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了提高冶金原料吊车的运行能力,本文给出了基于西门子PLC的变频器驱动系统。PLC及变频器是该系统的重要组成单元,各单元之间通过现场总线PROFIBUS-DP组成冶金原料吊车的控制系统。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具有快速的响应性,而且具有高可靠性、高灵活性、可扩展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胡洲  王志胜  甄子洋 《自动化学报》2014,40(7):1522-1527
针对欠驱动吊车系统的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非线性信息融合控制方法. 通过融合二次型性能指标函数中包含的未来参考轨迹和控制能量的软约束信息,以及吊车系统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的硬约束信息,获得协状态和控制量的最优估计. 针对控制量输入饱和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控制能量软约束信息自适应调节算法,使求出的控制量满足限制要求. 信息融合控制方法基于被控对象的离散模型设计,具有易于实现的特点. 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应用欧姆龙PLC、变频器、触摸屏对新型动臂吊车控制系统进行设计以及配件的组成、控制方式、参数设置.并对调试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解决。实践证明应用欧姆龙PLC、变频器、触摸屏很好的解决了新型动臂吊车的矢量控制.运行效果良好,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卢文生 《自动化仪表》2008,29(2):31-33,37
设计了一种基于双DSP的感应电机四象限变频调速系统.将基于电压定向矢量控制策略的PWM整流器与传统变频器相结合,通过实时控制输入电流,使变频器的输入电流具有较好的正弦性,其相位与电网电压相同,并自动实现能量双向传递,进而实现了变频调速系统的四象限运行.采用双DSP芯片控制方案实现系统功能,给出了具体的软、硬件设计方法,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系统及其实现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变频器在电气传动中具有无冲击启动和软停机的优良控制特性,因此他被广泛的运用到了锅炉的电气控制系统当中。本文作者简要介绍了变频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并分析了变频器在锅炉电气系统节能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三维桥式吊车自动控制实验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桥式吊车系统的特性,验证各种吊车控制方法的稳定性并考察其实际控制效果,根据桥式吊车的工作原理与组成结构,设计并搭建了一个三维桥式吊车实验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机械主体、驱动装置、测量装置和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实际吊车系统的动态特性和运行过程:其中的控制器部分基于Matlah/Simulink平台,可...  相似文献   

