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为研究浓度对玉米淀粉酶解过程和产物的影响,以直链麦芽低聚糖含量和产率为指标,探究了直链麦芽低聚糖生成酶(Bst-MFA酶)对不同浓度(质量分数)玉米淀粉的酶解过程,并对相关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淀粉质量分数由10%提高至50%时,酶解24 h后直链麦芽低聚糖和主产物麦芽五糖、麦芽六糖的含量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且二者均在45%的底物质量分数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44. 47和192. 33 mg/g;而直链麦芽低聚糖的产率逐渐降低。其主要原因可能是:随底物浓度的增加,液化和糖化过程中体系黏度增大,水分子运动性降低,体系中自由水明显减少,且酶在不同浓度玉米淀粉中的作用模式存在差异,使得高浓度条件下其对玉米淀粉的水解作用不够充分,直链麦芽低聚糖的产率呈下降趋势。该研究可为工业生产中直链麦芽低聚糖的酶法制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研究黑小麦麸皮功能性低聚糖的分离制备方法,并对其组成进行分析。采用木聚糖酶酶解黑小麦麸皮不溶性膳食纤维,所得酶解液经活性炭柱层析进行分离,并利用液相色谱和离子色谱对分离组分的单糖组成、低聚糖组成以及阿魏酰基团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活性炭柱层析的水洗组分(WO)、不同浓度醇洗组分(EO)的低聚糖均主要由阿拉伯糖和木糖组成,为阿拉伯低聚木糖。其中,WO含有结合态阿魏酸,为阿魏酰低聚糖。WO的低聚糖聚合度较高,为DP 4~7;醇洗组分EO的低聚糖聚合度较低,为DP 2~4。  相似文献   

3.
以豆渣为原料,研究了β-甘露聚糖酶酶解法与纤维素酶酶解法提高豆渣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含量的工艺。结果表明,纤维素酶酶解法进一步提高挤压后豆渣SDF含量的最优工艺为: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3 h,酶与底物质量比1∶500,此条件下豆渣SDF含量为(30.10±0.17)%。β-甘露聚糖酶酶解法制得高含低聚糖SDF的最佳工艺参数: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4 h,酶与底物质量比1:50。将酶解产物经中空纤维超滤膜进行超滤,将滤出液浓缩干燥后得到的低聚糖粗品得率为37.67%。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结果表明该低聚糖粗品中有4种不同聚合度的低聚糖存在,总含量40.31%,其中含量最高的组分为分子量1 349 Da,其含量为27.65%,根据其分子量进行推测,这可能是一种聚合度为8的低聚糖。通过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25分离低聚糖粗品,分离得到一种主要组分,通过Sephadex G15验证纯度,证明分离得到的组分是单一组分的低聚糖。经计算,得到的豆渣低聚糖含量为3.7 g/100 g(以干豆渣计)。温下整个试验贮藏期间果汁透光率都大于90%,试验还表明壳聚糖对柚子汁的澄清不影响果汁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制备具有抗氧化活性的黄粉虫生物活性肽,采用双酶水解黄粉虫蛋白粉,对酶解产物进行葡聚糖SephadexG-25 凝胶柱层析和阳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纯化,并对其各组分分子量分布及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对抗氧化活性最佳的肽段进行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显示,纯化得到的抗氧化多肽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清除作用,清除率可分别达到74.20% 和87.32%。  相似文献   

5.
为制备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生物活性肽,采用中性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同时处理谷朊粉,对酶解产物进行超滤和葡聚糖Sephadex G-25凝胶柱层析分离,并对其各组分的抗氧化性进行研究,对抗氧化活性高的肽段进行分子量测定和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显示,分子量小于3000Da的组分经葡聚糖Sephadex G-25凝胶柱层析以后得到2个肽段,其中WG-1具有最佳的DPPH.清除作用,清除率达到93%,氨基酸组成分析该组分中谷氨酸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酵母β-1,3-葡聚糖的酶法增溶及产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酵母β-1,3-葡聚糖为原料,利用木霉菌株LE02产β-1,3-葡聚糖酶对其进行酶解增溶,并对酶解产物组分进行了分析,以得到最大量的可溶性多糖.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55℃、pH4.5、底物浓度20%、酶用量4U/ml,酶解时间2h,可溶性多糖得率达到52%;不同水解时间酶解产物经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均可得到组分Ⅰ(大分子量多糖)、组分Ⅱ(寡聚糖)和组分Ⅲ(小分子量低聚糖和单糖)三个组分,随着水解时间延长组分Ⅰ比例下降、而组分Ⅲ的比例迅速上升.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水解2h酶解产物的分子量分布,其中分子量大于30kD组分占总糖的比例为66.2%.  相似文献   

