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色价红曲米及其红曲红色素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曲霉FW956高色价菌株,采用液体发酵培养的菌种,再接入固体发酵,生成的红曲米.色价高达3000u/g.原料利用率高。从高色价红曲米提取红曲红色素工艺合理,提取率高,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低产桔霉素红曲霉菌种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16株红曲霉菌种中筛选出HS—9作为诱变育种的出发菌株,选育出的HS—9-125的桔霉素、Monacolin K和色价含量分别为0.65mg/kg、4.855mg/g和3580U/g,该红曲霉菌株可望用于高Monacolin K、高色价红曲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3.
山葡萄浆果中色素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44份山葡萄种质和7个葡萄对照品种进行了色价和果皮率的测定,结果表明:山葡萄浆果的色素含量远高于对照品种,平均为对照品种的5.83倍;山葡萄种质内部的色素含量相差也较大,高色素山葡萄种质为低色素山葡萄种质色素含量的7.61倍,高色素山葡萄种质所占比率相对较低,浆果色价值在45 ̄51.5之间的种质只占2.3%,影响山葡萄浆果色素含量的主要因素为果皮中的色素含量,果皮率为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产高醋酸菌的筛选及小型Frings醋酸发酵实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解欣炜 《中国调味品》2002,(7):24-25,27
要生产高浓度醋,应筛选出耐高酸的菌株,本文介绍一种从酿造食醋中筛选高酸菌株的方法,并对其进行小型Frings罐的液态深层发酵实验。  相似文献   

5.
高色价红曲米及其曲红色素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曲霉FW956高色价菌株,采用液体发酵增减的菌种,财接入固体发酵生成的红曲以价高达3000u/g,原料利用率高。从高色价红曲米提取红曲红色素工艺合理,提取率高,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耐高温耐高酒度醋酸菌突变株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从高温季节发酵良好的醋醅中,分离筛选出的N9、F17两株醋酸菌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硫酸二乙酯逐级诱变,分别获得编号为HNl5、HF6两株耐高温耐高酒度醋酸菌株。在培养温度40℃,培养基酒度12%(V/V)条件下,HN15酒精转化率为75%,HF6酒精转化率为70%。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浓度、温度和pH值对高取代度羟丙基木薯淀粉溶液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取代度羟丙基木薯淀粉溶液在浓度为5% ̄30%,温度为20 ̄40℃,pH为3 ̄11的范围内,均呈现假塑性流体特征,符合幂定律τ=Kγ^m。浓度和温度因素对高取代度羟丙基本薯淀粉的表观粘度有显著影响,浓度越高,粘度越大,温度越低,粘度越小,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η=AC^B和η=DT^E表示。pH值对高取代度羟丙基木薯淀粉的流  相似文献   

8.
红曲霉深层发酵法生产红曲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叙述了红曲霉深层发酵生产红曲红的要点,包括高色价红曲霉生产菌株的筛选,合理的生产工艺以及生产中的操作管理与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高取代度羟丙基木薯淀粉溶液(分子取代度MS=1.6 ̄4.5)的流变特性及羟丙基取代度对流变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高取代度羟丙基木薯淀粉呈现假塑性流体特征,符合幂定律τ=Kγ^m。m值在0.7 ̄0.8范围,表明羟丙基化使木薯淀粉偏近牛流体。高取代度羟丙基木薯淀粉具有触变性和剪切稀化性质,并随溶液浓度升高而增大。羟丙基取代度对木薯淀粉流变特性有很大影响,当MS≤3.5时,溶液的表观粘度和剪切  相似文献   

10.
人造米高温高湿干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人造米的高温高湿干燥进行了研究。在高温高湿干燥条件下,米粒收缩小,干燥速度快,成品米颜色浅,透明度高,表面光滑复水迅速,经5min复水后米饭口感柔软,饭香浓厚。适宜的干燥条件为:预热5min干燥温度90℃,相对湿度25%,风速2.8m/s;前期干燥温度90℃,相对湿度60%。干燥15min风速2.5m/s后期干燥温度60℃,相对湿度25%,风速2 。5%,干燥15min。  相似文献   

11.
细菌L—乳酸发酵的研究——耐高糖高酸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主要研究了L-乳酸发酵中耐高糖高酸菌株的选育及所选菌株的发酵特性情况。结果表明,出发菌株经离子注入诱变后,其生长的临界乳酸和葡萄糖浓度分别为24g/L和150g/L,并经耐高糖高酸的选育和驯化后,得到一株在产酸速率和最终L-乳酸产量方面都比原始对照菌株高的目的菌株LBl—1,其最终L-乳酸产量达到70g/L,出发菌株为43g/L。  相似文献   

