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2 毫秒
1.
以胡萝卜渣为原料,研究猴菇菌、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发酵生产胡萝卜活菌饮料的工艺,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感官评价等方式对猴菇菌种子培养基的配方、猴菇菌发酵工艺条件、发酵液的前处理以及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猴菇菌种子培养基的配方是胡萝卜汁30%,麦芽糖2%,豆浆6%,柠檬酸0.02%,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15%。猴菇菌的最佳发酵参数为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78 h,接种量12%,干渣添加量2%。淀粉酶的最佳添加量为0.05%。乳酸菌和酵母菌复合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36℃,发酵时间12 h,接种量4%,酿酒酵母与乳酸菌配比为1︰2。  相似文献   

2.
为丰富鲤鱼的加工方式和加强菌菇的多元化利用,文章制作了一系列菌菇鱼松,并研究了添加金针菇粉、杏鲍菇粉和香菇粉对鱼松品质的影响。首先研究了3种菇粉的添加量对鱼松感官评分和色泽的影响,确定鱼松中菇粉的最佳添加量为金针菇粉30%、杏鲍菇粉30%和香菇粉10%。然后采用电子舌和电子鼻分析并比较不同种类的菌菇鱼松的滋味和气味,结果显示:菌菇粉的加入能较好地改善鱼松的滋味(酸味、咸味和鲜味),其中以食盐添加量2%、味精添加量0.5%、白砂糖添加量6%、生抽添加量10%、金针菇粉添加量30%为配方制作的金针菇鱼松营养价值最高,感官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3.
针对食用菌中农药残留污染现状,研究探讨拟除虫菊酯在白灵菇拌料、灭菌、接种培养、出菇管理过程的消解动态及转移规律。结果表明,常压高温灭菌条件下,4种菊酯农药的降解率在33%~39%,其中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的降解率相对较高;在出菇试验中,在菌料中喷施3个浓度水平的菊酯农药,获取农药在菌料中的动态残留及子实体、菌糠的最终残留数据,得到四种菊酯在菌料中的半衰期为14.26 d~24.71 d;在子实体喷施试验中,分析农药在子实体生长过程的动态残留规律,获得其半衰期为3.03 d~4.22 d;在转移试验中,菌糠中四种菊酯的检出率为100%,子实体未有检出。该研究成果对拟除虫菊酯在菌菇生产中的规范化使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对白腐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5.776)/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 2.281)固态发酵三七渣生产蛋白饲料的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菌体生长和淀粉降解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以发酵培养物干基减重率作为表达菌体浓度的间接参数,菌体生长动力学适合采用对数模型进行描述,发酵培养物最大干基减重率Xm=49.68%,比生长速率常数μ=0.042 90 h-1。菌体生长速率在发酵84.8 h后达到最大值。淀粉的降解动力学适合采用指数模型进行描述,发酵过程中淀粉含量降低了26%,降解速率常数为0.015 9 h-1,淀粉的降解速率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变小。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7种常见水生蔬菜不同部位提取物抑菌能力及对生鲜鸭肉的保鲜效果,应用福林酚比色法以及铝盐显色法测定提取物中总酚、总黄酮含量,采用抑菌圈法及MIC值测定检测其对冷鲜肉常见腐败菌的抑菌能力,将筛选后的提取物应用于冷鲜鸭肉保鲜。化学成分测定结果表明:芡实壳提取物、菱角壳提取物的黄酮含量较高,其中芡实壳醇提物、芡实壳水提物黄酮含量高达(45.1261±0.6307)%、(40.4707±0.5891)%;芡实壳提取物、菱角壳提取物、藕节提取物多酚含量较高,其中芡实壳醇提物、水提物多酚含量为(43.9588±0.0969)%、(38.5691±0.1937)%。抑菌圈法以及MIC实验结果表明:菱角壳提取物、芡实壳提取物、芡实肉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腐败希瓦氏菌、假单胞菌、热杀索丝菌、乳酸菌均有抑菌效果,其中菱角壳醇提物、菱角壳水提物、芡实壳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达12.5 mg/mL,抑菌效果强于阳性对照ε-聚赖氨酸。初步相关性分析可知提取物的抑菌效果与其黄酮、多酚的含量有显著相关性。将筛选后的菱角壳醇提物、芡实壳醇提物及水提物应用于冷鲜鸭肉保鲜,可延长其货架期1~2 d。  相似文献   

