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使用自制的反应型水性聚氨酯固色剂,用浸轧法对活性染料染色后的纯棉织物进行了固色整理.通过选用不同的固色剂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轧液率,探讨了影响该反应型水性聚氨酯固色剂固色效果的因素,得到了最佳的固色工艺,即二浸二轧(固色剂用量为80g/L,整理液pH控制在6~7,轧液率80%)→烘干→焙烘(150℃×3min).该固色剂能明显提高染色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水洗色牢度,其固色效果与市售固色剂基本相当,且不影响染色织物的色光.  相似文献   

2.
改性聚氨酯固色剂的固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了一种自制的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固色剂,对活性染料染色后织物进行固色整理.通过对固色剂的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和轧余率的探讨,确定了色织物的最佳固色整理工艺为:活性染料染色织物→二浸二轧(固色剂50g/L,轧余率75%)→烘干(70℃×3 min)→焙烘(150℃×3 min).实验结果表明,此类固色剂对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有良好的固色效果,可使织物的干湿摩擦牢度和水洗牢度有所提高.其固色效果与4种市售固色剂基本相当,固色后织物色光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3.
采用二乙烯三胺和二氰二胺合成预聚物,再与二甲胺、环氧氯丙烷在60℃反应3 h,冰醋酸调pH=6-7,用去离子水稀释即合成了一种符合环保要求的无甲醛固色剂TZZ-1.进一步对固色剂TZZ-1的应用工艺性能进行了探讨,经测试固色后的织物其各项物理指标均无显著变化而固色效果优良,表明固色剂TZZ-1是一种高效的符合环保要求的新型固色剂,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四乙烯五胺、环氧氯丙烷及三乙胺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无醛固色剂FZ-1,并将其应用于染色后锦纶织物的固色整理,通过对固色剂用量、pH值、固色温度、固色时间、焙烘温度及焙烘时间等条件的研究,优化出最佳固色工艺,即固色剂用量为60g/L,固色液pH值为6,温度为70℃,时间为30min,焙烘温度为110℃,焙烘时间为3min.经固色整理后的染色锦纶织物,湿摩擦牢度达到3级,皂洗牢度达到4级,干摩擦牢度可达到4级以上.  相似文献   

5.
二甲胺聚合物在固色和絮凝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二甲胺聚合物在固色及絮凝方面的性能,以二甲胺水溶液、环氧氯丙烷及适量的交联剂为原料,合成了二甲胺聚合物,并对其固色及脱色絮凝性能进行了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所合成的二甲胺聚合物对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进行固色,可以提高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水色牢度1-2级、耐洗色牢度和耐汗渍色牢度0.5级,固色性能达到朗盛公司生产的固色剂WRP T水平;在pH值为6,二甲胺高聚物用量为50 mg/L时,对模拟印染废水和工业印染废水进行脱色,脱色率分别可以达到88%和92%以上;对工业印染废水的COD去除率为68%。  相似文献   

6.
以十二烷基二甲胺与环氧氯丙烷进行季铵化反应,合成新型长链烷基季铵阳离子单体十二院基二甲基环氧丙基氯化铵(YJJ)。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反应介质及其用量、物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十二烷基二甲胺转化率的影响。最终确定了一条合成十二烷基二甲基环氧丙基氯化铵(YJJ)的最佳工艺。物料比为n(环氧氯丙烷):n(十二烷基二甲胺)=1.2:1,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5h。  相似文献   

7.
采用两种不同的乳液聚合方式合成含氟丙烯酸酯乳液.探讨了含氟单体含量、不同含氟单体及不同的乳液聚合方式对聚合物防水效果的影响,同时优化了所合成的含氟织物整理剂的最佳整理工艺.结果表明,当丙烯酸十二氟庚酯(FA-05)用量占单体总用量为50%时,采用三阶段乳液聚合方法时合成的含氟丙烯酸酯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防水性能;含氟织物整理剂的最佳整理工艺为棉织物→两浸两轧(整理剂60 g/L,浸置时间25min,轧余率75%)→预烘(100℃,3min)→烘焙(180℃,3min).  相似文献   

8.
以十二烷基二甲胺与环氧氯丙烷进行季铵化反应,合成新型长链烷基季铵阳离子单体十二烷基二甲基环氧丙基氯化铵(YJJ)。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反应介质及其用量、物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十二烷基二甲胺转化率的影响。最终确定了一条合成十二烷基二甲基环氧丙基氯化铵(YJJ)的最佳工艺。物料比为n(环氧氯丙烷)∶n(十二烷基二甲胺)=1.2∶1,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5h。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磺酸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中间体—3-氯-2-羟丙基磺酸钠合成工艺条件:反应体系的pH值为6—6.5,环氧氯丙烷、亚硫酸氢钠按1:1.6(mol/mol)比例在1.5h滴入,然后控制反应温度为20℃-30℃,搅拌反应4h。  相似文献   

