中的羟甲基糠醛含量都很低,一般不超过10mg/kg,随贮存和加工过程中温度越高、时间越长呈增长趋势。结论:纯真蜂蜜特征性指标值可较好地鉴定蜂蜜的质量。常规指标检测方法简便、快速,在质量监督、产品检验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针对蜂蜜掺假和造假问题,对所选蜂蜜的主要理化指标:还原糖含量、酸度、蔗糖含量、淀粉酶值、费氏反应等进行测定。同时研究储存温度(10、37、45℃)和时间(0、10、20、30d)对蜂蜜淀粉酶值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比较真假蜂蜜的淀粉酶值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并且对纯正蜂蜜进行不同浓度蔗糖与不同浓度淀粉的掺假处理,分析掺假对蜂蜜淀粉酶值的影响。从而为辨别蜂蜜掺假方法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7.
首次对贵州中华蜜蜂黄花梨蜂蜜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卫生指标、营养成分、活性成分和安全性指标等进行检测分析,探讨其品质特性和安全性。根据相关标准规定的方法对上述各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贵州黄花梨蜂蜜呈浅琥珀色,口感甘甜,有黄花梨花香味,常温下呈粘稠状,低温易结晶;水分含量19.43%,果糖和葡萄糖含量66.47%,蔗糖含量0.25%,酸度37.44 mL/kg,羟甲基糠醛含量0.91 mg/kg,淀粉酶活性28.20 mL·g-1·h-1;微生物含量符合标准规定;铁元素含量3.1767 mg/kg,锌元素含量1.6870 mg/kg,蛋白质含量0.36 g/100g,维生素C含量1.38 mg/100g,在检测的16种氨基酸中,天冬氨酸的含量最高(0.0400 g/100g),谷氨酸(0.0373 g/100g)、异亮氨酸(0.0303 g/100g)、脯氨酸(0.0280 g/100g)和苯丙氨酸(0.0277 g/100g)次之,酪氨酸和蛋氨酸则未检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4.29 U/g,总三萜含量65.97 mg/100g,总黄酮含量和兽药残留量未检出,重金属含量极低。本研究结果表明了产自贵州的黄花梨蜂蜜为健康安全的蜂蜜食品,并达到了蜂蜜标准的一级品水平要求。  相似文献   

8.
以薰衣草蜜、洋槐蜜和椴树蜜3种蜂蜜为材料,对蜂蜜中的还原糖含量、淀粉酶值、蛋白质含量、总酚酸含量和它们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薰衣草蜜中的淀粉酶值、总酚酸含量、蛋白质的含量分别为14.8mL/g·h、(200.8±6.9)μg/g和(25.35±2.74)mg/100g,均高于其他2种蜜,但还原糖含量比其他2种蜂蜜略低,为74%。3种蜂蜜均具有抗氧化的作用,薰衣草蜜与椴树蜜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相当,均高于洋槐蜜。总酚酸含量与抗氧化能力之间无明显相关性,说明蜂蜜中还含有其他的抗氧化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9.
不同加工温度对蜂蜜中糖类含量及淀粉酶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经不同温度处理过的蜂蜜中的还原糖、蔗糖含量及淀粉酶值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蜂蜜中的还原糖、蔗糖含量逐渐降低,淀粉酶值减小。蜂蜜加工的适宜温度为60~65℃、时间为10~15 min。  相似文献   

10.
在蜂蜜储存期间,对果糖和葡萄糖含量、酸度、羟甲基糠醛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15℃储存的蜂蜜,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所有指标变化均不显著(P0.05);在25℃储存的蜂蜜,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酸度以及果糖葡萄糖含量变化极显著(P0.01);在37℃储存的蜂蜜,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果糖葡萄糖含量、酸度、羟甲基糠醛含量和感官指标变化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云南蒙自地区中华蜜蜂与意大利蜜蜂在同一地点采集的石榴蜜进行理化指标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中蜂石榴蜜的灰分、酸度、总酚、果糖含量显著高于意蜂石榴蜜,而葡萄糖含量、淀粉酶值、氨基酸总量以及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意蜂石榴蜜。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中蜂石榴蜜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均高于意蜂石榴蜜,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低于意蜂石榴蜜。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同一采集环境下的中、意蜂石榴蜜的差异性,为云南特色蜂蜜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恩施地区的土蜂蜜又称"百草药"等,是蜜蜂自然酿造成熟后粗制产品,营养丰富。而市售蜂蜜市场紊乱,参假现象严重。给消费者选择带来困惑。以恩施土蜂蜜及常见市售蜂蜜为材料,以感官评价及理化指标检测结合的方法对蜂蜜样品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证明恩施土蜂蜜除水分含量较高外酸度、蔗糖含量、还原糖含量等其他各项指标优于市售蜂蜜;感官评分和理化检测指标吻合,在没有检测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用感官评价方法来优选蜂蜜。  相似文献   

