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1 毫秒
1.
为考查稠浆法、造纸喷粉法、造纸涂布法制备的加热卷烟烟草薄片的热释放规律及差异,采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这3种加热卷烟烟草薄片在不同氛围时的热失重行为.结果表明:在空气(Air)和氮气(N2)氛围下,3种烟草薄片均经历了水分蒸馏、物质挥发、裂解等多个失重阶段,其热失重行为整体相同;烟草薄片组分在温度达到370℃时可实现有效释...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入了解不同工艺制备的加热不燃烧(HNB)卷烟烟草材料的特点及其对卷烟制品特性的影响,从化学成分分析、热裂解分析及热重分析等方面对辊压法、稠浆法、造纸法、干法制备的4种烟草原味加热不燃烧卷烟的烟草材料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①辊压法、稠浆法制备的烟草材料纤维含量较低,结构紧密;造纸法、干法制备的烟草材料纤维含量高,结构相对疏松。②不同工艺加热不燃烧卷烟烟草材料的水分含量差异不大,烟碱含量为6.68~13.56mg/g;甘油含量明显高于丙二醇,且远远高于传统卷烟。③烟草材料裂解香气释放量随裂解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下降,在270℃达到峰值后又缓慢降低的趋势,裂解香气成分各有特点。④加热不燃烧卷烟烟草材料的热失重均分为4个阶段,且以第2、第3阶段为主,烟草材料的热失重情况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3.
加热卷烟气溶胶是烟草材料在低温加热后形成的悬浮液滴, 由于没有燃烧行为, 导致加热卷烟气溶胶的物理、化学性质与传统卷烟烟气存在较大的差异, 因此研究传统卷烟烟气的方法不能直接用于加热卷烟气溶胶研究。鉴于此, 本文结合近几年加热卷烟气溶胶研究工作文献, 归纳总结了目前加热卷烟气溶胶化学成分分析常用的抽吸模式、捕集方法和分析检测技术, 为建立更加精准高效的加热卷烟气溶胶检测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加热卷烟烟支含水率对气溶胶主要成分释放量的影响。方法:以3种不同类型的加热卷烟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不同平衡湿度加热卷烟烟支含水率对气溶胶主要成分释放量的影响。结果:① 平衡湿度与烟草材料含水率、气溶胶总粒相物释放量呈正相关;② 不同平衡湿度加热卷烟烟支含水率对气溶胶中丙三醇和烟碱的释放量影响较大,对丙二醇释放量影响较小;③ 气溶胶中烟碱的释放量随平衡湿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50%相对湿度平衡下加热卷烟气溶胶的烟碱释放量最高。结论:烟芯材料水分含量会对加热卷烟气溶胶总粒相物、发烟剂和烟碱的释放量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加热卷烟吸湿特性,采用化学分析法、图像分析技术及感官质量评价,研究了利用稠浆法和造纸喷粉法制备的两种加热卷烟烟草薄片的面积、厚度及相应烟支圆周随环境相对湿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烟草薄片的面积、厚度及烟支圆周均随环境相对湿度增加而增加,且烟支圆周增加与烟草薄片厚度增加正相关。受烟草薄片制备工艺的影响,稠浆法烟草薄片面积和厚度增加幅度显著大于造纸喷粉法烟草薄片。其中,稠浆法烟草薄片面积增加主要归因于纵向长度增加,厚度增加归因于疏松部位吸水后体积润胀。烟草薄片含水率随环境相对湿度增加而增加,进而影响感官质量,体现在口腔灼热感随环境湿度增加而增加。当环境相对湿度在40%~50%之间时,烟草薄片和烟支的各指标稳定性较好,有利于烟草薄片及烟支的存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水分含量对不同类型加热不燃烧卷烟化学成分的影响,以稠浆法薄片制备卷烟A和造纸法薄片制备卷烟B为研究对象,开展烟支水分与甘油、烟碱相关性研究,并进行扫描电镜和热重分析。结果表明:①烟草薄片中甘油、烟碱质量含量以干薄片中相应物质质量含量表述更准确。②烟气水分释放量、烟气粒相物重量与烟支含水量呈正比,粒相物水分含量为53.33%~65.89%。③受烟支加热温度及烟草薄片性质的影响,卷烟A烟气甘油释放量与烟支含水量呈正比,卷烟B烟气甘油释放量与烟支含水量呈反比,但两者烟气烟碱释放量均为50%湿度平衡后的烟支最高。另外,卷烟A的烟气中水分、甘油、烟碱转移率均显著高于卷烟B的。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加热不燃烧卷烟气溶胶的化学成分和毒理学评价及加热不燃烧状态下烟叶或烟草材料的热解情况。要点如下:①加热不燃烧卷烟气溶胶主要由甘油、水、烟碱和较少潜在有害物质(HPHCs)组成,其中气溶胶中挥发性成分、苯并芘、TSNAs、酚类化合物、苯乙烯等相对于传统卷烟降低80%以上。②加热不燃烧卷烟气溶胶生理毒性低于传统卷烟。③加热不燃烧状态下例如250~550℃之间,烟碱释放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减慢,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释放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快。   相似文献   

8.
