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采用离子排斥色谱法分析发酵液中的琥珀酸等代谢产物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采用离子排斥液相色谱法对琥珀酸及发酵液中常见的代谢产物进行了分析。以高交联度磺化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多孔微球作为固定相的Aminex HPX-87H离子色谱柱为分析柱,利用示差折光检测器对9种有机酸(琥珀酸、柠檬酸、α-酮戊二酸、苹果酸、丙酮酸、乳酸、乙酸、甲酸和丙酸)、葡萄糖及乙醇进行了较成功的分离,并应用于琥珀酸放线杆菌发酵液的产品分析。通过色谱条件优化,选定了55℃柱温和10 mmol/LH2SO4作为流动相。发酵液样品中有机酸、葡萄糖和乙醇的平均回收率在96.0%-104.8%,精密度偏差在0.4%-3.5%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苹果树腐烂病菌发酵液中有机酸和葡萄糖的方法。采用Atlantis C18色谱柱(150 mm×4.6 mm,3.5μm),以5g/L NH4H2PO4(用磷酸调pH=2.5)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6mL/min,柱温30℃,应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有机酸,示差检测器来分析葡萄糖。在此色谱条件下,葡萄糖和有机酸能很好地被分离检出,平均回收率为96.2%102.2%,精密度RSD(n=5)为0.26%102.2%,精密度RSD(n=5)为0.26%0.75%,每一样品的分析时间不超过15 min。该方法能够简便、快速测定苹果树腐烂病菌发酵体系中有机酸及葡萄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嗜碱微生物发酵液中的有机酸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建立了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嗜碱微生物Lp3-3发酵液中有机酸的方法。采用Sinochrom ODS-BP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2.5mmol/L NH4H2PO4(含1%甲醇)溶液(pH2.5)为流动相,流速为0.5mL/min,柱温30℃,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10nm。在此色谱条件下,7种有机酸得到很好分离,方法重现性好,精密度高,有机酸浓度在1~500μg/m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加标回收率为96%~110%,各有机酸检出限≤0.12μg/mL。运用该方法测定嗜碱微生物Lp3-3发酵液中的有机酸,得到发酵液中主成分乳酸及副产物乙酸、丙酮酸在发酵不同时间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苹果酸发酵液中的有机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苹果酸发酵液中的有机酸,最终确定了适用于发酵液中各种有机酸含量测定的色谱条件,色谱柱:COSMOSIL 5C18-PAQ(4.6 mm I.D.×250 mm);紫外检测波长:210 nm;流动相:1%乙腈-20 mmol/L KH2PO4溶液(pH 2.8);流速:0.5 mL/min;柱温:23℃。结果表明,在该条件下苹果酸发酵液中的7种有机酸都得到了较好分离,方法的回收率为94.2%~102.7%,表明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相似文献   

5.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图的分离效果、各个有机酸的线性相关关系、回收率及与常规方法作对比,确定SPE固相萃取柱、C_(18)色谱柱,研究流动相种类、浓度及pH,检测条件的流速、温度、紫外检测波长的最优条件,以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中7种有机酸的方法。结果表明:在通过SPE固相萃取柱和Tiank C_(18)色谱柱进行分离后,选定了流动相为0.02mol/L H_3PO_4(pH 2.7),流速为0.425mL/min,在紫外检测波长210nm处,优化了测定条件。该方法回收率为83%,相对标准偏差(RSD)0.04%,有机酸的线性相关系数R~20.994,可以实现7种有机酸的分离和准确定量。  相似文献   

6.