13.
徐贤  顾振宇 《食品与机械》2015,31(6):88-91,104
旨在通过分析不同酿造程度蜂蜜的理化指标和糖组分,找出蜂蜜在成熟过程中糖分的变化规律,从而获得评价蜂蜜品质的特征性指标。分别测定不同酿造程度蜂蜜的水分含量、锤度、酸度、pH值、电导率,并采用HPLC—ELSD法定量分析在蜂巢内酿造不同时间的5种蜂蜜的糖组分。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可知,不同酿造程度的蜂蜜存在显著性差异;而由主成分分析可知,果糖、海藻糖、葡萄糖、麦芽酮糖、吡喃葡萄糖基蔗糖是引起不同酿造程度蜂蜜差异性的主导因素。因此,海藻糖、麦芽酮糖、吡喃葡萄糖基蔗糖可以作为鉴别不同酿造程度蜂蜜的特征性指标。  相似文献   

14.
以贵州蓝莓蜜为研究对象,对其理化指标、抗氧化活性、多酚成分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贵州蓝莓蜜酸度值44.69 mmol/kg,总糖含量79.30%,葡萄糖含量(40.88%)高于果糖含量(38.41%);总酚酸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20.27~24.72 mg GAE/100 g和3.88~6.77mg RE/100 g,DPPH和ABTS自由基半抑制率分别为119.04~136.56 mg/mL和140.56~212.34 mg/mL;蓝莓蜜含15种多酚类物质(原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咖啡酸、对香豆酸、芦丁、阿魏酸、杨梅酮、木犀草素、桑色素、槲皮素、芹菜素、山奈酚、异鼠李素、高良姜素),其中,黄酮类物质含量最高为槲皮素,酚酸含量由高到低为:对羟基苯甲酸对香豆酸阿魏酸咖啡酸香草酸原儿茶酸。研究表明,蓝莓蜜酸度偏高、易结晶,结合槲皮素含量高的特点与酚酸含量高低规律,可作为蓝莓蜜鉴定与检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对5种陕北稠酒和3种关中稠酒的理化指标进行了检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及聚类分析(CA)。结果表明,8种稠酒样品总固形物含量均>10%,酒精度均为1.3%vol~2.5%vol;陕北稠酒的总酸含量均>2 g/L,关中稠酒的总酸均含量<1 g/L;还原糖含量为1.59%~6.70%,水溶性总糖含量为2.76%~10.07%。稠酒样品品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共检出56种,其中,醛类10种;酮类12种;酸类9种;醇类7种;酯类7种;烷类4种;酚类2种;酸酐2种;呋喃1种;烯类1种;酰类1种,陕北稠酒和关中稠酒共有糠醛、5-甲基呋喃醛、5-羟甲基糠醛等9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酸类物质及醇类物质。PCA和CA结果表明,关中稠酒各样品间挥发性风味成分接近,陕北稠酒各样品间挥发性风味成分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6.
不同蜂蜜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洋槐蜜、枸杞蜜、椴树蜜、枣花蜜四种蜂蜜为材料,在测定总酸、还原糖、过氧化氢、淀粉酶值的基础上.采用羟自由基清除法测定并比较了4种蜂蜜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4种蜂蜜均具抗氧化作用,洋槐蜜、枸杞蜜、椴树蜜、枣花蜜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4.96%、5.83%、16.8%、23.2%.说明蜂蜜能够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降低过氧化脂质的生成,是很好的抗氧化产品.  相似文献   