10.
棉用反应型无醛固色剂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三乙烯四胺、丙烯酸丁酯、环氧氯丙烷等为主要原料,通过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等反应条件的研究,制备了反应型无醛固色剂;将该固色剂用于活性染料染深浓色棉织物的固色实验中,测试其干、湿摩擦牢度.实验结果表明:干摩擦牢度达到4~5级,湿摩擦牢度可达4级.对不同分子质量的固色剂进行了特性黏度测试,结果表明:特性黏度值在1.7575左右的固色剂,其固色效果较好,而低于或高于此值,固色效果稍差.  相似文献   

11.
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Mg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硝酸镁和尿素为原料,聚乙二醇为分散剂,用均匀沉淀法合成了氢氧化镁,并将其煅烧制得纳米MgO.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对氢氧化镁产率的影响.确定了合成氢氧化镁工艺;用视比容分析方法确定了制备纳米MgO煅烧工艺;并通过SEM对纳米MgO的形貌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平均粒径为50 nm分散较好的纳米MgO.实验合成氢氧化镁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125℃;反应时间5h;反应物配比(尿素/Mg(NO3)2.6H2O)为6:1;最佳煅烧工艺为:温度500℃,时间2h.  相似文献   

12.
喃利用糠醛与乙二胺的缩合反应制备席夫碱配体.在合成过程中运用了正交实验的设计途径,通过选择三水平四因素对其进行实验研究,确定最佳合成条件为:糠醛-乙二胺席夫碱配料质量比2:1,实验时间6h,催化剂用量2%,反应温度60—65%。在最佳合成条件下,产率>=88%。对产物进行了熔点的测定.红外光谱分析,确定制备的产物即为糠醛-乙二胺席夫碱。  相似文献   

13.
研究硫酸盐还原菌(SRB)固定化小球还原性能的影响因素.采用海藻酸钙包埋法来固定硫酸盐还原菌株,分析不同因素对固定化SRB小球还原硫酸盐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RB固定化最佳时间是菌株增殖64h;最佳包埋条件为:海藻酸钠4%、菌液浓度30%、CaCl2溶液浓度4%;小球在氯化钙溶液中的最佳凝胶化时间为4 h;小球的最佳颗粒粒径为1 mm;最佳环境因素是:温度35℃、pH6.5~7.0、球液配比量1∶10.不同因素下固定化SRB小球对硫酸盐的还原效率最高可达98.76%.  相似文献   

14.
以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等为原料,采用预聚体自乳化历程合成脂肪族水性聚氨酯.通过单因素分析法,优化配方,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预聚反应65℃,2h;扩链反应70℃,2h;R值1.8~2.4,DMPA用量3.5%~5.5%.  相似文献   

15.
以环氧氯丙烷和二甲胺为原料合成出了聚季铵盐(PEM),然后以过硫酸铵和异丙醇氧化还原体系引发聚季铵盐与丙烯酰胺(AM)进行接枝聚合反应得到一种新型阳离子絮凝剂PEM/AM。对PEM/AM接枝效率、电荷密度、特性黏度以及絮凝性能进行了测试,并采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PEM/AM的最佳合成条件为:m(AM)∶m(PEM)≈5∶1,异丙醇浓度为50mmol.L-1左右,反应温度为70℃左右,反应时间约为4h。絮凝性能评价结果表明,相同加量情况下PEM/AM絮凝剂除油、除浊及降低CODCr效果明显优于实验所选用的3种市售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S)-N,N-二甲基-3-羟基(2-噻吩基)丙胺合成工艺中操作较复杂,产率低的问题,以2-乙酰噻吩、二甲胺盐酸盐、多聚甲醛为起始原料,经曼尼希反应、硼氢化钠还原和S-(+)-扁桃酸拆分合成(S)-N,N-二甲基-3-羟基(2-噻吩基)丙胺.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考察了浓盐酸的用量、投料比、反应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得到各步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曼尼希反应的最佳投料比为n(2-乙酰噻吩)∶n(浓盐酸的用量)=15∶1,产物收率可达90.6%;还原反应在25℃下,投料比为n(3-二甲胺基-1-(2-噻吩基)-1-丙酮盐酸盐):n(硼氢化钠)=1∶0.55,反应6h时效果最佳;拆分反应的最佳条件是反应温度85℃,反应45mim优化后反应的总收率可达60.3%,目标产物经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确认.该合成工艺原料便宜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工艺操作简便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S)\|N,N\|二甲基\|3\|羟基(2\|噻吩基)丙胺合成工艺中操作较复杂,产率低的问题,以2\|乙酰噻吩、二甲胺盐酸盐、多聚甲醛为起始原料,经曼尼希反应、硼氢化钠还原和S\|(+)\|扁桃酸拆分合成(S)\|N,N\|二甲基\|3\|羟基(2\|噻吩基)丙胺.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考察了浓盐酸的用量、投料比、反应时间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得到各步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曼尼希反应的最佳投料比为n(2\|乙酰噻吩)∶n(浓盐酸的用量)=15∶1,产物收率可达90.6%;还原反应在25 ℃下,投料比为n(3\|二甲胺基\|1\|(2\|噻吩基)\|1\|丙酮盐酸盐)∶n(硼氢化钠)=1∶0.55,反应6 h时效果最佳;拆分反应的最佳条件是反应温度85 ℃,反应45 min.优化后反应的总收率可达60.3%,目标产物经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确认.该合成工艺原料便宜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工艺操作简便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