首先对红茶菌发酵过程中的p H、糖度、总糖、总酸及总酚含量等随发酵时间的变化进行研究,又采用离子排斥液相色谱法对发酵液中的有机酸进行分析。以高交联度磺化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多孔微球作为固定相的Aminex HPX-87H离子色谱柱作为分析柱,利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对8种有机酸(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乙酸、丙酸、丁酸、草酸、乳酸)进行了较成功的分离,并应用于红茶菌发酵液的有机酸分析。通过色谱条件优化,选定了55℃为柱温和10 mmol/L的H2SO4作为流动相。利用上述方法进行测定,能够有效地对红茶菌发酵液中的6种有机酸(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乙酸、丙酸和丁酸)进行提取、分离和测定,回收率为97.1%~102.9%,RSD为0.1%~6.5%。  相似文献   

7.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同时检测酿造醋粉中12种有机酸。检测条件:色谱柱为Grace有机酸柱(250 mm×4.6 mm,5μm),以25 mmol/L KH2PO4缓冲溶液(含0.05%三氟乙酸、1.5%甲醇,(用磷酸调节p H值为2.3)为流动相,柱温45℃,检测波长217 nm。采用流速梯度洗脱:前15 min流速0.7 m L/min,17 min升至1.5m L/min,1.5 m L/min流速保持8 min,27 min流速降至0.7 m L/min,继续保持8 min,总运行时间35 min。结果 :在选定检测条件下,12种有机酸(草酸、酒石酸、甲酸、D-苹果酸、α-酮戊二酸、乳酸、醋酸、柠檬酸、琥珀酸、富马酸、丙酸、丁酸)得到快速同时分离,且线性关系良好(R2≥0.9989),精密度高(RSD≤4.32%),重复性好(RSD≤3.69%),回收率在93.23%~120.58%之间。结论 :该检测方法实现了醋粉中12种有机酸的快速同时检测,简便快捷,准确度高,重复性好,适于大批量样品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8.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荔枝肉中10种有机酸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提出了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同时分析荔枝肉中10种有机酸的方法.在ZORBAX Eclipse Plus C18(4.6×250 mm,5 μm)色谱柱上,0.01mol/L磷酸氢二铵溶液(pH3.00)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00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13nm,柱温20℃时,能较好地分离和检测荔枝肉中的10种有机酸.该方法回收率为91.6%~109.3%,相对标准偏差为0.14%~1.72%,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方法简便,可应用于水果等的有机酸检测.  相似文献   

9.
HPLC法快速检测黑糯米酒中有机酸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黑糯米酒中草酸、酒石酸、丙酮酸、苹果酸、α-酮戊二酸、乳酸、乙酸、柠檬酸、焦谷氨酸和琥珀酸的含量进行快速检测的方法。结果表明,检测器为二极管阵列检测器,ZORBAX SB-Aq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柱温35 ℃,检测波长210 nm,流动相为0.03 mol/L的磷酸二氢钠溶液,pH值为2.90,在0~4.00 min,流速为1.0 mL/min;4.00~10.00 min流速为0.30 mL/min;10.00 min后流速为1.0 mL/min。黑糯米酒中10种有机酸均能在10 min内得到很好分离。标准曲线相关系数0.999~1.000,重复性试验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5%~0.87%,精密度实验RSD为0.024%~0.543%,检出限为0.015~0.219 m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4.39%~104.73%。故此方法适用于快速测定黑糯米酒中10种有机酸含量。  相似文献   

10.
