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益健活性乳酸豆奶的营养成份分析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优质小黄豆和黑豆为原料,制作两种乳酸豆奶。通过对两种豆奶发酵前后营养成份测定和小白鼠饲养试验进行比较,了解到两种发酵乳酸豆奶的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的含量和小鼠增重效果都远远高于相应品种的未发酵豆奶。结果提示,发酵乳酸豆奶是提高大豆蛋白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
果汁型豆奶的生产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豆奶中加入酸性果汁,可改善豆奶的风味,但由于大豆蛋白的酸变性会影响豆奶的稳定性,为了解决果汁型豆奶的蛋白质稳定性问题,本文提出了对豆奶进行乳酸发酵等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用不同硒含量的富硒发酵豆奶给小鼠灌喂30d后用CCl4造模。24h后采用生化检测方法测定小鼠的GSH-Px、SOD酶活性和MDA浓度。结果表明,对于急性肝损伤小鼠,富硒发酵豆奶可以显著提高小鼠血清、肝脏中的GSH-Px和SOD酶活性,降低MDA浓度。证明富硒发酵豆奶可以增强机体拮抗氧化应激所导致的急性肝损伤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一株分离于自然发酵牦牛酸乳的植物乳杆菌YS1进行了理化特性的研究。研究对豆奶的pH值、总酸、总菌数和活性大豆异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YS1发酵豆奶的pH值和活性大豆异黄酮含量高于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豆奶,而总酸和总菌数低于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豆浆。由此可以看出植物乳杆菌YS1发酵豆奶的理化特性优于保加利亚乳杆菌发酵豆奶,是一种高品质的发酵大豆饮料。  相似文献   

5.
乳酸发酵豆奶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张鑫  祝美方 《食品科学》1994,15(7):23-29
利用正交实验对乳酸发酵豆奶作了研究。特别就如何提高乳酸菌在豆奶中的产酸能力做了新的、重要探索。采用添加发酵促进剂的方法,在相同条件下,可使乳酸生成量增加30%以上。  相似文献   

6.
多菌种混合乳酸菌发酵酸豆奶工艺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市售酸牛奶和自制酸泡菜中分离筛选菌种,确定菌种间的比例。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条件进行初步摸索,以鲜豆奶为主要原料,采用多菌种混合液态发酵,可生产出色、香、味俱佳,不舍任何防腐剂的纯天然酸豆奶新产品,从而为工业化生产乳酸菌发酵酸豆奶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大豆为主要原料,将紫背天葵提取色素添加到豆奶中,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等比混合为发酵剂进行乳酸发酵制酸豆奶。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紫背天葵色素对酸豆奶发酵pH、乳酸菌数、酸豆奶品质及保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豆水质量比为1∶10的豆奶中添加6%紫背天葵色素提取液,6%蔗糖和2%葡萄糖,85℃杀菌30 min后冷却至43℃,接种3%乳酸菌发酵6 h,紫背天葵色素的添加有利于乳酸菌的生长繁殖,加速酸豆奶的发酵进程,缩短发酵时间,能改善产品的组织状态,提高产品的保藏性能。制得的酸豆奶色泽鲜红,组织细腻,凝固性好,滋味和气味优良,营养价值高。  相似文献   

8.
酸豆奶生产菌种的驯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在等量的牛奶和豆奶培养液中进行连续传代驯化和复壮,龠春逐步适应豆奶的发酵环境。再用驯化后的菌种制备酸豆奶,可使其菌数达到酸牛奶的水平,酸度比驯化前提高36%,风味也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大豆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生理活性物质,而银耳多糖又有药用价值,如果将二者结合起来,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将会有很大的帮助。研究银耳多糖对豆奶发酵影响时发现豆奶中添加10%银耳多糖,3%蔗糖、15%纯牛奶和25%的酸牛奶,在40-42℃下发酵7h,制得的酸豆奶不仅营养价值高,风味好,而且组织细腻、凝固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灵芝菌发酵豆奶的条件及其发酵过程中胀气因子(水苏糖、棉子糖)含量的变化,为生产发酵型灵芝豆奶提供基础.方法:以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豆浆浓度及糖的添加量,采用HPLC法测定水苏糖、棉子糖的舍量.结果:灵芝菌发酵豆奶的最佳基质组成为豆浆100%.葡萄糖1.657%:水苏糖和棉子糖的起始含量分别为0.32 mg/mL和0.48 mg/mL,经72 h发酵,水苏糖未检出,棉子糖含量降至0.06 mg/mL.结论:利用灵芝菌发酵豆奶可提高其营养价值并消除大豆胀气因子.  相似文献   

11.
关于提高液态发酵食醋质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我国液态深层发酵食醋的现状,对固态发酵食醋与液态发酵食醋在生产技术和风味上进行了对比。对提高液态发酵食醋质量和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包括提高原料氨基酸含量,乳酸菌、酵母菌共酵,添加生香酵母、己酸菌,延长酒精发酵期,延长贮存期等。  相似文献   

12.
将具有保健功能的红枣、枸杞适量添加到泡菜中,采用乳酸菌纯种发酵,研制营养保健功能更全面,对人体健康起着积极作用的乳酸菌发酵保健泡菜。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乳酸菌发酵保健泡菜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糖量3%、加盐量3%、接种量8%、红枣枸杞量12%。在此条件下,制作乳酸菌发酵保健泡菜,并和自然发酵泡菜进行品质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泡菜能有效地降低亚硝酸盐含量,缩短发酵周期,提高泡菜品质。该产品感官评定为优,亚硝酸盐含量为9.1 mg/kg,总酸含量为0.86%(以乳酸计),乳酸菌含量为1.17×108cfu/mL,大肠菌群阴性,未检出致病菌。  相似文献   

