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目的:分析和比较嗜酸乳杆菌预防和治疗β-乳球蛋白过敏的作用和效果,为抗过敏性能益生菌的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β-乳球蛋白过敏组、嗜酸乳杆菌预防组和嗜酸乳杆菌治疗组。建模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IgE及Thl/Th2型细胞因子(IL-12、IFN-γ、IL-4)的含量;RT-PCR法检测脾脏中T-bet和GATA-3 mRNA的表达量。结果:嗜酸乳杆菌干预可有效缓解β-乳球蛋白过敏,与过敏组小鼠比较,其血清总IgE和特异性IgE水平明显降低(P0.05),IFN-γ、IL-12含量及T-bet 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IL-4含量及GATA-3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特别是嗜酸乳杆菌预防组的抗过敏效果优于治疗组,且预防组调节IFN-γ/IL-4比值(代表Thl/Th2细胞平衡)的能力显著优于治疗组(P0.05)。结论:嗜酸乳杆菌预防β-乳球蛋白过敏的效果优于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食物过敏是机体对食物中的主要过敏原产生不正常免疫应答而导致的一种变态反应。相关研究表明食物过敏主要是由Th1/Th2细胞失衡所致,提示纠正Th1/Th2失衡可缓解食物过敏。近年来,利用益生菌特有的抗过敏作用缓解食物过敏是治疗食物过敏的新方向。但缺少筛选用于治疗或预防过敏反应的益生菌的方法,本研究利用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筛选具有提高IFN-γ分泌水平,降低IL-4分泌水平的乳酸菌,可快速准确地筛选到具有抗过敏功能的菌株。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比较5种乳酸菌对致敏肥大细胞模型组胺释放量、脱颗粒的影响,筛选具有最佳抗过敏作用的乳酸菌;体内检测最佳抗过敏作用芽孢乳酸菌09.712对致敏小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等的影响,探讨其缓解过敏的免疫调节作用机理。方法:体外构建P815肥大细胞致敏模型,与芽孢乳酸菌09.712共培养,采用ELISA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组胺含量,甲基红染色观察肥大细胞脱颗粒数,筛选最佳抗过敏乳酸菌。建立小鼠虾原肌球蛋白致敏模型,芽孢乳酸菌09.712灌胃处理,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和细胞上清液细胞因子分泌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荧光定量PCR检测相关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m RNA表达量。结果:比较5种乳酸菌,芽孢乳酸菌09.712可有效降低组胺含量,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具有显著的抗过敏作用。体内试验表明,芽孢乳酸菌09.712处理组小鼠的过敏症状减弱,Th1/Th2、Treg/Th2比值显著高于致敏组小鼠(P0.05),且Th1型细胞因子IFN-γ分泌量增高,Th2型细胞因子IL-4、IL-13分泌量降低,血清中特异性抗体Ig E和Ig G1水平显著低于致敏组小鼠。此外,芽孢乳酸菌09.712还显著增加Foxp3、TGF-β和IL-10的m RNA表达水平(P0.001)。结论 :芽孢乳酸菌09.712能有效缓解小鼠过敏症状,其作用与促进初始T细胞向Th1和调节性T细胞(Treg)分化以及调控Treg平衡Th1/Th2有关。  相似文献   

4.
