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从5种不同的黄酒酒药中分离出了10株酵母菌,并观察了它们的细胞形态和群体形态特征.通过对10株酵母比较发现,1号酵母和8号酵母在发酵能力、抗高温能力、耐乙醇能力及凝聚性等方面优于其它酵母,从而筛选出两株性能优良的黄酒生产酵母菌株.  相似文献   

2.
在酿酒过程中,酵母菌株的优劣直接影响黄酒的酒精含量和风味特征。为筛选到发酵能力强、产香强、繁殖快和耐受性强的酿酒用功能性酵母,从各种酒曲中分离纯化的13株酵母菌通过TTC法初筛和复筛得到Y-3、Y-7、Y-103株酵母菌。通过对Y-3、Y-7、Y-10进行耐乙醇能力、耐pH能力、耐温度、耐渗透压分析,筛选出1株发酵力强、产风味物质含量较高的、耐受性较好的酵母菌株Y-10。将Y-3、Y-7、Y-10应用到黄酒生产试验中,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Y-10酵母在酿造的黄酒中风味物质的种类多于8种;风味物质的含量高于其他两种,高达329.87 mg/mL。由此可见,在黄酒酿造过程中,Y-10在提高黄酒的酒精含量以及增强其风味物质种类与含量方面有不可估量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对黄酒酵母进行生孢培养,获得黄酒酵母遗传育种单倍体亲本,分离获得单倍体后确定单倍体配型(a/α).通过单倍体菌株发酵力的测定,研究单倍体在胁迫条件下(高浓度酒精、高浓度糖和高浓度乳酸)的耐受能力,并进行了黄酒发酵实验.通过不同单倍体茵株耐受能力的比较和黄酒发酵酒样中残糖、酒精度以及乙酸乙酯和异戊醇含量的分析,筛选出优良的黄酒酵母遗传育种单倍体亲本a-3和α-1.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广东客家黄酒酒曲为对象,对黄酒发酵用红曲、麦曲和酒药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探讨了酒曲中微生物产γ-氨基丁酸(GABA)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从红曲中分离出2株真菌分离物,其中红曲霉1株和酵母1株;从麦曲中分离出7株真菌分离物,其中毛霉1株,曲霉4株,根霉1株和酵母1株;从酒药中分离出6株真菌分离物,其中根霉1株,曲霉4株和酵母1株。通过生化特性研究及序列分析,鉴定出麦曲的曲霉中有1株为米曲霉,酵母为酿酒酵母。将所分离出的菌株分别进行液态发酵,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了发酵液中GABA的含量。研究结果显示,从红曲、麦曲和酒药中分离出来的真菌分离物都具有产GABA的能力,不同真菌分离物产GABA的能力不同。其中,根霉和几株曲霉发酵液中GABA含量较高,特别米曲霉,达到40 mg/L以上,毛霉产GABA含量次之,为34.22 mg/L,而酵母产GABA含量最少,为10 mg/L左右。  相似文献   

5.
酿酒酵母发酵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民间自制黄酒酒药、酒厂的酒曲和窖泥中分离筛选得到的4株酵母(1#、2#、3#、4#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耐受酒精能力、耐受酸能力、发酵速率及发酵液中尿素含量、残糖、酒精度、总酸及氨基酸态氮等生理性能综合比较,其结果显示为4#酵母较其他3株发酵力强,耐受酒精浓度为14%vol,耐酸浓度为2.5%,产尿素含量为37.23mg/L,且其产尿素含量比2#酵母少56.7%,残糖浓度为12.57g/L,产酒精度达到16.1%vol,总酸含量为2.99g/L,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48g/L,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获得低产尿素,杂醇油,高耐受酒精,可在低温下启动酒精发酵的黄酒酿造优良酵母菌株,为高品质红曲黄酒的酿造提供优良酵母菌新资源食品。方法:以福建各地收集的酿造红曲米为分离菌源,设计温度梯度试验。初筛可在低温10℃下启动发酵黄酒的酵母。在考察初筛菌株耐受酒精度、总酸、残糖含量等常规指标基础上,筛选低产尿素、杂醇油的酵母菌株。采用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26S r DNA序列同源性分析法进行鉴定。结果及结论:共获得3株红曲黄酒酿造优良酵母菌,分别为酵母菌JH184、JH272及JH301。其中,酵母菌JH301性能最优,其产尿素水平仅为17.85 mg/L,产杂醇油水平仅为117.12 mg/L,耐受酒精水平达18.5%,能在10℃下起动发酵,综合发酵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7.
复合诱变选育低产尿素黄酒酵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He-Ne激光和亚硝基胍复合诱变黄酒酵母HJ1615,从中筛选分离得到4株产尿素量远低于亲株的新菌株.对这4株突变株进行发酵栓实验,并测定其发酵综合性能,其中菌株HJ1615-d4在发酵力、总酸、酒精度以及风味物质等综合指标方面保持了亲株的优良性状,同时产尿素的量为15.41 mg/L,低于出发菌株产尿素量50%以上.通过5代以上发酵实验,其遗传性状稳定.  相似文献   