13.
芒果保健果醋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醋是以新鲜苹果为原料,经液体深层发酵而成的优质调味品。经过对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研究,得到苹果醋的最佳生产工艺。酒精发酵6d,酒精度达到8.0%(v/v)。醋酸发酵采用液体深层发酵,最终总酸达4.60%。成品含有丰富的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一种集营养、保健于一体的时尚调味品。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使用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菌种以葡萄糖为底物,发酵生产琥珀酸过程中的产物抑制特征,及使用原位分离技术(ISPR)来消除产物抑制现象,以提高底物转化率。研究发现,该菌种的生长与发酵呈现出明显的非偶联特征,在菌体生长进入稳定期(30 h培养)后,开始大量合成产物琥珀酸。当发酵液中琥珀酸浓度高于25 g/L时,开始出现明显的产物抑制作用,底物转化效率逐渐降低。通过模拟发酵液筛选出了对琥珀酸有较强吸附的D301T、D301R、D303树脂,并通过真实发酵筛选出了对发酵体系无毒性的D301R树脂。最后通过5L发酵罐,对树脂吸附原位分离发酵进行验证,在接种后30h将树脂D301R以40 g/L的量添加入5L发酵罐中,至发酵终点琥珀酸产量达到49.46 g/L(底物葡萄糖60 g/L),底物葡萄糖转化率达到82.43%,相比普通发酵过程,底物转化率提高了21%。  相似文献   

15.
通过以雪莲果为主要原料在200L发酵罐中经过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2个阶段,获得雪莲果果醋产物,总发酵时间为200h,醋酸浓度可达到24.18g/L,对发酵产物进行GC-MS分析,发酵产物中酸类物质的含量占82.34%,其中醋酸的含量占到总量的74.70%.该放大实验的研究为液态发酵果醋饮料的发展和技术提升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苹果醋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苹果醋是以新鲜苹果为原料,经液体深层发酵而成的优质调味品。经过对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研究,得到苹果醋的最佳生产工艺。酒精发酵7d,酒精度达到5.06%(v/v)。醋酸发酵根据情况而异,分别采用静置发酵、摇床发酵和发酵罐发酵,最终总酸达6.40%。成品含有丰富的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一种集营养、保健于一体的时尚调味品。  相似文献   

17.
采用乳酸菌液态发酵法泡制免肉,研制出一种具有泡菜风味的兔肉食品。  相似文献   

18.
刘姝  余勃 《食品科学》2009,30(21):332-334
将米曲霉接种于鱼鳔匀浆液中对其进行直接发酵,利用菌产蛋白酶的作用水解鱼鳔蛋白。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液水解度不断上升,发酵液中的多肽含量不断增加。对发酵所得鱼鳔多肽进行超滤,采用产O2·和·OH 化学模型研究其清除自由基的活性,采用亚油酸自氧化体系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经发酵40h,水解度(22 ± 0.8)% 所得鱼鳔多肽体外抗氧化能力较强;超滤片段中,平均肽链长度为12 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超滤液体外抗氧化能力较强;分子量分布在1000D 左右。发酵法所得鱼鳔多肽不仅对自由基具有强烈的清除作用,还能明显抑制脂质的氧化。  相似文献   

19.
蔬菜腌渍发酵乳酸菌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初筛出了适合生产发酵蔬菜的SⅠ 、LI、M5、M8、M4 五株乳酸菌 ,以不同组合发酵蔬菜 ,确定出最佳的发酵菌剂为 2株乳酸杆菌LⅠ 、M8和 2株乳酸球菌M5、SI 按 1∶1∶1∶1组合。在实验条件下 ,接种该发酵菌剂M5M8SILI( 1∶1∶1∶1 )的蔬菜 ,发酵速度快 ,生产出的酸白菜口感适合 (总酸为 0 83%) ,菜色正常 ,特别是在发酵期间未检测出亚硝酸盐 ,菜中也无亚硝酸盐残留。  相似文献   

20.
杨冲  彭珍  熊涛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11):1-5,11
以南丰蜜桔汁为对象,采用乳酸菌发酵,检测发酵过程中菌落数、pH、总酸度、有机酸与糖的含量,测定发酵前后维生素C、总黄酮和多酚的含量。结果表明,乳酸菌能够较好地适应桔汁发酵环境,蜜桔发酵液总酸度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pH下降至3.2;蔗糖、果糖、葡萄糖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乳酸菌对柠檬酸、苹果酸、乙酸有一定的利用能力,使其呈下降趋势,而乳酸含量显著上升(p<0.05),由发酵前的0.44 mg/g升至13.05 mg/g;短链脂肪酸从5.23 mg/g增至13.05 mg/g;维生素C含量仍保持在80%以上;总黄酮和多酚类化合物含量显著上升,分别提高了12.9%和8%(p<0.05);发酵后氨基酸总量减少了13.9%,呈味氨基酸组成发生变化。乳酸菌可以作为发酵型南丰蜜桔汁的发酵剂,南丰蜜桔汁乳酸菌发酵可以改善风味,提高其营养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