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根据Al-Zn-Mg-Cu系合金的特性,阐述了7079合金的组成特点。着重介绍了通过试验研究确定的7079合金T6及T651状态板材固溶温度(470℃),人工时效制度(130±5℃/16h)和预拉伸工艺,对其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工业生产中板材性能的测试和显微组织的观察。该板材的性能完全达到了美国AMS4024C标准中的相应要求。  相似文献   

2.
过渡金属Fe,Ni,Sc,Zr对2618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配制了3种不同成分的Al-Cu-Mg-Fe-Ni-(Sc,Zr)实验合金,测量了合金在200℃的时效曲线及室温,300℃下的拉伸性能,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和透射电镜观察了合金不同状态下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加入微量Sc和Zr后生成的一次A13(Sc,Zr)相可明显细化基体晶粒,二次析出的A13(S质点有明显的时效硬化效果,并且有利于合金中另一强化相S(A12CuMg)更均匀析出,从而提  相似文献   

3.
晶粒细化对Cu—12,2A1—40Mn形状记忆合金加工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Cu-12.2A1-4.0Mn形状记忆合金的塑性图,研究了微量元素Ni,Cp和B对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加工的影响。结果表明:1)试验合金在700℃~800℃高温β相状态下具有非常好的塑必珈工性能,而在室温则脆性断裂;(2)试验合金中加入少量的(Ni+B+C),可以细化合金的晶粒,提高合金的冷;3)采用有利发挥合金塑性的加工方法,则能提高该合金的冷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4.
崔传勇  郭建亭 《金属学报》1999,35(5):477-481
研究了铸造和HIP处理NiAl-28Cr-5Mo-1Hf(原子分数,%,下)金属间化合物的显微组织,铸造合金是由NiAl,Cr(Mo)和Ni2AlHf相组成,经1250℃,200MPa,4.5hHIP处理后。  相似文献   

5.
显微组织对TC11合金高温保时疲劳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义刚  曾卫东 《金属学报》2000,36(9):897-901
详细研究了等轴、三态、网三种组织对TC11合金(Ti-6.5Al-3.5Mo-1.5Zr-0.3Si)520℃高温保时疲劳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在每次循环峰值保时3min时,三种显微组织的TC11合金均呈现疲劳寿命显著下降,其中等轴组织下降最大,三态组织其次,网篮组织最小。SEM和TEM观察显示,等轴和三态组织的保时敏感性是以大量准解理断裂和车辙状平面滑移为其断裂特征,且准解理断裂和平面滑移随  相似文献   

6.
Sc对Al—Li—Cu—Mg—Zr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晓军  李依依 《金属学报》1994,30(8):A355-A361
研究了Sc对Al-Li-Cu-Mg-Zr合金的显微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δ'(Al3Li)和S'(Al2CuMg)仍为含Sc合金中的主要强化相,Sc细化了合金的晶粒,降低了δ'颗粒的长大速度。促进了S'相的析出和均匀弥散分布,还使合金析出Al3Sc颗粒和Al3Li/Al3Sc复合析出相颗粒,这两种颗粒都有益于合金的性能,因此,加入Sc后合金表现出良好的强塑性配合。  相似文献   

7.
激光熔覆Fe—Cr—W—Ni—C合金的微观组织及其演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武晓雷  陈光南 《金属学报》1998,34(10):1033-1038
用SEM,ATEM及化学分析、显微硬度测定等手段,对激光熔覆Fe-Cr-W-Ni-C(其质量比为10:5:1:1:1)合金的微观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经激光熔覆后可得到亚共晶和过共晶两类熔覆组织为γ+(γ+M7C3)及M7C3+(γ+M7C3),存在领先相的竞争与选择,γ为亚稳奥氏体,具有较高的合金元素过饱和含量;M7C3(M=Cr,Fe,W等)为Cr基合金碳化物。存在层片状、蜂窝状、网  相似文献   

8.
用热化学处理改善(α+β)型钛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氢为临时合金元素的热化学处理(TCP)对(α+β)型钛合金的组织、拉伸性能和断裂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TCP工艺对Ti-6Al-4V合金的魏氏组织和Ti-5Al-2.5Fe合金的锻造组织均有显著的细化作用,明显提高合金的屈服强度。作者提出的新工艺可提高Ti-5Al-2.5Fe合金的延伸率。TCP降低Ti-6Al-4V合金的断裂韧性(J_1c),但明显改善Ti-5Al-2.5Fe合金的断裂韧性。  相似文献   

9.
大块非晶Fe┐Al┐Ga┐P┐C┐B┐Si合金的热稳定性和磁性近年来发现了一系列具有大玻璃形成能力的多元系非晶合金,如Mg-Ln-(Ni,Cu)、Ln-Al-TM、Zr-Al-TM、Zr-Ti-Al-TM、Zr-Ti-TM-Be、Pd-Cu-Ni-P...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C.B.热列布佐夫等人对α一β转变温度为 745±5℃的多晶体 BT30钛合金(Wt%:M-11.5、 Sn-5.5、 Zr-4.2)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了在550℃和600℃温度下,于(α+β)相区变形时形成的亚微晶组织.采用的合金试样在β相区于760℃温度下进行水中淬火,然后压缩变形.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了BT30钛合金的显微组织,并且进行了相位体积的金相评定,还在 MT一3型仪器上测定了显微硬度.在500℃一600℃的温度区内变形速度为4×10-5一 4×10-3C-1的拉伸试验…  相似文献   

