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133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47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270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73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磷石膏的综合利用对保护环境、促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磷石膏中的磷、氟、二氧化硅等杂质影响其利用。针对云南磷石膏中二氧化硅含量高的问题,采用正浮选工艺开展了磷石膏提质降杂的实验研究。通过单因素条件实验获得了合适的工艺参数:浮选温度为15 ℃、矿浆pH为2、十二胺用量为300 g/t。在此条件下,进行了“一粗二精”的正浮选开路流程实验,获得了二水石膏(CaSO4·2H2O)质量分数为97.5%、二氧化硅质量分数为1.17%的精矿,所得精矿达到了GB/T 23456—2018《磷石膏》一级品指标的要求;二水石膏回收率为98.58%、二氧化硅去除率为92.23%。通过正浮选不仅成功实现了二水石膏和二氧化硅的有效分离,而且磷石膏中的水溶磷和水溶氟也得到了有效去除,从而提高了磷石膏的品质。  相似文献   
2.
锑在现代工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快速准确测定锑矿中锑含量对锑矿的采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云南某矿山锑矿以萤石为主要伴生矿,现有的盐酸、硝酸、氢氟酸和高氯酸混酸体系无法彻底分解样品,而采用碱熔处理流程长且引入大量基体,均无法满足准确快速测定的要求。选择硫酸-氢氟酸混酸体系分解样品,再用酒石酸-盐酸混合溶液加热浸取,锑完全溶解于溶液中,选择Sb 206.833{463}nm为分析谱线,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锑。结果表明,锑的质量浓度在5.0~80 μg/mL范围内与其发射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校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r=0.999 8;方法的检出限为0.012 μg/mL。按照实验方法对锑矿石成分分析标准物质和锑矿选矿流程样品中锑进行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0.71%~5.7%;标准物质的认定值和测定值相一致;锑矿选矿流程样品中锑的加标回收率为97%~102%,满足国家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130—2006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承德市某钒钛磁铁矿尾矿钛含量较高,潜在回收价值可观。采用化学分析、XRD衍射分析、粒度分析、矿物解离分析仪(MLA)等手段研究了该尾矿的矿物学特性及钛的赋存状态。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通过试验研究确立了重选短流程回收钛、选钛尾矿差异化分级利用的综合利用技术工艺,获得含TiO234.60%、回收率53.43%的钛铁矿精矿以及产率66.22%的建筑用商品砂,实现了铁尾矿的资源化综合回收利用,有助于矿山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该铁矿为鸡窝矿,有用矿物以针铁矿为主,其次为褐铁矿,矿石性质复杂,且大部分矿石呈细粒嵌布。原矿分级后对粗、细粒级分别采用干式磁选和湿式磁选两种工艺,都获得了较好的指标,精矿品位比原矿提高6%以上,达到企业要求,可配矿后作为炼铁原料。  相似文献   
5.
分析检测了某铅锌矿区水、土壤、尾矿、废石等样品重金属元素含量,追踪调查了尾矿库、排土场下游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和分布范围,并对重金属元素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铅锌矿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差,铅锌矿区重金属污染集中分布在尾矿库和排土场下游地块;铅锌矿区主要污染元素为Cd、Cu、Pb、Zn、As,污染程度以轻度-中度污染为主;尾矿库下游重金属元素Cu、Pb、Zn、As污染分布在1 600m内;排土场重金属污染范围主要集中在下游400m内。土壤样品Cu、Pb、Zn与As、Cd元素呈显著正相关性,Cu、Pb、Zn、As、Cd元素来自同一源头,可能源自尾矿、废石等固体废物;Hg、Cr、Ni元素来自另一源头,与矿业活动无关。  相似文献   
6.
铁粉是提取Au的重要原料,故需准确测定铁粉中的Au。采用自制并提纯的碱式碳酸铅作为捕集剂熔融得到铅扣,经加银保护灰吹铅扣将Au进一步富集在银合粒中,压制银合粒成片,采用先加入HNO3加热溶解,再加入HCl加热溶解的方式溶解银片,使Au完全溶解进入溶液,选择像素点为5,采用高分辨率连续光源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HR-CS-FAAS)进行分析,实现了对铁粉样品中Au的测定。实验比较了王水加热溶解-聚氨酯泡沫塑料富集分离和加Ag保护灰吹铅试金法两种样品处理方法。结果表明,采用王水加热溶解样品不能将样品溶解完全,且Au的测定结果相比加Ag保护灰吹铅试金法显著偏低,而采用铅试金法处理样品,样品熔融状态较好、熔渣流动性好,可使Au完全富集在铅扣中。对银合粒的溶解方法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加HNO3加热溶解后再加HCl的分步加热溶解方式可将银合粒溶解完全。共存离子干扰试验表明,样品中的共存离子不干扰测定。在选定的优化实验条件下,Au的吸光度与其对应的质量浓度运用二次方程最小二乘法拟合校准曲线,校准曲线决定系数为0.999 9;方法检出限为0.005 25 μg/g,定量限为0.017 32 μg/g。将所建立的方法应用于实际铁粉样品中0.56~12.6 μg/g Au的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2.3%~3.7%,加标回收率为92%~107%,满足国家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130—2006对于回收率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对湖南、贵州黑色页岩划分的6级不同形态,采用逐级化学提取,结合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分析,研究了黑色页岩中Ag、Au元素分布的特点。结果表明,Au、Ag主要赋存在硫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中。  相似文献   
8.
某钒钛磁铁矿尾矿中钛铁矿的选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钒钛磁铁矿尾矿品位较低,TiO2品位为3.2%,试样中钛铁矿的含量为5%。试样中TiO2在细级别中分布较多。试样经磁选预选可有效的抛除大量尾矿,钛粗精矿经分级后的重选效果较好,然后采用高压电选工艺,可获得品位大于38%的钛精矿。"磁选-重选-电选"综合条件试验可获得TiO2品位为39.28%,回收率13.87%的钛精矿。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我国江苏东海、江苏新沂、山东某地、青海乌兰等主要产地的榴辉岩型金红石矿的矿石性质,总结了不同产地榴辉岩型金红石矿的选矿工艺现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选矿技术难点主要是金红石与石榴石的浮选分离和金红石精矿Ti O2回收率的提高,并指明了金红石高效捕收剂和石榴石高效抑制剂的研制、窄级别分选及光电选等环保型选矿方法的应用是今后我国榴辉岩型金红石矿选矿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Ceramics International》2023,49(19):31152-31162
There is still a problem of low energy storage density in dielectric capacitors which is a core component of power system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nergy storage density, the linear dielectric material CaTiO3 (CT) was introduced in Na0.5Bi0.5TiO3 (NBT) ceramics in this paper. By modifying the A site, a new relaxor ferroelectric ceramic was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and attained a recoverable density (Wrec) of 2.34 J/cm3 at x = 0.18. Moreover,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was optimized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viscous polymer process (VPP) route, the energy density (WA) of 82NBT-18CTVPP ceramic further reaches 6.45 J/cm3 at 340 kV/cm, with efficiency (η) up to 75% and a Wrec of 4.82 J/cm3. At the same time, the change of Wrec is small at temperature (30–150 °C) and frequency (1 Hz–300 Hz), which demonstrates its excellent stability. The discharge power density reaches about 180 MW/cm3 and the discharge time is 0.117 μs, which indicates its excellent pulse discharge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82NBT-18CT lead-free relaxation ferroelectric material is expected to become ideal for high-energy storage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