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真菌毒素具有极强的毒性,粮油及其制品在种植、加工、运输和储藏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极易污染真菌,进而产生各种真菌毒素,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本文通过对真菌毒素传统检测技术与新发展快速检测技术进行论述,比较了各种不同检测方法技术的优缺点,以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真菌毒素是产毒丝状真菌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存在于农产品及其制品中,严重危害人类和动物健康。近年来,研究人员围绕真菌毒素的去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主要综述了真菌毒素的污染特点、限量标准以及脱毒技术,重点系统总结了基于石墨烯、金属有机骨架和磁性纳米材料吸附剂的真菌毒素物理吸附脱毒技术研究进展,进一步促进新型功能纳米材料在物理吸附技术中的发展,推动物理吸附脱毒技术在真菌毒素防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真菌毒素是一些真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毒性很高并广泛存在于植物中,严重污染食物并危害人体健康。食用植物油作为生活消费必需品,其本身和其来源(油料种子)易受真菌毒素的污染而引起广泛关注。梳理食用植物油中常见真菌毒素的种类、特点及对植物油的污染情况,并对目前常用的脱毒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腌腊肉制品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受到真菌的污染,部分丝状真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代谢产生真菌毒素,使肉制品存在毒素污染的安全风险,严重威胁人体健康。本文对腌腊肉制品真菌毒素的来源、种类(包括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A、桔青霉素和环匹阿尼酸等)及危害进行了简述,调查了国内外腌腊肉制品真菌毒素污染的现状,并对腌腊肉制品中真菌毒素的防控措施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腌腊肉制品的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真菌及其代谢物质真菌毒素在粮油及其产品贮藏中极其难以控制, 目前,控制粮油采后真菌及其毒素污染的化学物主要是人工合成杀菌剂,对环境破坏严重;而植物精油由于其具有对环境友好的特点将会逐步被应用到粮食及其贮藏中。主要介绍了植物精油在控制真菌及其毒素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其抑菌、降解真菌毒素的机理进行了阐述,为下一步控制粮油等农产品在贮藏中减免真菌及其毒素污染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6.
真菌侵染是造成水果腐烂和水果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残留的根本原因。全球由于真菌侵染而腐烂的水果损失约占新鲜水果的20%~30%,而真菌毒素也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本文首先综述了水果制品中常见的6种真菌毒素的来源、稳定性及毒性,包括展青霉素、赭曲霉毒素A、黄曲霉毒素B1、交链孢酚、交链孢酚单甲醚、细交链孢菌酮酸、赭曲霉毒素A和黄曲霉毒素B1展青霉素,并分析了各种真菌毒素在不同种类水果制品中的污染状况。其次,重点从控制霉菌生长、产毒和毒素消减3个层面,综述了目前在水果采前、采后和加工3个环节真菌毒素的防控措施,并提出真菌毒素防控领域尚需进一步开展的研究,明确安全、无污染和精准的绿色防控手段为防控真菌毒素污染的发展方向,采取传统控制手段结合生物防控等新技术有望实现对真菌毒素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真菌毒素是一些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代谢物,其对粮油加工产业、畜牧业和食品工业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亦会威胁人类健康。粮油加工副产物中真菌毒素的污染率相对较高,这些污染的副产物用于畜牧业生产,会严重影响畜禽生产性能。对畜禽危害严重的真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又称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 ,DON)、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OTA)、玉米赤霉烯酮(zenralenone,ZEN)、T-2毒素(属于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伏马毒素(fumonisin,FB)等。受真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和谷物颜色、气味及营养成分会发生变化,导致适口性变差,营养价值降低,还会造成畜禽生长缓慢、免疫力降低、生殖障碍甚至死亡。我国《食品卫生标准(GB2761-2017)》对粮油食品中主要真菌毒素的限量有相应的控制标准。《饲料卫生标准(GB13078-2017)》也明确规定粮油加工副产物用作饲料时其中主要六种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目前常用的真菌毒素脱毒方法有物理脱毒法、化学脱毒法、脱霉剂脱毒法等。在处理霉变畜禽饲料时,前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缺陷,通常采用添加真菌毒素脱霉剂来降低其对畜禽的危害。本文阐述了饲料中常用脱霉剂吸附剂和降解菌/酶以及脱霉剂体外和体内评估方法,总结了现有吸附剂和降解菌/酶对控制粮油副产物中真菌毒素的作用效果以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真菌毒素消减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解决资源浪费问题,促进粮油加工副产物的高效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粮食中真菌毒素的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真菌毒素是霉菌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是粮食及其制品污染物中毒性最强的一类生物毒素。粮食霉变和真菌毒素污染严重威胁国家粮食质量安全和人民的消费健康。研发行之有效的粮食霉变和真菌毒素污染防控技术和措施迫在眉睫。综述了国内外粮食中的真菌毒素的污染现状,以及真菌毒素的防控、污染粮食的处理技术规范,在此基础上探求我国真菌毒素防控的技术和策略,确保我国粮食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9.
