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为明确蔬菜中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PGR)残留的风险,对蔬菜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实行监测并进行风险评估。方法整合3年的市场监测数据,利用农药残留专家联席会议(JMPR)农药急性膳食风险摄入量计算方法和@risk定量风险评估专用软件,对我国各类人群蔬菜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膳食摄入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蔬菜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量较低,为0.0109~0.182 mg/kg,辣椒中主要检出矮壮素和甲哌啶残留,番茄中主要检出2,4-滴残留,马铃薯中主要检出甲哌啶和矮壮素残留;短期膳食摄入结果显示,辣椒、番茄和马铃薯3个蔬菜品种消费带来的有检出PGR残留短期膳食摄入量在0.0957~11.0?g/(kg bw·d),仅占其急性参考剂量的0.0319%~22.0%,急性风险较低。结论蔬菜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膳食摄入风险虽在不同蔬菜品种、不同风险因子和不同人群之间有差异,但整体风险水平不高,均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明确水果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风险, 对水果中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 PGR)残留量实行监测并进行风险评估。方法 整合3年的市场监测数据, 利用农药残留专家联席会议农药急性膳食风险摄入量计算方法和@risk定量风险评估专用软件, 对我国各类人群水果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膳食摄入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4种水果中均有植物生长调节剂检出, 总检出率为17.50%, 香蕉的检出率最高, 为23.33%, 共有6种PGR成分被检出, 分别为氯吡脲、赤霉素、噻苯隆、2,4-滴、多效唑和乙烯利, 检出率为1.04%~8.96%, 乙烯利最高; 短期膳食摄入结果显示, 4个水果品种消费带来的有检出PGR残留短期膳食摄入量在0.468~32.65 ?g/kg bw/d, 仅占其ARfD的0.38%~65.29%, 均小于100%。结论 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膳食摄入风险虽在不同水果品种、不同风险因子和不同人群之间有差异, 但整体风险水平均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草莓中施用噻苯隆的作用、噻苯隆在草莓和土壤中的残留行为及其产生的膳食摄入风险,开展了规范残留试验并监测了噻苯隆对草莓生长和品质的影响,同时对草莓中噻苯隆残留带来的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进行了评估。噻苯隆在草莓和土壤中的消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草莓中的半衰期为1.31-1.44 d,土壤中的残留半衰期为1.69-1.87 d,草莓中正常收获期的最大残留量为0.0023 mg/kg,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均低于方法定量限。噻苯隆可增加草莓单果重,提高产量,可溶性糖含量也有所升高,推荐使用剂量为2 mg/L浓度喷施2次。草莓中噻苯隆残留对普通人群和儿童的膳食摄入暴露量分别为0.023和0.043 μg/kg bw/d,仅占ARfD的0.058-0.11%,均在可接受范围内,说明草莓中噻苯隆残留带来的膳食摄入风险极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京津冀地区主要瓜果类蔬菜(黄瓜、番茄、甜瓜和茄子等)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动态并评价其安全风险。方法调查京津冀地区主要瓜果类蔬菜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状况,并对京津冀地区12个区县保护地蔬菜产区随机选取的120份样品,进行2,4-D、氯吡脲和4-CPA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测定。结果氯吡脲、2,4-D和4-CPA 3种植调剂在黄瓜和番茄样品中均未检出或在检测限以下;在唐山乐亭茄子样品2,4-D残留量检出为7.15μg/kg,唐山乐亭甜瓜氯吡脲残留量为1.01μg/kg,均低于国家标准中的最高残留限量。氯吡脲、2,4-D和4-CPA在黄瓜和番茄模拟残留动态研究结果表明,推荐浓度的氯吡脲在黄瓜上施用7 d后残留量为2.25μg/kg,低于国家最高残留限量标准(0.1mg/kg);推荐浓度的2,4-D和4-CPA在番茄上施用后30 d后残留量分别为225.6μg/kg(低于国家最高残留限量标准0.5 mg/kg)和43.1μg/kg(低于美国限量标准0.05mg/kg)。结论根据调查和模拟试验结果,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京津冀地区4种蔬菜上不存在安全风险,并提出了降低风险的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蔬菜中多效唑残留的膳食暴露与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效唑是蔬菜种植中常用的延缓类生长调节剂。为明确蔬菜中多效唑残留的膳食摄入风险,开展了马铃薯、番茄和茄子3个蔬菜品种的规范残留试验和市场抽样监测,并基于以上数据对蔬菜中多效唑残留进行了膳食摄入慢性风险和急性风险评估,提出了蔬菜中多效唑的推荐MRL值。结果表明,蔬菜中多效唑的国家估计每日摄入量为0.040~0.21μg/(kg bw·d),仅占ADI的0.04%~0.21%,国家估计短期摄入量为0.070~0.95μg/(kg bw·d),仅占ARf D的0.07%~0.95%,基于规范残留试验和市场监测得到的评估结果相一致,蔬菜中多效唑残留对我国各类人群的膳食摄入慢性风险极低,急性风险水平虽在不同人群和不同蔬菜品种中有差异,但整体风险也非常低,均在可接受范围内;蔬菜中多效唑残留的建议MRL值为0.5 mg/kg,该值对我国各类人群多效唑暴露的保护水平为12.5~50倍。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河北省番茄和黄瓜中杀菌剂农药的残留状况及居民的杀菌剂膳食摄入风险。方法基于2017年河北省11个地市番茄和黄瓜2种蔬菜的农药残留抽检数据,并根据我国不同人群的摄入量和体重数据,运用EXCEL软件,以%ADI值和%ARf D值评估番茄和黄瓜的慢性和急性膳食暴露风险。