7.
以小麦麸皮为原料,碱法提取β-葡聚糖。采用硫酸铵沉淀法、DEAE Sepharose CL-6B阴离子交换柱层析法、Sepharose CL-4B凝胶过滤层析法对β-葡聚糖的粗提物进行逐步纯化,得到组分A1和A2。并经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鉴定其纯度,最终获得相对分子质量为4.87×105(纯度为98.57%)的β-葡聚糖A1组分、6.13×104左右(纯度为97.03%)的A2组分。可见,经过一系列的纯化实验,可以获得纯度较高的β-葡聚糖单一组分。采用特异性β-葡聚糖酶对经阴离子交换柱层析获得的β-葡聚糖组分A进行水解,经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其寡糖的组成。结果表明,特异性酶解后的β-葡聚糖组分A主要由麦芽三糖和麦芽四糖组成,除了含有少量葡萄糖外,还含有麦芽糖、麦芽五糖。  相似文献   

8.
魔芋葡甘露聚糖(KCM)经60Co γ-射线辐照后,用β-甘露聚糖酶水解制备葡甘露低聚糖,然后用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纯化葡甘露低聚糖,最后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和质谱(MS)鉴定产物.结果表明,辐照是一种有效的前处理方法,不仅可以显著地降低KGM的黏度,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酶解效率.纯化后的葡甘露低聚糖液的总脱色率为89.2%,脱盐率为83.8%,可溶性固形物损失率为15.1%.GPC和MS分析结果显示,辐照魔芋葡甘露聚糖经酶解24h后所得产物为8个葡萄糖或甘露糖组成的低聚糖.  相似文献   

9.
陈丹阳 《中国油脂》2021,46(1):61-64
采用凝胶过滤色谱对经过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的蚕豆蛋白酶解物进行分离纯化,以期得到高降胆固醇活性的酶解物组分。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得到蚕豆蛋白酶解物凝胶过滤色谱最佳分离纯化工艺条件为Sep G-10、G-25葡聚糖凝胶为柱填充材料,10 mg/m L的酶解液上样量4 m L,洗脱剂为去离子水,洗脱流速1 m L/min。凝胶过滤色谱分离纯化后得到F1~F6 6个蚕豆蛋白酶解物组分;与10 mg/m L考来烯胺散阳性对照比较,F3、F6组分对3种胆酸盐(胆酸钠、甘氨胆钠酸、牛磺胆酸钠)抑制率均高于阳性对照,其中F6组分的相对抑制率最高,分别为(274.98±0.19)%、(140.22±0.20)%、(130.99±0.22)%。  相似文献   

