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免疫传感器在食品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菌毒素污染是造成粮食和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分析检测技术如色谱分析法、免疫化学法等用于真菌毒素检测中具有耗时长、样品前处理繁琐等特点。本文介绍了采用生物免疫传感器快速检测真菌毒素的方法,主要综述了它们在各类粮食、食品等基质中真菌毒素检测的应用现状,并简要分析了该技术存在的不足,对其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业及食品行业突飞猛进地发展,随之产生的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共存于食品样品中的问题日趋严重,对人类健康及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威胁,开发同时检测多重危害物的高效快速检测平台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的多重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技术因具有成本低廉、便携快速等特点,且可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同时能够提供更为丰富准确的样品信息,为食品中多种危害物的同时检测提供了技术保障。文章首先综述了不同标记材料在多重免疫层析检测技术中的应用,并就多重免疫层析检测技术于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如真菌毒素、食源性致病菌、农兽药残留等的检测应用进行总结与分析,最后对其在食品安全快速分析检测中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做出讨论,以期为食品安全多重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食品安全关乎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使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而在诸多的食品安全问题中,粮食产品中真菌代谢产生的各种毒素,会给人类带来巨大威胁。粮食真菌毒素检测技术的发展就显得至关重要。以粮食真菌毒素的检测为文章研究切入点,全面分析色谱检测技术应用于检测粮食真菌毒素的流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以供相关人士借鉴。  相似文献   

4.
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识别的免疫分析技术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分析时间短、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领域。量子点(quantum dots,QDs)作为一种新型荧光纳米材料,具有斯托克斯位移大、光稳定性好、量子产率高、发射波长可调等独特的优点,可提高免疫分析技术的灵敏度和稳定性。该文对基于QDs标记的免疫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进行综述,以期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真菌毒素污染是造成粮食和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效的真菌毒素分析检测方法,能够为真菌毒素的高通量快速筛查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近年来,碳纳米管成为真菌毒素检测领域的研究热点。碳纳米管具有吸附能力强、表面可修饰、易分离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在很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根据碳纳米管的特性及真菌毒素的污染特点,对真菌毒素的检测现状作了简要介绍,对基于碳纳米管的真菌毒素检测技术研究进行综述,并展望了真菌毒素检测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6.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是食品质量保证和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主要以仪器检测方法为主。标记免疫层析技术是建立在层析技术和和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反应基础上的一项新兴免疫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使用便捷、检测速度快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过程中。本文对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技术、量子点标记免疫层析技术、上转换发光标记免疫层析技术等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通过分析目前各种标记免疫层析技术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了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文献支持。  相似文献   

7.
免疫分析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免疫分析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为基础,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方法简捷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检测中.本论文综述基于免疫分析原理,包括传统和一些新型的免疫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8.
黄曲霉毒素是迄今发现的真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一类,是公认的I类致癌物,在粮食、坚果、油脂、乳及其制品等多种食品中均有发现。因此,研究出准确、快速、便捷的检测方法对保障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荧光免疫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等优势,适合现场高通量快速筛查,近年来被广泛地用于检测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该文介绍了4类常用的荧光标记物(荧光素、量子点、上转换纳米粒子和稀土离子螯合物),并详细阐述了5种荧光免疫分析法(荧光免疫吸附法、荧光免疫层析法、荧光偏振免疫分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免疫分析和时间分辨免疫分析)的检测原理,以及上述方法应用于检测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真菌毒素是造成粮食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全球粮食安全领域研究的焦点与热点,发展快速、精准、低廉、方便的真菌毒素检测技术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生物传感分析的真菌毒素检测技术,识别元件的特异性和选择性至关重要,是良好分析性能的先决条件。系统梳理近年来主要识别元件类型,对基于识别元件的生物传感分析技术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与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综述,并展望其在真菌毒素分析领域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真菌毒素检测相关研究和安全监管提供参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10.