结果 108份番茄和108份黄瓜的残留分析表明,61.1%的番茄、77.8%的黄瓜中含有杀菌剂残留,其中44.4%的番茄和61.1%的黄瓜有多种杀菌剂残留。慢性膳食暴露评估结果显示:8种杀菌剂中,风险大小顺序为腐霉利吡唑醚菌酯肟菌酯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烯酰吗啉甲霜灵嘧菌酯;不同人群的风险程度依次为2~10岁11~17岁18~59岁60岁。急性膳食暴露评估结果显示:4种杀菌剂中,番茄的腐霉利和吡唑醚菌酯膳食摄入风险远高于烯酰吗啉和多菌灵,黄瓜的腐霉利膳食摄入风险远高于烯酰吗啉、多菌灵和吡唑醚菌酯;同一农药,不同年龄组人群之间,随着年龄的增加,农药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呈下降趋势。结论河北省番茄和黄瓜中杀菌剂残留对居民不同人群杀菌剂残留的膳食摄入风险较低,各人群中可能存在的健康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2~10岁儿童年龄组急性膳食摄入风险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人群,需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7.
噻苯隆是一种具有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活性的苯基脲类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农产品生产中合理使用可起到增加产量、改善品质的作用。但是, 随着噻苯隆的大量使用, 其在农产品中的残留问题逐渐显现, 由于对哺乳动物存在一定的毒性风险, 许多国家针对噻苯隆都制定了严格的限量标准, 对噻苯隆残留降解、检验检测等方面的研究也日益增多, 但缺乏对近期已有研究成果的比较系统全面的综述。本文介绍了近几年我国农产品中噻苯隆的残留现状, 总结了不同农产品中噻苯隆的降解特点, 综述了噻苯隆的主要检测方法, 以及各方法在实际检测应用中的优缺点, 并对噻苯隆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建议, 旨在为农产品生产中合理规范使用噻苯隆以及建立农产品中噻苯隆快速、高效和精准的残留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有效提高果蔬产量、品质,其在果蔬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对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危害风险的评估也成为了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主要类别、作用和在果蔬中的应用现状;并归纳分析了果蔬中多效唑、氯吡脲、赤霉酸、乙烯利、2,4-二氯苯氧乙酸(2,4-D)等几种主要生长调节剂的危害和残留现状;发现果蔬中乙烯利的平均残留量最高,葡萄、豆芽、草莓等果蔬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情况最为严重,其潜在的安全隐患应引起重视;而国家现行植物生长调节剂标准中并未覆盖一些果蔬,亟需完善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相关标准及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葱、姜、萝卜、萝卜叶和豇豆中戊唑醇残留检测方法,分析4种蔬菜中残留量差异,并对最终残留量进行长期膳食摄入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方法]样品中戊唑醇采用QuEChERS前处理方法进行提取,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检测;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3分析4种蔬菜中残留量差异,运用膳食摄入风险评估模型进行急性膳食摄入和长期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当添加水平是0.01、0.1和1 mg/kg时,葱、姜、萝卜、萝卜叶和豇豆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117%、101%~112%、94%~99%、102%~111%和92%~95%,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0%~3.8%、1.8%~7.6%、2.3%~4.3%、1.4%~7.7%和5.7%~6.9%。葱、姜、萝卜、萝卜叶和豇豆中戊唑醇残留量分别为<0.01~0.014 mg/kg、<0.01~0.042 mg/kg、<0.01~0.023 mg/kg、0.057~4.13 mg/kg和<0.01~0.079 mg/kg。第1次采收和第2次采收时,萝卜叶与其它4种基质中残留量均存在差异,但差异不显著。戊唑醇的普通人群国家估计每日摄入量是0.455 mg,占日允许摄入量的24.1%左右。葱、姜、萝卜、萝卜叶和豇豆中戊唑醇的国家估计短期摄入量分别为0.0337、0.000432、0.000562、0.0169、0.000532 mg/kg bw,占急性参考剂量百分比分别为0.112%、1.44%、1.87%、56.3%和1.77%。[结论]按该试验的施药方式进行施药时,最终残留量差异与作物种类相关,试验蔬菜中戊唑醇的残留量对一般人群健康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柑橘中吡噻菌胺及其代谢物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1-methyl-3-trifluoromethyl-1H-pyrazole-4-carboxamide, PAM)残留分析方法,并开展残留实验,以研究吡噻菌胺及其代谢物在柑橘中的残留行为及膳食风险评估。方法 样品中残留的吡噻菌胺及PAM采用乙腈提取后,经N-丙基乙二胺和无水硫酸镁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 在0.0005~0.0500 mg/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添加浓度为0.010~1.000 mg/kg时,吡噻菌胺及代谢物在柑橘中平均回收率范围分别为87%~101%和85%~106%,最大相对标准偏差为6.5%,方法定量限(limits of quantification, LOQs)均为0.010 mg/kg;以推荐剂量施药,吡噻菌胺总残留量在柑橘全果中半衰期为18.2 d;末次施药后间隔21 d采集的全果、果肉、果皮中吡噻菌胺总残留量平均值分别为0.277、0.091和0.473 mg/kg。膳食风险评估表明,吡噻菌胺在不同人群中的膳食风险概率均远小于100%。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柑橘中吡噻菌胺及其代谢物的残留检测。最终残留量实验显示,全果、果肉、果皮中吡噻菌胺总残留量均未超过已制定的最大残留限量,对不同人群产生的膳食风险可接受。