造纸法薄片在卷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使用造纸法烟草薄片是烟草工业的发展趋势之一。为了解造纸法烟草薄片应用到卷烟中后对卷烟的理化指标及内在品质有何影响 ,对 3个不同卷烟配方进行了不同添加量的实验研究 ,并对造纸法烟草薄片在卷烟产品中的应用价值和效果进行了较全面的验证分析。结果表明 :造纸法烟草薄片能有效降低卷烟焦油量 ,根据需要可通过改变薄片中的某些成分对卷烟中的相应指标进行调整 ,若添加比例和加香加料得当 ,卷烟的风格和吸味品质可以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9.
松厚度作为烟草基片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对烟草薄片的透气度、吸收性和最终卷烟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提高基片的松厚度,不仅可改善基片对涂布液的吸收性,卷烟的抽吸性能与填充值,而且也有助于实现烟草薄片轻量化,降低烟丝用量,节约生产成本.本文结合近年来造纸法烟草薄片发展的新技术,从原料组分调控、工艺技术优化等方面总结了提高烟草基...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气溶胶加热卷烟的成分和释放物特性,以2种气溶胶加热卷烟为对象,分析测试了芯基材和烟液中主要成分及其气溶胶释放行为。结果表明:(1)仅在芯基材中检出烟碱,其质量分数在11.04~20.21 mg/g之间;(2)同品牌产品的芯基材和烟液中雾化剂1,2-丙二醇和丙三醇的质量分数和比例不同,烟液中雾化剂的质量分数高于芯基材;(3)样品A的消费形式接近电子烟,每10口气溶胶中烟碱的释放量随抽吸口数增加而下降,1,2-丙二醇、丙三醇的释放量在30口左右达到最大;样品B的消费形式接近电加热卷烟,气溶胶中烟碱和水分的释放量与电加热卷烟相当,雾化剂释放量显著提高;(4)总体而言,单位体积气溶胶中,样品A和B的气溶胶中烟碱的释放量低于中心加热型电加热卷烟iQOS,高于外周加热型电加热卷烟glo,而1,2-丙二醇和丙三醇的释放量均显著高于电加热卷烟,表明气溶胶加热卷烟或可弥补电加热卷烟烟雾量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卷烟机针辊回丝量电压值、大风机压力、小风机压力等卷烟机关键工艺参数对细支烟机台运行情况和烟支物理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①针辊回丝量、大风机压力、小风机压力对细支卷烟机台设备运行情况和细支烟物理质量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②回丝量对平整盘位置和空头率影响显著(P<0.05);③随着回丝量的增大,平整盘位置减小,压实量增大,空头率减小;④大风机压力对平整盘位置影响显著(P<0.05);⑤随着大风机负压的增大,平整盘位置减小。综上,增加回丝量可以减小细支烟空头率,改善细支烟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为考察细支、中支和常规卷烟主流烟气中醛酮类成分的释放特征,建立了同时测定卷烟主流烟气95种醛酮类香味成分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法,采用相同烟丝配方卷制细支、中支和常规规格卷烟,检测主流烟气8种低分子量醛酮类刺激性成分和95种醛酮类香味成分.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筛选出差异化合物.结果表明:①...  相似文献   

13.