10.
采用Alcalase蛋白酶酶解从玉米脱脂蛋白粉中分离得到的玉米谷蛋白,对酶解产物采用超滤、凝胶过滤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玉米谷蛋白抗氧化肽,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Alcalase蛋白酶酶解玉米谷蛋白获得的抗氧化肽分子量主要集中在低于1 kDa,其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0.46%、81.36%。凝胶过滤层析得到抗氧化活性较高的组分P6、P7和P8,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32.05%、24.43%、14.19%,多肽含量分别为0.638、0.253、0.158 mg/mL。高效液相色谱对这3个组分进一步分离纯化分别得到主要组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研究分子层析柱对河鲀鱼肝脏中河豚毒素分离纯化效果,为河豚毒素分离纯化工艺提供参考。本实验以假睛东方鲀肝脏为原料,对肝脏中的TTX进行提取,然后利用柱层析技术,确定了中性氧化铝柱、活性炭柱、CM HF和D152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柱的上样液最适pH、吸附率、回收率。并根据四种柱子的吸附率和净化回收率的结果综合评定,其中D152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柱吸附率和回收率分别为91.97%和93.98%,且该柱子纯化河豚毒素的效果好,损失率低,最后得到产物多,因此选择D152柱作为分离纯化河豚毒素粗提液纯化柱。最后以假睛东方鲀肝脏为原料,将肝脏匀浆得到的粗提液经D152柱纯化分离后,结晶析出得到河豚毒素粗品,纯度为80%。此研究为河豚毒素分离纯化工艺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筛选适用于分离提纯微生物发酵液中ε- 聚赖氨酸的树脂并确定其工艺条件。以ε- 聚赖氨酸吸附量和回收率为考察指标,采用静态吸附法选择适合的树脂,采用动态吸附法确定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HD-2 对ε- 聚赖氨酸具有良好的吸附分离性能。其动态分离提纯工艺条件为:层析柱为22mm × 300mm 时,上样流速为3mL/min;以0.1mol/L 的HCl 为洗脱液,洗脱流速为3mL/min。此工艺条件下,ε- 聚赖氨酸的回收率为92.0%。  相似文献   

13.
分别对12种大孔吸附树脂和6种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桑葚花色苷的吸附性能进行了比较,通过静态吸附和解吸实验筛选出最佳大孔吸附树脂为LX-68,最佳阳离子交换树脂为D001。分别对这2种树脂进行静态和动态条件优化,确定了LX-68树脂最佳纯化条件为:以吸光度值0.991,pH值为3的色素液,8BV/h上样,用pH值为2、体积分数为80%的酸性乙醇作洗脱剂,洗脱流速为1BV/h,纯化后色素色价为114,纯度为39.9%,花色苷收率为91.5%。D001树脂最佳纯化条件为:以吸光度1.411Abs,pH值为2的色素液,6BV/h上样,用pH值为1、60%的酸性乙醇以3BV/h的洗脱流速洗脱,得到色价为65的色素粉末产品,纯度为24.1%,花色苷收率为67.6%。LX-68树脂和D001树脂对桑葚花色苷均具有较好的吸附分离性能,且LX-68树脂的分离效果优于D001树脂。  相似文献   

14.
建立麦胚降血糖肽的分离纯化方法及鉴定活性多肽的结构组成。采用胰蛋白酶酶解麦胚蛋白,得到降血糖多肽,并进行降血糖动物实验。超滤获得高活性组分,离子交换吸附实验选择最佳的树脂,并对麦胚降血糖肽进行离子交换吸附分离,SephadexG-25和SephadexG-15分离,再经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 phase-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分离高活性成分。最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HPLC-electrospray ionization-mass spectrometry,HPLC-ESI-MS)鉴定活性多肽的结构组成。结果显示酶解麦胚蛋白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性IC50为10.98?mg/mL,能够缓解糖尿病小鼠的症状。超滤获得分子质量小于5?kDa的高活性组分,IC50为1.60?mg/mL。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离效果最好,2.5%氨水的洗脱率为98.13%,通过动态离子交换吸附分离后,活性显著提高,IC50为0.30?mg/mL。通过SephadexG-25和SephadexG-15分离得到高活性组分,经RP-HPLC分离得到8?个组分(峰),其中1号峰的活性和含量都最高,IC50为0.098?mg/mL。HPLC-ESI-MS结果显示m/z?274.45的丰度比较高,经离子碎片拼接,共有7?种多肽,其中二肽有1?种,三肽有6?种。本研究对于开发具有降血糖功效的新型功能性食品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The performances and sepa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ine widely used macroporous resins for the enrichment and purification of anthocyanins from red raspberries extracts were investigated. AB-8 resin offered the maximum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behavior for anthocyanins among the resins tested, and its adsorption behavior was fitted to the Langmuir and Freundlich isotherm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operating process, the dynamic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on an AB-8 resin-packed column. The optimum parameters for adsorption were sample solution anthocyanins concentration 0.2912 mg/mL, processing volume 3.5 BV, flow rate 0.5 mL/min; optimum parameters for desorption were elution solvent ethanol–water (60:40, v/v) 2.5 BV and flow rate 1.0 mL/min. After one run treatment with AB-8 resin, the anthocyanins purity increased 19.1-fold with a recovery yield of 98.84%. Two kinds of anthocyanins were obtained by further processing with a Sephadex LH-20 column, which were identified as cyanidin-3-glucoside and cyanidin-3-sophoroside us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nd the purity was 95.52 and 94.76%, respectively. The separation process developed via column chromatography in this study provided a potential approach for scale-up purification of anthocyanins from red raspberries or other similar berries.  相似文献   

