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明确牡丹种皮油的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并与牡丹籽油和4种常见干果(核桃、巴旦木、杏仁、开心果)的脂肪酸组成进行比较,为牡丹种皮油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索氏抽提法对4种干果中的脂肪进行提取,以硫酸-甲醇法对6种油脂样品甲酯化,采用GC-MS检测结合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脂肪酸的组成及相对含量。结果牡丹种皮油与牡丹籽油中均含有棕榈酸、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5种脂肪酸,其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均超过90%,尤其是亚麻酸的含量分别高达51.1%和44.7%;而核桃中含有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4种脂肪酸,亚油酸是其主要成分;巴旦木、杏仁、开心果中主要含有棕榈酸、油酸、亚油酸3种脂肪酸,以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含量最高。结论牡丹种皮油中含有大量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麻酸的含量尤其突出,较牡丹籽油含量更高,是一种优质的保健食用油。  相似文献   

2.
用超临界CO2流体提取刺梨籽油,经甲酯化处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脂肪酸的组成进行了分析和鉴定,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种成分的质量分数。共分离鉴定了10种脂肪酸:含有4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总量的14.91%,其中以棕榈酸(8.54%)、硬脂酸(4.42%)为主;含有6种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总量的83.64%,其中亚油酸(41.68%)、亚麻酸(25.44%)、油酸(12.74%)为主。刺梨籽油可作为一种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功能性油脂,该分析结果可为刺梨籽油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 明确牡丹种皮油的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并与牡丹籽油和4种常见干果(核桃、巴旦木、杏仁、开心果)的脂肪酸组成进行比较,为牡丹种皮油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索氏抽提法对4种干果中的脂肪进行提取,以硫酸-甲醇法对6种油脂样品甲酯化,采用GC-MS检测结合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脂肪酸的组成及相对含量。 结果 牡丹种皮油与牡丹籽油中均含有棕榈酸、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5种脂肪酸,其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均超过90%,尤其是亚麻酸的含量分别高达51.1%和44.7%;而核桃中含有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4种脂肪酸,亚油酸是其主要成分;而巴旦木、杏仁、开心果中主要含有棕榈酸、油酸、亚油酸3种脂肪酸,以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含量最高。 结论牡丹种皮油中含有大量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麻酸的含量尤其突出,较牡丹籽油含量更高,是一种优质的保健食用油。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以十九烷酸为内标,对6个不同产地红花椒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红花椒籽含油量差异较大,样品间脂肪酸组分相同,但相同组分间其含量有一定差异;6个不同产地样品的油含量范围为15.25~23.45g/100g;共鉴定出11种脂肪酸组分,主要成分均为棕榈酸、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不同产地的花椒籽油中油酸、亚油酸、亚麻酸、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间差异较大,可将红花椒籽的含油量和脂肪酸组分的差异作为鉴别其产地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草莓籽油脂肪酸组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草莓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并对其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草莓籽油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94.52%),其中油酸13.29%,亚油酸39.92%,亚麻酸39.50%。亚油酸与亚麻酸的含量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6.
采用GC分析溶剂浸提法所得苹果籽油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苹果籽油中主要含有6种脂肪酸,分别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花生一烯酸和亚麻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近80%;胰脂酶水解甘油三酯表明苹果籽油sn–2位脂肪酸以油酸、亚油酸为主,含量占90%以上;RP–HPLC–ELSD分析了苹果籽油的甘油三酯组成,主要包括11种甘油三酯,其中LLL、OLL、OOL占70%以上,进一步验证了苹果籽油属于油酸―亚油酸型油脂。  相似文献   

7.
新疆洋葱籽油脂肪酸组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新疆洋葱籽油中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疆洋葱籽油由棕榈酸、亚油酸、油酸等12种脂肪酸组成,不饱和脂肪酸达79.92%,其中油酸为13.11%,亚油酸为65.90%,棕榈酸为10.47%,硬脂酸为4.97%.  相似文献   

8.
杨学芳 《中国油脂》2021,46(10):42-46
采用气相色谱和化学滴定等手段,对不同产地的13个成品沙棘油及3份实验室提取的沙棘油(分籽油、全果油、果油)的酸值、过氧化值和特征指标(相对密度、折光指数、碘值、皂化值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6份沙棘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折光指数(n40)、相对密度(d2020)、碘值3个特征指标基本是按籽油、果油、全果油的顺序依次减小,皂化值则较为接近。沙棘籽油以亚油酸、亚麻酸、油酸、棕榈酸为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7.4%~88.1%;全果油以棕榈酸、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为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2.9%~70.4%;果油以亚油酸、油酸、棕榈酸为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1.9%~89.1%。沙棘油与3个进口橄榄油的脂肪酸组成基本相同,但在比例与含量上有很大差异。研究表明沙棘油是一种营养丰富、极具开发潜力的植物油。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野蔷薇种子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油脂进行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野蔷薇种子油中的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总量的92.41%;主要成分棕榈酸占5.88%,油酸占12.39%,亚油酸占56.52%,亚麻酸占23.50% .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黑枸杞油中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生育酚的组成和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枸杞油含有10种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89.9%,其中,亚油酸含量最高,为53.70 g/100 g,α-亚麻酸含量为12.00 g/100 g。黑枸杞油中亚油酸和α-亚麻酸含量高于大多数植物油和新资源籽油。生育酚的含量为33.60 mg/100 g,高于一些橄榄油中生育酚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刺梨、金樱子、火棘果实的特性及营养成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系统分析和测定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x)、火棘(Pyracantha SPP)果实特性和主要营养物质含量。结果表明:刺梨、金樱子、火棘果实营养成份种类齐全,含量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刺梨、金樱子VC含量较高;含有18种氨基酸,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有5种脂肪酸和18种无机盐及微量元素;刺梨和火棘果实SOD活力强;金樱子果实糖含量特别高;刺梨、金樱子的种子也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刺梨果中多元酸和高级脂肪酸的组成。方法采用硫酸甲酯化处理刺梨果样品,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其多元酸和高级脂肪酸含量,用面积归一化法得出各有机酸的相对含量。结果共分离、鉴定22种酸性组分,占总峰面积的97.04%。结论刺梨果中高级脂肪酸和多元酸成分为:亚油酸(37.75%)、亚麻酸(19.51%)、油酸(15.15%)、棕榈酸(8.53%)、硬脂酸(4.12%)、枸橼酸(3.74%)和苹果酸(1.49%)等。  相似文献   

