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使用行星球磨机对魔芋进行粉碎,探索研磨时间、进料粒径、转速、球料比等工艺参数对魔芋粉研磨效果的影响,并与市售魔芋精粉进行质量比较。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表明,各因素对研磨效果的影响程度为:进料粒径球料比转速时间。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A2B3C3D3,即研磨时间2.5h,进料粒径100目,转速350r/min,球料比25∶1。市面上常见的魔芋精粉粒径以60~120目为主,占55%。该试验最优参数组合可得到近98%120目以上的魔芋精粉,其中27.7%可达400目以上,优于市售精粉。经球磨机研磨后魔芋精粉粒径减小,水分含量增加,粘度随着粒径的减小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明度随粒径的减小而增加。  相似文献   

2.
任彩玲  王吉国  孟家光  李磊 《国际纺织导报》2010,38(8):56-56,58-60,62
采用行星式球磨机应用物理粉碎法制备电气石超微粉体,分析了粉体干湿状态、氧化锆球大小、球磨时间、转速、球料比以及调浆浓度对粉料球磨效果的影响,确定了制备负离子整理剂的优化工艺。其最优工艺为:在湿态,磨球大中小球比例为3∶3∶4,球磨时间为6h,机器转速为300r/min,球料比为6∶1,调浆过程中无水乙醇和粉体的质量比为1∶1。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诃子超微粉进行粉体学性质检测,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抑制率为评价指标,以球料比、冷冻时间、转速、球磨时间为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正交实验试验优化诃子超微粉碎工艺。建立优化后的诃子超微粉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指纹图谱,并与诃子超微粉进行对比。结果: 采用球磨法制备了诃子超微粉,诃子超微粉可显著改善普通粉的粉体学性质,降低药粉粒径;诃子超微粉最优制备条件为:球料比5:1、冷冻时间40 min、转速400 r/min、球磨时间1 h,优化后的超微粉粒径为22.4μm,5 mg/mL黄嘌呤氧化酶抑制率为69.10%。经HPLC分析,优化前后的二种诃子超微粉末指纹图谱主要成分基本一致,超微粉碎工艺未破坏诃子成分。结论:优化后的诃子超微粉抗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更佳,为诃子超微粉在高尿酸血症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球磨条件对水溶性大米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球磨法粉碎大米淀粉研究球磨条件对大米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并以淀粉的最大溶解率为目标优化球磨工艺,制备水溶性大米淀粉。结果表明,机械力对淀粉的溶解率、碘蓝值和还原糖含量有影响,随着转速或球料比的增大,淀粉的溶解率和还原糖含量增大,碘蓝值减小。适宜的球磨条件为采用含水量为5.10%的淀粉于480r/min转速、球料比3.13的条件下研磨80h,此时所得淀粉的溶解率为85.98%,用二次模型描述溶解率和还原糖含量与转速、球料比和淀粉含水量的关系有较高的拟合精度。  相似文献   

5.
采用物理粉碎法应用行星式球磨机制备电气石超微粉体,分析了粉体干湿状态、氧化锆球大小、球磨时间、转速、球料比以及调浆浓度对粉料球磨效果的影响,最后确定出制备负离子整理剂的优化工艺.其最优工艺为:在湿态,磨球大中小球比例为3∶3∶4,球磨时间为6h,机器转速为300 r/min,球料比为6∶1,调浆过程中无水乙醇和粉体的比为1∶1.  相似文献   

6.
超微茶粉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球磨机生产超微茶粉的新工艺,得到高品质的超微茶粉,采用正交试验L9(34)优化球磨条件,在球料比(质量比g,:g)为10:1,公转盘转速为400 r/mim,粉碎时间为15 h,进料粒度40目的条件下,可以得到平均粒径D50为6.56μm的超微茶粉。研究了主要功能成分溶出的特性,结果发现,相同条件下超微茶粉中水浸出物、茶多酚和咖啡碱的浸出量大于粗茶粉或原茶。  相似文献   

7.
三七球磨法超微粉碎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行星式球磨机对三七进行超微粉碎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旋转试验设计,对三七粉末粒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三七超微粉碎平均粒径与球磨因素之间的数学模型,并进行理论分析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为:球磨机转速500 r/min、球料比8、球磨时间90min,在此工艺参数下获得的三七粉体粒度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1.992μm,细胞已破壁。  相似文献   