针对市场在售的调和油、玉米油、大豆油、花生油和菜籽油等食用植物油,随机购买20种共290份食用植物油样品。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AFB_(1)、AFB_(2)、AFG_(1)、AFG_(2)以及OTA、OTB真菌毒素的含量,对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的污染水平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种290份食用植物油样品中,有16种共67份样品存在不同程度的真菌毒素污染,总污染率达到23.1%,不同种类食用植物油污染呈现“多种类、共分布”的特点,其中AFG_(1)污染率(14.8%)最高,其次为OTA(13.4%)。绝大多数阳性样本受1~4种真菌毒素污染,仅有少数阳性样本受真菌毒素污染数量达到5种。总体上食用植物油样品受到多种真菌毒素的混合污染情况比较严重,应引起一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王瑶  姜冬梅  姜楠  韦迪哲  王蒙 《食品科学》2017,38(23):275-281
交链孢属真菌是导致番茄采后病害的主要病原菌,腐烂的番茄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在其腐烂部位及其周围健康组织中积累大量的真菌毒素。目前加工工艺的限制导致番茄制品也可能受到真菌毒素的污染,进而对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包括致癌、致畸、致突变等作用)。因此,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番茄及其制品中交链孢毒素的污染情况,以及交链孢菌及其毒素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降低番茄及其制品的风险隐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玉米油因其营养价值高而倍受消费者的青睐,但玉米油在加工过程中真菌毒素污染带来的质量安全风险隐患也是当前关注的焦点。随着真菌毒素新的阻控技术工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应用,玉米油在加工过程中的真菌毒素控制也取得了显著效果。文章结合玉米油在加工过程中真菌毒素的污染特征和迁移变化规律,系统归纳了污染玉米油的主要真菌毒素种类和污染现状,以及国内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限量标准,并结合玉米油的加工技术工艺特点,重点阐述了国内外相关的去除技术工艺。旨在为我国玉米油加工过程中真菌毒素阻控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及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中国谷物真菌毒素污染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物易受多种真菌毒素污染且消费量巨大,是人畜真菌毒素的主要摄入来源。本文统计了2009年至今关于我国谷物中真菌毒素污染的研究报道,发现国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水稻、小麦和玉米,而杂粮作物少之又少。其中,水稻受真菌毒素污染情况较轻;小麦主要受镰刀菌毒素污染,尤其是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玉米赤霉烯酮;玉米则易感染多种真菌毒素。此外,小杂粮薏米、燕麦、谷子和高粱也有不同程度的污染。为明确谷物质量安全隐患,有效缓解谷物中真菌毒素的污染,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对重要杂粮作物中真菌毒素的监管力度,建立更全面的真菌毒素筛查方法,建设真菌毒素防控标准化体系,强化农民对真菌毒素防控的意识与技术。  相似文献   

13.
