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食用菌秀珍菇发酵麦麸膳食纤维复合产物为主要原料,采用全粉末直接压片技术,选取片质量差异、崩解时限、硬度及脆碎度的综合评定值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法确定麦麸膳食纤维咀嚼片最佳配方,并分析其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麦麸膳食纤维咀嚼片的最佳配方为硬脂酸镁用量2%、黄秋葵超细粉用量34%和麦麸膳食纤维复合菌粉用量64%,制成的咀嚼片表面光滑、色泽均一、硬度适中;体外抗氧化能力的测定显示,麦麸膳食纤维咀嚼片具有较高的脂质过氧化抑制作用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脂质过氧化抑制率的IC50值为8 mg/mL,羟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达20 mg/mL。研究通过辅助强制加料配合直接压片的技术,对麦麸膳食纤维咀嚼片的配方工艺和体外抗氧化性进行研究,旨在为产品的功能营养价值提供一定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黄果梨咀嚼片制备配方,并进行质量检测.方法 以青海同仁黄果梨为原料,采用粉末直接压片工艺,以休止角、卡尔指数和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黄果梨咀嚼片的制备工艺,并按照片剂质量标准进行硬度、脆碎度、崩解时限、片重差异的检测.结果 黄果梨咀嚼片最佳配方为:黄果梨粉添加量32%、绵白糖添...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黄果梨膳食纤维咀嚼片配方,探究其体外降糖能力,以黄果梨膳食纤维粉为主要原料,以复合酶法制备黄果梨膳食纤维,得率为(66.90±2.24)%,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选取感官评分及片重差异、硬度、崩解时限、脆碎度的综合评定值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最佳配方,并对其体外降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黄果梨膳食纤维咀嚼片最佳配方为黄果梨膳食纤维粉添加量14.62%,麦芽糊精添加量14.08%,白砂糖添加量20.85%;随时间延长,黄果梨膳食纤维咀嚼片对葡萄糖的吸附能力增加,200 min时达到(34.66±0.92)mg/g,具有一定的体外降糖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优化党参山楂健脾养胃咀嚼片的配方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对矫味剂、黏合剂、润滑剂和片剂硬度进行筛选;采用混料设计试验研究配方中5种成分的不同配比组合对咀嚼片感官质量的影响,优选出最佳配方。确定的最佳配方为:干膏粉95.60%、阿斯帕坦1.80%、柠檬酸0.80%、薄荷香精0.80%、桔子香精0.50%,以体积分数为95%乙醇为黏合剂,质量分数为0.50%的硬脂酸镁为润滑剂,压片硬度50N。按此配方制得的党参山楂健脾养胃咀嚼片表面光滑圆整、色泽均匀、酸甜适中、口感良好。  相似文献   

5.
研究山楂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其咀嚼片的配方及制备工艺。采用单因素液料比、乙醇浓度、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和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山楂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及其咀嚼片的研制。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法提取黄酮最佳工艺为液料比25∶1(mL/g)、乙醇浓度60%、超声时间25 min、超声温度40℃;山楂黄酮咀嚼片最佳配方为山楂流浸膏量为17%、糊精量为23%、甘露醇量为23%、奶粉添加量为18%,所制备的新型山楂咀嚼片口感好,有山楂独特的酸甜风味,色泽均匀一致,硬度好,咀嚼性好,符合大众口味。  相似文献   

6.
以大豆蛋白抗氧化肽作为基料,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利用直接压片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咀嚼片最佳配方及工艺,并对咀嚼片的抗氧化性及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抗氧化肽咀嚼片的最佳配方为以咀嚼片质量为基准,抗氧化肽添加量60%、麦芽糊精添加量4%、山楂粉添加量2%、甘露醇添加量30%、微晶纤维素添加量3%和硬脂酸镁添加量1%,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咀嚼片表面光滑、硬度适中、口感适宜。片质量差异限度、脆碎度以及崩解时限均符合《中国药典》(2020版)要求,咀嚼片的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48.76%±1.38%,还原力为0.45±0.00,表明抗氧化肽咀嚼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7.
葡萄叶通常作为废弃物被丢弃,但其富含黄酮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以葡萄叶为原料,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工艺制成咀嚼片,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和感官评定等探讨了葡萄叶咀嚼片的最佳配方,并测定了其总黄酮、白藜芦醇含量。结果表明葡萄叶咀嚼片的最佳配方为:葡萄叶粉40%、低聚果糖30%、甘露糖醇15%、微晶纤维素15%、柠檬酸4%、硬脂酸镁3%,制得的咀嚼片质地均匀、口感细腻、酸甜可口、具有独特葡萄叶清香,其总黄酮含量为49.33 mg/g、白藜芦醇含量为170.46μg/g。葡萄叶咀嚼片不仅能提高葡萄叶资源的利用,还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8.
以人参、大枣的超微粉为主要原料,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工艺,制备参枣超微粉咀嚼片,并对其品质进行评价。通过响应面分析方法确定咀嚼片最佳配方:人参超微粉20%,大枣超微粉40%,微晶纤维素15.39%,木糖醇22.58%,硬脂酸镁1.02%,柠檬酸0.97%,可制得口感细腻、有人参和大枣特有风味、表面光滑、色泽均匀、硬度适当、吸收利用率高的超微粉咀嚼片。  相似文献   