16.
采用柱层析法对蛋黄卵磷脂纯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3种吸附介质中筛选出AB-8大孔吸附树脂为蛋黄卵磷脂的纯化树脂,并通过静态试验得到其对蛋黄卵磷脂的最大吸附率为92. 2%,最佳静态吸附时间是60 min。经过中压制备色谱分离,采用干法上样,用体积分数95%的乙醇洗脱,可得到蛋黄卵磷脂的纯化倍数为4倍,纯度达到83. 1%,回收率为97. 04%。AB-8大孔吸附树脂使用50个操作周期时,卵磷脂吸附率仍在80%以上。表明AB-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蛋黄卵磷脂具有纯化倍数高、回收率高、时间短、重复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以化学法合成的D-塔格糖为原料,采用Ca~(2+)型离子交换层析、阴阳离子交换树脂脱盐脱色的方法分离纯化D-塔格糖。Ca~(2+)型离子交换柱层析条件为;柱温70℃,流速1.0 mL/min,进样体积20 mL,D-举格糖回收率达到了83%,纯度达到98%。经强酸性阳离子和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一次串联脱盐脱色,脱盐率达93%,D-塔格糖回收率为87%。将分离得到的样品浓缩、乙醇结晶获得晶体。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纯化后的产物是D-塔格糖。  相似文献   

18.
离子交换吸附分离茶氨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松  王洪新  陈尚卫  戴军 《食品科学》2007,28(9):148-153
本实验以目前工业上生产茶多酚后的废茶水为原料,通过超滤、脱色等预处理后,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对茶氨酸进行吸附分离,探索从其中分离制备茶氨酸的工艺。选用001×7阳离子交换树脂,分析了影响茶氨酸交换容量的因素,并对树脂吸附茶氨酸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固定床离子交换工艺中合适的吸附工艺条件为:pH值为3.4,上样液浓度为3.0mg/ml,上样流速为1.7柱床体积/h。最后确定洗脱工艺条件,用pH11.3的氨水洗脱后得到茶氨酸含量为58%,离子交换过程中茶氨酸的回收率为82%。  相似文献   

19.
与传统固定床离子交换工艺相比,连续离子交换分离L-乳酸具有连续、稳定、高效等显著优点。本实验基于静态吸附和固定床离子交换实验结果,设计优化连续离子交换工艺,实现了L-乳酸经济、连续、高效分离。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筛选出最优树脂为732树脂,可在1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吸附量达345.97mg/g;最佳解吸剂为0.5moL/L H2SO4溶液。通过固定床离子交换实验,确定最佳进料流速40mL/min、最佳高径比7.5:1、穿透时间21.5min,用0.5mol/L H2SO4溶液进行解吸,解吸率超过97%。通过连续离子交换实验,确定了交换区(1#~6#)、交换后水洗区(18#~20#)、再生区(12#~17#)、再生后水洗区(9#~11#)和产品顶水区(7#~8#)的最佳进料流速分别为40、40、140、35mL/min和20mL/min,且各出口浓度呈周期性稳定变化。  相似文献   

20.
用大孔树脂耦合硅胶柱层析法对小曲酒酿造废水中的高粱红色素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大孔树脂和硅胶 层析柱的纯化条件。 结果表明,一级纯化选择HPD600型大孔树脂,吸附容量为2 BV,吸附液pH值为7,吸附速率为3 BV/h,除杂水用 量为5 BV,洗脱剂为体积分数80%的乙醇,洗脱剂用量为2 BV,洗脱速率为6 BV/h;二级纯化用硅胶层析柱,流动相为石油醚∶乙酸 乙酯=4∶1(V/V),目标收集液为2~3 BV段的流动相收集液;经两级纯化后得到高粱红色素纯度达90%,废水中高粱红色素的回收率 达6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