13.
以刺梨籽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溶剂浸提法制备刺梨籽油,探究不同提取溶剂对其理化指标、内源抗氧化物含量、脂肪酸组成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极性溶剂制备的刺梨籽油品质虽不及非极性溶剂制备的,但内源抗氧化物(总酚、总黄酮)含量远高于用非极性溶剂制备的刺梨籽油。溶剂种类对脂肪酸的组成和相对含量影响较小,刺梨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高达90.94%,主要以亚油酸(46.08%~46.78%)和亚麻酸(43.46%~44.86%)为主。不同提取溶剂制备的刺梨籽油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且极性溶剂制备的刺梨籽油对DPPH·、ABTS+·、·OH清除率及还原能力均高于非极性溶剂。因此,极性溶剂制备的刺梨籽油具有更高的营养保健价值,可作为功能性油脂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刺梨和无籽刺梨的挥发性成分差异, 构建两种刺梨挥发性成分的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GC-IMS)对刺梨和无籽刺梨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通过Gallery Plot软件构建两种刺梨挥发性成分的指纹图谱, 比较两种刺梨挥发性成分的差异, 确定其主要特征挥发性成分。结果 从刺梨和无籽刺梨中共检出73种挥发性成分, 鉴定出56种挥发性成分, 包括酯类25种、醛类15种、酮类8种、醇类4种、萜类2种、酸类1种、硫醚1种。刺梨和无籽刺梨挥发性成分差异显著, 二者差异的主要标志物为香茅醇、壬酸、2-羟基-4-甲基戊酸乙酯、2-甲基丁酸甲酯、2-甲基丁醛、二甲基硫醚。结论 刺梨的挥发性成分比无籽刺梨更为丰富, 二者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差异明显, 可为刺梨挥发性成分的研究及刺梨的开发利用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刺梨汁中挥发性成分测定及其呈香贡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剖析刺梨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其呈香贡献,采取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溶剂辅助风味蒸发(solvent-assisted flavor evaporation,SAFE)结合GC-MS对刺梨汁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通过香气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评估挥发性成分对刺梨汁整体香气的贡献度。结果表明,HS-SPME和SAFE方法在刺梨汁中分别检测到67种和86种化合物,共鉴定出119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包括酯类49种,醇类28种,酸类9种,醛酮类16种,萜烯类6种,芳香族化合物9种和其他类2种。2种方法对挥发性化合物的提取效率不同,HS-SPME对低沸点强挥发性的化合物提取更为有效,SAFE提取到更多高沸点较难挥发的化合物,两者互补分析获得了较全面的分析结果,鉴定出了刺梨汁中更多种类的挥发性化合物。OAV分析表明,38种挥发性化合物对刺梨的香气有主要贡献作用,主要为酯类、醇类和醛酮类化合物,其中有16种挥发性成分首次被鉴定为刺梨汁中的香气活性成分。该研究可为贮藏和刺梨加工过程中的香气品质控制以及风味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刺梨、白砂糖、麦芽糖浆、苹果酸、卡拉胶和琼脂复配凝胶剂为原料制作刺梨软糖。研究凝胶剂、甜味剂、酸度调节剂、刺梨汁添加量等对刺梨软糖品质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刺梨软糖的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制作刺梨软糖的最佳配方为:刺梨汁12%,白砂糖15%,麦芽糖浆10%,凝胶剂(琼脂:卡拉胶=1:1)1%,苹果酸0.15%。  相似文献   

17.
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为蔷薇科落叶灌木植物的果实,是一种药食两用的特色食用植物资源,功能性成分种类丰富且含量较高,不同功能成分含量因样品状态和生长环境等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对近年来刺梨功能成分及功能性食品开发利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刺梨中的维生素、多糖、多酚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超氧化物歧化酶、氨基酸和矿物质等功能成分种类、含量及生理功能的研究现状,刺梨功能性食品开发利用研究进展,指出了刺梨功能成分分析研究和功能性食品开发存在的不足,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建议,同时对刺梨产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促进刺梨功能成分深入研究和功能性食品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刺梨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山区和丘陵地带,因刺梨富含多种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以及黄酮、多酚和膳食纤维,成为贵州省推动“精准扶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刺梨主要以开发饮料为主,刺梨果渣是刺梨经榨汁后得到的副产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是一种优质膳食纤维原料。膳食纤维素有“第七大营养素”之称,分为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两者均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刺梨果渣膳食纤维的提取、改性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并对刺梨果渣膳食纤维提取改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展望,以期为刺梨果渣膳食纤维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刺梨产业标准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在刺梨标准化方面已开展相关研究,但尚未建立完整的刺梨产业标准体系。围绕刺梨培育、采收、加工等产业链各个环节要素,阐述刺梨产业标准化的现状,探索刺梨标准体系涉及的建设内容,创新性地建立标准体系三维空间模型,构建标准体系结构框架以及标准体系明细表,提出20项标准研制计划,有助于推动刺梨产业持续、健康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