9.
鲟鱼软骨及鸡软骨是鱼类及家禽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均富含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以鲟鱼及鸡软骨为原料,添加一定的辅料并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技术进行咀嚼片制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进行压片配方配比的优化,探讨出最佳工艺及配方,从而研制出新型的鲟鱼及鸡软骨粉咀嚼片,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通过试验确定鲟鱼软骨粉咀嚼片的最佳配方为:9.4 g鱼软骨粉,加入3.5 mL65%的乙醇润湿剂,10 g麦芽糊精、0.4 g微晶纤维素、5.6 g乳糖粉作为填充剂,以2%硬脂酸镁作为润滑剂。鸡软骨粉咀嚼片的最佳配方为:9.4 g鸡软骨粉,加入8 mL 45%乙醇润湿剂,10 g麦芽糊精、0.6 g微晶纤维素、6.1 g乳糖粉作为填充剂,以2%硬脂酸镁作为润滑剂,制得口感适宜、风味俱佳的产品。  相似文献   

10.
以白芸豆水提物、甘蔗渣为主要原料,采用全粉直接压片工艺,以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甘蔗渣粒度、原料(白芸豆水提物和甘蔗渣)质量比、原料添加量、黏合剂(微晶纤维素)添加量、甜味剂(葡萄糖)添加量对咀嚼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分析法,根据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确定白芸豆甘蔗渣咀嚼片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对产品进行质量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白芸豆甘蔗渣咀嚼片的最佳配方为:原料27%、微晶纤维素10%、葡萄糖40%、可溶性淀粉21%、硬脂酸镁2.0%。其中,白芸豆与过100目筛甘蔗渣的质量比为80∶20。该配方下制得的白芸豆甘蔗渣咀嚼片色泽均匀,表面光滑,硬度与甜度适中,具有甘蔗香气,口感较好,平均片重1.26 g,硬度102.33 N,脆碎度<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利用胡萝卜渣制备咀嚼片,变废为宝。方法 以榨汁后的胡萝卜渣为原料,经过真空冷冻干燥、粉碎、造粒、压片成型等一系列工艺制成微粉咀嚼片。通过L_9(3~3)正交试验结合感官和技术指标评分对胡萝卜渣微粉咀嚼片配方迚行优化。结果 最佳配方为胡萝卜渣微粉用量64.5%、25%淀粉糊用量21%、α-环糊精用量9%、D-甘露糖醇用量2.5%、D-山梨醇用量2.5%、硬脂酸镁用量0.5%,幵以0.1%拧檬酸作榨汁前护色预处理。结论 制得的胡萝卜渣微粉咀嚼片颜色鲜亮,表面光滑完整,入口感细腻,甜度适中,咀嚼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以金橘为主要原料,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工艺,以颗粒产率、片重差异、硬度、脆碎度、口感及感官评价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法对金橘咀嚼片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响应面法优化的金橘咀嚼片配方工艺为:金橘70%,山梨醇15%,微晶纤维素15%,以60%乙醇为润湿剂,硬脂酸镁量为干颗粒重的0.50%。在此条件下金橘咀嚼片的综合评分为1.1026。所优化的配方工艺稳定可行,可为金橘咀嚼片的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梅花鹿胎盘多肽为原料制备咀嚼片,利用响应面分析得出梅花鹿胎盘多肽咀嚼片的最佳配方为多肽粉末10%、甘露醇36%、抗坏血酸4.5%、淀粉46%、阿斯巴甜0.4%、硬脂酸镁1%。该配方制得的成品形态完整,表面光滑,色泽均匀,口感细腻,爽口;硬度适中,且片重差异小于规定范围,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相关标准的要求。通过后期储藏实验可知本品应常温、干燥及避光处贮存,使其生物活性受到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4.
苦荞咀嚼片配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工艺,进行配方优化,研制新型无糖苦荞咀嚼片配方。结果表明:苦荞咀嚼片的最佳配方为苦荞粉83.2 g、南瓜粉7.0 g、蛋白糖0.7 g、柠檬酸1.1 g、CMC 1.0 g、β-CD 7.0 g可制得口感好、有特有风味、表面光滑美观、色泽均匀一致、硬度好、崩解性好、咀嚼性好的新型苦荞咀嚼片。  相似文献   

