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品内源酶会对食品色泽、质构、风味等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为延长产品货架期,在加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失活食品内源酶。大气压冷等离子体(Atmospheric cold plasma, ACP)是一种新型非热加工技术,在农业和食品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在ACP处理影响食品内源酶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ACP作用机制,并对研究内容进行讨论和展望,以期为ACP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有多项将大气压冷等离子体技术应用于食品工业的研究报道。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在浆果、沙拉等碳水基料中的应用较多,而在肉制品中的应用鲜有报道。为了分析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对牛肉品质的影响,澳大利亚科学家进行研究,将实验样本分为2组,一组真空包装,另一组未包装,样品分别暴露于不同强度的大气压冷等离子体环境中,然后进行10 d的真空包装贮藏和3 d暴露于空气中贮藏。结果表明:未包装并置  相似文献   

3.
鲜切果蔬因具有新鲜方便、无添加剂和营养价值高等优点而广受消费者喜爱,但是鲜切果蔬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极易受微生物污染,导致食品品质劣变并缩短货架期。大气压冷等离子体(Atmospheric cold plasma,ACP)是一种新型非热加工技术,广泛应用于食品及生物医药领域。本文综述了ACP对鲜切果蔬表面微生物的灭活效果以及对鲜切果蔬中酶活的作用,同时探讨了ACP处理对鲜切果蔬品质的影响,旨在为ACP在鲜切果蔬保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冷等离子体作为一种新兴的食品非热杀菌技术,已引起全球科学家的关注。该技术具备低温、短时、破坏性小、无残留等优点,目前在食品杀菌中已得到快速的发展。与传统的热杀菌技术相比,能够极大地减少食品杀菌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损耗,改善产品的色泽和风味,有效地解决热敏性食品的杀菌难题。该文综述了冷等离子体的杀菌机理、食品表面及包装材料的杀菌、净化废水、表面去污等领域应用研究进展,为冷等离子体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芽孢是某些细菌营养体在环境胁迫条件下形成的休眠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芽孢结构致密,对热、紫外线辐射等环境胁迫具有较强的抗性,很难被食品工业中常规的杀菌方法所杀灭,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非热加工技术在杀灭芽孢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冷等离子体是一种新型非热杀菌技术,具有杀菌效率高、能耗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在食品工业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冷等离子体杀灭食品中细菌芽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冷等离子体杀灭芽孢的作用机制,分析了影响冷等离子体作用效果的因素,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冷等离子体在食品安全控制领域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胡越  陈倩  刘骞  孔保华  刁新平 《食品科学》2021,42(11):271-277
日益严峻的生物膜污染给食品和医疗等行业的生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与一般存在于食品中的浮游微生物不同,微生物形成的生物膜有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性质,因此生物膜对杀菌处理具有更强的抵抗能力,而寻找绿色环保的抗生物膜技术也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作为一种新型的杀菌技术,冷等离子体杀菌操作简单、杀菌效果显著、能耗低,还可以很好地保持食品颜色、质地以及营养价值,在食品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本综述主要对冷等离子体破坏生物膜形成的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应用情况3 个方面进行介绍,旨在为冷等离子体抗生物膜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冷等离子体作为一种新型的非热加工技术,因其具有安全、绿色、能耗低等优点,在食品加工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冷等离子体使用的气体在电离过程中产生的紫外线、活性物质(如活性氧、活性氮、羟自由基和离子)等会通过辐射/修饰作用使生物大分子发生刻蚀及交联,或对食品组分(脂质、蛋白质、淀粉等)的表面结构和官能团进行修饰,使组分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食品的品质、功能特性等。本文综述了冷等离子体作用对食品主要组分(蛋白质、脂质、淀粉)、维生素和多酚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并讨论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以期为冷等离子体在食品工业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其营养价值和功能特性决定了加工食品的品质和稳定性。然而天然蛋白质的功能特性往往不能满足现代食品工业的需求,因此通过相应的科学技术改善蛋白质的功能特性显得十分必要。相比于传统改性方法,冷等离子体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非热物理改性方法,具有操作温度低、无需外源化学试剂、节约成本等优势,能够最大限度保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同时改善其功能特性。本文综述了冷等离子体不同产生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在食品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冷等离子体技术改善蛋白质功能特性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以期为冷等离子体技术在蛋白质改性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冷杀菌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杀菌技术给食品工业带来了新的革命。综述了目前食品领域的杀菌新技术——冷杀菌技术及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展望了冷杀菌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王萌 《食品安全导刊》2024,(4):185-187+192