8.
三七球磨法超微粉碎运动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FC3D软件建立球磨介质运动的三维离散元数值模型,赋予不同的边界条件,对三七球磨的运动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磨球的运动情况和球体之间的平均接触力,研究不同的球磨因素对三七球磨法超微粉碎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验证仿真结果。结果表明,影响三七球磨粉碎的关键因素依次为转速球料比中小球比,对应的最佳水平为:转速500r/min,球料比81,中小球比14,为三七球磨法超微粉碎回归正交试验设计给出了因素水平参考范围,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余勃  陆豫  郑颖洁 《食品科学》2009,30(22):88-91
为使茶花粉孢子内营养物质能够得到充分释放,采用行星球磨机对茶花粉进行了超微化破壁试验研究。采用Box-Benken 试验设计法考察了球料质量比、球磨转速、球磨时间三个工艺参数在不同水平上与破壁率之间的关系,通过响应曲面分析法优化计算得到茶花粉超微化破壁的最佳工艺参数范围为:转速520~590r/min,粉碎时间36~38min,球料比6.8~7(m/m),此时花粉破壁率达100%,为花粉的实际有效利用提供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0.
响应曲面法优化超微蛋壳粉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二次回归旋转正交试验进行参数优化,建立选择因素与蛋壳超微粉体颗粒粒径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可调参数式行星球磨机对蛋壳进行超微粉碎,研究粉碎时间、公转盘转速、球料比、填充率对粒径的影响。结果:得到最优的理论组合为填充率21.46%、粉碎时间3.67h、公转盘转速421.83r/min、球料比5.97g/g。采用激光粒度仪测量粒径,此时蛋壳颗粒粒径的中位径(d50)可达3.49μm,比表面积为1650.08m2/kg。结论:蛋壳超微粉碎后,粒度达到微米级,经过二次回归旋转正交试验得到最优化的粉碎参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超微粉碎对藕节理化性质的影响,增强其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提高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方法在不同研磨条件下,采用激光粒度法测定其粒度,采用化学法测定持水性、持油性、溶胀性,酶重法测定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结果超微粉碎可显著减小物料粒径。随着粒度的减小,持油性、持水性、溶胀性及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呈上升趋势。当研磨条件为研磨时间12 h、介质物料比8%、转速300 r/min时,粒度显著减小至15.3μm(P0.05)。在此条件下,藕节膳食纤维持油性、持水性、溶胀性分别为2.23 g/g、3.62 g/g、5.97 mL/g。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从3.55%显著提高至11.20%(P0.05),比未超微粉碎提高了2.16倍。结论超微粉碎能有效降低藕节膳食纤维粒度,显著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并赋予其优良的理化性质,为藕节渣综合利用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12.
微切助互作技术提取橘皮香精油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建立应用微切助互作技术从橘皮中高效提取香精油的方法。方法以邵阳当地蜜橘为研究对象,硫酸钾和β-环糊精作为助剂,通过微切助互作技术处理,并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作为实验方法,以柑橘皮中香精油的提取率为主要考察指标,对研磨时间、球磨机转速、球磨珠粒数和助剂添加量等4个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在助剂添加量为0.2 g,研磨时间为10 min,球磨珠粒数为5粒,球磨机转速为9 r/s条件下所得的香精油提取率最高,可达1.72%。各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次序为:助剂添加量研磨时间球磨机转速球磨珠粒数,比传统水蒸汽蒸馏组提取率高0.53%,比不含有β-环糊精助剂的超微粉碎组高0.16%,比未添加硫酸钾和β-环糊精助剂超微粉碎组高0.29%,比未进行超微粉碎的粗粉组高0.4%。结论与传统热回流方法比较,该方法高效安全,适合提取橘皮中的香精油。  相似文献   

13.
以豆粕作为原料,利用响应面法探讨球料比、豆粕浆液浓度以及搅拌器转速对豆粕颗粒粒度d(50)的影响,得出豆粕的湿法超微粉碎工艺参数为:球料比4(m/m),豆粕浆液浓度25%,搅拌器转速750 r/min,球磨介质Ф10 mm氧化锆球,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颗粒d(50)为24.2 μm,效果优于气流干法粉碎.  相似文献   

