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以荞麦淀粉为原料制备荞麦淀粉醋酸酯 ,探讨了荞麦淀粉乳浓度、醋酸酐用量、氢氧化钠浓度、反应液 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荞麦淀粉酯化的影响 ,通过正交试验 ,确定合成荞麦淀粉醋酸酯最优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荞麦淀粉为原料制备荞麦淀粉醋酸酯,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合成荞麦淀粉醋酸酯最优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以荞麦淀粉为原料,用乙醇溶剂法制备荞麦羧甲基淀粉(CMs)。探讨了淀粉乳浓度、一氯乙酸用量、氢氧化钠用量、反应体系水分含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荞麦羧甲基淀粉取代度(Ds)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制备荞麦羧甲基淀粉最优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
制备荞麦羧甲基淀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养麦淀粉为原料,用乙醇溶剂法制备荞麦羧甲基淀粉(CMS)。探讨了淀粉乳浓度、一氯醋酸用量、氢氧化钠用量、反应体系水分含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荞麦羧甲基淀粉取代度(DS)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制备荞麦羧甲基淀粉最优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5.
以荞麦-小麦混合粉为原料,研究木薯醋酸酯淀粉、马铃薯醋酸酯淀粉在不同添加量下对荞麦挂面品质的影响。两种醋酸酯淀粉均可显著降低荞麦挂面的烹煮损失,提高吸水率(p<0.05)。两种醋酸酯淀粉的添加量与荞麦挂面硬度、内聚性、胶着性极显著负相关,而与荞麦挂面的弹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但与咀嚼性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冷藏条件下荞麦淀粉回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荞麦食品一般在冷藏条件下贮藏,研究冷藏贮藏过程荞麦淀粉的回生规律有利于确定荞麦食品适宜的贮藏条件.本实验以荞麦淀粉为原料,研究淀粉乳浓度和冷藏时间对荞麦淀粉回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荞麦淀粉浓度为1%和10%时,0℃贮藏荞麦淀粉回生率较高,达到30%以上,5%、15%和20%浓度下2℃和6℃下贮藏淀粉回生率高.荞麦淀粉浓度高于5%时冷藏容易回生.电镜图片显示,荞麦淀粉呈现不规则块状,有凸起和凹陷截面,颗粒直径为1~10μm,部分颗粒表面有针扎状小孔.荞麦回生淀粉呈粘状结构.荞麦淀粉吸附碘后的最大可见吸收波长为564nm,而回生后荞麦淀粉没有最大可见吸收波长.  相似文献   

7.
以荞麦淀粉为原料,采用乙醇碱法对荞麦淀粉进行改性修饰,系统分析了乙醇体积分数、碱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改性后淀粉溶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对改性后荞麦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溶解度的影响最大,碱用量和乙醇体积分数的影响次之,反应时间的影响较小,各因素对产物溶解度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在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25 min、乙醇体积分数55%、碱用量为45 mL时对荞麦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溶解度的影响最大,此时其溶解度达到22.52%。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甜荞米为原料,参照一般淀粉加工工艺,制备荞麦淀粉,探讨了不同类型和不同浓度漂白剂对荞麦粗淀粉和纯化后淀粉白度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漂白淀粉最优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压热法制备荞麦抗性淀粉的工艺参数。比较了不同淀粉乳浓度、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淀粉乳pH值对荞麦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旋转正交组合设计,优化荞麦抗性淀粉制备参数,建立了各因子与荞麦抗性淀粉得率关系的数学回归模型,确定了最佳的制备条件:淀粉乳浓度为59.41%,压热处理温度为123.33℃,压热时间60.79min,荞麦抗性淀粉的产率理论最高值可达16.6053%。  相似文献   

10.
荞麦淀粉糊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小麦、玉米和马铃薯三种淀粉为参照,研究了荞麦淀粉糊性质,结果表明:荞麦淀粉糊化温度与小麦淀粉糊化温度相当,但比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难糊化;其粘度热稳定性显著高于小麦、玉米和马铃薯淀粉;冷粘度稳定性大于小麦、玉米和马铃薯淀粉;凝胶性和凝沉性均高于马铃薯淀粉;透明度低于小麦、玉米和马铃薯淀粉;冻融稳定性强于小麦和玉米淀粉。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采用快速黏度分析仪及流变仪对荞麦(甜荞、苦荞)淀粉糊化过程中的黏度和流变特性进行系统分析,并测定荞麦淀粉膨胀度、凝沉性、冻融稳定性、透光率等糊化特性。结果表明,荞麦淀粉(甜荞、苦荞)的糊化温度高于绿豆淀粉,低于大米淀粉和小麦淀粉。苦荞麦淀粉膨胀过程与绿豆淀粉相似,而甜荞淀粉与小麦淀粉相似;荞麦淀粉(甜荞、苦荞)糊透明性好;荞麦淀粉(甜荞、苦荞)冻融稳定性高于大米淀粉,低于小麦淀粉和绿豆淀粉;荞麦淀粉(甜荞、苦荞)糊具有较好的凝沉稳定性;荞麦淀粉糊属于非牛顿流体中的假塑性流体,其流变曲线符合Sisko 方程。  相似文献   