镰孢菌毒素的主要类型及其收获前后的生物防控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镰孢菌毒素是镰孢菌属真菌产生的多种有毒性的次级代谢产物的总称,在自然界中分布极为广泛,是常见的污染粮食和饲料的真菌毒素种类,严重威胁人畜健康。近年来镰孢菌毒素污染粮食和饲料的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食品安全和饲料安全热点问题之一。由于农产品收获后的物理、化学的脱毒方法存在着脱毒不彻底、营养成分流失和化学试剂残留对人畜健康的不确定性等问题;因此以生物技术为基础的综合防控镰孢菌及其毒素危害的方法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将重点介绍镰孢菌毒素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动植物的危害,阐述农产品收获前后生物防治镰孢菌及其毒素危害的方法,并探讨各种防控方法的优缺点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为镰孢菌毒素综合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真菌毒素污染是影响全球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真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对人体、动植物皆可产生危害。自然条件下,真菌毒素分子可与葡萄糖、丙二酸或谷胱甘肽等极性较强的基团结合,生成结合型真菌毒素。由于毒素结构发生改变,现有的常规检测手段不能有效地检测其存在,因此称其为隐蔽型真菌毒素(masked mycotoxins)。已有文献报道,隐蔽型真菌毒素往往与其原型同时存在于粮食中,而隐蔽型毒素在进入人和动物体内后,经水解、氧化还原等代谢过程,可释放出有毒的毒素原型分子,给食品安全、人和动物健康造成严重隐患。因此对隐蔽型真菌毒素的形成机制、污染状况和毒理研究应尽快展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几年以来几种常见隐蔽型真菌毒素的最新研究进展,为隐蔽型真菌毒素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真菌毒素是真菌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其对农产品的污染直接威胁人类和动物的生命健康。真菌毒素的预防和脱除是实现食品和饲料工业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研究者采用了多种策略来防控真菌毒素污染避免健康问题和经济损失,包括抑制真菌生长及真菌毒素生成、去除和降解污染农产品中的真菌毒素、降低真菌毒素生物活性等。利用天然植物成分(Natural plant compounds,NPC)防控真菌毒素污染表现出稳定性强、安全性好和抑制效率高等优势,业已成为研究新趋势。本文综述了近年来NPC防控农产品中真菌毒素污染的不同策略,讨论了相应的作用机制,分析了现阶段采用NPC防控真菌毒素的优势和不足,并展望了在食品工业的应用前景,为开发新的真菌毒素防控试剂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围绕我国食用植物油的生产、流通和餐饮消费环节开展风险调查,食用植物油的主要质量安全风险包括生产原料重金属污染风险、食用油现制现售经营者产品掺假和以次充好风险、"地沟油"风险、消费不当导致的品质指标不达标风险、真菌毒素污染风险、苯并[a]芘和溶剂残留风险、增塑剂污染风险、超限量使用抗氧化剂的风险。针对以上风险,本文提出了适应国内食用植物油产业发展的监管建议,对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完善食用植物油监管制度体系,保障植物油消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茶叶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消费基础,对人体有益作用明显,但生产加工过程中茶园管理、鲜叶采摘、茶叶加工、流通和储存不当易造成真菌毒素污染,影响茶叶品质及消费者健康。开展茶叶真菌毒素风险评估研究及控制对于促进茶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研究显示通过饮用茶叶摄入真菌毒素健康风险较低。本文综述了茶叶中真菌毒素污染来源、危害、安全限值设置及防控措施,重点对茶叶中真菌毒素检测方法、迁移溶出规律、常用暴露评估方法和风险描述进行归纳梳理。在此基础上,分析茶叶真菌毒素暴露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对其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茶叶中真菌毒素的评估和污染控制领域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粮食类饲料资源真菌毒素防制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菌毒素是一类有毒次级代谢物,对人畜健康有严重的影响,粮食饲料中一旦发生真菌毒素的污染,将对畜牧产品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粮食饲料中真菌毒素的危害,并给出了可能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在真菌毒素控制方法中,根据它们降解毒素的不同原理,分成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分别做了介绍.这些预防措施已经在一些领域使用.  相似文献   

19.
粮油食品供应链环节多,危害物种类复杂,其安全问题关系国计民生。而基于预测微生物学的理论,将其应用于粮油食品构建真菌毒素污染预测模型,对粮油食品中真菌毒素污染的控制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文章对粮油食品中真菌毒素污染状况以及典型微生物预测模型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其在粮油食品供应链中的应用进展。对现阶段粮油食品毒素污染预测模型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