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实验分别运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和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法对肉苁蓉苯乙醇苷(PEG)粗提液进一步分离纯化.通过比较分析确定合适的分离纯化方法;并对经分离纯化的苯乙醇苷从还原能力、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亚油酸体系抗脂质过氧化能力三方面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较适合苯乙醇苷的纯化工艺,苯乙醇苷抗氧化活性高于阳性对照VE.  相似文献   

2.
连翘叶中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对食用油脂的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连翘叶中提取、分离和纯化的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进行研究,通过油脂抗氧化实验,分别以油脂的酸价值和过氧化值为参考指标,评价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的抗氧化活性和VC、柠檬酸对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的协同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纯度为93%连翘苷和92%连翘酯苷A,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对猪油氧化作用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着剂量的增加,抑制效果越明显;其中,连翘酯苷A对油脂氧化的抑制作用远优于连翘苷,效果与阳性对照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接近;VC和柠檬酸对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的抗氧化作用均表现出协调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3.
海带多酚的纯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XDA-l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海带多酚,并通过测定1,1-二联苯基-2-苦肼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率,还原力,亚油酸体系脂质过氧化抑制活性及Fe2+的螯合作用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XDA-l大孔吸附树脂能有效提高海带多酚的纯度。海带多酚对DPPH.、.OH、O-2.都有较强的清除活性,其中对.OH清除活性显著高于茶多酚,DPPH.清除活性与茶多酚相当;其还原力和抑制亚油酸过氧化能力高于茶多酚;其螯合Fe2+能力与抑制亚油酸过氧化能力一致。海带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是一类潜在的海洋生物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4.
对连翘叶提取液中同时分离连翘酯苷A、芦丁和连翘苷的提取纯化工艺进行优化。以连翘酯苷A、连翘苷和芦丁的质量浓度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检测,比较不同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和不同工艺条件对这3种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能力。最佳工艺条件为:以AB-8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剂,药材-树脂比1.5∶1(g/g),上样流速2 BV/h,先用8 BV的水洗脱,再用6 BV的30%乙醇溶液和6 BV的50%乙醇溶液分别洗脱,洗脱流速3 BV/h;进一步采用C_(18)-硅胶柱反相层析法纯化连翘酯苷A,静置沉淀的方法纯化连翘苷和芦丁,纯化后连翘酯苷A和芦丁的纯度可达到97%以上,连翘苷纯度可达到95%以上。此工艺条件能得到高纯度的3种有效成分,为连翘叶资源的充分综合利用和产业化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LSA-10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花生壳多酚,并通过测定1,1-二联苯基-2-苦肼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率,还原力及亚油酸体系脂质过氧化抑制活性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LSA-l0大孔吸附树脂能有效提高花生壳多酚的纯度。花生壳多酚对DPPH·、·OH、O2-·都有较强的清除活性,其中对DPPH·和O2-·清除活性显著高于茶多酚;其抑制亚油酸过氧化能力高于茶多酚。花生壳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是一类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黑胡椒挥发油(black pepper oil,BPO),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BPO进行分析,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还原能力法对BPO进行了体外抗氧化活性检验,并且采用酿酒酵母对BPO进行体内抗氧化活性检验。结果表明BPO主要成分为胡椒碱(40.2%),BPO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略低于二丁基羟基甲苯和抗坏血酸。而且BPO不同程度地提高了CCl4、H2O2和CdSO4氧化应激胁迫下酵母细胞的存活率;较明显地降低了氧化应激胁迫下酵母细胞内氧化和膜脂质过氧化水平。实验结果还表明BPO抵抗脂质过氧化的机制很有可能与基因ctt1编码的过氧化氢酶有关。  相似文献   