12.
魔芋化学去皮与护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魔芋球茎化学去皮与护色的方法,将球茎浸于60 ̄95℃的5% ̄15%NaOH溶液中0.5 ̄5min,取出用水冲洗,即可去皮;然后切片,浸入含0.5% ̄1%NaHSO3、0.15% ̄0.3%维生素C与0.15% ̄0.3%柠檬酸混合溶液中2 ̄3s护色。  相似文献   

13.
诱变、筛选出高产菌株FW906,对液体深层发酵生产高色价红曲红色素的发酵和提取工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摇瓶试验产总色素平均达到561u/ml,最高达到611u/ml(其中红色素410u/ml,黄色素201u/ml)。在50升发酵罐发酵产红色素平均色价207u/ml,500升发酵罐产红色素平均色价205u/ml,发酵后提取得到红曲红色素固体产品色价在12000u/g以上。  相似文献   

14.
液体深层发酵生产红曲红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诱变、筛选出高产菌株FW906,对液体深层发酵生产高色价红曲红色素的发酵和提取工艺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摇瓶试验产总色素平均达到561u/ml,最高达到611u/ml(其中红色素410u/ml,黄色素201u/ml)。在50升发酵罐发酵产红色素平均色价207u/ml,500升发酵罐产红色素平均色价205u/ml,发酵后提取得到红曲红色素固体产品色价在1200u/g以上。  相似文献   

15.
菊芋块茎制高果糖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魏文铃  谢忠 《食品科学》1997,18(12):35-38
通过菊芋干片与菊粉提取液的制备、菊粉酶解、精制生产高果糖浆、菊粉酶解的适宜条件为:底物糖浓度12%,加酶量26u/g糖,pH5.0 ̄5.5,最适温度为50℃,酶解6h,底物降解率可达98.5%,菊粉酶解液经活性炭脱色,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减压浓缩等步骤,制得糖浆的固形物含量为73.8%,果糖含量(占固形物)为83.6%,同时对糖浆的DE值、色度、灰分、微生物含量等指标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6.
新疆野生巴旦杏仁蛋白饮料生产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志军 《食品科学》1998,19(10):36-38
研究野生巴旦杏仁中蛋白南的等电点及耐热特性,并认为野生巴旦杏仁蛋白饮料以仁水与比为1:15 ̄20,浸泡温度20 ̄25℃,浸泡时间22 ̄26h,稳定剂组合;蔗糖酯2.5g,PGA3.5g,CMCNa1.1g,酪朊酸钠7.0g为其最佳生产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7.
高钙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介绍了高钙酸奶的生产工艺,它主要以鲜牛乳、蔗糖为主要原料,添加奶制剂、维生素D_等营养强化剂,用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乳链球菌2:1的混合菌为发酵剂,经.45℃、 3. 5h发酵制成。  相似文献   

18.
高色价红曲米色调定向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外加营养源对红曲米色价和色调的影响,以获得不同色调高色价红曲米的培养条件。方法:通过固体培养,利用不同红曲霉菌株进行复合无机盐添加浓度和复合维生素溶液添加浓度对红曲米色价和色调影响单因素试验,利用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选定优化的培养条件。结果:定量添加复合无机盐,产品色价比常规工艺提高100%以上,黄色组分明显提高;定量添加复合维生素溶液,对产品的色价影响不大,但可明显提高红色组分比例;通过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确定出优化培养组合为116-R菌株、添加复合无机盐浓度0.2%和添加复合维生素溶液溶液浓度0.4%。结论:在红曲固体培养中,定量添加复合无机盐可得到偏黄色调高色价红曲米;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可得到偏红色调高色价红曲米。  相似文献   

19.
阿米诺酶在酿酒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阿米诺酶为含有多种微生物的复合酶,其中含有根霉、曲霉、毛霉及多种优良酵母菌株,集粮化和发酵于一体,适用于米酒、黄酒、麸曲白酒和大曲白酒等生产。生产应用结果表明,用于米酒生产,用量为0.5% ̄0.6%,可提高出酒率5% ̄6%;用于半固半液态小曲白酒生产,用量为0.4% ̄0.7%,提高出酒率5% ̄7%;用于固态小曲生产,用量为0.5% ̄0.7%,提高出酒率3% ̄5%;用于麸曲酒生产,用量为0.5% ̄0  相似文献   

20.
吉甜207是以普通二倍体有性杂交后代单株系732-3和722-2互为父母本杂交育成。该品种经1985 ̄1986连续二年所内小区试验,1987 ̄1990三年省内区域试验和二年生产示范表明具有含糖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平均根产量超对照0 ̄19.5%,含糖率高0.5 ̄1.4度,产糖量提高6.5 ̄33.5%,属于高糖型普通二倍体甜菜杂交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