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是检测痕量重金属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所具备的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广、检出限低、多元素同时检测等优点,使其广泛应用于复杂基质中重金属含量的检测。该文综述了近年来ICP-MS在食品基质中重金属含量测定方面的应用现状,对其检测原理、运行参数及应用领域等进行了总结,同时还展望了ICP-MS在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包装材料中重金属检测的发展趋势,以期为ICP-MS技术在食品重金属检测领域更广泛的应用提供参考,同时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2.
重金属元素是食品安全领域重要的检测项目,目前,用于检测重金属的仪器主要有原子吸收光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er,ICP-MS)等。ICP-MS具有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精密度好、检出限低、可同时分析多种元素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食品安全等多种领域。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在食用油、面制品、乳及乳制品、水产品、果蔬及其他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并对该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ICP-MS技术测定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ICP-MS)是一种有效用于元素(多元素和同位素)检测的现代分析方法。文中简述了ICP-MS的基本原理,比较了ICP-MS较其他检测方法的优势和不足;主要介绍了在茶叶的原产地判别和安全性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应用现状,最后对ICP-MS技术在茶叶和食品中的应用前景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元素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元素的生物有效性或毒性并不是简单的与元素总量有关,主要取决于元素存在的化学形态。食品中元素的形态分析对食品安全控制与营养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联用技术融合了2种或2种以上分析技术的优点,是目前最重要的形态分析方法。依据近年来有关元素形态分析技术应用于食品检测的研究报道,分别介绍离子色谱(IC)、气相色谱(G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联用技术在食品中砷、汞、锡、硒、铬和溴形态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食品标准是食品检验中评价食品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 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理论依据。经过多年的发展, 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一套食品标准体系, 为我国食品安全检验和监管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但在实际应用中食品标准仍然显露出一些问题。本文结合食品标准使用现状, 简要分析我国当前食品检验中标准存在的突出问题, 论述缺乏食品分类标准、缺少限量判定标准和食品检测方法标准等标准缺失的现状; 描述现存产品标准交叉、检测方法标准不统一、检测方法标准与判定标准之间存在的矛盾; 举例说明检测方法标准自身存在不适用的问题, 并简要阐述涉及专利的食品标准使用的局限性, 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以期为今后食品标准体系建设提高协调性、适用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产品概述X Series 2 ICP-MS是一种四极杆ICP-MS,使用X Series 2 ICP-MS可以完成食品样品的分析,并采用碰撞反应池技术多种条件去除不同类型的质谱干扰问题。对于食品样品中含量极低的等元素得到了理想的检测结果,可以说为常规和高效分析工作提供了出色的生产率。ICP-MS作为一种新兴的痕量元素检测技术正被越来越多的食品分析用户使用。  相似文献   

7.
食品污染物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和质谱等传统检测方法具有高准确性和灵敏度,但是这些方法需要复杂的仪器和专业技术人员并且过程耗时。因此,开发灵敏、快速、简便和无损的分析检测方法对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拉曼光谱作为一种新兴检测技术,在食品污染物检测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为推动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应用中发挥更大潜力,本文从拉曼光谱技术发展的角度(从传统拉曼到表面增强空间偏移拉曼)综述了该技术在食品污染物检测方面的最新和代表性应用。最后,讨论了拉曼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挑战和未来前景,为食品污染物的检测和控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得到食品检测领域的普遍认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应用于食品安全分析中能够有效检测食品添加剂情况以及食品农药、兽药残留问题,相信随着今后食品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会为人们的食品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文章叙述了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内涵,并对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方面的应用情况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食品安全问题频出,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安全。为了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水平、规范检测方法和统一食品相关参数量值,需要使用到标准样品。标准样品可以作为校准标准,评价检测仪器和检测方法。随着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合作,产品种类会不断增加,对于产品的质量要求也将更加严格,因此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样品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本文综述了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样品的制备方法、最新研究现状和国内外标准样品数据库中食品安全检测有证标准样品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与国外标准样品研制机构在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样品研制数量、技术力量等方面的差距,对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样品的今后发展的方向进行了探讨,以期为食品安全检测标准样品的研制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正在不断提升,食品检测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一种重要手段,与它有关的研究也不断增多,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的检测技术,其中使用特别多的就是PCR技术。PCR技术是现如今食品检测中相对来说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技术,在提升食品安全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PCR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指出了食品检测中PCR技术的方向、缺陷,并对PCR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在微量元素分析, 尤其是元素形态分析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对食品中元素存在形态的含量的要求越来越多, ICP-MS单机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检测需求, ICP-MS联用技术逐渐发展起来。