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ZJ17卷接机组不同规格平准器对烟支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ZJ17卷接机组不同规格平准器对烟支质量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试验了7种不同规格的平准器.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①卷制重量相同时,烟支的端部落丝量、硬度和中部密度随着平准器槽深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紧头密度、总粒相物、焦油量、烟碱量、CO量随着槽深的增加而呈增大的趋势;槽深相同时,3槽平准器所卷烟支的单支重量标准偏差、吸阻标准偏差、中部密度、紧头密度均大于6槽,总粒相物、焦油量、烟碱量、CO量略高于6槽.②同一规格的平准器,单支重量标准偏差、吸阻标准偏差和端部落丝量随着烟支重量的增大而降低;硬度、紧头密度、中部密度、抽吸口数、总粒相物、焦油量、烟碱量、CO量随着烟支重量的增大而增大.③卷制重量相同时,6槽(槽深3.0 mm)的平准器所卷制卷烟的香气透发程度、烟气的柔和、细腻程度以及甜度最好,杂气、刺激性最小,槽深加深或变浅卷烟的感官质量各分项指标均有变差趋势;同一规格的平准器,随着烟支重量的增大,卷烟的杂气、刺激性增大,烟气的柔和、细腻程度以及甜度降低.④烟支的圆周、总通风率、吸阻和含末率不随平准器规格和烟支重量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2.
卷烟吸阻对焦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卷烟的加工和原材料的使用过程中,不同因素都可导致卷烟吸阻的变化,对焦油产生影响。我们通过对不同烟支重量、滤嘴和滤嘴打孔、卷烟纸透气度、烟丝填充值与吸阻和焦油的关系方面进行的实验分析发现,随着烟支重量增加,吸阻逐渐增大,但与焦油产生量的高低不成正比例关系。在烟支重量相同的情况下,卷烟焦油随滤嘴吸阻的增大而降低。在烟支重量和滤嘴吸阻相同的情况下,烟支的吸阻随卷烟纸透气度的增高而降低,焦油也呈递减趋势。滤嘴打孔距离越靠近滤嘴上端,卷烟吸阻的下降幅度越大,稀释烟气的能力也越强。通风度与稀释烟气的能力成正比,大约通风度每增加10%,烟支吸阻下降8.67mmH_2O。焦油产生量与打孔通风度成反比,即通风量越大,焦油量越低。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烟丝填充值越高,烟支吸阻越小,焦油产生量也越低。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梗丝在细支卷烟中的应用比例,采用新型复切设备对梗丝进行复切,将制得的辊切梗丝以不同比例掺配至细支卷烟中,以不掺配辊切梗丝卷烟为对照,对比分析辊切梗丝对卷烟综合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1)随着辊切梗丝掺配比例增加,烟支总通风率增加,吸阻标准偏差、硬度标准偏差和密度降低;与对照样相比,掺配辊切梗丝烟支物理质量稳定性提高,吸阻标准偏差降低8%以上。(2)烟支静态燃烧速率、动态燃烧速率、燃烧锥平均特征温度随辊切梗丝掺配比例增加而增加,中心温度范围逐渐扩大;掺配辊切梗丝烟支动态吸阻标准偏差、一致性、落头倾向以及燃烧锥体积低于对照样,燃烧锥体积降幅达到23.4%以上,且当掺配比例为5%时,烟支燃烧锥形态、温度场分布更加均匀,卷烟燃烧过程稳定性更好。(3)烟支主流烟气各项指标随辊切梗丝掺配比例增加而降低,且均低于对照样,其中TPM量降低0.77 mg/支以上。(4)刺激性、杂气和余味随掺配比例增加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当辊切梗丝掺配比例为5%时,烟气协调、蓬松,感官质量较好。适当提高辊切梗丝掺配比例,可以提高细支卷烟物理质量稳定性、燃烧状态和感官质量。  相似文献   