食品安全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快速准确的检测技术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是将特异性免疫反应与高灵敏度的传感技术相结合的一类新型生物传感器,与传统方法相比有更高的灵敏度,在医疗、农业、食品卫生、环境监测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重点就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原理分类、纳米材料技术及其在真菌毒素、食品添加剂、食物过敏原、致病菌、农药残留等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的实际应用进行综述,展望其在未来发展的趋势。本文旨在通过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总结分析,为研究者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1.
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菌毒素是具有毒性的次级代谢产物,可污染多种食品。食用被毒素污染的食品会对人类和动物造成严重的健康风险,因此一种高灵敏度、快速的分析方法对于提高检测能力、保证食用安全和人类健康能够提供重要保障。该文综述近年来几种常见的快速检测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层析免疫测定、生物传感器、生物芯片)在食品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进展,同时对一些新型生物材料及检测元件进行简单介绍,旨在为以后真菌毒素快速检测技术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Bacterial pathogens and toxicants, parasites as well as mycotoxin producing fungi are the major biotic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afety of food. Moreover, viral infections and prions may be present as quasi biotic challenging factors. A vast array of culture dependent analytical methods and protocols for food safety testing has been developed during the past decades. Presently, protocols involving molecular biological techniques such as PCR-based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and hybridization have become available for many of the known pathogens with their major advantages being rapidness, hi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However, this type of assays is still quite labor- and cost intensive and mostly cannot be operated directly in the field. Recently,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 of DNA has emerged as an alternative to the use of PCR-based methods not only in food safety testing but also in a wide array of application. Its advantages over PCR-based techniques are even shorter reaction time, no need for specific equipment, hi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as well as comparably low susceptibility to inhibitors present in sample materials which enables detection of the pathogens in sample materials even without time consuming sample preparation. The present article presents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application of LAMP-based methods and their usefulness in detecting and identifying food borne bacterial pathogens and toxicants as well as mycotoxin producing food borne fungi as compared to other methods. Moreover does it elaborate on new developments in the design and automation of LAMP-based assay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s of food testing.  相似文献   

13.
真菌毒素是真菌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其对农产品的污染直接威胁人类和动物的生命健康。真菌毒素的预防和脱除是实现食品和饲料工业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研究者采用了多种策略来防控真菌毒素污染避免健康问题和经济损失,包括抑制真菌生长及真菌毒素生成、去除和降解污染农产品中的真菌毒素、降低真菌毒素生物活性等。利用天然植物成分(Natural plant compounds,NPC)防控真菌毒素污染表现出稳定性强、安全性好和抑制效率高等优势,业已成为研究新趋势。本文综述了近年来NPC防控农产品中真菌毒素污染的不同策略,讨论了相应的作用机制,分析了现阶段采用NPC防控真菌毒素的优势和不足,并展望了在食品工业的应用前景,为开发新的真菌毒素防控试剂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真菌毒素是由特定真菌在适宜条件下产生的有毒小分子次级代谢产物,农产品在生长、加工和储运过程中均存在被真菌毒素污染的可能性,被真菌毒素污染的农产品会严重危害动物和人类的健康。因此建立精确、高效的真菌毒素检测方法对于农产品中真菌毒素的防控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真菌毒素的产生和危害,综述了近5年农产品中真菌毒素检测方法(仪器分析法、免疫学分析方法和光谱分析法)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这些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并展望了农产品中真菌毒素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农产品中真菌毒素检测的相关研究和安全监管提供参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15.
Ying LiXia Liu  Zhao Lin 《Food chemistry》2012,132(3):1549-1554
Over the past 10 years, great effor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ethods for rapid mycotoxin detection in foodstuffs have been made. As one of the relatively new analytical techniques,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 has been proven particularly advantageous for rapid, label-free, sensitive analyte detection. Using SPR,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can be performed in real-time. Mycotoxins are a group of small, toxic products formed as secondary metabolites by a few fungal species. They can contaminate foodstuffs on a large scale and consequently threaten human health through food chain. Thus, rapid,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determination of mycotoxi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food safety. This contribution address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SPR, the existing detection methods, and the progress on mycotoxin detection using SPR biosensor.  相似文献   

16.
