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大米为原料,研究淀粉凝胶制粉工艺中粉坯加水量、糊化温度、糊化时间、老化温度、老化时间对鲜湿米粉食用品质的影响;首先筛选较优原料大米,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大米品种及各因素的取值,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制粉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大米品种为珍桂大米,所选试验因素对米粉食用品质有显著影响,其强弱顺序为:老化时间糊化温度加水量,试验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在加水量67.5%、糊化温度95℃、老化时间10 h的条件下,鲜湿米粉食用品质最佳:为91.3%;试验结果对鲜湿米粉生产工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杏鲍菇为原料,研究了淀粉与水比例、油炸温度以及油炸时间对风味油炸杏鲍菇片感官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杏鲍菇片油炸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三个影响因素对油炸杏鲍菇片的感官品质的影响顺序为淀粉与水比例>油炸时间>油炸温度。最佳工艺条件为淀粉与水的比例为60%,油炸温度165℃,油炸时间180 s时油炸出的杏鲍菇片的感官评分最高,可达87分。  相似文献   

3.
为丰富猪肉丸子口感、提高营养价值,将马铃薯全粉添加到猪肉丸子中,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不同淀粉复配的配方,结合感官评价确定了马铃薯猪肉丸的最佳加工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淀粉复配配方为红薯淀粉添加量30 g、小麦淀粉添加量40 g、玉米淀粉添加量45 g。马铃薯猪肉丸最佳加工工艺为水添加量35 g、马铃薯全粉添加量20 g、油炸温度160℃、油炸时间3 min。  相似文献   

4.
红薯淀粉糊化特性回生值是影响红薯粉条品质的关键因素,湿热改性技术对红薯淀粉粉条品质有明显的改善效果。为了提供一种绿色安全高效生产粉条用的红薯淀粉产品,试验以红薯淀粉回生值为响应值,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建立Box-Behnken模型对改性技术进行优化。利用响应面分析法探讨红薯淀粉含水量、湿热处理温度和湿热处理时间3因素对湿热改性红薯淀粉回生值的影响。优化的工艺条件为:红薯淀粉含水量34%、湿热处理温度105.8℃、湿热处理时间1 h。在此条件下得到的湿热改性红薯淀粉制备的粉条品质显著(P0.01)的优于原红薯淀粉粉条。湿热改性红薯淀粉粉条品质中的断条率比原淀粉粉条下降70%,而粉条硬度和粉条拉伸强度有显著性的增加,由原来的23.91、0.79 N分别增加到30.81 N和1.71 N。结果表明湿热处理不仅使红薯淀粉粉条耐煮不糊汤,而且粉条弹韧性能也增强。研究用响应面法优选出的改性工艺合理可行,为产业化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2):154-160
为了考察并优选紫薯全粉面的最佳加工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定淀粉添加量、淀粉糊化温度、面片老化时间和面条冻藏时间为影响因子,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原理设计4因素3水平试验,以紫薯全粉面感官评分为响应值进行响应曲面分析。得到紫薯全粉面加工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淀粉添加量为32%,淀粉糊化温度为64℃,面片老化时间为4.5 h,面条冻藏时间为16.5 h,实测综合评分为92.0,与其预测值89.6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6.
纯鹰嘴豆淀粉制作的粉条韧性好,蒸煮过程中内容物溶出少,损失小,但其富含直链淀粉,不易糊化,且粉条透明度较差,故考虑添加含支链淀粉较多的红薯淀粉对其品质进行改善。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以感官评价为主,结合蒸煮损失、透光率等指标的测定,优化出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当红薯淀粉添加量20%、含芡量10%、含水量44%、老化时长3 min 时,粉条的感官及烹煮品质最优;相比纯鹰嘴豆粉条,复配粉条更易糊化、光滑明亮、筋道可口,且不易糊汤与断条。  相似文献   

7.
以西蒙一号红薯为主要原料,感官评分为考核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红薯凉粉加工工艺,并对其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制作红薯凉粉的最佳工艺为红薯淀粉用量16.5 g、水用量92 g、加热时间38 s,在此条件下制得的红薯凉粉质地细腻光滑,弹性好,色泽及滋味品质优良,感官评分为95.33。  相似文献   

8.
韩珍琼  魏明 《食品科学》2007,28(7):154-157
研究了红薯淀粉用作啤酒辅料的最佳糊化工艺。结果表明红薯淀粉辅料的最佳糊化条件为料水比1:12,α-淀粉酶添加量10U/g红薯淀粉,糊化温度80℃,糊化时间20min。糊化结果能达到糖化要求,最高糖化得率可以达到77.3%。  相似文献   

9.
为得到快捷方便的预糊化马蹄粉,以马蹄淀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预糊化马蹄淀粉生产的最佳条件为:马蹄粉浆液浓度为6%,马蹄粉浆p H值为7,糊化温度为85℃、糊化时间为10 min。按此条件生产出的预糊化马蹄淀粉感官性状良好,入口有马蹄特有的香味、口感细腻香滑、食用方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0.
探究了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变性淀粉添加量及酵母添加量各因素对速食面筋的感官品质和质构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了各因素对速食面筋品质影响的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发酵温度为35℃,发酵时间为120 min,酵母添加量为谷朊粉质量的1.5%,变性淀粉添加量为谷朊粉质量的2.25%时,速食面筋的感官品质最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温度为33℃,发酵时间为140 min,酵母添加量为谷朊粉质量的1.4%,变性淀粉添加量为谷朊粉质量的2%时,速食面筋的感官品质最佳;发酵温度为35℃,发酵时间为120 min,酵母添加量为谷朊粉质量的1.5%,变性淀粉添加量为谷朊粉质量的2.25%时,速食面筋的质构最佳。  相似文献   