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化农业科技的普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调控作物生长发育、改善环境抗性、增加亩产量和改良品质等方面,均取得突出进展,其生产量和使用量连年激增,已成为重要的农业手段之一。然而,植物生长调节剂所带来的残留危害亦不容忽视。安全、适量、高效地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才能保护农产品和自然环境安全不受侵害。现阶段,我国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仅停留在部分食用农产品的限量使用,不同使用类型和毒素类型没有细化和总结。本文综述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毒性及危害、阐述了在不同生态角色的残留及特点,并依托膳食评估概念进行了安全性分析,提出降低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方法,对今后规范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保障饮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市售水果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状况 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河北省市售水果(草莓、葡萄、猕猴桃、樱桃和西瓜)中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氯吡脲、噻苯隆、2, 4-二氯苯氧乙酸、4-氯苯氧乙酸和多效唑残留状况。方法对河北地区148份草莓、122份葡萄、51份猕猴桃、39份樱桃和9份西瓜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状况进行研究。参考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监测技术手册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检测。结果 148份草莓样品中多效唑检出39份; 51份猕猴桃样品中氯吡脲检出23份; 39份樱桃样品中2,4-二氯苯氧乙酸检出16份;其他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各类水果中检出率均不高。结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河北省市售的各类水果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留,但残留量较低,总体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张文  闫君  彭涛  陈婷  潘建忠  张琪玮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23):183-188,192
通过田间试验,对"红地球"葡萄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7种外源生长调节剂,采用超高效液相-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葡萄果实及穗轴中生长调节剂的残留量,得到残留消解动态。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在施药后30 d内,降解速度较快;除矮壮素以外其它6种生长调节剂在穗轴中的残留量高于果实中;果实成熟时,葡萄果实和穗轴中的残留量均降至检出限以下(缩节胺<0.01 μg/kg,矮壮素<0.01 μg/kg,6-BA<0.002 μg/kg,胺鲜酯<0.02 μg/kg,噻苯隆<0.005 μg/kg,赤霉素<0.20 μg/kg,氯吡脲<0.01 μg/kg);通过此方法也可检测到内源生长调节剂吲哚乙酸、脱落酸,其含量不因外源生长调节剂的喷施而改变。结论:UPLC-MS/MS法能够准确定性、定量检测葡萄中的生长调节剂。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采用本试验中的7种外源生长调节剂喷施葡萄以调节其产量或品质不会影响葡萄的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聊城市东昌府区市售绿豆芽和黄豆芽中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2,4-二氯苯氧乙酸、吲哚乙酸、吲哚丁酸的残留情况。方法 样品采用QuEChERs方法提取, 用含有0.1%甲酸的5 mmol/L乙酸铵水(A)和甲醇(B)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 质谱采用多反应监测-信息依赖性采集-增强子离子扫描模式(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information dependent acquisition-enhanced product ion, MRM-IDA-EPI), 同时得到的子离子谱图用于谱图库检索进行定性确证分析。结果 绿豆芽和黄豆芽中均存在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 在所检测的20份样品中, 10份检出6-苄基腺嘌呤, 11份检出4-氯苯氧乙酸, 20份检出吲哚乙酸, 其他两项均未检出。阳性样品的谱图匹配度均高于70%。结论 市售豆芽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滥用依然存在, 必须持续监测和控制豆芽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 谨防滥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给消费者健康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水果中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农药,可用于调节水果的生长和贮藏。近年来,由于其在水果生产中的不当或过量使用,而产生的安全事件不断增多。水果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对水果中5种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赤霉素、氯吡脲、噻苯隆和2,4-D)的理化性质、登记使用、国内外限量以及残留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开展水果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限量制定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