李艾黎  孟祥晨  徐渐  邵红  马冬雪 《食品科学》2012,33(15):279-282
目的:观察嗜酸乳杆菌对牛乳β-乳球蛋白(BLG)致敏小鼠Th1/Th2细胞平衡及血清抗体水平的影响,以研究其缓解过敏反应的作用。方法:用牛乳BLG和弗氏佐剂的混合液腹腔注射诱发BALB/c小鼠致敏,建立动物过敏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空白组、过敏组与不同剂量的嗜酸乳杆菌组。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小鼠血清总IgE、BLG特异性IgE和总IgG含量。体外分离培养各组小鼠脾淋巴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h1型细胞因子(IL-12、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的水平。结果:中、高剂量嗜酸乳杆菌组小鼠的IFN-γ/IL-4比值(代表Th1/Th2细胞平衡)显著高于过敏组(P<0.05);而其血清中的总IgE、BLG特异性IgE和总IgG水平显著低于过敏组(P<0.05),与空白组相比无差异性(P>0.05)。结论:嗜酸乳杆菌干预可改善小鼠的BLG过敏症状,其作用可能与促进Th1占优势的Th1/Th2细胞平衡,阻断IgE及IgG分泌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体内实验研究婴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infantis 13.085)和雷帕霉素对中国对虾原肌球蛋白致敏BALB/c小鼠过敏反应的治疗作用,从Treg/Th17细胞平衡及相关细胞因子角度探讨其缓解过敏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将中国对虾原肌球蛋白和弗氏佐剂混合液腹腔注射诱发BALB/c小鼠致敏,建立动物过敏模型。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致敏对照组、双歧杆菌治疗组、雷帕霉素治疗组。观察分析小鼠过敏症状,采用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特异性IgE、IgG2a的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Treg、Th17)数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脾脏中Treg型和Th17型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的表达量。结果第56天实验周期结束后结果发现,相比于致敏对照组,双歧杆菌和雷帕霉素治疗组小鼠过敏症状有明显的缓解,血清中特异性IgE显著降低(P0.05),脾脏Treg/Th17比值显著升高(P0.05),Th17型细胞因子IL-17A m 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Treg型细胞因子Foxp3 m 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此外,不同剂量的雷帕霉素治疗组缓解过敏反应存在剂量差异性。结论双歧杆菌13.085和雷帕霉素能有效缓解小鼠过敏症状,其作用可能通过平衡Treg/Th17细胞亚群数量,促进Treg型细胞因子表达而抑制Th17型细胞因子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6.
张浩  胡志和 《食品科学》2012,33(21):308-313
利用卵清白蛋白(OVA)建立BALB/C小鼠食物过敏模型,观察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对该食物过敏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小鼠分别接受预防性乳铁蛋白处理和胃肠道刺激期间灌胃乳铁蛋白,最后一次处理1h后检测其外周血中IFN-γ、IL-4、TGF-β、IL-6、IL-10、IL-12p40和IgE的变化。结果表明:2mg/(kg.d)(以体质量计)的Lf在胃肠道刺激期间显著提高了IFN-γ和IL-12p40水平而降低了IL-4和IL-6水平,但20mg/(kg.d)的Lf降低了所有这些细胞因子。同时,Lf明显降低了血清中IgE浓度而提高了IFN-γ/IL-4比值,20mg/(kg.d)的Lf对IgE影响较大,2mg/kg的Lf对IFN-γ/IL-4比值影响较大。此外,预防性处理中的Lf均显著降低了IL-4、IL-6、IL-10、IL-12p40、IFN-γ、TGF-β和IgE水平,并且20mg/(kg.d)的Lf效果较好,且该剂量明显提高了IFN-γ/IL-4比值。因此,Lf能够改善OVA诱导的食物过敏小鼠Th1/Th2细胞的平衡,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荔枝果肉乙酸乙酯粗提物对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分析荔枝果肉乙酸乙酯部粗提物对小鼠细胞因子分泌的作用,进而探讨其对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生理盐水)、乙酸乙酯部粗提物低剂量和高剂量组(4.6、9.2 mg/kg.bw.d),连续灌胃7 d,观察各组小鼠的胸腺和脾脏指数变化以及脾细胞增殖情况,用ELISA检测小鼠脾细胞以及血清分泌IFN-γ和IL-4的含量以及IFN-γ/IL-4比值。实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部粗提物高剂量组小鼠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显著提高。乙酸乙酯部粗提物低、高剂量都能显著提高小鼠脾细胞和血清IFN-γ分泌水平,同时,高剂量组小鼠脾细胞和血清IL-4的分泌水平也显著提高。低、高剂量的乙酸乙酯部粗提物都能显著提高小鼠脾细胞和血清IFN-γ/IL-4的比值。荔枝果肉乙酸乙酯部粗提物诱导Thl/Th2平衡向Th1方向漂移,可能进而诱导机体的炎症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法从人乳中分离、纯化得到人乳β-酪蛋白,利用胰蛋白酶对其进行酶解,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不同孵育时间下,不同质量浓度的酶解产物对刀豆蛋白A(Con A)诱导的小鼠脾T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的影响;ELISA法测定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Th2型细胞因子(IL-4、IL-6)分泌量。结果表明,人乳β-酪蛋白酶解产物对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48 h效果最佳;对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的分泌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Th2型细胞因子(IL-6)分泌有显著下调作用;显著增加IFN-γ/IL-4的比值。  相似文献   

9.