12.
荞麦淀粉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荞麦由于合理的氨基酸组成,较高的蛋白质生物价、天然的抗氧化性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荞麦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荞麦淀粉不仅作为食品的组成成分,还可作为食品的稳定剂、增稠剂、增粘剂等,对食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有显著的影响,尤其对糖尿病人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文中以荞麦粉为原料。采用浸泡法制备了荞麦淀粉,对荞麦淀粉的颗粒形貌、蓝值、糊化特性以及透明度、凝沉性、流交性进行了研究,并与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和绿豆淀粉进行了比较,为荞麦淀粉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荞麦淀粉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荞麦淀粉理化特性作了较为详细论述,主要包括荞麦淀粉化学组成、颗粒特性、糊化特性、溶解性、膨胀特性、热特性、水解和消化特性,以及淀粉糊老化、淀粉凝胶和冻融稳定性等内容。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热处理及食品添加剂对荞麦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荞麦淀粉经过热处理后,易糊化,易凝沉,透明度降低,冻融稳定性差。添加蔗糖、食盐、磷酸盐、乳化剂后荞麦淀粉较难糊化,透明度降低,但蔗糖、乳化剂阻止荞麦淀粉凝沉,而食盐、磷酸盐则相反;添加维生素C、溴酸钾对荞麦淀粉的糊化特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荞麦淀粉生产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荞麦淀粉的生产工艺、生产方法及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分析测定了荞麦淀粉的理化特性;论述了荞麦淀粉的特性及应用。对指导生产和开发荞麦淀粉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为杂粮加工和精深加工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水热处理后荞麦抗性淀粉的特殊效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碳水化合物食品受到水热处理并经冷却后,其中的一部分直链淀粉对酶的降解作用会产生阻抗.根据新近的人体营养学研究结果,抗性淀粉和食物纤维有相似的功效.在斯洛文尼亚和欧洲其他国家,荞麦这种农作物越来越知名.我们分析了直链淀粉、总淀粉(TS)、快速消化淀粉(RDS)、缓慢消化淀粉(SDS)和抗性淀粉(RS),比较了加热前后的变化.荞麦经蒸煮和冷冻干燥,总淀粉的80%是可迅速转化的能量物质,6%降解速度减慢,余下的14%可供结肠厌氧发酵.反复的蒸煮和冷却可以加速抗性淀粉的形成(统计确认偏差为α=0001).淀粉消化率和抗性淀粉含量数据表明,荞麦中的葡萄糖分子释放缓慢,抗性淀粉比例高(与小麦粉面包相比),可用于糖尿病人良好的补充食品  相似文献   

17.
荞麦淀粉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荞麦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荞麦淀粉是荞麦 (粉 )的主要营养成分 ,其理化性质直接影响着荞麦制品的加工品质。本文阐述了荞麦淀粉的理化性质及工艺特性。  相似文献   

18.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乙酸酐为反应试剂,NaCl为反应介质,采用超高压辅助制备醋酸酯淀粉,利用光学显微、X-射线衍射、快速黏度分析技术对醋酸酯淀粉结构性质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颗粒态醋酸酯淀粉结晶类型与原淀粉相同,当处理压力为600 MPa时淀粉糊化,颗粒结构被破坏,A型结晶向V型结晶转换,但糊化并不利于醋酸酯淀粉取代度的增加。适量NaCl的添加有利于超高压处理时淀粉颗粒态的维持,因而有效提高了醋酸酯淀粉的取代度。当NaCl溶液浓度为1.0%、乙酸酐添加量为2.0%、压力为400MPa时,所制备的醋酸酯淀粉取代度达到最大值(0.090),且表现出较高的峰值黏度(400.00cP)。  相似文献   

19.
采用碱液提取法提取荞麦淀粉,研究了不同储藏时间及温度对荞麦淀粉特性的影响。考察了提取物的水分、淀粉纯度、直链淀粉含量、淀粉膨胀度和溶解度的变化,并利用快速黏度仪和差示量热扫描仪分析了荞麦淀粉的糊化特性和热特性。结果表明,在4℃条件下储藏的荞麦,提取物的淀粉纯度高于38℃下储藏荞麦的淀粉纯度;储藏过程中,直链淀粉含量先下降再上升,淀粉膨胀度下降,且低温条件储藏时下降幅度更为明显。但储藏对淀粉溶解度和糊化特性无显著影响。38℃储藏的荞麦,淀粉初始糊化温度随储藏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再下降,而4℃储藏的荞麦变化不显著。储藏过程中,糊化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且38℃条件下储藏的荞麦,该变化更为明显。研究可以为碗托等荞麦淀粉食品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选取贵州省主产区威宁县种植的11种荞麦提取淀粉,测定了不同品种荞麦淀粉的理化性能、流变性能及体外模拟消化。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荞麦淀粉在理化、流变及消化性上均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其中,黔苦8号、黔苦5号、贵甜荞1号、贵黑米16号荞麦淀粉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定苦1号、黔黑荞1号、黔苦3号荞麦淀粉呈现较好的冻融稳定性;贵甜荞1号、黔苦5号、贵黑米16号荞麦淀粉的凝沉性较强;微观结构上,荞麦淀粉粒呈不规则多边形,边角锋利;黔苦3号荞麦淀粉储能模量最高,黔苦5号荞麦淀粉具有较强的抗消化能力。综合比较得出,黔苦5号荞麦淀粉具有更优的加工性能和抗消化特性,更适于作为开发功能食品的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