为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对食品质量的消费需求,食品工业致力于采用温和的方法加工食品,而与热加工相比,食品非热加工技术可在有效杀菌与钝化酶的同时较好地保持食品原有营养物质与活性物质,因此近年来颇受欢迎。本文介绍了超高压处理、超声处理、冷等离子体、脉冲强光技术等非热加工技术研究进展,以期为食品非热加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姜黄素介导的光动力冷杀菌技术是食品工业中新型杀菌技术之一,由于其高效,安全且能保持食品品质及感官特性,因此在未来食品杀菌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介绍了姜黄素介导光动力冷杀菌技术的杀菌机理和影响食品杀菌效果的因素,并与其他冷杀菌技术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姜黄素介导的光动力冷杀菌技术在食品杀菌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流体食品冷灭菌是一类新型灭菌技术。本文介绍了超高压、辐射、高压脉冲电场、非热等离子体、脉冲强光、膜分离等冷灭菌技术的特点、研究现状及其在流体食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非热加工技术,目前已在食品行业中的多个领域得到应用,该技术利用食品周围介质产生光电子、离子和自由基等活性物质,对食品中微生物的抑制和化学农药的降解具有独特的作用。本文以新鲜果蔬、生鲜海鲜、肉及家禽制品等为研究分析对象,系统地论述了低温等离子体的形成机理和技术特点,分析影响其杀菌效率的因素及提高杀菌效率的技术条件,并在此基础上从抑制微生物生长维持食品新鲜度的角度,归纳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新鲜果蔬、生鲜海鲜、肉及家禽制品等的应用研究进展,展望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应用发展趋势,为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食品杀菌技术不断得到研究与应用。传统杀菌技术虽然能保证食品在微生物方面的安全,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和天然特性。为了更大限度保持食品固有品质,一些新型杀菌技术应运而生,如超高压杀菌技术、低温等离子体杀菌技术、纳米颗粒杀菌技术、酸性电解水杀菌技术和噬菌体杀菌技术。本文详述了这些新技术的原理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并对它们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新型杀菌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推广应用和提高食品的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冷等离子体(CP)技术是环境友好的新兴食品非热加工技术,为了促进我国粮油行业研发冷等离子体发生设备,概述了冷等离子体在改善面粉、淀粉及蛋白粉的功能性,减少米饭蒸煮时间,提高籽粒的安全性,降低油脂氢化中反式脂肪酸的生成,降解粮粒真菌毒素及防治储粮害虫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并提出冷等离子体作用于粮油食品中的机制,包括活性氧和活性氮反应,酸碱度降低学说和生物大分子修饰。冷等离子体处理后粮油食品的pH降低,脂质氧化作用增加,这对设备和工艺研发提出了新要求,今后研究中要规范给出冷等离子体设备处理粮油食品及原料的参数,这对加速冷等离子体技术在粮油行业应用的法规制定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真菌毒素可损害动物和人的健康,并给食品行业造成经济损失。冷等离子体作为新兴的非热技术,具有绿色环保、高效等优势,在真菌毒素降解方面颇有成效。本文总结了冷等离子体处理后真菌毒素降解机理,论述了不同放电方式及处理条件下的冷等离子体处理后黄曲霉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的降解产物结构,阐述可能的降解路径,综述了冷等离子体对真菌毒素纯品及依附于食品基质上的真菌毒素的降解效果,从真菌毒素降解产物毒性角度,从结构毒性、细胞毒性、动物毒性三个方面分别探讨冷等离子体处理后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为冷等离子体在降解食品真菌毒素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食品非热杀菌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食品非热杀菌技术系指不使用热能杀死食品中微生物,最大限度保持食品原有营养、质构、色泽和风味的一类新型杀菌技术;该文重点介绍超高压杀菌、高压脉冲电场杀菌、等离子体杀菌、紫外线杀菌、臭氧杀菌等非热杀菌技术原理、特点及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当前食品工业加工方法主要依赖于传统的热处理与化学方法,这些方法往往会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产生负面影响,且存在高成本、环境不友好等弊端,开发高效、绿色的食品加工方法已成为食品业界亟待解决的难题。脉冲电场(Pulsed Electric Field,PEF)技术是一种利用高电压振幅的电磁脉冲对物料进行处理的物理方法,作为一种新兴的非热加工技术,PEF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吸引了广大学者对其进行广泛而深刻的讨论,以期将其应用于食品工业。该研究综述了脉冲电场技术的原理、应用机制,包括电穿孔理论、电流体、等离子体以及电化学反应与自由基激活假说,并对其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进行总结与归纳,为食品加工领域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法,有利于推动脉冲电场技术在食品加工领域的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介绍了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的改性机理、改性方法(包括等离子体表面处理、等离子体聚合沉积、等离子体接枝聚合)、产生方式(电晕放电、介质阻挡放电、大气压辉光放电、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及在纤维表面改性方面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20.
微波辅助萃取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微波辅助萃取作为一种新的分析分离技术,具有许多突出的优势。该文综述了微波辅助萃取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包括有效成分的提取、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及食品分析,讨论了该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前景,以期加速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