张浩  胡志和 《食品科学》2012,33(5):263-267
建立小鼠免疫低下模型和食物过敏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细胞因子(IL-4、IL-6、IL-10、IL-12、IFN-γ、TGF-β)的变化。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所建立免疫低下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均有显著降低(P≤0.05),且在第3天达到最低;经卵清蛋白致敏小鼠外周血IgE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免疫低下小鼠外周血中IFN-γ(除第3天外)、TGF-β含量(除第3天外)和IFN-γ/IL-4比值均显著降低,而IL-10水平也有下降趋势;除第2天外IL-6水平显著升高,但IL-4水平只在第3天显著性增高,IL-12先是下降随后呈现增多的趋势;食物过敏小鼠的IL-4、IL-6、IL-10和TGF-β水平均有显著性增高,IFN-γ/IL-4比值有显著性下降,而IFN-γ和IL-12没有明显的变化。因此,免疫低下和食物过敏小鼠的Th1/Th2细胞平衡均向Th2细胞偏移,免疫低下对Th1细胞的影响大,食物过敏对Th2细胞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金线莲多糖(ARP)调节Con A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及其m RNA表达影响,探讨其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小鼠脾淋巴细胞经不同质量浓度的金线莲多糖协同Con A体外刺激,ELISA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上清液中Th1(IL-2、IFN-γ)、Th2(IL-4、IL-6)细胞因子的含量;q RT-PCR检测上述细胞因子及其转录因子T-bet、GATA-3 m RNA表达量。结果:在试验质量浓度范围,ARP能显著提高小鼠脾淋巴细胞Th1、Th2细胞因子的分泌量,促进Th1、Th2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T-bet、GATA-3)m RNA表达(P0.01)。结论 :ARP能协同Con A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Th1、Th2型细胞因子及其m RNA表达,从而发挥免疫调节的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核转录因子T-bet、GATA-3的m RNA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副干酪乳杆菌L9对牛乳β-乳球蛋白(BLG)过敏小鼠淋巴细胞Th1/Th2平衡的影响,探讨L9缓解机体过敏反应的机制。方法 :构建BLG过敏小鼠模型,通过ELISA方法和流式细胞术分析L9对过敏小鼠原代淋巴细胞和骨髓源树突状细胞(BM-DCs)细胞因子分泌及调节性T细胞(Foxp3+Treg)数量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的活/热致死L9均可显著提高过敏小鼠淋巴细胞上清中IFN-γ水平,显著降低IL-4含量,减少BLG特异性抗体的产生(P0.05);显著促进BM-DCs细胞上清中调节性细胞因子IL-10、TGF-β的分泌(P0.05),提高过敏小鼠CD4+T淋巴细胞中Foxp3+Treg细胞比例,并且活菌与热致死菌的调节效果相似。结论 :L9能够调节过敏小鼠淋巴细胞的Thl/Th2失衡,这可能与树突状细胞和Foxp3+Treg介导的免疫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2.
过敏性气道炎(哮喘)是一种以炎症细胞浸润,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Th2主导气道炎症性疾病,主要是敏感人群因吸入花粉、尘螨等外界抗原而引起过敏反应。目前常见的治疗方式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其副作用大,患者存在类固醇药物抗性等缺点。研究表明特定益生菌菌株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在缓解过敏性气道炎症状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本研究采用卵白蛋白致敏小鼠急性哮喘模型,通过灌胃4.0×109CFU/d和4.0×107CFU/d活菌以及热致死副干酪乳杆菌L9,研究L9对哮喘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灌胃L9可以显著降低过敏性气道炎小鼠的气道高反应性,降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P0.05),减轻肺部中小型气道附近炎症细胞的浸润;L9通过降低小鼠血清中的总的IgE(P0.001)和IgG1(P0.05),上调血清中IgG2a(P0.05),纠正小鼠体内的系统性免疫失衡;L9降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4、IL-5、IL-13的含量(P0.05),提高Th1细胞分泌的IFN-γ(P0.05)和Treg细胞相关的TGF-β(P0.05),纠正小鼠肺部的Th2/Th1免疫失衡。灌胃热致死L9同样可以显著改善哮喘,纠正系统性免疫失衡和Th2/Th1免疫失衡。结论:副干酪乳杆菌L9通过调节Th1/Th2免疫平衡减缓小时过敏性气道炎症状。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乳源糖巨肽(GMP)对健康Balb、鼠IFN-γ和IL-4的调节作用,从细胞因子的角度探讨了GMP维系机体健康的机制.对健康小鼠用GMP灌胃后,分别检测一次灌胃GMP后12 h内小鼠IFN-γ,IL-4每2 h的表达量的变化和连续5 d灌胃GMP对小鼠IFN-γ、IL-4的表达量,及IFN-γ/IL-4浓度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一次灌胃GMP4短时间(12 h)内可促进小鼠IL-4的表达,以灌胃后第6h的增加最为显著,但对炎症细胞因子IFN-γ没有显著性影响;连续5 d灌胃GMP可促进小鼠IL-4的表达,其中第3天和第4天的变化呈显著性,对IFN-γ同样无显著性影响,因此第3天至第5天GMP组小鼠中IFN-γ/IL-4的比其他两组显著降低.