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三七球磨法超微粉碎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行星式球磨机对三七进行超微粉碎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旋转试验设计,对三七粉末粒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三七超微粉碎平均粒径与球磨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并进行理论分析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为:球磨机转速500 r/min、球料比8、球磨时间90min,在此工艺参数下获得的三七粉体粒度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1.992μm,细胞已破壁。  相似文献   

2.
余勃  陆豫  郑颖洁 《食品科学》2009,30(22):88-91
为使茶花粉孢子内营养物质能够得到充分释放,采用行星球磨机对茶花粉进行了超微化破壁试验研究。采用Box-Benken 试验设计法考察了球料质量比、球磨转速、球磨时间三个工艺参数在不同水平上与破壁率之间的关系,通过响应曲面分析法优化计算得到茶花粉超微化破壁的最佳工艺参数范围为:转速520~590r/min,粉碎时间36~38min,球料比6.8~7(m/m),此时花粉破壁率达100%,为花粉的实际有效利用提供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3.
李东  唐璇  雷雨  童凯  姜斌 《粮食与油脂》2023,(1):120-125
用球磨机制备超微抹茶粉,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生产工艺,并分析不同粒径抹茶粉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抹茶粉粒径的影响依次为球磨时间>球料质量比>装填量>研磨球质量比>转速>球径比;最佳粉碎工艺条件为球磨时间4.0 h、球料质量比20∶1、装填量4/9、转速380 r/min、(大、中、小)研磨球质量比10∶30∶60、球径比2∶3∶5,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超微抹茶粉粒径D90为7.15μm;随着粉体粒径的减小,抹茶粉比表面积、休止角和溶解度明显增大,茶多糖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增多,游离氨基酸含量无明显差异;在相同的粉碎时间内,随着粒径的减小,茶多酚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4.
以豆粕作为原料,利用响应面法探讨球料比、豆粕浆液浓度以及搅拌器转速对豆粕颗粒粒度d(50)的影响,得出豆粕的湿法超微粉碎工艺参数为:球料比4(m/m),豆粕浆液浓度25%,搅拌器转速750 r/min,球磨介质Ф10 mm氧化锆球,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颗粒d(50)为24.2 μm,效果优于气流干法粉碎.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诃子超微粉进行粉体学性质检测,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抑制率为评价指标,以球料比、冷冻时间、转速、球磨时间为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正交实验试验优化诃子超微粉碎工艺。建立优化后的诃子超微粉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指纹图谱,并与诃子超微粉进行对比。结果: 采用球磨法制备了诃子超微粉,诃子超微粉可显著改善普通粉的粉体学性质,降低药粉粒径;诃子超微粉最优制备条件为:球料比5:1、冷冻时间40 min、转速400 r/min、球磨时间1 h,优化后的超微粉粒径为22.4μm,5 mg/mL黄嘌呤氧化酶抑制率为69.10%。经HPLC分析,优化前后的二种诃子超微粉末指纹图谱主要成分基本一致,超微粉碎工艺未破坏诃子成分。结论:优化后的诃子超微粉抗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更佳,为诃子超微粉在高尿酸血症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新疆优质山核桃粕为原料,通过响应面分析法探讨球料比、核桃浆液浓度以及搅拌器转速对核桃粕颗粒粒度(d50)的影响,比较球磨机湿法粉碎和气流干法粉碎核桃粕效果,得出核桃粕的湿法超微粉碎工艺参数为:球料比为5(g/g),核桃浆液浓度为50%,搅拌器转速为700r/min,球磨介质为Φ10mm氧化锆球,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颗粒d50为14.5μm,球磨机湿法粉碎效果大大优于气流干法粉碎。  相似文献   

7.
任彩玲  王吉国  孟家光  李磊 《国际纺织导报》2010,38(8):56-56,58-60,62
采用行星式球磨机应用物理粉碎法制备电气石超微粉体,分析了粉体干湿状态、氧化锆球大小、球磨时间、转速、球料比以及调浆浓度对粉料球磨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制备负离子整理剂的优化工艺。其最优工艺为:在湿态,磨球大中小球比例为3∶3∶4,球磨时间为6h,机器转速为300r/min,球料比为6∶1,调浆过程中无水乙醇和粉体的质量比为1∶1。  相似文献   