山西老陈醋中有机酸的HPLC测定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利华  梁丽绒  赵良启 《食品科学》2007,28(11):456-459
本实验建立了采用离子排斥色谱法快速测定山西老陈醋中的8种主要有机酸的方法。选用PRP-X300离子排斥色谱柱,确定最佳色谱分离条件为:0.05mmol/LH2SO4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柱温为室温,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10nm,进样量5μl。各有机酸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72%~5.47%,回收率达到95.1%~105%。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选择性好、准确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衍生试剂浓度、衍生时间、衍生温度、检测波长、流动相比例与柱温条件的选择,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灵敏检测发酵液中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方法。以邻苯二甲醛为衍生化试剂,衍生时间5 min,衍生温度为室温,色谱条件为:检测波长228 nm,流动相为乙腈-20 mmol/L结晶乙酸钠溶液(21∶79,V/V),柱温30 ℃,流速0.8 mL/min。结果表明,在γ-氨基丁酸含量0.05 μg/mL~0.5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 4),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1.87%~105.58%,精密度试验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5%~3.74%(n=5),检出限为0.02 μg/mL。采用该方法检测发酵液中γ-氨基丁酸含量,其含量范围在0.157~0.369 mg/mL之间。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准确可靠,适用于发酵液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产酸丙酸杆菌在发酵生产丙酸的同时也会伴随有机杂酸的产生,通过对4种有机酸的监测以期调控发酵条件,从而使丙酸高产。应用HPLC的方法分别研究了在不同流动相种类、pH、洗脱条件、流速、柱温条件下四种有机酸的分离状况,建立了快速、简便测定丙酸、乳酸、乙酸和丁二酸四种有机酸的方法。结果表明,色谱柱条件为COSMOSIL 5C18-PAQ(4.6 mm×250 mm),检测器为紫外检测器,紫外检测波长为210 nm,流动相为K2HPO4缓冲液(0.02 mol/L)和乙腈(0~1%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25 ℃,进样量10 μL,采用外标法定量。在该条件下各物质线性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均>0.999,加样回收率均在95%~105%,精密度实验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均<5.0%,表明该方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可为丙酸发酵过程中四种有机酸的监控及发酵调控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两步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几种不同原料制备的甘油对克雷伯杆菌厌氧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影响的比较实验,验证了两步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工艺路线的可行性。在甘油初始浓度相同(70g/L)的条件下,以葡萄糖为原料进行发酵得到的甘油转化为1,3-丙二醇的效果较好,发酵15 h,甘油转化为1,3-丙二醇的摩尔转化率为45.1%;皂化甘油生产1,3-丙二醇的发酵时间为18h,摩尔转化率为44.2%;而以玉米淀粉水解液发酵的甘油转化为1,3-丙二醇需要31 h,摩尔转化率仅为26.5%。  相似文献   

14.
为给白酒厂建立包括挥发性短链脂肪酸在内的有机酸品控手段,进行了18种有机酸液相定量方法的开发。通过流速和梯度优化,实现了各有机酸的有效分离,色谱条件为:Atlanis T3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速0.4 mL/min,梯度洗脱,柱温30 ℃,检测波长210 nm,上样量10 μL。该方法线性范围较宽,R2>0.989,定量限0.280~3.138 mg/L,加标回收率93.03%~107.21%,相对标准偏差<3.70%。米香型白酒发酵跟踪数据表明:各有机酸含量在发酵过程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与初始发酵醪液相比,除柠檬酸、L-苹果酸和富马酸外,其它有机酸的含量在12 d发酵醪中均增加。L-乳酸、乙酸、异丁酸、异戊酸、琥珀酸是12 d发酵醪的5种主要有机酸,含量占比均大于10%。发酵过程总有机酸一直增加,且不同发酵进程的有机酸差异较大,暗示着改变发酵周期可以调控米香型白酒有机酸的组成。该方法为米香型白酒有机酸的品控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苹果果实中的有机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燕  梁俊  李敏敏  赵政阳 《食品科学》2012,33(2):227-230