15.
以红萝卜缨为原料,通过超微粉碎技术获得萝卜缨超微粉,并以其为主要原料制备萝卜缨营养咀嚼片。以10%预煮沸淀粉浆作为黏合剂,通过设计正交试验优化配方,确定了咀嚼片的最佳配方:萝卜缨粉20%、蔗糖15%、硬脂酸镁为1.5%。原料经混合、制软材、造粒、干燥、压片等工序得到色泽淡绿,甜脆可口的咀嚼片。此外,通过对颗粒吸湿性的测定确定咀嚼片的生产环境要求相对湿度不大于78.73%。  相似文献   

16.
采用粉末直接压片工艺,运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山药粉咀嚼片的处方,并考察其稳定性。结果表明最佳处方组成为山药粉∶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罗汉果甜苷=250∶750∶1∶5,所制备的咀嚼片硬度与脆碎度均符合药典要求。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和光照对该咀嚼片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而湿度对其影响较大,故在生产、包装、储运过程中应注意防水、防潮。  相似文献   

17.
以青熟期托克逊杏为主要原料,运用湿法压片工艺,采用感官评价作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杏粉(青熟期托克逊杏)、矫味剂(木糖醇)、黏合剂(麦芽糊精)、填充剂(微晶纤维素)、助流剂(硬脂酸镁)的添加量对咀嚼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通过Box-Behnken 试验设计原理,确定青熟期托克逊杏咀嚼片的最佳制备工艺,对产品进行质量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青熟期托克逊杏咀嚼片的最佳配方为青熟期托克逊杏添加量40%、木糖醇添加量35%、麦芽糊精添加量10%、微晶纤维素添加量13%、硬脂酸镁添加量2.0%。在此配方下制成的青熟期托克逊杏咀嚼片表面光洁、颜色均匀、酸甜适中、杏味独特,口感舒适,硬度119.744 N,脆碎度小于1%。  相似文献   

18.
采用蛋白酶酶解鸭蛋清,经冷冻干燥制备氨基酸粉,再经湿法制粒压片制备营养价值高、口感好的鸭蛋清氨基酸咀嚼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咀嚼片的硬度、颗粒收率、休止角为指标,对糊精、甘露醇、奶粉、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进行了优化,得了鸭蛋清氨基酸咀嚼片的最佳配方为:蛋清粉0.4 g,糊精7 g,甘露醇8g,奶粉5 g,羧甲基纤维素钠0.5 g,硬脂酸镁0.3 g,按此配方制得的鸭蛋清氨基酸咀嚼片品质较好,其片重0.21 g,水分2.92%,灰分2.83%,蛋白质8.41%,氨基酸组成符合FAO/WHO提出的理想蛋白质条件。  相似文献   

19.
研究高速剪切提取技术辅助提取黑果枸杞中原花青素的工艺及其咀嚼片的配方制备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别考察提取次数、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剪切提取时间及剪切速率对黑果枸杞原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分别考察黑果枸杞提取物用量、微晶纤维素用量、木糖醇用量、苹果酸用量对咀嚼片口感和制备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速剪切法提取原花青素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8 (g/mL)、乙醇体积分数45%、剪切时间15 min,剪切速率19 000 r/min,提取1次。黑果枸杞原花青素咀嚼片最佳配方为:黑果枸杞原花青提取物40%、微晶纤维素15%、糊精20%、木糖醇10%、甘露醇10%、苹果酸2.5%。所制备的黑果枸杞原花青素咀嚼片表面光滑,色泽均匀一致,酸甜可口,入口柔顺,硬度和脆度适中,符合消费者的口感。  相似文献   

20.
优选视力健咀嚼片的最佳成型处方及工艺。采用正交设计试验进行筛选,辅以单因素考察,以颗粒休止角、片剂的硬度为指标,优选出最佳成型工艺。结果表明,视力健咀嚼片最佳成型处方为主药与辅料质量比1∶1,乳糖与甘露醇质量比1∶4,黏合剂为90%乙醇溶液,加1%硬脂酸镁作为润滑剂压片使得咀嚼片成型性最优。咀嚼片成型处方合理,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