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拟目乌贼生殖腺为材料,采用碱法提取多糖,并对其抗氧化活性和吸湿保湿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拟目乌贼生殖腺碱提多糖最佳工艺为NaOH溶液浓度0.3 mol/L、料液比1∶40(g/mL)、提取时间3 h、提取温度80 ℃,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7.697%。拟目乌贼生殖腺碱提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对羟自由基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效果,清除率与多糖质量浓度呈正相关。拟目乌贼生殖腺碱提多糖的吸湿性能高于壳聚糖、聚乙二醇6000等常规保湿剂,保湿性能和壳聚糖、聚乙二醇6000、丙三醇接近;吸湿保湿能力均高于翡翠贻贝多糖、近江牡蛎多糖等海洋动物多糖。综上表明,拟目乌贼生殖腺碱提多糖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和保湿剂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探讨热水浸提工艺参数对裙带菜孢子多糖含量的影响,结论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4 h,提取温度90℃,加水量40倍;以丙三醇、山梨醇为参照物对粗多糖的吸湿、保湿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褐藻糖胶具有一定的保湿效果,可作为化妆品的保湿剂加以开发。  相似文献   

3.
王凌  孙利芹 《食品科学》2012,33(21):87-90
测定绿色巴夫藻多糖PPS0及其降解产物PPS1和PPS2的理化性质,包括总糖含量、硫酸基含量、糖醛酸含量以及平均分子质量,考察各组分多糖的总抗氧化能力、吸湿性和保湿性,分析其理化性质与生物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绿色巴夫藻多糖降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明显高于原多糖,与抗氧化活性极强的VC相近。各组分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与分子质量大小成反比,与其糖醛酸含量呈正比。PPS0、PPS1和PPS2都呈现良好的的吸湿性和保湿性,分子质量大小对多糖的保湿和吸湿功能有显著影响(P<0.05),高分子质量多糖的效果优于低分子质量,其中组分PPS0的最大吸湿率为47.80%,最大保湿率可达70.63%。绿色巴夫藻多糖的吸湿性和保湿性均明显优于多糖类天然添加剂壳聚糖(P<0.05)。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虎斑乌贼内脏为原料,采用Box-Benhken设计优化盐法提取多糖工艺,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和吸湿-保湿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虎斑乌贼内脏多糖盐法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NaCl浓度2.9%,料液比1:30 (g/mL),提取时间1.8 h,提取温度 80 ℃,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1.08%。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该多糖结构含有α-型糖苷键连接的吡喃型葡聚糖。抗氧化活性显示该多糖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对羟基自由基(·O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自由基(ABTS+·)均具有一定的清除效果,清除率与多糖浓度呈正相关。尤其是对ABTS自由基清除效果最佳,当多糖浓度为1.0 mg/mL时清除率可达到80%。吸湿保湿结果显示,该多糖的吸湿保湿性能优于常规的保湿剂壳聚糖和聚乙二醇6000。上述结果表明,盐提得到的虎斑乌贼内脏多糖具有天然抗氧化活性和吸湿保湿性能,在功能性食品、药品和化妆品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湿法加工玉米淀粉产生的副产物玉米皮渣中还原糖的得率,以玉米皮渣为原料,研究蒸汽爆破处理原料、酸水解法制备还原糖的最优工艺条件,对硫酸体积分数、水解时间、水解温度和料液比4 个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Box-Behnken试验,以还原糖含量为指标值,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降解的最优工艺参数,通过离子色谱法分析水解产物的组分。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硫酸体积分数1.66%、水解时间1.5 h、水解温度120 ℃、料液比1∶10(g/mL),此条件下还原糖含量为54.61%,比未经蒸汽爆破处理的降解液中还原糖含量高出9.58%。降解液经离子色谱分析后发现主要含3 种还原糖,分别为D-葡萄糖19.34 mg/mL、D-木糖16.01 mg/mL、L-阿拉伯糖10.37 mg/mL。同时对降解剩余物进行分析后发现,与原料相比蒸汽爆破酸解剩余物的纤维结构较疏松,裂解程度大,表面有孔洞和裂痕,说明蒸汽爆破酸解处理对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的溶解力较强。这与两者降解液中还原糖含量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影响甘蔗糖蜜水解总还原糖得率的3个主要影响因素即硫酸浓度、水解温度、水解时间进行优化。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分析表明:在甘蔗糖蜜糖度65、硫酸浓度4%、水解温度94℃、水解时间66 min的工艺条件下,100 g甘蔗原糖蜜水解后获得总还原糖54.98 g,实测结果与响应面拟合所得方程的预测值相符合。  相似文献   