8.
采用物理粉碎法应用行星式球磨机制备电气石超微粉体,分析了粉体干湿状态、氧化锆球大小、球磨时间、转速、球料比以及调浆浓度对粉料球磨效果的影响,最后确定出制备负离子整理剂的优化工艺.其最优工艺为:在湿态,磨球大中小球比例为3∶3∶4,球磨时间为6h,机器转速为300 r/min,球料比为6∶1,调浆过程中无水乙醇和粉体的比为1∶1.  相似文献   

9.
超微茶粉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球磨机生产超微茶粉的新工艺,得到高品质的超微茶粉,采用正交试验L9(34)优化球磨条件,在球料比(质量比g,:g)为10:1,公转盘转速为400 r/mim,粉碎时间为15 h,进料粒度40目的条件下,可以得到平均粒径D50为6.56μm的超微茶粉。研究了主要功能成分溶出的特性,结果发现,相同条件下超微茶粉中水浸出物、茶多酚和咖啡碱的浸出量大于粗茶粉或原茶。  相似文献   

10.
响应曲面法优化超微蛋壳粉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二次回归旋转正交试验进行参数优化,建立选择因素与蛋壳超微粉体颗粒粒径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可调参数式行星球磨机对蛋壳进行超微粉碎,研究粉碎时间、公转盘转速、球料比、填充率对粒径的影响。结果:得到最优的理论组合为填充率21.46%、粉碎时间3.67h、公转盘转速421.83r/min、球料比5.97g/g。采用激光粒度仪测量粒径,此时蛋壳颗粒粒径的中位径(d50)可达3.49μm,比表面积为1650.08m2/kg。结论:蛋壳超微粉碎后,粒度达到微米级,经过二次回归旋转正交试验得到最优化的粉碎参数。  相似文献   

11.
球磨条件对水溶性大米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球磨法粉碎大米淀粉研究球磨条件对大米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并以淀粉的最大溶解率为目标优化球磨工艺,制备水溶性大米淀粉。结果表明,机械力对淀粉的溶解率、碘蓝值和还原糖含量有影响,随着转速或球料比的增大,淀粉的溶解率和还原糖含量增大,碘蓝值减小。适宜的球磨条件为采用含水量为5.10%的淀粉于480r/min转速、球料比3.13的条件下研磨80h,此时所得淀粉的溶解率为85.98%,用二次模型描述溶解率和还原糖含量与转速、球料比和淀粉含水量的关系有较高的拟合精度。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试验探讨C.I.分散蓝79染料球磨条件,包括球磨时间、固含量、分散剂、球磨介质及与染料质量比。然后对不同球磨条件试验所得染料进行染色试验,研究其在聚乳酸纤维上的上色率,综合球磨和染色试验结果,优化确定了较好的C.I.分散蓝79染料球磨配方及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3.
轴承球研磨过程中,球坯的运动状态对研磨效率和加工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其中,打滑现象直接破坏球坯的正常成球运动,造成线状烧伤。本文通过数值解析的方法对研磨过程中球体的运动特性进行研究,建立球体研磨的动力学模型,分析球体研磨过程中的运动状态转变的临界情况,并阐述了无打滑研磨时研磨压力和研磨盘转速的取值范围。采用MATLAB对分析结果进行仿真,探讨影响球坯运动状态的工艺参数。研究表明:球坯的运动状态与研磨压力、研磨盘转速、摩擦系数、球坯大小和沟槽夹角有关。  相似文献   