4.
滤嘴设计参数对细支卷烟吸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细支卷烟(圆周=17.0 mm)吸阻设计及优化提供参考,将5种规格二醋酸纤维丝束(8.0Y/15 000、9.5Y/12 000、11.0Y/15 000、6.0Y/17 000、6.7Y/17 000)成型为不同压降(2 400~5 200 Pa)滤棒,并搭配不同滤嘴通风率(0、20%、40%、60%)进行细支卷烟样品制备,考察了滤嘴通风率、二醋酸纤维丝束规格及滤棒压降对细支卷烟吸阻的影响。结果表明:(1)固定滤棒压降,烟支吸阻与滤嘴通风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20.98),且滤棒压降增大,改变相同滤嘴通风率对烟支吸阻的影响幅度略有增加;(2)固定滤嘴通风率,高单旦、低总旦规格二醋酸纤维丝束适宜于降低烟支吸阻;(3)固定滤嘴通风率,烟支吸阻与滤棒压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20.96),且滤嘴通风率增大,改变相同滤棒压降对烟支吸阻的影响幅度减弱。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滤嘴参数对细支烟主流烟气pH和感官质量的影响,制备了不同丝束规格、不同滤棒压降、不同滤嘴通风度相互搭配的60个细支烟样品并对主流烟气pH和感官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丝束规格对细支烟主流烟气pH和感官质量均没有显著性影响。②随滤棒压降升高,主流烟气pH呈增加趋势。对于同一丝束规格细支烟,随滤嘴通风度增大,主流烟气pH呈增加趋势;对于不同丝束规格细支烟,随单旦增加,主流烟气pH总体呈降低趋势。③感官评价得分随滤棒压降升高呈降低的趋势。丝束规格为6.7Y/17 000的细支烟,感官评价得分随滤嘴通风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其他4种丝束规格细支烟,在所有适宜的滤棒压降范围内,感官评价得分随滤嘴通风度的增加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④相关性分析表明,滤棒压降与主流烟气pH显著正相关,而与感官评价得分显著负相关;滤嘴通风度与主流烟气pH极显著正相关,与感官评价得分负相关但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与感官评价指标中的香气极显著负相关,与刺激性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卷烟燃烧过程中动态吸阻的变化特性及其影响因素,选取3R4F标准卷烟作为试验样品,运用建立的动态吸阻计算方法考察了烟支燃烧过程中动态吸阻随燃烧线位置的变化规律,并分别分析了烟支中烟丝密度、不同抽吸状态(有滤嘴通风、无滤嘴通风和烟丝部分)以及不同抽吸模式对烟支动态吸阻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烟支动态吸阻随燃烧线长度呈现先增大、后降低并趋于平稳、最后再增大的趋势;烟支两端烟丝密度大的部分具有较大的动态吸阻值,烟支中间密度稳定部分具有较均匀的动态吸阻值;对于3种不同抽吸状态,静态吸阻与动态吸阻的差异性显著,按照偏差分析由小到大的排序为:有滤嘴通风无滤嘴通风烟丝部分;不同抽吸模式下测试所得的静态吸阻值相近,烟支前半部分的动态吸阻相差不大,后半部分的动态吸阻相差较大,有利于根据不同抽吸模式的人群进行卷烟设计,从而达到提高卷烟感官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卷烟吸阻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规律,基于线性网络模型方法,建立了卷烟吸阻标准偏差的计算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获得卷烟各部分稳定性对整体吸阻稳定性的贡献。通过4种不同圆周的卷烟样品对模型进行验证,对比实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的差异。结果表明:①基于线性网络模型的吸阻标准偏差计算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用于评价卷烟吸阻的稳定性。②造成吸阻不稳定的因素主要集中在滤嘴通风段,提高滤嘴通风的均匀性或减小通风均可提高烟支吸阻的稳定性。③随着滤嘴通风孔部分标准偏差的降低,烟支整体标准偏差明显降低。随着滤嘴通风率的减小,卷烟总吸阻呈现出增加趋势,而卷烟整体的标准偏差呈现出下降趋势,因此对滤嘴通风段进行改善可提高吸阻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拓宽爆珠滤棒设计思路,制备了不同爆珠直径和位置的爆珠滤棒和卷烟样品,分析了爆珠滤棒设计参数对常规卷烟主要物理指标、主流烟气常规指标及烟碱过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爆珠直径的增加,烟支滤嘴通风率和吸阻的升高幅度分别可达28.4%和28.1%;卷烟焦油和烟碱释放量分别降低6.8%和3.3%,烟碱过滤效率升高幅度达15.8%。②随爆珠距唇端距离的增加,滤嘴通风率和过滤效率在爆珠位置与打孔位置较近时达到最小。③爆珠破碎后,烟支吸阻显著降低,幅度可达210 Pa;焦油和烟碱释放量最大分别可升高1.9和0.08 mg/支,烟碱过滤效率降低16.3%。④随爆珠直径的增加,爆珠破碎后,烟支滤嘴通风率和总通风率整体降低,烟支吸阻呈增加趋势;烟碱和焦油释放量逐渐增加。⑤随爆珠距唇端距离的增加,爆珠破碎后,焦油和烟碱的释放量逐渐增加,过滤效率逐渐减小,并在爆珠距离打孔位置较近时出现极值。   相似文献   

9.
为制备特殊旋转滤嘴卷烟并了解其旋转前后的差异,通过探索滤嘴设计参数,成功制备了4种滤嘴打孔线长度不同(0、1、2、3 mm)的样烟,考察了滤嘴旋转前后样烟物理、烟气指标和感官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1)根据卷制效果评分可确定样烟最佳滤嘴设计参数为滤棒环切深度3 mm,接装纸预打孔孔径0.15 mm,无胶区宽度11 mm。(2)滤嘴旋转后通风率变小,吸阻变大。样烟滤嘴通风率均随滤嘴打孔线长度的增加而升高,吸阻则降低。(3)滤嘴旋转后样烟焦油、烟碱、CO、水分、TPM、单口焦油和单口烟碱增加,抽吸口数则减少。随滤嘴打孔线长度的延长,滤嘴旋转前后样烟焦油、烟碱和CO释放量的变化范围逐步下降。(4)滤嘴旋转后样烟烟气浓度和吃味变浓。随滤嘴打孔线长度延长,样烟烟气浓度和吃味变淡,干燥感增加。当滤嘴打孔线长度为1 mm时,样烟的感官质量最佳。(5)旋转后接装纸和成形纸的打孔线错开造成滤嘴通风率和燃烧锥处空气吸入量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主流烟气通风稀释和烟支燃烧速率,最终导致样烟常规烟气指标和感官质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对在线激光打孔数量及脉冲持续时间对卷烟烟气及感官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打孔数量和脉冲持续时间主要影响到物理检测指标中总通风率和吸阻,进而影响到烟气化学指标及感官质量,在总通风率一定条件下,打孔数量与脉冲持续时间呈负相关;在打孔数量一定条件下,脉冲持续时间与总通风率呈正相关,与焦油、CO、总粒相物、烟碱和水分呈负相关,受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总粒相物、CO、焦油、水分、烟碱;卷烟感官质量受总通风率影响显著,受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香气、流畅性和轻松感、浓度、口腔干净程度、口腔舒适度、甜润感、杂气和刺激性。  相似文献   