郑路  郑新章  邱纪青  袁虹 《烟草科技》2012,(1):15-18,51
综述了2004年以来国外烟草公司在低危害卷烟产品设计、低引燃倾向卷烟产品和无烟气烟草制品等方面的研发进展,认为我国应进一步加大低引燃倾向卷烟和无烟气烟草制品研发力度,以应对未来国内外市场烟草消费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采用热重-红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3种低引燃倾向(LIP)卷烟纸、两种成品烟丝(混合型、烤烟型)、以及LIP卷烟纸与烟丝混合样品的热分解性质。采用电镜观察LIP卷烟纸的表面物理状态。结果表明,经LIP材料涂覆过的卷烟纸表面透气孔明显减少,热分解温度也稍低于未涂覆部分。各样品的热分解产物经红外谱图判断,生成的主要物质种类变化不大。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表明,当3种LIP卷烟纸用于卷烟时,混合型卷烟的热分解产物没有变化,烤烟型卷烟生成的双戊烯的相对含量会减少,但其主要成分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探索卷烟纸对卷烟主流烟气常规成分的影响,制备了8种不同参数卷烟纸并制成卷烟,考察卷烟纸碳酸钙形态、粒径和用量,以及助燃剂酸根类型、助留剂用量、罗纹形式、罗纹深度和压纹方式对卷烟主流烟气常规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8种卷烟纸设计参数的变化对主流烟气常规成分释放量均产生不同程度影响;采用大粒径或浆状碳酸钙或提高碳酸钙用量,烟气焦油和CO降低0. 1~0. 4 mg/支;采用无罗纹卷烟纸、浅罗纹卷烟纸或正压卷烟纸,均有助于降低焦油和CO,其中CO降幅最高可达8. 7%;采用酒石酸助剂的卷烟纸,焦油和CO释放量较低;卷烟纸助留剂含量对主流烟气常规成分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不同牌号搭口胶的施胶量对卷烟品质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试验了3种搭口胶的6个梯度施胶量。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卷烟搭口胶施胶量对卷烟感官质量有影响,当每千支烟施胶量大于1.5 mL时,随着施胶量的增大,卷烟感官质量变差,主要表现在刺激性增大,杂气和干燥感增加,干净程度变差。卷烟搭口胶施胶量对卷烟外观质量有影响,1#胶的每千支烟施胶量设定值为2.0mL时即出现爆口现象,达到3.5mL时有内溢胶现象;2#胶和3#胶每千支烟施胶量为1.0mL时易出现爆口现象,达到3.5mL时有内溢胶现象。结合卷烟内外在质量的评价结果,确定1#胶每千支烟最佳施胶量为2.5~3.0 mL,2#胶和3#胶为1.5~2.0mL。卷烟搭口胶施胶量对卷烟的物理质量、主流烟气成分及7种有害成分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卷烟消费者构成及消费特性统计研究的体系构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段宁东 《中国烟草学报》2007,13(4):50-54,59
通过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基本状况的分析,确定了卷烟消费者研究的细分原则,形成了研究样本抽取及城乡居民卷烟消费调查方法,对中国城、乡居民卷烟消费者研究的指标进行设计并选样介绍了部分实际应用范例。   相似文献   

18.
考察了不同卷烟纸透气度、定量、助燃剂含量、助燃剂钾/钠比及灰分对短支卷烟主流烟气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及卷烟危害性指数(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短支卷烟而言,卷烟纸透气度与CO、HCN、苯酚释放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巴豆醛释放量无明显相关性,其变化对HCN释放量的影响最大;卷烟纸定量与CO释放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苯酚释放量呈显著负相关,其变化对苯酚释放量的影响最大;卷烟纸助燃剂含量和钾/钠比与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均呈负相关关系,其变化分别对苯并[α]芘和HCN释放量的影响最大;卷烟纸灰分与苯酚、CO、氨、苯并[α]芘、HCN均呈一定负相关关系,与巴豆醛和NNK无明显相关性,其变化对苯酚和CO释放量的影响较大;危害性指数H值与卷烟纸的透气度、助燃剂含量、助燃剂钾/钠比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卷烟纸定量及灰分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通过对卷烟纸特性参数的优化,有助于降低短支卷烟主流烟气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及危害指数。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香烟包装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在香烟包装工艺的基础上,建立香烟包装生产线物流量变模型。结合技改项目的实施对香烟生产线量变环节的烟丝交换站、滤棒交换站、条烟输送、条烟存储器、柔性滤棒输送等包装设备进行具体改进;改进后能够减少烟丝、滤棒输送通道的拆分时间,减少生产线设备停机率,提高生产线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