14.
以新疆优质山核桃粕为原料,通过响应面分析法探讨球料比、核桃浆液浓度以及搅拌器转速对核桃粕颗粒粒度(d50)的影响,比较球磨机湿法粉碎和气流干法粉碎核桃粕效果,得出核桃粕的湿法超微粉碎工艺参数为:球料比为5(g/g),核桃浆液浓度为50%,搅拌器转速为700r/min,球磨介质为Φ10mm氧化锆球,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颗粒d50为14.5μm,球磨机湿法粉碎效果大大优于气流干法粉碎。  相似文献   

15.
以紫阳富硒茶成叶为原料,通过漂烫杀青、冷冻干燥和球磨等工艺制备富硒绿茶粉,在漂烫工艺中以茶叶成叶中硒元素含量为指标考察硒元素的流失情况,比较了冷冻干燥与40 ℃烘箱干燥的干燥效率,并选择球磨时间、研磨球大小球比和球磨转速三个因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漂烫温度为100 ℃条件下,茶叶成叶中硒含量随漂烫时间延长而降低,由69.58 μg/kg(0 s)降低至64.72 μg/kg(60 s),损失率7%;16 h冷冻干燥鲜叶失水率为52.05%,40 ℃烘箱干燥失水率为49.52%。影响富硒绿茶粉颗粒粒径大小的因素依次为球磨时间>大小球比>球磨转速,球磨加工最优工艺为:球磨时间50 min,球磨转速800 r/min,大小球比1:6;采用激光粒度仪及扫描电镜对其表征,球磨颗粒形态断面清晰,粒径分布均匀,D50值为3.25±0.35 μm,茶粉中硒含量为(63.18±4.22) μg/kg。该工艺条件下生产的富硒绿茶粉颗粒均匀,色泽翠绿,茶叶中硒元素保留度高。  相似文献   

16.
以小米为原料通过球磨处理制备球磨小米粉,再将小米粉与小麦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备混合面团,研究不同球磨处理对混合面团流变学及热机械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球磨时间4.0 h、球磨转速450 r/min、球料质量比3∶1时,混合面团的流变学特性最佳且热机械学特性较佳,说明适当的球磨处理可以改善小米-小麦粉混合面团的流变学和热机械学特性。  相似文献   

17.
以经干燥处理后的绿豆芽为原料,比较经气流超微粉碎处理后绿豆芽多酚提取量、抗氧化活性及物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气流超微粉碎的最佳条件为压力0.5 MPa,转速5 000 r/min。与常规粉碎相比,绿豆芽多酚提取量提高了10.74%,除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下降外,绿豆芽多酚对ABTS+自由基及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别提高了2.8%,13.2%;水含量、水活度、粒径大小明显减小,比表面积、溶解度及堆积密度均有提高,表明气流超微粉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绿豆芽粉的有效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研究绿茶超微物理粉碎方法及粒径对超微绿茶体外抗氧化及吸附胆固醇活性的影响。以普通绿茶和富硒绿茶为原料,采用气流粉碎、行星式球磨粉碎和振动磨粉碎3种方法制备超微绿茶,使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分析其粒径分布和形态。在此基础上,分别考察粒径对茶粉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胆固醇吸附能力的影响。行星式球磨粉碎制备的超微茶粉粒径最小,其中值粒径(D50值)分别为超微富硒绿茶3.398μm和超微普通绿茶3.462μm,超微茶粉粒子呈现分布均匀的不规则碎片。超微普通绿茶比普通绿茶具有显著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超微富硒绿茶比普通富硒绿茶表现出更强的吸附胆固醇能力。超微粉碎可显著提高绿茶体外抗氧化和吸附胆固醇活性。  相似文献   

19.
小麦麸的超微细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小麦麸的组成、食疗作用以及综合利用的概况;并采用正交法,就小麦麸的超微细化加工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介质因素有显著影响。在工艺为球料比20∶1、球磨加工4h的条件下,获得了平均粒径约8mm的超微麦麸。  相似文献   

20.
以徐香猕猴桃为原料制取猕猴桃粉,采用双螺杆挤压联合气流式超微粉碎法对其进行改性处理。结果表明,双螺杆挤压条件为物料过筛目数80目、加水量30%、螺杆转速700 r/min;超微粉碎处理条件为粉碎频率30 Hz、研磨压力0.8 MPa、粉碎时间20 min。经螺杆挤压-超微粉碎联合改性后,猕猴桃粉颗粒中位粒径从165.05 μm降至15.86 μm,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从6.27%增至19.06%,其持水力、膨胀力和分散性均得到改善(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