11.
12.
13.
PASSIM70卷接机组超重烟支剔除功能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PASSIM70卷接机组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比例的超重烟支,但原机重量控制系统只能对烟支平均重量进行控制,无法剔除超重烟支.为此,增加一块采样接口电路板,从原机获取烟支密度信号和ERP同步信号,计算烟支重量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对超重烟支发出剔除信号,利用接装机部分的空头烟支剔除装置剔除超重烟支.试验表明,PASSIM70卷接机组连续生产5 min,可检测和剔除的超重0.07 g的烟支比例为0.73‰.  相似文献   

14.
中国烟草百年带动国产卷烟纸于20世纪30年代诞生,50年代以后的长期自给,改革开放逐步实现"两高"卷烟纸的国产化.  相似文献   

15.
雪茄风味卷烟纸在卷烟中的感官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3种雪茄风味香精(1~#、2~#和3~#)分别制备加香卷烟纸,并应用于雪茄型卷烟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与空白卷烟相比,3~#香精制备的卷烟纸能够丰富雪茄型卷烟嗅香,显著提升抽吸感官品质,增强雪茄风格。利用溶剂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3~#香精制备的加香卷烟纸中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溶剂萃取最佳条件为:水为溶剂,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2 h。此外,GC-MS共鉴定出5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烟碱(114.61μg/g)、乙基香兰素(82.7μg/g)、香兰素(73.78μg/g)、苯甲醇(52.69μg/g)、乙基麦芽酚(48.44μg/g)、6-甲基香豆素(26.38μg/g)等化合物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6.
邹炜  华刚 《轻工机械》2006,24(1):126-128
介绍了根据当前烟草企业工艺要求而设计的液压式压棒机及其主要工作原理、结构及关键技术特点,如双出料机构、液压系统、冷却系统、自动检测系统、可编程控制系统等;从企业实际生产情况、设备原理、性能度使用寿命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谊设备的选型方法。  相似文献   

17.
卷烟纸添加剂对卷烟包灰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通过分析卷烟纸对卷烟包灰性能的影响因素,优选了一种烟灰调节剂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当添加烟灰调节剂的质量分数达到1.5%时,卷烟纸的包灰效果明显改善,灰柱美观,烟灰不散落,无明显出角现象;添加烟灰调节剂对卷烟纸物理指标没有显著影响;卷制香烟后,卷烟烟气指标相比于没有加入烟灰调节剂的卷烟,焦油量和一氧化碳量都有所增加,但幅度不大,烟气指标受控,经评吸认为在吸味方面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PROTOS70卷烟机烟支长度改变后 ,要更换与烟支长度有关的零件并需进行相应的调整 ,调整内容包括 :喇叭嘴部分、刀盘传动箱、磨刀砂轮、劈刀和刷丝轮、烟支紧头部分、蜘蛛手以及SRM系统。调整后 ,能够使卷烟机生产不同规格长度的烟支 ,以满足卷烟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卷烟机平整器对卷烟质量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三深三浅平整器和三槽平整器进行对比测试,评价了它们对卷烟物理指标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三深三浅平整器在卷烟物理指标合格率和质量稳定性方面比三槽平整器具有明显优势,使用三深三浅平整器与三槽平整器卷制的样品相比较,吸阻合格率提高了12个百分点,通风率合格率提高了4个百分点,烟支重量变异系数降低了20.7%,烟支吸阻变异系数降低了60.7%。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烟用材料配盘入库效率低、配盘现场混乱及人车同时操作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对烟用材料人工配盘系统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系统主要由拆盘机、输送机、转向台、提升机、自走台车和二层钢平台等组成,位于5个工位的操作人员将烟用材料依次放到输送机的托盘中,完成配盘的烟用材料托盘被输送到堆垛机入库口;堆垛机将烟用材料运输到货位储存,完成在线人工配盘入库工作.应用效果表明,改进后烟用材料配盘入库效率从35盘/小时提高到46盘/小时,叉车使用时间从6 h/d减少到0.5 h/d,实现了在线人工配盘功能,提升了配盘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避免了现场人员、叉车同时操作状况,减少了维护工作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