14.
以紫阳富硒茶成叶为原料,通过漂烫杀青、冷冻干燥和球磨等工艺制备富硒绿茶粉,在漂烫工艺中以茶叶成叶中硒元素含量为指标考察硒元素的流失情况,比较了冷冻干燥与40 ℃烘箱干燥的干燥效率,并选择球磨时间、研磨球大小球比和球磨转速三个因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漂烫温度为100 ℃条件下,茶叶成叶中硒含量随漂烫时间延长而降低,由69.58 μg/kg(0 s)降低至64.72 μg/kg(60 s),损失率7%;16 h冷冻干燥鲜叶失水率为52.05%,40 ℃烘箱干燥失水率为49.52%。影响富硒绿茶粉颗粒粒径大小的因素依次为球磨时间>大小球比>球磨转速,球磨加工最优工艺为:球磨时间50 min,球磨转速800 r/min,大小球比1:6;采用激光粒度仪及扫描电镜对其表征,球磨颗粒形态断面清晰,粒径分布均匀,D50值为3.25±0.35 μm,茶粉中硒含量为(63.18±4.22) μg/kg。该工艺条件下生产的富硒绿茶粉颗粒均匀,色泽翠绿,茶叶中硒元素保留度高。  相似文献   

15.
采用机械球磨法,通过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锰掺杂量为20%,球磨时间15 min,球料比8∶1,球磨机转速350 r/min,陈化温度70℃),制备出电化学性能良好的掺锰Ni(OH)2材料.经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结果表明,掺锰氢氧化镍保持了β-Ni(OH)2的晶体结构,颗粒呈不规则形状,粒径约5μm.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的0.2 C放电比容量达到261 mAh/g,经过300次1 C循环后容量仍保持初始容量的90%.  相似文献   

16.
选取破碎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以油脂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研磨法破碎小球藻细胞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球藻细胞破碎最佳工艺条件为藻液质量浓度150 g/L,破碎时间2.5 h,球磨机转速400 r/min,藻液与钢珠的质量比为3:4。在此工艺条件下,能达到较好的破碎效果,油脂得率为46.89%。  相似文献   

17.
几丁质是地球上第二丰富的天然多糖,可经过脱乙酰生成壳聚糖。但是,其结晶度高、溶解性差,使其酶促脱乙酰效率很低。为研究不同处理对几丁质的微观结构和酶促脱乙酰效率的影响,本实验分别对几丁质进行了球磨、超声和盐酸改性处理。首先确定球磨和超声改性的最佳条件;然后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改性几丁质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最后测定红球菌11-3的几丁质脱乙酰酶对改性几丁质的脱乙酰效率。结果表明,球磨和超声改性的最佳条件分别为1 800 r/min、45 min和400 W、45 min。3种几丁质改性方法中,球磨几丁质改性效果最好,与原几丁质相比,黏均分子质量降低了88.14%;几丁质分子间氢键网络被破坏,部分糖苷键断裂;脱乙酰度有所增加;结晶度由96.30%降低至73.04%;热稳定性被破坏;结构呈现堆叠现象,变得疏松多孔。此外,几丁质脱乙酰酶对球磨几丁质的脱乙酰效率更高,乙酸产量较原几丁质提高了2.40倍。综上,球磨处理可以更有效地改变天然几丁质的理化性质和微观结构,从而提高几丁质的酶促脱乙酰效率。  相似文献   

18.
Planetary ball milling is presented as an alternative way to improve the native flour properties by physical modification. A grinding protocol was developed by combination of grinding and pause stages. The effect of rotational speed (450–650 rpm) and milling time (10–20 min) on flour properties were determined using RSM method. The effect of milling conditions on flour attributes was significant. With increasing milling speed and time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damaged starch, water-absorption and solubility indexes was observed. Changes in functional attributes, intrinsically related to structural and morphological properties of rice flour, were satisfactorily correlated with crystallinity loss,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gelatinization degree. Modified rice flours presented pre-gelatinized characteristics which can offer new opportunities for flour applications, for example as ingredient for instant meal product. Flour modification can be controlled by selecting milling conditions. Th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 of the planetary ball mill was the fast speed with which the modified flour was obtained which presented intermediate characteristics in relation with native and amorphous st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