本研究提示了GMP具有调节Th1/Th2失衡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小鼠感染大肠杆菌O157:H7及补充副干酪乳杆菌KLDS1.0351和植物乳杆菌KLDS1.0986后小鼠肠粘膜中细胞因子IL-2、IL-6、IFN-γ及s Ig A的变化,结合小鼠的表观特征探究两株乳酸杆菌对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的治疗作用。将小鼠分为空白组、对照组、KLDS1.0351和KLDS1.0986,建立大肠杆菌模型成功后,再连续补充两株乳酸杆菌一周,采集小肠用ELISA试剂盒测定上述3种细胞因子及s Ig A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KLDS1.0351和KLDS1.0986能够提高感染大肠杆菌小鼠的体质量;感染大肠杆菌后,s Ig A和IL-6在第5天达到最大值,第7天开始下降,IFN-γ和IL-2在第3天达到最大值,在第5天开始下降。补充两株乳酸杆菌后,3种细胞因子和s Ig A的质量浓度升高,且与其他两组差异显著。本试验证实KLDS1.0351和KLDS1.0986能对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和体质量减轻起到缓解的作用,两株菌株能显著促进感染大肠杆菌小鼠肠粘膜中IFN-γ、IL-2、IL-6及肠道中s Ig A的分泌,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5.
观察β-乳球蛋白(β-Lg)过敏小鼠模型中miRNA的异常表达和Th17相关细胞因子分泌的相关性,同时研究嗜酸乳杆菌的干预作用,探究益生菌缓解牛乳过敏的分子机制。BALB/c小鼠随机被分为正常对照组,β-Lg过敏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嗜酸乳杆菌干预组,以ELISA法检测过敏小鼠血清中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RT-PCR法检测过敏小鼠脾脏组织CD4+T细胞中与炎症相关的miRNA基因表达,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嗜酸乳杆菌干预过敏模型对miRNA表达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过敏组小鼠血清IgE,ILI7,IL-6,TNF-α及IL-21水平显著增高(P0.05);其脾脏组织CD4+T细胞中miR-155,miR-21,miR-9和miR-146a mRNA表达量明显上调(P0.05),与Th17细胞的RORγt及IL-17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嗜酸乳杆菌干预可显著下调过敏小鼠Th17细胞亢进,以及上述miRNA基因的异常表达(P0.05),具有剂量依赖性。以上结果显示,miRNA在β-Lg过敏中发挥重要作用,嗜酸乳杆菌缓解过敏的作用可能与其调节miRNA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了解服用益生菌小鼠肠道黏膜和组织中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对阐明其对小鼠肠道黏膜免疫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价值。本实验将60 只小鼠随机分成4 组:日食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瑞士乳杆菌灌喂组和大肠杆菌对照组,连续灌喂15d,采集小鼠小肠利用ELISA 法测得各组小鼠肠道黏膜和肠道组织中细胞因子的含量,并作分析。研究结果证实,与对照组相比,瑞士乳杆菌灌胃组小鼠肠黏膜和组织中4 种细胞因子明显升高,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白介素-2IL-2 在3d 前达到最大值、白介素-4(IL-4)在5d 达到最高点、白介素-6(IL-6)在5d 达到顶峰、干扰素- γ(IFN- γ)在3d 前达到最大值;与对照组相比,瑞士乳杆菌灌胃组小鼠Th1 型和Th2 型T 细胞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肠道免疫功能未出现异常,而大肠杆菌灌胃组Th1 型和Th2 型T 细胞平衡被打乱,免疫功能出现异常。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益生菌缓解食物过敏的作用机制,本实验以牛乳β-乳球蛋白(BLG)为过敏原构建小鼠食物过敏模型,灌服长双歧杆菌BBMN68(BBMN68),采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及细胞培养上清中抗体和细胞因子含量,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体内树突状细胞(DCs)亚型及CD4+CD25+Foxp3+Treg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BBMN68调节了BLG小鼠体内的Th1/Th2细胞失衡,缓解了过敏反应。与过敏组小鼠相比,BBMN68显著提高了派氏淋巴结DCs中CD103表达(p0.05),并降低了CD86和MHC-II表达(p0.05);提高了派氏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和脾脏中CD4+CD25+Foxp3+Treg细胞数量,分别增加41.91%、71.16%和61.25%。分离BBMN68组小鼠派氏淋巴结的DCs与BLG过敏小鼠的CD4+T细胞共培养,发现Foxp3+Treg细胞比例显著增加,调节性细胞因子TGF-β和IL-10分泌显著增多(p0.05)。以上结果说明BBMN68缓解小鼠牛乳β-乳球蛋白过敏的机制与其调节DCs功能,促进其介导的免疫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8.