真菌毒素是一类长期困扰粮食安全的重要污染物,尤其是对于谷物类作物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因此,对于真菌毒素的检测与降解已经成为粮食安全方面的重点攻克对象。根据现有的研究,主要的降解手段有物理法、化学法以及生物法等,此外还涌现出了多种手段协同作用降解的方式,种类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因此,为了进一步推进更加便捷、高效的真菌毒素降解方法应用到相关的粮食领域中,减少降解剂对食品本身品质的影响,并帮助开发新的真菌毒素降解方法。作者综述了近年来研究者在防控粮食等产品中各种真菌毒素污染所采用的不同策略,并且分析了相应的产毒机制,讨论了现阶段所采用的各种方法防控真菌毒素的优势和不足,同时展望了未来食品工业对真菌毒素降解方法的发展新趋势,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黄曲霉毒素主要存在于发霉的粮食、豆类、坚果及其相关的食品中, 极易通过饮食进入人体, 是诱发肝癌的主要因素, 对人体健康造成重大威胁。因此, 为保障食品安全、维护人类健康, 对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进行定量检测至关重要。食品基质复杂多样, 检测前需要使用配套的前处理技术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进行富集、纯化。文章对近年来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前处理及检测技术的原理、应用、特点进行了综述, 对液液萃取、固相萃取、磁性固相萃取、免疫磁性固相萃取、免疫亲和柱以及QuEChERS等样品前处理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对, 并对化学分析、仪器分析以及免疫分析等黄曲霉毒素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为后续开展黄曲霉毒素的安全风险评估以及新型检测技术开发等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真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有毒次生代谢物,其广泛存在于被污染的食物中,其中黄曲霉毒素已被认定为天然存在的剧毒致癌物。鉴于真菌毒素污染给人类健康与安全带来的风险与危害,发展低成本、快速、高效的检测方法以确保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已有大量研究者构建了基于单一量子点或其他荧光材料为荧光探针的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真菌毒素,并且从材料、检测方法和生物传感器等角度进行了详细的检测。然而,这些传感器在应用于真菌毒素检测时仍存在荧光探针易团聚、荧光性能不稳定、耐光漂白性能差等一种或多种局限,而基于核壳型量子点的新型生物传感器具有信号增敏、性能稳定、选择性好等优点,已成为构建真菌毒素检测新方法的热点研究内容。然而,目前并没有系统的去阐述核壳量子点构建的生物传感器在真菌毒素中的应用,因此,为了弥补该领域综述的空缺,本文主要从基于核壳量子点构建的免疫电化学发光传感器、适配体ECL传感器、免疫荧光传感器、适配体荧光传感器和试纸条传感器在真菌毒素中的应用进展进行阐述,本文首次系统地阐述了核壳型量子点生物传感器在粮油食品真菌毒素分析检测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同类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 O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贝类等生物中的海洋生物毒素, 可引起人或动物的急性中毒, 对食品安全和海产养殖具有严重危害。因此建立快速、可靠、灵敏的OA检测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免疫分析检测技术基于抗原抗体的结合,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 是当前检测贝类毒素OA的主要手段。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针对贝类毒素OA的免疫分析检测技术, 其中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检测、免疫层析检测、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检测和基于免疫传感器的检测技术等。本文着重阐述了不同免疫分析技术的原理及其OA检测的实际应用, 同时探讨了免疫分析技术在贝类毒素OA检测方面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以期为开发性能更加优异的OA免疫检测技术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肉制品的需求日渐增加。然而,肉品中的食源性致病菌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针对肉制品基质复杂、致病微生物浓度低的特点,传统的食源性微生物检测方法耗时长、操作过程复杂,不能满足现代食品检测的要求, 以分子生物学、免疫分析、生物传感器、核酸适配体为基础的快速检测方法发展迅速, 已经成为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检测的主要方法。本文主要从分子生物学检测法、基于免疫的检测方法、生物传感器检测法、核酸适配体检测技术等综述肉品中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并总结了各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 为开辟新的肉品中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