7.
小分子多糖水解产物能够克服大分子多糖溶解性差、生物利用率低的不足。文中对水不溶性条斑紫菜多糖的盐酸水解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盐酸水解多糖的最适条件为,酸浓度0.050 mol/L,温度80℃,时间2.0h。水解产物中还原糖占总糖的0.24%,低聚糖产物可能为二糖或三糖。产物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粉状样品是含硫酸基的β-糖苷键连接的吡喃型低聚糖,其具有糖环内醚结构。产物的紫外光谱分析表明粉状样品含有蛋白质,进一步分析表明样品含有蛋白质6.88%、总糖88.92%。  相似文献   

8.
以纤细裸藻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法对纤细裸藻多糖进行提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浓度、超声时间以及料液比为自变量,多糖得率为响应值,基于Box-Behnken中心组合原理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纤细裸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SDS浓度20g/L,料液比1∶20(g/mL),超声时间17 min;在此条件下纤细裸藻多糖的得率为35.28%。所得到的纤细裸藻多糖的吸湿性为19.07%(相对湿度81%),在硅胶环境中的保湿性为46.16%,表明纤细裸藻多糖具有一定的吸湿和保湿性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稀硫酸对海带进行预处理,对酸浓度、水解时间、水解温度、底物浓度4个单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分析,再通过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对预处理条件进行优化,最终确定最佳水解条件为:酸浓度2%(v/v)、水解时间60 min、水解温度121℃、底物浓度5%,还原糖得率为22.7%±0.27%.接入毕赤酵母(Pichia angophorae ATCC22304)发酵,乙醇的最大产量为1.58 g/L,乙醇得率为0.415 g乙醇/g还原糖,是理论得率的81.3%.试验结果表明,毕赤酵母可以有效水解海带液中的还原糖以进行细胞生长和乙醇发酵.  相似文献   

10.
胡芦巴中性多糖酸水解工艺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胡芦巴中性多糖酸水解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以还原糖得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对酸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的参数进行优选。结果表明,从水解产物低聚糖产量考虑,6mol/L盐酸浓度,100℃反应温度,1h反应时间为最佳工艺条件,此时低聚糖的得率为43.97%,低聚糖的分子量约为500~1000Da;以获得较小分子量的低聚糖为目的,则6mol/L盐酸浓度,90℃反应温度,2h反应时间为最佳实验条件,此时低聚糖的分子量约为300~750Da,得率为13.52%。  相似文献   

11.
用响应面分析法(RsA)对竹叶黄酮糖苷(Ebl971)的水解工艺进行了优化.以水解得率为响应值,确定在甲醇体系中最适的水解参数为底物浓度1mg/ml,盐酸浓度1mol/l和水解时间55nin.用此优化条件重复试验2次,平均水解得率为55.0%,水解产物中总黄酮苷元的含量为56.6%,水解完全,且水解产物的亲油性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玉米秸秆液化产物水解制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玉米秸秆通过液化技术预处理后,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纤维素通过酸水解或酶水解后,生成还原糖,进而利用酵母菌发酵制备燃料乙醇。该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利用无机酸对玉米秸秆液化产物进行水解,得出最佳水解条件为温度50℃,液固比1∶20(mL/g),硫酸浓度70%,水解时间60m in。水解产物中还原糖含量可以达到31.76%。  相似文献   