6.
通过ABTS法、DPPH法以及亚铁还原能力测定等方法,比较真姬菇生产废料(菇脚、小菇)与成品菇在不同溶剂(水、甲醇、正丁醇、丙酮)中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分析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样品的水提取物清除自由基能力及总还原能力最好,其次是甲醇提取物,丙酮与正丁醇效果较差。同时通过福林-酚比色法检测得到了各溶剂提取物中的总酚含量,发现样品总酚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真姬菇菇脚、小菇、成品菇水提物ABTS法的EC50值分别为1.193,1.109,1.220mg/mL,无显著差异。说明真姬菇菇脚、小菇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提取原料应用于食品科学领域。  相似文献   

7.
酿造行业的下脚料“三渣一壳”,即指蚕豆壳、酱渣、醋渣和豆渣,仅重庆市酿造调味品公司所属6厂1所每年便有8,300吨,它们已成为企业急待处理的一大负担。 由于这些“渣”、“壳”中不同程度地含有纤维素、粗蛋白、粗淀粉、粗脂肪和灰分物质等,首先可用于栽培食用菌;其次,由于采菇后的菌糠(废菌包)不但对牲畜无毒害作用,而且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比种菇前还有所提  相似文献   

8.
多菌种固态发酵去除菜籽粕中的植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通菜籽粕为原料,选用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植物乳酸菌及酪酸梭状芽孢杆菌多个菌种,通过单菌与混菌发酵,研究发酵对菜籽粕中植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菌发酵中枯草芽孢杆菌对植酸降解效果优于其他菌种,其降解率可达62.4%;混菌发酵效果优于单菌发酵,当混菌接种量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6%,蜡样芽孢杆菌4%,植物乳酸菌6%,水料比为1.3:1,pH 6.9,30℃发酵48 h时,菜籽粕植酸含量从2.26%(干基)降至0.221%(干基),降解率达90.15%,粗蛋白含量提高5.19%(干基).  相似文献   

9.
以黑皮鸡枞菌酶解液美拉德中间体为调味基料,开发一种膏状调味料产品。选用菇脂比、玉米淀粉添加量、麦芽糊精添加量3个因素,以质地评分为指标确定调质配方;选用食盐添加量、洋葱粉添加量、大蒜粉添加量3个因素,以感官评分为指标确定调味配方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评估调味膏的感官评分,以初步确定复合调味膏配方,并基于正交分析进行进一步优化。最终确定调味膏配方为菇脂比为6.5:1,各辅料添加量为食盐2.5%,玉米淀粉2.5%,麦芽糊精2.5%,洋葱粉0.8%,大蒜粉1.3%。制得的黑皮鸡枞菌调味膏按照1:40冲调后鲜香可口,肉香十足,有黑皮鸡枞菌特有的蘑菇香气,风味极佳。研究结果可为黑皮鸡枞菌食品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将土豆渣、凤尾菇菌糠——两种食品工业常见废料用于小白侧耳培育,并以响应面法对培养基配比进行分析和优化。得到温度为18℃,pH值为7.0,培养料含土豆渣29%、凤尾菇菌糠58%的最优培养条件。于此条件下实际收获小白侧耳98g,与理论值104.717g接近。所收获之菌菇色泽纯白,香气浓郁。该方法合理有效地消耗和利用了价值几乎为零的两种工业废料,变废为宝,节约废旧材料处理人物力成本的同时,亦有效增地加了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利用玉米浆、豆粕作为药食真菌蛹虫草、松茸混菌共酵的廉价培养基.不仅可以提高废料的利用价值,而且可以降低蛹虫草、松茸混菌共酵获得胞外多聚物的生产成本.以培养基中玉米浆、豆粕浓度作为考察因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中心组合试验,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蛹虫草、松茸混菌共酵的培养基配方.试验结果表明,豆粕对蛹虫草、松茸混菌共酵中胞外多聚物产率的影响非常显著,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玉米浆浓度9.18%,豆粕浓度13.04%,在该最佳培养基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胞外多聚物产率可达30.65g/L,与模型的预测值30.26 g/L基本一致,表明模型可较好地预测蛹虫草、松茸混菌共酵中胞外多聚物的产率.  相似文献   

12.
日本一家公司最近研制生产出了一种新型合成饲料———氢细菌生物群蛋白饲料 ,简称氢菌蛋白饲料。据科研人员介绍 ,这种新型合成饲料是利用氢细菌生物群对含碳的无机物废料进行发酵而生成的 ,在工业化生产中 ,每m3 的反应容器一昼夜可生产 80~ 10 0kg的氢菌蛋白。利用这种饲料来喂家畜家禽 ,不仅可节约鱼粉、骨粉等精饲料 ,而且可以加快畜禽生长。日本推出新型合成氢菌蛋白饲料  相似文献   