ICP-MS联用技术主要采用色谱进行分离,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进行检测, 主要的联用技术有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等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联用。铅(Pb)、砷(As)、汞(Hg)、锡(Sn)等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很多, 其存在形态不同, 毒性相差也比较大; 而硒(Se)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硒的存在形态决定了人体对硒的吸收, 间接影响了硒在人体的生物学活性。本文主要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联用技术在分析食品中存在的5种微量元素Pb、As、Hg、Sn、Se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以期为深入研究食品重金属元素的形态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简称单增李斯特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可导致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 同时也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目前, 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主要采用国标法, 传统检验方法虽然可操作性高, 但检验流程耗时过长。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在饮食中摄入受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的食品的风险增大, 如遇到食品安全突发事件, 传统检测不能及时得到检测结果, 无法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本文概述了基于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发展起来的快速检测方法, 包括PCR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环介导等温扩增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层析试纸条, 其中环介导等温扩增法已经应用于食品致病菌的检测。通过分析对比以上快速检测方法, 为探索更灵敏高效且适用于基层食品检验的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食品安全标准是食品安全执法的重要依据,在执法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实际工作中,标准应用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介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法律地位,分析了食品安全标准在食品安全行政执法、刑事司法、检验检测等管理事务中的实际应用,剖析了标准实际应用中存在的标准间指标不协调、标准宣贯不到位、标准使用不准确等问题,并从完善标准体系、加强标准宣贯、强化制定与应用衔接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标准应用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食品安全标准是为了保障公众健康, 对食品安全做出的技术规定。在食品安全监督执法中得到广泛运用, 但在实际工作中, 标准的运用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介绍了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现状, 结合笔者工作接触发现, 归纳总结了标准体系中食品分类, 标准可操作性、标准更新时效性、检验方法标准与判定标准配套性等问题与不足, 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以期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性技术法规, 检验检测机构如何正确获取和合理利用食品安全标准开展工作, 对检验检测过程控制以及评价、判断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介绍了食品安全标准管理中标准的获取、查新、变更、受控与分发、培训以及跟踪、评价的过程, 同时探讨了食品安全标准在合同评审、方法的选择、验证和确认以及报告结果中的应用, 指出其存在问题并从标准查新、受控管理等方面提出加强检验检测机构食品安全标准管理的解决措施, 为有效保证检验检测结果的正确和可靠提供了管理方法及支撑手段。  相似文献   

16.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具有快速高效、易于操作、价格便宜等特点, 我国目前普遍应用于基层监管。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运用, 增强了对餐饮环节现制现售产品及流通环节快销产品食品安全隐患的发现能力, 提高了监管和执法效率。但由于基层监管人员相关专业力量的不足, 以及食品快速检测技术本身存在的局限性, 使得基层监管人员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作中显露出一些问题。本文结合基层在用或拟采购快速检测产品评价过程中出现的关键点, 为进一步规范食品快速检测工作, 提高食品快速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合理发挥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作用, 从食品快速检测技术法律法规及标准的现状、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基层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基层监管中问题的成因分析等方面进行阐述, 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以期使食品快速检测能在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中起到快筛快查、监管前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与社会的长治久安,保障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更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政治任务。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食品安全提出新的要求。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对我国的食品安全意义重大,但传统大型的、检测时间长的食品检测已不能满足当前需求,这使得时间短、成本低的检测技术成为中国食品检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快速检测技术将检验过程简单化、快速化,检测仪器上手容易、操作简单,近年来,随着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文综述了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主要应用,列举了当前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热点,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纸基微流控芯片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关系到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食品分析检测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途径。传统的食品安全监测体系主要依赖于专业的仪器设备和操作,昂贵且费时,寻求简单、快捷、大众型的食品安全检测方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纸基微流控芯片技术作为一种简便、高效、低成本的检测手段,可以实现从样品处理到检测的微型化、自动化、集成化及便携化,因而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活力。本文着重介绍了纸质微流控芯片技术在食品成分、农药残留、致病菌、重金属、食品添加剂等食品安全检测方面已取得的一系列重要进展,并展望了其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