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品胶的乳化能力是食品胶最重要的功能特性之一,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测试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研究FJAT-10151-DTJZ、FJAT-10272-GG、卡拉胶、果胶、凝胶多糖、黄原胶、瓜儿豆胶、壳聚糖、魔芋胶、刺槐豆胶、低酰结冷胶和高酰结冷胶等12种食品胶对有机相二甲苯和油相花生油的乳化效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食品胶均具有乳化稳定作用,为进一步研发食品胶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刺槐豆胶的流变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对刺槐豆胶的流变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表明:刺槐豆胶的粘度随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浓度为2%时,其粘度46.4MPa.s;刺槐豆胶为非牛顿流体,其粘度随切变速度的增加而降低;小于80℃加热时可使刺槐豆胶的粘度增加,60℃为刺槐豆胶的最佳加热温度;冷冻对刺槐豆胶溶液的粘度没有影响,而冷藏可使刺槐豆胶的粘度有所下降;pH对刺槐豆胶溶液的粘度影响不大,即刺槐豆胶在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较为稳定;刺槐豆胶与黄原胶无协效性。  相似文献   

3.
槐豆胶与黄原胶复配胶的流变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槐豆胶、黄原胶及其复配胶的流变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槐豆胶和黄原胶有强烈的协效增稠性,槐豆胶与黄原胶复配胶的粘度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复配胶为“非牛顿流体”;复配胶溶液的最佳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为60℃,加热60min;pH对复配胶的粘度有一定的影响;冻融变化使槐豆胶和黄原胶复配胶的粘度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黄原胶分别与刺槐豆胶、瓜尔豆胶、魔芋胶复配对花生乳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分析样品沉淀率、油脂析出率、粘度及高温稳定性观察,结果表明,黄原胶与瓜尔豆胶复配时花生乳稳定性最好,最佳复配比例为黄原胶:瓜尔豆胶=1:2,最佳复配用量为0.05 %.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沙蒿胶冷水溶和热水溶部分的流变性,沙蒿胶溶于冷水和热水中,其流变性有所不同.考察了浓度、温度、剪切力、pH、冻融等参数对沙蒿胶粘度的影响.沙蒿胶与瓜尔豆胶、黄原胶、海藻酸钠具有明显的协效性,与卡拉胶、壳聚糖、决明子胶、魔芋粉无协效性.  相似文献   

6.
决明子胶泠水溶部分和热水溶部分的流变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了决明子胶冷水溶和热水溶部分的流变性,决明子胶在冷水和热水中溶解,其流变性有所不同。考察了浓度、温度、剪切力、pH值、冻融变化、盐度等参数对决明子胶溶液的粘度的影响。决明子胶与黄原胶、卡拉胶具有明显的协效性,与瓜尔豆胶无协效性。  相似文献   

7.
黄原胶与其它食品胶协同增效作用 及其耐盐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黄原胶、羟丙基淀粉、CMC-Na、瓜尔豆胶、刺槐豆胶、魔芋精粉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黄原胶与其它食品胶2种或3种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及其耐盐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黄原胶与羟丙基淀粉、CMC-Na复配无协同增效作用,黄原胶与刺槐豆胶、魔芋精粉、瓜尔豆胶有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两者或三者按适当比例配合后,耐盐稳定性显著提高,用量比任一单一胶少,而且使用成本大幅度降低,因此复配食品胶在高盐食品中使用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黄原胶与其它食品胶协同增效作用及其耐盐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黄原胶、羟丙基淀粉、CMC-Na、瓜尔豆胶、刺槐豆胶、魔芋精粉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黄原胶与其它食品胶2种或3种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及其耐盐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黄原胶与羟丙基淀粉、CMC-Na复配无协同增效作用,黄原胶与刺槐豆胶、魔芋精粉、瓜尔豆胶有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两者或三者按适当比例配合后,耐盐稳定性显著提高,用量比任一单一胶少,而且使用成本大幅度降低,因此复配食品胶在高盐食品中使用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黄原胶是一种用途非常广的食品增稠剂,并且与其他的食品添加剂有很好的复配效应,本文综述了黄原胶的结构与性质,黄原胶与魔芋胶、槐豆胶、瓜尔豆胶、结冷胶、琼脂单体的复配以及黄原胶与两种及两种以上食品增稠剂的复配应用研究。复配产生了良好的协同增效,协同凝胶效应,也使得食品稳定性大大提高,凝胶性由脆到富有弹性的任意转变。  相似文献   

10.
黄原胶流变学特性及其协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黄原胶溶液的黏度变化以及剪切速率和时间对其流变学特性的影响,此外还对黄原胶与瓜尔豆胶、CMC、果胶的协效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黄原胶溶液的黏度值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对其进行线性回归得方程y=157.8x-182.07,其相关系数达到0.9838.触变性的测定发现,在升速过程中黄原胶的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在降速过程中,表观黏度有一定的回升,具有很明显的假塑性,并且能够形成触变环,不同浓度黄原胶溶液的黏度值都是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这些现象表明,黄原胶溶液是一种正触变性流体.此外还发现,黄原胶和瓜尔豆胶具有一定的协效性,当黄原胶同瓜尔豆胶的比例为9 ∶ 1时,表观黏度值达到最大,为768.2mPa.s.黄原胶与CMC、果胶无协效性.  相似文献   

