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7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8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岐口凹陷沙河街组次生孔隙特征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徽  何幼斌 《海洋石油》2006,26(2):7-12
通过对歧口凹陷沙河街组深部碎屑岩储集层中的孔隙研究,认为歧口凹陷沙河街组发育七种孔隙类型及四种喉道类型,对次生孔隙的结构特征与发育特征进行了详细论述。并系统地分析了次生孔隙的形成机制,认为次生孔隙的形成以有机成因为主,无机成因为辅,二者共同作用形成。深入探讨了影响次生孔隙发育的地质因素,并根据孔隙结构及其它多种因素对储层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采用机械球磨结合微波法合成了Cr3+掺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xCrxFePO4。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Cr3+掺杂方式和掺杂量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微波法可以快速合成Li1-xCrxFePO4正极材料;以共沉淀掺杂方式合成的样品Li0.99Cr0.01-FePO4具有最好的电化学性能,在室温下以20mA/g进行充放电测试,其首次放电容量为153.59mAh/g,10次循环之后还有149.29mAh/g,容量保持率为97.20%。  相似文献   
3.
白云西洼X1 井的PVT 实验报告中将“油样”Oil 1 命名为“近临界流体”, 为了解决该流体到底属于何种流体相态类型这一问题, 首先尝试用常规方法进行流体相态判别, Oil 1 均判定为凝析气藏; 然而,通过对X1 井的PVT 报告进行仔细研究和分析发现, Oil 1 在储层温压下完全呈液态, 只有在低于饱和压力时才逐渐挥发, 故该流体应该定名为近临界挥发油。基于地层流体高压物性分析, 发现该挥发油具有收缩率高、 气油比高(1 379. 6~1 846. 9 m3 / m3)、 体积系数大(6. 52)、 泡点压力高(14. 82 MPa)、 储层原油密度低(0. 458 8 g/ cm3)、 黏度低(0. 120 mPa·s)等特点。 在调研大量文献的基础上, 对Oil 1 挥发油的多种成因进行了初步研究, 认为成藏期成熟-高成熟的烃源岩对其形成起决定作用, Ⅱ2 -Ⅲ型烃源岩是其形成的物质基础, 埋藏深、盖层厚和后期不受构造运动影响也是其形成的重要条件。建议: 用常规方法进行流体相态判别时, 务必参考流体PVT 实验结果; 挥发油藏在开采过程中压力要时刻保持高于泡点压力, 否则会有大量油挥发成气、原油体积收缩、原油黏度增大, 不利于开采。  相似文献   
4.
以氯化镁为镁源,石灰水为沉淀剂,分别采用正向、反向、双向和双向底液4种滴定方式制备氢氧化镁,其中双向底液合成方式最佳.研究了氯化钙底液浓度、体积对氢氧化镁沉降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氯化钙溶液质量分数为15 %、溶液体积为50mL时,氢氧化镁沉降性能最佳.研究了不同反应体系活度积对氢氧化镁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氯化钙溶液质量分数和体积的增加都有利于反应体系过饱和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5.
王哲  徐徽  陈康  王超 《材料导报》2017,31(Z1):420-422, 428
以聚酰胺6(PA6)为基体,以超细氧化镁(MgO)为导热填料,利用硅烷偶联剂对MgO改性,制备了PA6/MgO导热复合材料。考察了不同MgO用量对其导热性能、力学性能以及熔体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过的MgO在PA6基体中分散均匀,PA6/MgO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和拉伸强度随着MgO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在60%MgO用量时达到最大值;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熔体流动性都随着MgO用量的增加而减小。因此选用60%MgO用量制备的PA6/MgO导热复合材料,导热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6.
从绿茶中提取茶多酚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以新鲜茶为原料提取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的工艺方法,讨论了工艺路线和影响因素,并且确定了优惠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7.
油溶型茶多酚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酰化的方法制备油溶型茶多酚,以猪油和大豆油为实验油,用活性氧法(AOM)对粉剂茶多酚油溶型茶多酚,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BHA)+2,6-二叔基对甲酚(BHT)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油溶型茶多酚的抗氧化效果优于粉剂茶多酚和BHA+BHT,它对猪油,大豆油抗氧化效力分别为BHA+BHA的2倍和1.5倍。  相似文献   
8.
轮南潜山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孔洞发育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轮南奥陶系潜山碳酸盐岩储层基质孔隙度和渗透率很低,但溶蚀孔洞的发育改善了其储集条件。根据岩心观察和铸体薄片分析,论述了轮南潜山碳酸盐岩储层孔洞分布发育规律、孔洞充填特征及孔洞发育的控制因素,并分析了孔洞对储层的影响。认为孔洞的发育为轮南潜山油藏的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不仅形成孔洞型储层和洞穴型储层,而且发育的孔洞与裂缝相通,形成该地区重要的裂缝孔洞型储层。  相似文献   
9.
盐湖卤水硼镁分离工艺及高纯氧化镁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富含硼、镁、锂的盐湖卤水为原料,采用硫酸和离子交换法联合提硼,实现硼与镁、锂分离;采用氨法沉淀镁实现镁与锂的分离。分别用静态法和动态法研究卤水pH值、吸附温度、吸附时间、树脂用量、卤水流速、交换柱高径比对硼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提硼最佳工艺条件,硼提取率达95%以上。研究卤水硼浓度对氢氧化镁中硼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卤水中的硼浓度由4.54 mg/L增加到1 200 mg/L时,氢氧化镁中硼含量由0.04 mg/g增加到8.82 mg/g。对硼浓度4.54 mg/L的卤水用氨法沉淀制备氢氧化镁,在1 500℃下煅烧得到氧化镁,其纯度为99.8%。  相似文献   
10.
Li(Mn1/3Ni1/3Co1/3)1-yMyO2(M=Al,Mg,Ti)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液相共沉淀合成锰镍钴氢氧化物前驱体, 在前驱体中掺入元素M(M=Al, Mg, Ti), 与锂结合生成Li(Mn1/3Ni1/3Co1/3)0.98M0.02O2材料, 结果表明掺杂可有效提高材料的循环性能. 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 随掺钛量增大(0≤y≤0.15), 晶格畸变增大, 半高宽变大, 晶粒粒径增大; 其中掺钛量y=0.1的材料电化学性能表现最好, 以20 mA/g电流充放电, 在2.5~4.6 V电压区首次放电容量可达215 mA·h/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