11.
采用金相、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硬度测定和拉伸试验研究了高温热暴露对快速凝固AlCRYZr合金显微组织影响和高温国下力学性能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快速凝固AlCrYZr合金主要第二相为Al20Cr2Y(立方,a=1.437nm)和CO23Al3Zr(正方,a=0.4013nm,c-1.732nm),Al20Cr2在500℃热暴露尚能保持其立方结构,但质点明显粗化,甚至块状化,在  相似文献   

12.
采用特殊的表面处理方法,可使T10A和40cr钢在空气炉中实现超塑性压接,压接温度760~780℃、变形速率2×10 ̄(-4)s ̄(-1)、压力50~90MPa、时间5~10min,接头可获得与基材40Cr一致的强度。研究了压接区的显微组织,测定了碳浓度分布。  相似文献   

13.
利用ATEM研究了铁基金元合金Fe-Cr-W-Ni-C激光熔覆层的微观组织,亚稳相结构特征以及高温时效时的亚相变转机制。结果表明组织为亚共晶组织,即γ+(γ+MC),γ-奥氏体为具有较高合金度的过饱和亚稳相,M7C3(M为Cr,Fe,W)为六方结构的Cr基亚稳合金碳化物。  相似文献   

14.
高文  李春志 《贵金属》1995,16(2):43-46
利用X射线能谱(EDS)和透射电子显微术(TEM)等手段研究了Au-Ni-Fe-Cr-In-Zr合金的显微组织。研究结果表明,合金主要由Au基固溶体和Ni基固溶体组成。此外还有两种第二相粒子,一种粒子(命名为η相)含Cr量为90at%,属简单正交结构,a=0.448nm,b=1.40nm,c=1.21nm;另一种粒子为具有fcc结构的化合物(Ni,Au)_5Zr,a=0.682nm。  相似文献   

15.
对由 L21型(Co,Ni)2AlTi和L12型(Co,Ni)3(Al,Ti)两种有序相组成的Co-Ni-Al-Ti系新型金属间化合物高温结构实验用合金进行了不同制度的热处理,并对相应的显微组织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找到了控制显微组织以优化性能的热处理参数。  相似文献   

16.
第1期AZ91 Mg-Al合金中B-(Mg17Al12)析出相的形态及其晶体学特征 肖晓玲 罗承萍 聂建峰B.C.Muddle(1)690合金的显微组织研究……………… 李 强 周邦新(8)过冷DD3单晶高温合金凝固组织细化的再结晶机制…………刘 峰 杨根仓 郭学峰(13)Al-Zn-Li-Mg-Cu合金在 433 K的时效行为………谷亦杰 魏炳忱 张永刚 陈昌麒(19)添加微量Sb对Mg-9Al-0.8Zn合金蠕变抗力及微观组织的影响 ,…………………………袁广银 吕宜振 曾小勤 朱燕萍 丁文江 孙扬善(23)强…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退火、淬火、双级时效工艺参数对A-Zn-Mg-Cu合金薄板组织,性能的影响。确定了“O”、“T62”状态的热处理工艺制度,即退火温度360-380℃,淬火温度470℃,双级时效制度(75℃,12h)+(150℃,12h),试验结果表明,该薄板具有良好的抗应腐蚀性能,其技术指标达到用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与Ti-6Al-4V(Ti-6-4)相比,SP-700(Ti-4.5Al-3V-2Mo-2Fe)疲劳强度高,冷、热加工性能好.该合金固溶处理后,应力感应转变趋势增大,屈服强度大大降低,内摩擦值很高.其它一些α+β、β合金也有类似的性能.SP-700合金在500℃左右时效时,其合金硬度达峰值大约只需1h,与其它可热处理的钛合金相比,时间要短得多,这是由合金的组织和成分决定的.日本学者ChiakiOuchi等人研究了固溶或时效态的SP-700性能,并用透射电镜(TEM)观察了其组织,如α’或α”马氏…  相似文献   

19.
根据d-电子合金理论研究了合金系统Ni-16Cr-9A1-2W-1Mo-4Co-Ti-Ta-Nb(at.-%)的热腐蚀行为。选择了最佳成分范围内的4种成分进行单晶生长及性能评价。确定了性能匹配最佳的合金成分(at.-%)为:Ni-16Cr-9A1-2W-1Mo-4Co-3.125Ti-0.875Ta。完成了整个合金设计过程.该合金抗热腐蚀能力达到或超过IN738LC,使用温度比IN738LC高70-90℃,其持久强度达到CMSX-2的水平,试验证明d-电子合金设计理论可以用于研制开发高性能抗热腐蚀单晶镍基高温合金.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新型的喷射沉积工艺制备了Al-3.8Li-0.8Mg-0.4Cu-0.13Zr合金,对合金的拉伸性能及断裂行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喷射沉积Al-Li合金经190℃,10h时效后达到峰时效状态,此时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优(UTS为534MPa,0.2YS为480MPa,延伸率为10%).固溶淬火态实验合金拉伸断口为完全穿晶韧窝型。时效态合金的断裂方式为穿晶和沿晶混合型实验合金沿晶断裂的主要原因是晶界无析出区和晶界平衡相的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