8.
锦州小菜作为辽宁省特色食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其中蕴藏丰富的乳酸菌和酵母菌。本研究从44种锦州小菜中分离到20株酵母菌菌株,通过耐酸、耐胆盐能力比较,以及耐盐、产气、产璞和产醇等发酵特性分析,初步筛选出5株(HG2、HD3、LJ1、SJ4和SJ5)优良酵母菌菌株。通过消耗糖能力、产风味能力、分解蛋白能力等指标对其进行复筛,最后得到具有较高还原糖消耗率、产风味能力和分解蛋白能力的2株酵母菌(HD3和SJ4)。经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试验及26S rDNA鉴定,菌株HD3为毕赤酵母菌,菌株SJ4为戴尔有孢圆酵母,研究结果为优良酵母菌发酵剂的开发和应用奠定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不产生物胺的乳酸菌菌株,对黄酒发酵醪液及米浆水中的微生物进行培养及与分离纯化,发现3株菌不具有氨基酸脱羧酶活性,但具有一定的生物胺降解能力。使用黄酒发酵液培养该3株菌,发现在2.50%Vol的黄酒培养液中,3株菌能正常生长;在8.80%Vol黄酒培养液中,菌株5-4和8-3生长能力明显弱于14-2-1;在15.70%Vol黄酒培养液中,3株菌均受到严重抑制。菌株14-2-1生长速率最快,繁殖最旺,经鉴定为植物乳杆菌,同时菌株产酸能力较强,产酸速率也较快,表现出一定的优越性,应用于黄酒酿造中,能有效降低黄酒中生物胺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三边发酵“理论中黄酒酵母菌性能的要求,通过研究黄酒酵母在TTC培养基中的变色情况、发酵力情况、糖化酶糖液中酵母生长情况、酵母耐酒精度、酵母形态和产香、酵母醭生成情况、酵母起发速度、酵母巨大菌落形态、酵母死灭温度、酵母与杆菌在MRS液体培养基中共同生长和凝聚情况及在锥形瓶中发酵试验.从中筛选出2#和3#酵母菌株搭配使用,更加适宜于机械化黄酒中的大罐发酵.  相似文献   

11.
为对黄酒酵母菌株的遗传学进行研究,对黄酒酵母利用基因敲除技术敲除HO基因,通过Mcclary产孢培养基于25?℃条件下培养5~7?d,得到a和α两种不同配型且配型不会发生转变的黄酒酵母单倍体菌株,通过群体杂交,成功获得了全敲除HO基因的二倍体酿酒酵母菌株黄酒酵母11-1-HOΔ,用于黄酒发酵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敲除HO基因对黄酒发酵无显著影响,可用于工业生产中,且黄酒酵母11-1-HOΔ具有代表性,获得的单倍体是进一步研究黄酒酵母遗传基础和代谢机制的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2.
对古越龙山机械发酵黄酒的醪液中的微生物进行纯培养分离以及生物鉴定,并分析分离微生物在黄酒模拟液中的生长情况及挥发性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从发酵醪液当中共分离出53株微生物,其中有33株细菌、16株霉菌以及4株酵母。通过对分离微生物在黄酒模拟液中的生长情况监测发现,细菌中Pantoea agglomerans L211、Clostridium tyrobutyricum L311以及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M41生长较好,其中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M41为乳酸菌;分离酵母菌中菌株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Y7生长情况优于其他分离酵母,霉菌除菌株CO1和MY4外,生长趋势较为一致,菌株Lichtheimia ramosa C122和Lichtheimia corymbifera P181生长情况要稍优于其他霉菌。实验利用GC-MS测定菌株产风味情况,共检测出142种风味物质;发现除酵母产香外,细菌中菌株Clostridium tyrobutyricum L311产挥发性风味物质总含量最高,其次是菌株Bacillus ginsengisoli L15;在真菌中,霉菌Penicillium expansum C01产总挥发性风味物质要优于其他霉菌。  相似文献   