17.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21):167-172
将蜂蜜中有害物质去除后再将其应用于食品加工或其他领域,可有效实现资源再利用。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技术,研究了树脂类型及工艺条件对脱除蜂蜜中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 hylfurfural,5-HMF)的影响,并探究吸附前后蜂蜜理化指标及酚类组成的差异,以及对不同种类蜂蜜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弱极性树脂适合脱除蜂蜜中5-HMF,其中LSI-3型树脂效果最佳;降低温度、增加树脂用量以及延长吸附时间有助于提高5-HMF脱除效果,在25℃、树脂用量44 g/kg(蜂蜜)、80 min优化吸附工艺条件下,LSI-3型树脂对5-HMF脱除率可达62. 49%;另外,LSI-3型树脂吸附对蜂蜜电导率、p H和还原糖总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淀粉酶值略有降低,酚类成分则明显减少,该方法对脱除不同种类蜂蜜中5-HMF具有良好适用性。该研究为5-HMF含量超标的蜂蜜提供了一种资源再利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糖-酶解液模型体系中5-羟甲基糠醛的形成动力学规律,以2 种糖(葡萄糖和蔗糖)和3 种肉(猪、牛、鸡肉)酶解液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研究了糖-酶解液模型体系中5-羟甲基糠醛的形成动力学模型。结果显示:加热温度90~110 ℃、加热时间0~6 h条件下,5-羟甲基糠醛的生成量与加热时间呈线性关系,符合零级动力学模型;5-羟甲基糠醛的生成量与加热时间、加热温度呈正相关,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加热时间的延长,糖-酶解液模型体系中5-羟甲基糠醛含量呈持续增长的趋势,并且在葡萄糖-酶解液体系中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远远高于蔗糖-酶解液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为评估黑小蜜蜂蜂蜜的理化性质和抑菌活性,本文用AOAC等方法测定黑小蜜蜂蜂蜜的理化指标、DNA高通量条形码法鉴定其植物来源,琼脂井扩散法评估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大肠杆菌(ATCC8739)和紫色色杆菌(ATCC12472)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同一时间地点收集的三个黑小蜜蜂蜂蜜的水分、灰分、pH、酸度、游离酸、内酯酸、葡萄糖、果糖、淀粉酶活性、5-羟甲基糠醛含量、电导率有明显差异,麦芽糖和蔗糖含量没有显著差异。各样品的植物来源种类和数量差异明显,三个蜂蜜样品没有共有植物来源,AAH1和AAH2仅有一种共有植物来源蓝花野茼蒿(Crassocephalum rubens),基因丰度分别为16.16%和4.15%,AAH1和AAH3仅有一种共有植物来源白饭树(Flueggea virosa),基因丰度分别为2.06%和31.32%。三个黑小蜜蜂蜂蜜中AAH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最强,且优于麦卢卡蜂蜜;AAH3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与MH1蜂蜜无显著差异,且优于其他蜂蜜;AAH1对紫色杆菌的抑菌活性最强,但是弱于MH3、MH1蜂蜜。结论:黑小蜜蜂蜂蜜具有良好抑菌效果。研究结果可以为黑小蜜蜂蜂蜜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张凤梅  普阮  吴丽君  蒋薇  唐石云 《食品与机械》2023,39(4):151-155,231
目的:开发利用菊苣提取物。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分析菊苣提取物中的挥发性化学成分,通过挥发性成分含量/感官阈值即香气活力值分析其中的主要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样品中共检测到78个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1%的挥发性成分顺序为丙二醇>5-羟甲基糠醛>乙酸>1,2-丙二醇-二甲酸酯>甲酸>1,2-丙烷二醇-2-乙酸酯;分析了24种香气成分的香气活力值,香气活力值>1的主要挥发性香气成分顺序为乙酸>异丁酸甲酯>肉桂酸乙酯>甲酸>甲基环戊烯醇酮>2,4-二叔丁基苯酚>5-甲基糠醛>丙二醇。结论:菊苣提取物中主要的挥发性成分为丙二醇、5-羟甲基糠醛、乙酸、1,2-丙二醇-二甲酸酯、甲酸、1,2-丙烷二醇-2-乙酸酯,主要的挥发性香气成分为乙酸、异丁酸甲酯、肉桂酸乙酯、甲酸、甲基环戊烯醇酮、2,4-二叔丁基苯酚、5-甲基糠醛、丙二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