7.
余晓红  尹永祺  顾振新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2):118-121,124
对海蓬子的正丁醇萃取物,通过硅胶柱层析、葡聚糖凝胶LH-20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进行纯化,得到一种活性成分SBF;通过LC-MS检测,确定其分子量为802。并对SBF的还原能力、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能力进行检测,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SBF具有一定还原能力,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都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但均小于阳性对照VC;SBF对脂质过氧化也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在浓度小于1.2mg/mL时,抑制作用大于VC,在浓度大于1.2mg/mL时,抑制作用小于VC。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铜色牛肝菌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和活性分析,为野生铜色牛肝菌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的粗多糖为原料,并利用DEAE-52纤维素柱层析和Sephadex G-100柱层析对所获得的粗多糖进行纯化,得到两种单一多糖PB-1A、PB-2A,比旋光度和紫外扫描方法鉴定多糖的纯度。通过体外抗氧化实验评价体系研究,比较铜色牛肝菌粗多糖及纯化后的多糖PB-1A、PB-2A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以及总还原能力。结果表明:铜色牛肝菌多纯化糖前后的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以及总还原能力呈现一定效量关系,且均为PB-2APB-1A铜色牛肝菌粗多糖。  相似文献   

9.
连翘叶不同溶剂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连翘叶不同提取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分别以水、60%乙醇、80%乙醇、无水乙醇、乙酸乙酯为溶剂制备连翘叶提取物,测定不同提取物中多糖、总酚和黄酮含量;以BHT为阳性对照,采用DPPH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_2~-·)、ABTS自由基(ABTS~+·)清除活性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法考察各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考察提取物中活性物质含量与其活性的相关性。连翘叶不同溶剂提取物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均呈一定的量效关系,且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强弱顺序随评价方法的不同而不同。连翘叶不同溶剂提取物中总酚含量和黄酮含量均与·OH清除活性和铁离子还原能力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黄酮含量还与O_2~-·清除活性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连翘叶80%乙醇提取物和60%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0.
阴香果实花色苷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半制备HPLC纯化的阴香果实花色苷为供试样品,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 阴香果实花色苷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的半抑制剂量(IC50)分别为:5.46、7.60、78.25、173.74μg/mL,总抗氧化活力和还原力明显高于VC,金属离子螯合力与EDTA相当。研究表明阴香花色苷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与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Forsythia suspense leaves (FSL) are applied as tea in Chinese folk, and it is also considered as veterinary medicinal plant. The predominant compound was obtained from FSL by organic reagents extraction, ethanol precipitation and column filter. The crude forsythin, crude forsythiaside, purified forsythin and purified forsythiaside were analysed and quantified by HPLC method. Several biochemical assays were used to screen the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crude forsythin, purified forsythin, crude forsythiaside and purified forsythiasid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our extracts exhibited antioxidant effects in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anner, and crude forsythiaside and purified forsythiaside had the higher antioxidant activity effect than crude forsythin and purified forsythin, and purified forsythiaside showed the stronger antioxidant activities than positive control in 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reducing power and lipid peroxidation assay. This study might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on forsythiaside as a novel potential antioxidant for human health.  相似文献   

12.
利用葡聚糖凝胶层析柱将桑椹提取物分为6 个组分(F1、F2、F3、F4、F5、F6),研究了桑椹中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能力和抗糖基化能力。采用Folin-酚法、pH示差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分总酚、总花色苷含量和酚类化合物成分;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2’-联氮-二(3-苯并噻唑-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phonic acid),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亚铁还原能力实验评价各组分抗氧化能力;建立牛血清白蛋白-果糖模拟反应体系和牛血清白蛋白-丙酮醛模拟反应体系评价各组分抗糖基化能力。结果表明:桑椹提取物中检测出5 种酚酸、两种花色苷和两种黄酮类物质;F3的总花色苷含量最高(P<0.05,(101.10±2.39) mg 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当量/g),F5的总酚含量最高(P<0.05,(188.05±2.01) mg 没食子酸当量/g);F3的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其他组分(P<0.05,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亚铁还原能力分别为(129.33±5.58)、(194.33±2.48)、(130.44±1.38) mmol Trolox/g),F5的抗糖基化能力显著强于其他组分(P<0.05,牛血清白蛋白-果糖模拟反应体系和牛血清白蛋白-丙酮醛模拟反应体系中的糖基化抑制率分别为(87.23±0.36)%和(66.99±1.62)%);桑椹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抗糖基化能力分别与总花色苷、总酚含量呈现显著的回归关系(P<0.05)。  相似文献   