11.
研制并优化非油炸紫薯脆片的加工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甘薯淀粉添加量、水添加量、糊化温度以及糊状物冷冻时间为变量,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原理设计4因素3水平试验,以紫薯脆片感官评分为响应值进行响应曲面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非油炸紫薯脆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甘薯淀粉添加量28%、水添加量600 mL/100g、糊化温度64.5℃、糊状物冷冻时间14 h;实测综合评分为98.0与其预测值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12.
以葛根粉和黑豆粉为主要原料,研究葛根粉与黑豆粉质量比、混合物料含水率、机筒Ⅲ区温度、螺杆主轴转速等因素对产品感官和糊化度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葛根黑豆膨化食品的加工工艺,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机筒Ⅲ区温度150℃、螺杆主轴转速160 r/min、混合物料含水率17%、葛根粉与黑豆粉质量比1∶5,在该条件下生产出的产品具有较好的感官品质和糊化度。  相似文献   

13.
以红薯淀粉为研究对象,分析普鲁兰酶酶解处理对红薯淀粉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采用普鲁兰酶酶解脱支处理后,红薯直链淀粉质量分数增加了8.57%。对酶解前后淀粉的理化性质、微观颗粒形态、糊化和老化特性以及凝胶特性等进行分析比较,发现酶解后淀粉颗粒表面出现空穴,呈现出不规则的多边形,增加了反应位点;酶解后淀粉溶解度、膨润力降低,淀粉颗粒内部键结合力增强,透光率增加显著,凝沉性增强;酶解后淀粉糊化特性和凝胶特性发生变化,淀粉稳定性增强,高温下耐剪切力增强,硬度增大;淀粉热力学性质:起始糊化温度由63.70℃增加到71.75℃、峰值糊化温度由72.35℃增加到76.20℃、终止糊化温度和糊化焓都升高;还发现酶解后淀粉老化度有增加。粉丝品质会受到原料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酶解红薯淀粉在提升红薯粉丝品质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一种利用高压均质技术制备玉米淀粉-脂质复合物的工艺,并对其热特性质进行研究。以玉米淀粉和脂肪酸为原料,对工艺中脂肪酸种类及添加量、高压均质压力、高压均质次数和糊化预处理温度等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优化。试验确定脂肪酸种类为硬脂酸,得到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硬脂酸添加量0.5%,高压均质压力100 MPa,高压均质次数3次,糊化预处理温度95℃。玉米淀粉-脂质复合物的复合指数达72%。  相似文献   

15.
交联-羧甲基红薯淀粉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薯淀粉为原料,用环氧氯丙烷作交联剂,氯乙酸作羧甲基化试剂,合成交联-羧甲基复合变性淀粉。确定了交联-羧甲基复合变性红薯淀粉合成工艺的最佳条件——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4 h,配料比m(淀粉)∶m(氯乙酸):m(NaOH)=1∶0.48∶0.44。交联-羧甲基复合变性红薯淀粉的粘度增大,糊化温度降低、糊化时间缩短、糊透明度得到改善。红外光谱分析证实在淀粉中引入了羧甲基。  相似文献   

16.
《粮食与油脂》2016,(7):23-25
用响应面法优化β–环糊精改性红薯淀粉制备慢消化淀粉,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β–环糊精用量、结晶温度、结晶时间为优化因素。最佳工艺条件为β–环糊精用量2.96%、结晶温度–19.64℃、结晶时间2.6 h,模型预测最大慢消化淀粉含量为32.14%,验证值为33.09%。同时研究了β–环糊精对红薯淀粉糊凝胶质构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调理甘薯球的最佳加工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油炸温度、糯米粉添加量、黄油添加量、白糖添加量为自变量,甘薯球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原理设计3因素3水平试验,研究各自变量交互作用及其对甘薯球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紫薯球加工的最佳工艺条件:油炸温度为150℃、糯米粉为30%、黄油为40%、白糖为15%;红薯球加工的最佳参数:油炸温度为150℃、糯米粉为35%、黄油为30%、白糖为15%。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以鱿鱼鱼糜为原料的鱼燕皮加工工艺及淀粉、蔗糖、山梨醇添加量和水浴加热温度对鱼燕皮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生产鱼燕皮的最佳工艺配比,即添加5%马铃薯淀粉、1.5%蔗糖、2%山梨醇,采用45℃的水浴加热温度。通过对影响鱼燕皮品质因素的研究,不仅优化了其制作工艺,而且也改善了鱼燕皮的透明度、收缩率、黏性、韧性等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19.
预糊化淀粉制备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新工艺制备出预糊化淀粉。并对糊化温度、糊化时间、pH值、淀粉浆质量分数以及脱水过程中乙醇加入量对预糊化淀粉粘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出制备预糊化淀粉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糊化温度95℃,糊化时间3 h,pH值为8,淀粉浆质量分数5%。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制作黑豆豆腐肉丸的最佳配方工艺,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考察食盐添加量、淀粉添加量及水添加量对黑豆豆腐肉丸的感官品质、质构特性、水分含量等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设计响应面试验以期获得最佳配方条件。结果表明:当食盐添加量为2.5%、淀粉添加量为15.6%、水添加量为17.8%时,黑豆豆腐肉丸的感官评分为90.16,综合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