13.
用响应面分析法 (RSA)对竹叶黄酮糖苷 (Ebl971)的水解工艺进行了优化。以水解得率为响应值 ,确定在甲醇体系中最适的水解参数为 :底物浓度 1mg/ml,盐酸浓度 1mol/l和水解时间 55min。用此优化条件重复试验 2次 ,平均水解得率为 55.0 % ,水解产物中总黄酮苷元的含量为 56 .6 % ,水解完全 ,且水解产物的亲油性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硫酸水解丢糟的最佳工艺与皮状丝孢酵母发酵丢糟水解液生产微生物油脂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最佳丢糟酸水解工艺条件为硫酸添加量8% (9 mol/L),水解温度90℃,水解时间1.5 h;在最佳水解条件下,丢糟水解液中还原糖含量为1.51%.最佳皮状丝孢酵母发酵丢糟水解液生产微生物油脂的工艺条件为接种量8%,发酵温度32℃,蔗糖添加量0.8%,发酵时间3d;在最佳发酵条件下,菌体的油脂含量可达24.86%.  相似文献   

15.
稻草酸水解制还原糖的工艺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用稀H2SO4直接酸解稻草制还原糖的最佳条件,探讨了酸浓度、酸解温度和酸解时间等因素对还原糖含量的影响。实验表明,用稀H2SO4直接酸解稻草省去了预处理步骤,能获得较大的还原糖收率。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总还原糖浓度为考察指标,对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出稀H2SO4酸解稻草的最适宜工艺条件为:硫酸质量分数20%,水解温度60℃,水解时间36h,稻草与硫酸量比为1∶10,可获得还原糖浓度为23.835g/L。对于稻草水解过程,认为4h前主要为半纤维素水解,16~36h主要为纤维素水解,36h后水解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16.
不溶性酵母多糖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废啤酒酵母中的葡聚糖为原料,以多糖含量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得出碱-酶法提取废啤酒酵母中葡聚糖的最佳分析条件。影响葡聚糖含量测定各因素的顺序依次为:预水解硫酸浓度〉水解温度〉水解硫酸浓度〉水解时间;水解参数为:预水解硫酸浓度12mol/L、水解硫酸浓度2.00mol/L、水解温度100℃、水解时间24h。不溶性酵母多糖测定含量为83.1%。  相似文献   

17.
木薯淀粉酶解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中温α-淀粉酶水解木薯淀粉的工艺条件,以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含量作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试验优化,用DPS软件分析处理数据,建立了模型,最终确定了中温α-淀粉酶水解木薯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是酶用量162U/g淀粉,水解温度为63℃、底物浓度6g/100mL、水解时间150min,葡萄糖糖得率是46.94%,验证试验结果与模型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8.
用响应面分析法(RSA)对竹叶黄酮糖苷(EbI971)的水解工艺进行了优化,以水解得率为响应值,确定在甲醇体系中最适的水解参数为:底物浓度1mg/ml,盐酸浓度1mol/l和水解时间55min,用此优化条件重复试验2次,平均水解得率为550%,水解产物中总黄酮苷元的含量为56.6%,水解完全,且水解产物的亲油性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天冬粗多糖的复合酶提取工艺,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酶底质量比和缓冲液pH值对天冬粗多糖得率的影响,并对最优条件下获得的天冬粗多糖的理化指标、抗氧化活性和吸湿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复合酶法提取天冬粗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4.5 h,提取温度42.0 ℃,酶底质量比1.5%,缓冲液pH值5.3,粗多糖得率为18.54%。天冬粗多糖中糖纯度高达95.49%,蛋白质和多酚含量分别为1.07%和0.11%。单糖组成结果表明,天冬粗多糖主要由葡萄糖、果糖、岩藻糖、半乳糖和木糖组成,摩尔比为53.91:26.00:6.19:5.33:4.53,且具有双螺旋结构。吸湿性实验结果表明,天冬粗多糖的吸湿率,与甘油的吸湿率相似,远高于透明质酸钠的吸湿率;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天冬粗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该研究为复合酶法提取并获得新型的高纯度、高活性的天冬粗多糖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采用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水解大豆糖蜜。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得到优化条件为:水解时间120 min,水解温度60℃,液固比3∶1,底物质量浓度0.2 g/mL。水解后还原糖与总糖比率达到0.91,还原糖得率为36.85%,还原糖含量达到368.46 mg/g,比水解前的83.93 mg/g提高了3.4倍。与传统酸催化法对比得知,分别在最优条件下水解大豆糖蜜,还原糖得率相差无几,但树脂法避免了高温,pH低,操作简便,废水排放量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