7.
路兴龙  王良勇 《控制工程》2013,20(5):891-895
针对实际桥式吊车系统物理参数不易获得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能量守恒的参数辨识方法。该方法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建立辨识回归方程,然后用非负最小二乘法处理辨识实验数据,得到桥式吊车的控制器设计模型。以桥式吊车实验系统为背景,模拟桥式吊车的实际运行特点,进行辨识实验,获得系统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用LQR 控制器验证了该方法在桥式吊车实验系统上辨识结果的准确性,证明该辨识方法对桥式吊车的控制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8.
由于工业实践对运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吊车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其动力学模型非线性很强,因此控制器结构十分复杂.另一方面,大型货物的摆动很难抑制,这给双吊车的自动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处理以上问题,首先,采用神经网络准确地估计了系统的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防摆控制方法,很好地实现了双吊车系统的防摆控制;然后,采用李雅普诺夫方法,严格地证明了系统在平衡点的渐近稳定性;最后,通过大量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张晓华  郭源博 《控制工程》2008,15(2):113-116
针对吊车系统定位和防摆的控制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套饱和方法的非线性控制策略。对吊车系统动力学方程进行部分反馈线性化,并通过坐标变换将其转化为便于控制器设计的严格前馈级联规范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嵌套饱和非线性控制方法设计了吊车定位防摆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较小的控制力作用下实现了吊车系统的定位和防摆,并且对于吊车系统参数的变化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卢彪  吴壮  方勇纯  孙宁 《控制理论与应用》2018,35(12):1805-1811
作为一种重要的物料运输工具,桥式吊车在各类工业场景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负载体积/质量的增大,很多时候不得不使用两台吊车来协同运送负载.目前对于这类双吊车系统的防摆研究仍然较少.本文针对这一情况,率先提出了一种输入整形控制方法.具体来说,首先分析了双吊车系统中存在的完整约束,通过对系统模型的合理简化,在不失准确性的情况下获得了台车位移与负载姿态角之间的近似动力学关系.在此基础上,求取出系统真实的振荡周期并设计出了合适的输入整形器.该整形器能够在不影响台车定位的情况下,充分抑制负载的摆动,并且对系统参数不确定性具有良好的鲁棒性.仿真和实验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1.
智能控制与常规控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罗公亮  卢强 《自动化学报》1994,20(3):324-332
智能控制是在常规控制理论与技术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目的是在非结构化、不确 定性与控制对象有强相互作用的环境中实现过程任务(追求目标)的闭环自动控制.虽然传统 人工智能方法应用于实际控制问题有很大困难,但是把对复杂环境建模的严格数学方法研究 同人工智能中新兴学派思想的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有可能导致新的智能控制体系结构的产生 和发展.这种研究将会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方向的交汇处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2.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局域网带来了很大的安全威胁,本文介绍了局域网安全控制的策略及局域网病毒防治的基本模型。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可拓控制的离散变结构系统的组合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刁晨  陈希平 《计算机仿真》2007,24(2):130-133
提出了一种新的离散变结构系统组合控制策略和一种改进的变速趋近律.众所周知,由于变结构控制系统中存在高频抖振,这一现象限制了变结构控制方法在各种工程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新的离散变结构系统组合控制策略的目的是使系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正常运动从而系统的鲁棒性得以提高.对于滑动模态的到达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的变速趋近率、指数趋近率和可拓控制的组合控制策略.这种新的控制策略能有效地削弱抖振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最后通过将传统组合控制策略与所提出的组合控制策略仿真比较,其结果表明新的组合控制策略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无法在线建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在线LS-SVM回归的非线性逆模型建立方法。在线LS-SVM能够跟踪时变非线性系统的动态特性,当系统参数随时间变化时仍然有效。在前馈控制中,在线LS-SVM建立系统逆模型,并与PID反馈控制相结合构成复合控制方法,应用于较一般的离散非线性系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在线LS-SVM建立非线性系统的逆模型的方法有效,复合控制策略具有良好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5.
网络控制系统降低了电缆成本,易于系统诊断和维护,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因此正逐渐应用于工业控制中.在网络控制系统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网络诱导时延,这降低了系统的性能甚至使系统变得不稳定.本文研究了系统建模,控制等问题.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网络控制系统是指通过网络形成闭环的实时反馈控制系统.针对同时具有网络诱导时延和数据包丢失的网络控制系统,研究了其建模、稳定性分析与控制器设计的问题.所考虑的网络诱导时延为小于一个采样周期的短时延,既可以是定常的也可以是时变的;随机丢包过程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任意丢包过程,其数字特征不必先验得到.运用Lyapunov方法,得...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的结构,以及用MATLAB模糊工具箱提供的ANFIS应用工具仿真,完成训练模糊神经网络,将智能控制应用在城市交通控制中。  相似文献   

18.
基于Fuzzy-PI双模控制的控制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叙述了孵化装置中有关温度与湿度的控制方法。为了提高控制精度、改善系统的动态、稳态性能,引入了基于Fuzzy-PI双模控制方法,并利用Matlab进行仿真。通过仿真和实际运行表明,采用了Fuzzy-PI双模控制以后,加快了动态响应,提高了控制精度,有效地降低了超调量,孵化率达到了规定的技术指标。对于实际中存在的非线性、大滞后、大惯性、难以建立数学模型的系统,采用该控制方法,不失为一种好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烤箱温度控制系统的模糊PID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与单纯的模糊控制和单纯的PID控制相比,采用模糊PID控制烤箱温度系统可以明显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以及稳态响应。  相似文献   

20.
微网控制策略是微网技术中最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种分布式电源发电机制和环境不同,所需控制策略也不同。针对风力发电机、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本文将模糊控制理论运用于控制系统中,利用参考电流和误差电流控制滞环环宽,使开关频率得到很好控制,从而有效控制了逆变器的输出电流。通过MATLAB/SIMULINK以及模糊控制块仿真,证明系统鲁棒性强,能提高电流跟踪精度和降低谐波,干扰和参数变化对其控制效果的影响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