11.
黄原胶与魔芋胶的协效凝胶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黄原胶与魔芋胶均为非凝胶多糖,但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共混可以得到凝胶。当黄原胶与魔芋胶以0.7/0.3的配比共混,多糖总浓度为1%时,二者的协效凝胶性最强,即凝胶强度最大,同时对制备温度和体系盐离子浓度对多糖共混凝胶性的影响作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当制备温度80℃,盐离子浓度为0.2mol/L,凝胶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提高糯玉米汁稳定性,比较研究不同亲水胶体(黄原胶、海藻酸钠、瓜尔豆胶和刺槐豆胶)对糯玉米汁体系稳定系数、离心沉淀率、相对黏度和感官的影响,并探讨糯玉米汁体系的静电稳定性。结果表明:黄原胶具有一定的乳化效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糯玉米汁脂肪圈的形成;海藻酸钠、瓜尔豆胶和刺槐豆胶对糯玉米汁的稳定效果较好,并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加,体系稳定系数和相对黏度逐渐提高;而黄原胶与海藻酸钠、瓜尔豆胶、刺槐豆胶分别以不同质量比复配时,在黄原胶、刺槐豆胶质量比1:4时,糯玉米汁体系稳定性最佳。  相似文献   

13.
皂荚豆胶冷水溶部分和热水溶部分的流变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研究对皂荚豆胶冷水溶和热水溶部分的流变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浓度、温度、剪切力、pH值、冻融等变化对皂荚豆胶的粘度有较大影响;皂荚豆胶与黄原胶、卡拉胶具有明显的协效性;皂荚豆胶在冷水和热水中溶解,其流变性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低浓度黄原胶冷水溶和热水溶部分的流变性,黄原胶在冷水和热水中溶解,其流变性有所不同。考察了浓度、温度、剪切力、pH值、冻融变化等参数对黄原胶溶液的黏度的影响。黄原胶与魔芋胶具有明显的协效性,与卡拉胶、CMC-Na无协效性。  相似文献   

15.
<正> 亲水性胶体是指水溶性多糖,其作用是使多糖分散体系具有黏度和形成凝胶的能力。根据原料来源,亲水性胶体可分为:生物胶(黄原胶、葡聚糖、结冷胶)、植物胶(刺槐豆胶、瓜尔豆胶)、植物渗出液(阿拉伯胶、黄耆胶)、海藻胶(卡拉胶、琼胶)、纤维素及衍生物(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淀粉及其衍生物、动物胶(明胶)、果胶。 在乳制品工业中被广泛应用的亲水性胶体主要有刺槐豆胶、瓜尔豆胶、果胶和卡拉胶。主要作用是保护体系中的蛋白质以耐受加工中  相似文献   

16.
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卡拉胶、魔芋胶和刺槐豆胶的三元复配胶的持水性、粘度和凝胶强度,并以此为评价标准,确定三元复配胶较优的质量配比为:m(卡拉胶)∶m(魔芋胶)∶m(刺槐豆胶)=2∶2∶1;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不同浓度的混合胶体溶液的流体类型,以及浓度和温度的变化对混合胶体溶液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5℃下,浓度为2g/L的胶体溶液是牛顿流体,其余的浓度的胶体溶液均为假塑性流体,且随着浓度的增大,非牛顿指数(n)降低;体系的粘度与浓度呈二项式的关系;温度和粘度的关系可用Arrhenius方程拟合。  相似文献   

17.
低浓度黄原胶冷水溶部分和热水溶部分的流变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低浓度黄原胶冷水溶和热水溶部分的流变性,黄原胶在冷水和热水中溶解,其流变性有所不同。考察了浓度、温度、剪切力、pH值、冻融变化等参数对黄原胶溶液的黏度的影响,对黄原胶与魔芋胶、卡拉胶、CMC-Na的协效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常用食品胶耐盐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原胶、羟丙基淀粉、CMC-Na、瓜尔豆胶、刺槐豆胶、魔芋精粉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单一胶的增稠特性和耐盐特性,同时也对这几种胶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和复配胶的耐盐稳定性进行研究,探讨出耐盐性好、用量少、成本低的复配食品胶,为食品胶更好地应用于高盐食品中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胶体对悬浮果粒果汁饮料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魔芋胶、刺槐豆胶与黄原胶对悬浮果粒果汁饮料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魔芋胶、刺槐豆胶与黄原胶以3∶2∶2比例复配,用量为0.06%时,悬浮果粒果汁饮料的稳定性最好,且黏度适中,无明显凝胶现象。  相似文献   

20.
皂荚胶与黄原胶复配胶的流变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皂荚胶与黄原胶的最佳配比及其复配胶流变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皂荚胶与黄原胶在配比为4:6时复配胶的协效性最好,皂荚胶与黄原胶复配胶为“非牛顿流体”,60~100℃下加热,复配胶的粘度有较大幅度的升高,60-90min是皂荚胶和黄原胶复配胶的最佳加热时间,复配胶溶液在碱性条件下稳定,但酸性条件对复配胶溶液的粘度有较大影响,冻融变化可使皂荚胶与黄原胶复配胶溶液的粘度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