13.
不同食用菌菌糠多糖的组分分析与抗氧化活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茶树菇、香菇、白玉菇、平菇和蛹虫草菌糠多糖的组成与抗氧化性。方法:通过酶解水提、乙醇沉淀和Sevag法脱蛋白步骤获得5 种菌糠多糖,进一步对其组成和抗氧化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5 种菌糠多糖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性,其中茶树菇菌糠多糖的氧自由基清除能力(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ORAC)值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值最佳,分别达到了1 215 μmol Trolox/g和281 μmol Fe2+/g;而白玉菇与平菇的菌糠多糖对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htylbenzothiazolin-6-sulfnicacid)diammonium salt,ABTS)自由基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产地羊肚菌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及组成,以3 种不同产地(云南、西藏、新疆)尖顶羊肚菌为原料,提取羊肚菌游离酚和结合酚,测定其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力、2,2’-联苯-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氧化能力指数(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ORAC)值,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其组分。结果表明,3 种尖顶羊肚菌平均总酚含量为5.958 mg GAE/g,游离酚约为结合酚的25 倍;云南尖顶羊肚菌游离酚、结合酚含量最高((6.157±0.192)、(0.250±0.018) mg GAE/g),西藏尖顶羊肚菌游离酚、结合酚含量最低((4.928±0.045)、(0.188±0.026) mg GAE/g)。3 种尖顶羊肚菌多酚组分主要为酚酸和黄酮,组成较一致,但含量差异显著。体外抗氧化结果表明:3 种尖顶羊肚菌多酚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西藏尖顶羊肚菌多酚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最强;新疆尖顶羊肚菌多酚的ABTS+·清除能力最强,ORAC值也最高。  相似文献   

15.
黄河鲤鱼鳞明胶消化过程中的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黄河鲤鱼鳞明胶在体内的消化特性,在37 ℃条件下,先采用胃蛋白酶对黄河鲤鱼鳞明胶酶解2 h(pH 2.0),随后调整pH值至7.5,采用胰蛋白酶对其酶解2 h,考察黄河鲤鱼鳞明胶在模拟消化过程中的水解度变化规律。采用体外抗氧化模型考察了黄河鲤鱼鳞明胶在模拟消化过程中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总还原力、脂质氧化抑制能力和金属离子螯合能力等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胃蛋白酶对黄河鲤鱼鳞明胶的消化能力较差,对其α链和β链的酶解作用较弱,而胰蛋白酶对黄河鲤鱼鳞明胶肽链有较强的酶解作用,黄河鲤鱼鳞明胶经模拟消化后水解度可达到16.9%,消化产物的抗氧化性能与其消化过程中水解度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为确定适用于多肽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测定方法,以丁基羟基茴香醚(butyl hydroxylanisole,BHA)、VC和生育酚(vitamin E,VE)为对照,测定大豆肽的还原能力、螯合Fe2+能力、清除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 diammonium salt,ABTS)自由基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及抑制脂质体氧化的活性。结果显示:在质量浓度为0~30 mg/mL时,大豆肽还原能力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与BHA、VE、VC类似,大豆肽最大还原能力仅为0.487。大豆肽抑制脂质体氧化的活性弱于BHA和VE,但具有较稳定的增加趋势,最大抑制率达到20.6%;在质量浓度为0~15 mg/mL时,大豆肽螯合Fe2+能力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最大螯合率为38.7%。然而,未检测出BHA、VE、VC具有螯合Fe2+的能力;在质量浓度为0~3.0 mg/mL时,大豆肽清除ABTS+·活性与VC基本相同,大于BHA和VE,ABTS+·清除率最大为61.2%。大豆肽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大仅为2.1%,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远低于VC(45.0%)、BHA(10.1%)和VE(10.7%),表明螯合Fe2+能力、清除ABTS+·及抑制脂质体氧化活性的测定方法适合用于评价大豆肽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张禄捷  李荣  姜子涛 《食品科学》2015,36(24):40-45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法优化茼蒿叶总黄酮的提取条件,并利用制备色谱对粗黄酮进行纯化,最后通过不同的方法从4 个方面评价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茼蒿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微波温度73 ℃、乙醇体积分数68%、液料比30∶1(mL/g)、微波功率400 W和微波时间8 min。在此条件下实际总黄酮提取率为0.554%。优化后的总黄酮提取物在总抗氧化活性、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及对卵黄脂蛋白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18.
红薯叶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性及活性成分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极性溶剂对红薯叶中酚类化合物的提取以及提取物抗氧化性的影响,并鉴定提取物中的主要抗氧化成分组成。分别采用极性不同的7 种溶剂(蒸馏水、甲醇、无水乙醇、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和氯仿)从红薯叶中提取多酚,并评价提取物中总酚、总黄酮和花青素的含量,以及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最后运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scopy,HPLC-MS/MS)技术分析抗氧化活性最好的提取物中多酚的主要组成成分。结果表明:提取溶剂的极性对红薯叶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提取效率和提取物抗氧化活性有很大的影响,水提物具有最高的粗提物得率((37.13±1.60)%),而甲醇提取物中总酚含量(13.80 mg GAE/g)和总黄酮含量((5.68±0.35)mg QE/g)最高,且具有最好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为0.32 mg/mL)与还原能力(ρ0.5为0.95 mg/mL)。采用HPLC-MS/MS从红薯叶甲醇提取物中鉴定9 种、初步鉴定3 种酚类化合物,鉴定的化合物为咖啡酸、对羟基苯甲酸、1-咖啡酸奎宁酸、3-咖啡酸奎宁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3,4,5-三咖啡酰奎尼酸和金丝桃苷。  相似文献   