结肠炎是一种具有复发特性的炎症性肠病,近几十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益生菌可缓解结肠炎。本研究通过建立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模型,探究植物乳杆菌1201(Lactobacillus plantarum 1201)对DSS诱导结肠炎的缓解作用。将实验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1201组,对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小鼠诱导结肠炎,同时对1201组小鼠每日灌胃0.2 mL的1×109 CFU/mL植物乳杆菌1201,持续12 d。通过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形态,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小鼠结肠组织NF-κB、炎症因子(TNF-α、IL-6、IL-22、IFN-γ、IL-17A、TGF-β1)和结肠紧密连接蛋白(ZO-1、Ocludin和Claudin-3)的mRNA表达水平;此外,使用16S rRNA高测序技术检测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采用代谢组学分析肠道代谢物的变化。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1201通过降低肠道Firmicutes/Bacteroidetes的比率,增加乳酸杆菌Bifidobact...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研究食用克氏原螯虾引发的食物过敏情况,利用Balb/c小鼠构建了食物过敏动物模型,提取克氏原螯虾过敏原蛋白,采用皮下注射致敏方法,考察致敏相关的效应因子组胺含量和致敏IgE抗体产生情况,并测定致敏过程中的细胞因子IL-4、IL-6、IFN-γ的含量,结合生理性状观察,对模型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经注射致敏后,小鼠产生较多的特异性IgE抗体,血清中组胺含量也大量产生,与之相关的效应因子IL-4和IL-6均显著提高,而同时IFN-γ的含量明显减少。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展克氏原螯虾食用过敏的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以消减致敏性南美白对虾的虾仁、虾肉和虾蛋白为样品,以pH 7.5的磷酸盐缓冲液为阴性对照,未处理的虾蛋白为阳性对照,建立豚鼠过敏模型,研究过敏豚鼠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与食物过敏的相关性,并推断食物过敏对辅助性T(type 1/type 2 T-helper, 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收集过敏豚鼠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组胺(histamine,HIS)、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IL-2、IL-3、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质量浓度。结果表明,用未处理的虾蛋白致敏豚鼠,用致敏性消减程度不同的虾制品(虾蛋白、虾肉、虾仁)提取的蛋白激发,消减致敏性的虾蛋白、虾肉和虾仁提取蛋白激发后豚鼠血清中IgE含量分别为(3.905±0.120)、(4.813±0.188)、(5.199±0.327)U/mL,HIS质量浓度分别为(16.437±1.120)、(19.656±1.080)、(21.071±1.732)μg/mL,激发后血清中IgE和HIS质量浓度变化与致敏性程度呈正相关,致敏性越低,血清中IgE和HIS质量浓度越低。过敏豚鼠血清中IL-1、IL-2、IL-3、IL-4、IL-6、TNF-α质量浓度的变化与虾制品致敏程度呈正相关;同时,与IgE和HIS质量浓度变化规律具有一致性;血清中IL-10质量浓度变化与致敏性程度呈负相关;因此,这些细胞因子与食物过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过敏血清中IFN-γ没有呈现规律性变化,但IFN-γ/IL-4随着致敏性的增强而减小。因此,推测虾制品激发过敏豚鼠的Th1/Th2细胞平衡向Th2细胞偏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