目的:建立苹果果实中有机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水浴超声提取果实中的有机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WatersWAT010290(7.8mm×300mm,7μm),流动相为0.01mol/L H2SO4溶液,流速0.5mL/min,柱温50℃,检测波长210nm。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琥珀酸、乙酸和草酸都得到很好分离。6种有机酸的线性范围为0.001~1.000(草酸为0.800)mg/mL,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在0.9998以上;精密度检测,RSD为0.10%~1.59%(n=5);重现性检测,RSD为1.79%~4.26%(n=5);回收率在91.05%~105.18%之间。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苹果果实中的有机酸测定。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苹果醋及原料中17种有机酸的测定方法。 样品经LC-C18 SPE固相萃取柱净化后,采用 InertsilR ODS-3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进行分离,流动相为0.01 mol/L(NH4)2HPO(4 pH2.45),流速为0.5 mL/min,在紫外检测 波长210 nm处,可以实现17种有机酸的分离和准确定量。 该方法回收率74.3%~107.3%,相对标准偏差(RSD)2.0%~7.0%(n=6),各 有机酸的线性相关系数R2>0.998,具有简便、快捷、准确性高等优点。 采用该方法对苹果醋及其原料浓缩苹果汁、苹果酒中有机酸组 成及含量进行比较发现,三者在苹果酸、乳酸、乙酸含量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目前尚无对红茶菌发酵液中多种有机酸同时检测方法的问题,本文利用液相色谱建立红茶菌发酵液13种有机酸的准确定量方法,并对发酵过程中的典型有机酸变化进行跟踪。优化后的色谱条件:Atlanis T3色谱柱,流动相为0.02 mol/L KH2PO4(pH=2.6),流速0.4 mL/min,等度洗脱,柱温30 ℃、检测波长210 nm。此色谱条件下,葡萄糖醛酸和草酸完全重合(只能用葡萄糖醛酸标准曲线相对定量),但其它11种有机酸均能有效分离。定量方法线性范围较宽,R2>0.990,定量限0.080~4.789 mg/L,加标回收率92.68%~107.35%,相对标准偏差<5%,葡萄糖酸、乙酸、苹果酸在发酵过程中一直增加,而其它酸类呈先升后降趋势。葡萄糖酸、乙酸是主要的有机酸,在17 d的发酵液中所测有机酸占75.03%和10.46%。本研究建立的有机酸检测方法适合红茶菌发酵样品的检测,为红茶菌发酵毛葡萄生产酸性功能软饮品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不同植物乳杆菌发酵液抑菌活性及其主要有机酸组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分离自云南传统发酵食品的18 株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的主要有机酸成分及对病原菌抑菌活性进行分析。采用Spot-on-lawn及琼脂扩散法研究不同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抑菌活性;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主要有机酸的种类和产量;选取其中3 株植物乳杆菌对其进行包括生长曲线、pH值、抑菌活性在内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抑菌活性取决于不同的植物乳杆菌菌株、病原菌及发酵碳源。当大肠杆菌O157:H7作为病原菌、葡萄糖作为碳源时,植物乳杆菌YmL-4-5具有最高的抑菌活性;当沙门氏菌ATCC 6538作为病原菌、果糖作为碳源时,植物乳杆菌S5抑菌作用最强。数据证明植物乳杆菌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受上清液低pH值的影响,且主要抑菌物质为有机酸。有机酸的主要成分是乳酸(930.9~3 008.7 μg/mL),其次为苹果酸和乙酸。其中乳酸和乙酸的产量与其对大肠杆菌O157:H7的抑菌活性呈正相关(r分别为0.474、0.488,P<0.05)。本研究为研发新的生物防腐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啤酒中有机酸含量的方法进行优化,最终确定了RP-HPLC法测定啤酒中草酸、乳酸、酒石酸、乙酸、苹果酸、α-酮戊二酸、抗坏血酸、柠檬酸、琥珀酸9种有机酸的检测条件,并结合发酵机理对啤酒酿造过程中的有机酸含量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RP-HPLC优化条件为:检测波长215 nm、流动相缓冲液0.10 mol/L KH2PO4、pH值3.0、流速0.6 mL/min。有机酸在质量浓度0.2~40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均>0.99),加标回收率79.3%~110.0%,精密度试验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11.5%,表明该方法精密度高、准确性良好。在啤酒酿造过程中有机酸总量及乙酸、琥珀酸、苹果酸、乳酸、柠檬酸、α-酮戊二酸含量呈现先增长后平稳的趋势,草酸、抗坏血酸、酒石酸含量变化相对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