19.
李红姣  李巨秀  赵忠 《食品科学》2016,37(18):26-33
以山杏种皮黑色素得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方法,通过响应面设计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山杏种皮黑色素的工艺,并对山杏种皮黑色素的自由基清除能力、螯合金属离子能力、抗脂质过氧化等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提取温度、料液比、NaOH浓度这3 个因素对提取效果均有显著影响(P<0.05),超声波辅助提取山杏种皮黑色素的最优工艺为NaOH浓度0.33 mol/L、料液比1∶10(g/mL)、提取温度63.07 ℃,山杏种皮黑色素得率可达4.14%。山杏种皮黑色素具有较强的螯合金属离子的能力,对羟自由基也有一定的清除作用,能显著抑制大鼠肝脏自发性以及H2O2和Fe2+-VC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但铁还原能力、体外清除1,1-二苯基-2-苦肼基(DPPH)自由基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的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20.
冬枣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莹  许经伟 《食品科学》2016,37(13):89-94
目的:分离纯化冬枣多糖,并研究其组分、结构特征和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脱蛋白脱色、DEAE-52纤维素柱和Sephadex G-100凝胶色谱柱分离纯化冬枣多糖;利用Sephadex G-100凝胶色谱柱进行纯度鉴定和分子质量的测定;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气相色谱法进行了初步结构分析;采用邻二氮菲法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体系对纯化多糖进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结果:冬枣多糖经DEAE-52分离和Sephadex G-100纯化得到2 个组分DPA和DPB,经Sephadex G-100鉴定均为均一组分,DPA和DPB分子质量分别为1.04×104、3.02×105 D,不含蛋白质和核酸,为吡喃型糖苷环骨架,DPA的单糖组成为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其物质的量比为6.66∶1.00∶6.75∶2.09;DPB的单糖组成为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其物质的量比为4.33∶10.90∶1.00∶3.25∶4.78;DPA和DPB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随着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其抗氧化活性增强,在质量浓度为8 mg/mL时对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28.52%、78.79%,在质量浓度为0.4 mg/m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9.97%、24.54%。结论:DPA和DPB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