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3篇
建筑科学   28篇
轻工业   79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街道作为城市空间极为重要的公共活动场所,是当前城市发展和研究的重点。目前国外对街道景观压迫感的研究,取得了丰厚的理论成果。在收集和整理近40年来国外众多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试图从街景压迫感衡量指标、计算公式及缓解压迫感的方法等方面对街道景观压迫感研究作以系统总结,并从街景压迫感的研究范围、评价指标的选取以及计算公式的科学可行性等方面展望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42.
血橙保健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血橙汁为主要原料配以竹叶黄酮,对血橙保健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采用正交实验,对影响血橙保健饮料感官品质的血橙汁、白糖、焦糖色素、柠檬酸等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血橙汁100ml/L,焦糖色素0.8g/L,白糖30g/L,柠檬酸0.6g/L。  相似文献   
43.
采用农杆菌介导子叶节转化法将抗性基因KR3导入大豆中,共转化386个外植体,获得转基因生根苗15株,经草丁膦涂抹、Bar试纸条和PCR鉴定,最终获得12株KR3转基因阳性苗,农杆菌介导转化效率3.11%.RT-PCR结果显示转基因植株KR3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非转基因植株);花叶病毒摩擦接种表明,转基因植株对花叶病毒能产生一定抗性,而非转基因植株则明显感病;摩擦接种三周后ELISA检测进一步表明在所检测的12株T1KR3转基因植株中未检测出SMV,而非转基因大豆植株SMV检出率为75%.研究结果表明,提高KR3基因的表达可以提高大豆的病毒抗性.  相似文献   
44.
绿茶-猕猴桃复合饮料制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绿茶-猕猴桃饮料的制取工艺,以绿茶、猕猴桃为主要原料,辅以一定的脱脂奶、柠檬酸、蔗糖,配制出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猕猴桃-绿茶饮料。设计单因素实验确定正交实验各因素筛选水平范围,结合正交实验分析结果和感官综合评分,探讨猕猴桃绿茶饮料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要点。结果表明:复合饮料料比为绿茶与猕猴桃汁3∶1,脱脂奶添加量为12%,柠檬酸添加量为0.2%,蔗糖添加量为10%;该生产工艺条件下,所得产品口感佳、稳定性良好,蛋白质含量为12.74mg/mL,V C含量为493μg/mL,总糖含量为3.69%,可在实际生产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45.
热聚合反应是制备植物油基印刷油墨连结料的关键步骤之一,为了研究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对热聚合反应的影响,本文以我国资源丰富的大豆油、葵花油和菜籽油为原料,研究了反应温度为330℃时3种油脂的热聚合反应速率及热聚合过程中酸价、色泽、碘价、折光指数等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油脂的热聚合反应速率分别为:K大豆油=7.2×10-3>K葵花油=6.8×10-3>K菜籽油=2.3×10-3;随热聚合反应时间的延长,3种热聚合油的酸价、色泽和折光指数均增加,碘价均减小。该研究为植物油基印刷油墨连结料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雷美康  张培志  马中华  吴军 《农药》2008,47(5):337-339
在水-甲苯体系中,合成了三唑酮与氯化铜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摩尔电导,热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推测了配合物的结构.同时还测定了配合物和配体三唑酮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配合物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其中对丝核菌的活性优于三唑酮.  相似文献   
47.
水生植物造景   总被引:71,自引:1,他引:71  
柳骅  夏宜平 《中国园林》2003,19(3):59-62
水生植物的应用具有悠久的历史。本文阐述了水生植物的景观意义和生态意义,并从种植和景观生态学两方面的要求出发,探讨了水生植物的景观设计要点,提出对水生植物造景的再认识,应重视引入景观生态学理论,营造符合生态学要求的水生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48.
比较不同贮藏温度对“黄妃”番茄果实采后生理和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妃”番茄能耐受0℃低温贮藏,在15 d的贮藏期内不会发生冷害现象。不同贮藏温度下,“黄妃”番茄乙烯释放速率和呼吸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20℃和16℃贮藏组在15 h出现乙烯释放高峰,且20℃和16℃贮藏组的乙烯释放速率和呼吸速率在整个贮藏期间显著高于其它温度贮藏组;果实失重率、腐烂率、色泽、果柄和萼片新鲜度明显受贮藏温度的影响,在0~20℃,贮藏温度越低,指标改善越明显;而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和可滴定酸(TA)在15 d贮藏期内较为稳定,贮藏温度对其影响不显著。电子舌模糊风味感官评价结果表明,贮藏后的“黄妃”果实的风味感官有所变化,低温可使风味感官更接近于新鲜采收果实。综合失重、腐烂损耗和品质变化情况,0~8℃均适用于“黄妃”樱桃番茄的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49.
热处理对食物致敏性的影响及其体外细胞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热加工处理对典型食物过敏原致敏性的影响,重点介绍了体外细胞学评价方法在评价食物过敏原致敏性变化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人们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以及日常食物丰富所致过敏诱发因素的增加,食物过敏发生比例大幅提高,食品过敏问题已成为目前国内外食品安全研究的热点之一。食品热加工可以改变食物过敏原的蛋白表位结构、聚合特性以及过敏原诱发淋巴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特性。由于食品基质、配料和处理过程的差异,加工过程中食品致敏性的变化尚无普遍规律可循。通过对典型食物过敏原的分离纯化、分子鉴定,可以追踪过敏原组分在食物加工过程中的改变规律。目前过敏效应分子IgE抗体的水平变化常常被作为致敏性评价的指标,酶联免疫分析和免疫印迹试验是常用的测定手段。然而,对于过敏反应阶段由IgE抗体与效应细胞上FcεR受体之间的结合引发系列炎症反应的部分,则无法通过这些方法进行判断。全面评价食物过敏原的致敏效应不但需要监测IgE抗体水平,也需要监测效应细胞致敏程度,以及释放的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50.
在居住区景观价值日益显现及公众对植物景观进一步重视的情况下,笔者实地考查了杭州15个居住区,使用AHP法建立了秋冬季植物景观评价模型。采用量化研究方法,从植物季节性景观质量、群落整体景观特色以及服务功能满足情况,对选定样地的秋冬季植物景观现状作出客观评价。本次景观评价兼顾科学性、系统性及可操作性,通过比较打分所确定的权重,反应出评价者对各评价因子的重视程度。结果显示,植物群落整体景观特色对住户影响程度最大。此外,针对样地秋冬季植物景观普遍存在缺乏季节性特色、使用功能性不足的状况,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并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