13.
菌糠饲料的营养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菌糠是指栽培各种菌类以后剩下的废料。实践表明:每100kg培养料,收获100kg鲜菇后,还可以得到60kg废料。这些废料均含有大量菌丝体、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被称为“菌糠蛋白”。经适当加工处理,可以作为饲料或添加剂,完全可以替代一部分饲料用粮及其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棕榈油中间分提物(PMF)理化性质分析,表明棕榈油中间分提物理化性质能满足生产冰淇淋要求,并用此特定油脂进行冰淇淋配方研究,确定PMF油基冰淇淋最佳配方:PMF添加量为6%、脱脂乳粉添加量为8%、糖添加量为13%、乳化剂添加量为0.5%、稳定剂添加量为0.2%。  相似文献   

15.
试验选用25周龄罗曼褐壳蛋鸡384只,随机分为4个组,研究了饲料中添加复合生物菌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复合生物菌1%可以显著提高蛋鸡的入舍鸡日产蛋率和入舍鸡日产蛋量(P<0.05),对其他生产性能指标也有一定改善作用;但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适量添加复合生物菌可以提高蛋鸡生产性能,有效替代药物饲料添加剂。复合生物菌的过量使用对蛋鸡生产性能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壳蛋新鲜度是衡量壳蛋品质的关键要素,本文梳理壳蛋新鲜度的评价方法、影响因素以及延缓壳蛋新鲜度指标劣变的方法,并对未来壳蛋新鲜度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无损检测和有损检测法相结合能客观、动态、实时评价壳蛋新鲜度。蛋鸡年龄、饲料配方、贮运和环境条件等对壳蛋新鲜度影响较大,选用年轻蛋鸡、全营养饲料配方、低温贮藏、减少贮运过程中机械损伤可较好地维系壳蛋新鲜度特性。杀菌、包装、涂膜法可延缓壳蛋新鲜度指标的劣变,部分/全部采用绿色、高效、节能型非热杀菌方式,活性、可生物降解型智慧包装/涂膜技术,可有效抑制壳蛋微生物繁殖引起的腐败变质,延缓壳蛋新鲜度指标的劣变。未来壳蛋新鲜度的研究可以围绕无损检测技术、饲料配方、模拟实际生产、贮运销售环节,优化非热杀菌-包装涂膜技术等开展,以期为实现壳蛋品质提升与蛋品产业升级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17.
采用3种工业饲料酶(纤维素酶、漆酶、木聚糖酶)酶解以蔗渣为主要原料的灵芝菌糠,分别测定发酵终产物中总糖含量,还原性糖含量,纤维组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结果表明在总酶活1000 u/g,料液比1:10,酶解时间12 h,纤维素酶:漆酶:木聚糖酶=1:1:1条件下,灵芝菌糠中纤维素含量降解率为36.81%,半纤维素含量降解率为29.09%,木质素含量降解率为17.97%,体现了3种工业饲料酶对甘蔗渣栽培的灵芝菌糠有效的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因醋糟丢弃造成的环境污染,降低榆黄蘑栽培的生产成本,以醋糟为主料设计榆黄蘑的栽培配方,以菌丝的生长情况、出菇产量、生物学效率以及经济效益等为评价指标,筛选出一个最佳配方(醋糟70%、麸皮29%、蔗糖1%)。利用该配方栽培榆黄蘑,不仅出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可以达到生产配方的水平,而且生产成本节省了近40%,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9.
探索一种较温和的生物处理方法来解决沿海地区大量废弃贝壳的污染问题,探讨利用废弃贝壳生产生物碳酸钙的可能性。以扇贝壳粉和贻贝壳粉分别制成的两种筛选培养基,从海边的扇贝壳堆积场中分离筛选能降解贝壳的菌株,对筛选到的菌种作了初步鉴定,并研究了在不同菌种组合、贝壳粉浓度对贝壳的降解效果的影响。分离筛选得到的两株菌经初步鉴定分别属于黄单胞菌属和乳酸菌属。生物降解后可将扇贝壳粉原料中的碳酸钙含量由73.56%提高至99.30%,将贻贝壳粉原料中碳酸钙含量由68.83%提高至89.96%。  相似文献   

20.
多菌种固态发酵菜籽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普通菜籽粕为原料,选择植物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酪酸梭状芽孢杆菌进行单菌和混菌固态发酵,研究其对菜籽粕硫甙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乳酸菌对硫甙降解效果显著高于其他菌种,发酵24 h硫苷降解率可达53.11%;混菌发酵效果优于单菌发酵,当接种量比例为植物乳酸菌:蜡样芽孢杆菌:酪酸梭状芽孢杆菌=6%:6%:2%,水料比为1.5:1,pH值6.0,34℃发酵48 h,菜籽粕硫苷含量从107.758 μmol/g(干基)降至15.959 μmol/g(干基),降解率达85.19%,粗蛋白含量提高4.37个百分点(干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