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9篇
能源动力   51篇
水利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摘要】 目的 报道介入治疗Klippel- Trenaunay 综合征(KTS)伴脊髓动-静脉瘘、蛛网膜下腔出血1 例,结合文献复习探讨介入治疗该疾病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 1 例女性儿童患者,术前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确诊KTS伴脊髓动-静脉瘘、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明确后行脊髓动-静脉瘘栓塞术。结果 手术均顺利进行,术后患者临床症状逐渐消失,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介入治疗KTS伴脊髓动-静脉瘘、蛛网膜下腔出血微创、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2.
【摘要】 目的 探讨在介入“河南模式”下开展医护协同分层级责任制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1月—2014年4月,通过护理岗位层级设置和明确岗位职责,优化各班次流程,划分医护责任小组,强化医护培训,实施医护协同服务模式,与实施前半年即2013年5-10月的传统服务模式进行对比。结果 实施前后的医疗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医护彼此工作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或P<0.05) 。结论 介入病房在多学科联合诊治的基础上,配合医护协同服务模式,能够充分调动护理人员主动性,提高医护配合默契度,提升优质服务水平,丰富护理工作内涵,促进护理专业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利用3D-DSA确定影响颅内动脉瘤完全栓塞的解剖因素,并应用一种简单的评分系统预测颅内动脉瘤完全栓塞的难度。方法11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3D-DSA检查共发现129枚颅内动脉瘤,择期行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术后2D-DSA评价栓塞程度。根据3D-DSA图像测量并分析与动脉瘤相关的解剖参数:瘤腔的最大直径,瘤颈大小,圆顶瘤颈比和动脉瘤形状。分析每个参数对动脉瘤栓塞结果的影响,确定影响动脉瘤完全栓塞的解剖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应用一种评分系统预测动脉瘤完全栓塞的难度。最后,分析评价这种评分标准与动脉瘤栓塞程度的相关性。结果3个解剖学因素影响动脉瘤的栓塞程度:瘤颈部尺寸(P=0.02)、动脉瘤形状(P<0.01)和圆顶与瘤颈比(P=0.04)。根据3个解剖参数制定的栓塞难度评分标准与动脉瘤的栓塞程度显著相关(P﹤0.01)。结论颅内动脉瘤的解剖因素如瘤颈尺寸、动脉瘤形状、圆顶与瘤颈比与其初次栓塞程度相关;3D-DSA设计的难度评分系统能为颅内动脉瘤的最初栓塞结果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34.
【摘要】 目的 分析非急性期颅内椎-基底动脉闭塞腔内支架再通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预防策略。方法 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21例非急性期椎-基底动脉闭塞患者,行腔内支架再通治疗。其中12例为单纯椎动脉闭塞(闭塞未累及基底动脉),9例为基底动脉闭塞(闭塞累及基底动脉)。记录和分析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 21例患者中,20例(95.2%)成功开通, 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3例,发生率14.3%:1例术中导丝通过时出现动脉夹层,手术终止,未成功再通;1例再通术后急性闭塞,尽管成功再通,但病情无缓解,术后3个月死于系统性并发症;1例术中急性血栓形成,及时球囊扩张再通,无新发症状。围手术期并发症3例中,椎动脉组1例(1/12,8.3%),基底动脉组2例(2/9),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553)。结论 腔内支架再通术治疗非急性期颅内椎-基底动脉闭塞病变技术上可行,但较高的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复杂的手术操作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35.
夹杂聚集—铝合金净化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分析铝合金熔体各种净化机制对夹杂尺寸的依赖性入手,指出夹杂物聚集长大对熔体净化具有重要意义,得出如何有效促使夹杂聚集长大是今后铝合金熔体净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6.
1 INTRODUCTIONIronisusuallyconsideredtobeharmfulimpurityinaluminum .Theneedle likeormassiveiron siliconinter metalliccompounds ,arenotonlycrackoriginsbutalsocrackgrowthpathswhichdramaticallyinfluencethestrengthandelongationofaluminumalloy .Thesehardandbri…  相似文献   
37.
铝熔体中夹杂物形状与取向对其电磁分离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电磁场作用下铝熔体中任意形状与取向夹杂的受力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形状与取向的夹杂均仅受到一个与熔体所受电磁力方向相反的斥力作用;电磁斥力的大小不仅与夹杂的形状有关,还受其取向的影响;当夹杂的形状奇异程度愈大时,取向对电磁斥力的影响也愈大;当夹杂在磁场方向的主轴长度较大,并且在电磁力方向的主轴长度较小时,夹杂所受电磁斥力不显著。  相似文献   
38.
摘要】目的评价血管内介入治疗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安全性、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血管内介入治疗的26例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按瘤体大小分为大型-巨大型组和中小型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记录并发症和随访情况。 结果26例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均获得成功治疗,其中接受单纯支架植入9例,支架植入结合弹簧圈栓塞17例。围手术期共发生5例并发症,其中3例为后循环梗死(单纯支架组1例,支架结合弹簧圈组2例),2例为小脑出血(均发生于支架结合弹簧圈组),随后4例恢复良好出院,1例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死亡。22例患者获得DSA随访,结果显示12例改善,7例稳定,3例复发(2例有新发症状)。亚组分析显示单纯支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支架结合弹簧圈组,两组远期疗效相当;大型-巨大型组并发症发生率和严重残死率均高于中小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0,Z=3.247)。 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多重支架技术仍然是目前优先推荐的术式,需依据不同病变特点确定是否使用弹簧圈辅助。大型和巨大型夹层动脉瘤治疗仍然棘手,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9.
1 INTRODUCTIONVerysmallnon metallicinclusionscanbere movedfromaluminummeltbyelectromagneticsepa ration[1~ 5] .Therefore ,itisthoughttobeapromis ingwaytomeetthedemandforcleanermelt .Clarify ingkinematiclawofinclusionmovementisnecessarytodesignelectromagnetics…  相似文献   
40.
利用高频磁场分离Al熔体中的非金属夹杂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对利用高频磁场分离静置Al熔体中非金属夹杂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通过理论解析计算得出频率f,磁感应强度Be,颗粒直径dp,电磁力作用时间t,管径与集肤深度的比值r1/δ等参数与夹杂分离效率η的关系,并与实测分离效率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较高的磁场频率和磁感应强度是高分离效率的保证,对于粒径为6um的非金属夹杂,磁场频率为高,则r1/δ的取值范围越宽;r1/δ=1.5-2时可使分离效率获得最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