13.
杨福祺  刘群 《酿酒》1993,(2):27-29
我省有丰富的生产黄酒原料——玉米。利用玉米来酿造黄酒,这是最近北方掀起的一股“黄酒热”。长期以来,黄酒生产多采用传统的天然混合发酵,现改用纯种发酵。但糖化剂和发酵剂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黄酒的质量和产量以及风格特征。不断对黄酒生产的微生物菌种进行挖掘和选育是研究黄酒生产的重要内容。经过两年时间的菌种选育,收集了国内和省内的黄酒菌种共20株,在此基础上利用分离、复壮、定向底物培养及条件试验和生产性选育。从中选育出优良糖化菌种1株(3800—1)。从黄酒酒糟中分离出两株酵母(黄酵6号,黄酵4号)。利用选育出的3株菌种酿造的玉米黄酒,质量上乘,具有北方黄酒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4.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11):179-184
从新疆伊犁传统发酵乳品中筛选出8株具有优良产香能力的酵母菌,通过对其产醇能力、产酸能力、生长曲线的测定,最终得到2株产香酵母。经26S r DNA鉴定,Yt1鉴定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Yb5为马克思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采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分析这2株酵母麦芽汁发酵液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这2株酵母菌的麦芽汁发酵液中主要挥发性成分为醇类和酯类,种类和组成差异较大。最终筛选出2株产生挥发性成分较多的酵母菌Yt1和Yb5,对这2株酵母进行耐盐性、耐酸性发酵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这2株不同属的酵母具有良好耐酸性、Yb5的耐盐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夏艳秋  朱强  汪志君  路琦 《食品科学》2010,31(23):228-232
黄酒酵母的耐受性对黄酒酿造至关重要。对原始菌株YS 分别采用乙醇- 热冲击法、细胞紫外诱变法和原生质体紫外诱变法,结合高温驯育进行选育,筛选到一株在38℃能正常生长发酵的黄酒酵母突变株YS6.2.5。YS6.2.5体积小,近似圆形,产香好,产酸少,30℃时产酒精能力、酒精耐性、高糖耐性分别为9.0%、19%、30°Bx,38℃时相应指标分别为6.5%、20%、28°Bx。酿酒实验表明,其生理耐性强,酿酒性能好,遗传性状稳定,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得到具有淀粉水解能力的乳酸菌,本文从绍兴米酒、黄酒米浆水、黄酒前酵液、黄酒后酵液、黄酒酵母及黄酒酒糟中分离得到80株细菌;经过淀粉圈显色实验的初步筛选,得到12株具有水解淀粉能力的菌株;之后利用不同比例淀粉的发酵培养基对初筛得到的菌株进行培养,并测定发酵液中淀粉酶的酶活,最终筛选得到6株具有较强淀粉水解能力的乳酸菌。经过16S rDNA测序分析,鉴定分离筛选所得的6株菌。将其中性能最优的菌株AR300进行生长曲线以及对应时期的酶活测定,分析菌株生长与其产淀粉酶能力之间的关联,进一步说明乳酸菌水解淀粉情况。  相似文献   

17.
为开展纯菌种液态曲糯米酒酿造工艺研究,对九种传统糯米酒曲进行优良菌种筛选试验.经液化力、糖化力测试选取3种酒曲,从中分离纯化出9株根霉,对其进行糖化试验,筛选出一株30℃糖化70h产总糖(354.0g/L)、葡萄糖(153g/L)最高的根霉E-2.经产酒精能力测试选取4种酒曲,从中分离纯化出10株酵母,对其进行发酵力试验,筛选出一株30℃发酵80h产酒精量最大,发酵效率(92.9%)最高的酵母Y-1Y.  相似文献   

18.
以从野木瓜自然发酵过程中筛选出的8株发酵力强、产香好的酵母菌,对其进行抗性(温度耐受性、葡萄糖耐受性、酒精耐受性等)评价。供试菌株中,在NaCl浓度为140 g/L时,有4株菌仍可生长发酵并具耐高渗性,可用于高盐环境发酵中;菌株B7-2、C-4、BL-5的耐高温性较好,在55℃时仍可生长,可用于工业生产的高温环境;所有供试菌株都有很好的SO2耐受性,筛选的5株优良酵母模拟酒精发酵实验中,菌株C-4、B1-3产酒精度高于商品酵母RC212,可以作为优良酵母进一步开发利用。菌株B7-2产酒精度为0,但产香很好,可作为产香酵母在发酵过程中适量添加以增加香味,或者用于面包和无醇饮料的开发。  相似文献   

19.
一株高产酒精酵母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获得高产酒能力的功能特性酵母菌株,对白酒车间样品中分离出的数百株酵母菌株进行定性筛选,经发酵糖产气法初筛和发酵能力复筛,最终获得3株产酒精能力强的酵母菌.通过形态结构观察和生理特征分类鉴定,初步判断Q1XX-64Y和Q1XX-80Y属于酿酒酵母属,CW-65Y属于酒香酵母属.对筛选出的3株酵对菌进行产酒率及发酵产香成分的测定,结果表明,CW-65Y菌株利用糖固化碳源,发酵力和淀粉出酒率最高,分别为18.04g/100g和29.61%,是适合用于白酒强化发酵的优良酵母菌株.  相似文献   

20.
从红茶菌、藏灵菇及酸菜3种传统发酵食品中分离、鉴定酵母菌,并测定其产乙醇能力及生长性能。结果表明,从3种传统发酵食品中分离出9株酵母菌,包括3株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1株Starmerella davenportii、3株异常假丝酵母(Candida incommunis)及2株瑟氏哈萨克斯坦酵母(Kazachstania servazzii)。马克斯克鲁维酵母X1-1和X3-3可发酵葡萄糖、蔗糖和乳糖,其他酵母菌株只发酵葡萄糖。3株马克斯克鲁维酵母产乙醇力较弱,分别为29.8%vol、42.6%vol及29.6%vol,但生长速率快且活菌数高,其中菌株X1-2约6 h时进入对数期,约30 h时达到最大生物量(OD600 nm=6.152),而其他3种酵母则生长缓慢。异常假丝酵母R5-2和瑟氏哈萨克斯坦酵母M2-2产乙醇能力较强,分别为75.8%vol和71.0%v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