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声波辅助萃取-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马齿苋中总黄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凤林 《中国酿造》2012,31(2):82-86
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对马齿苋总黄酮进行提取,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对其进行分析测定。分析测定时,选定测定波长510nm,参比波长576nm,芦丁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A=9.1426C-0.0057,R2=0.9923,研究表明该方法精密性、重现性好;超声波提取时,通过单因素试验及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优化确定了马齿苋中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如下:乙醇浓度70%vol,料液比1∶28,超声时间35min,超声温度43℃,在此最佳条件下马齿苋中总黄酮的含量为9.61%。  相似文献   

2.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足浴盐中草药植物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检测波长为510nm,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R=0.9995,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0.50%.结果表明:此法准确度较高,可用于足浴盐中草药提取物中总黄酮成分分析.  相似文献   

3.
以乙醇作溶剂,水浴加热回流提取雪莲果中的绿原酸,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进行扫描.对比绿原酸标准品和雪莲果提取液的紫外扫描图谱,发现在330nm处都有一个最大吸收峰.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以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物料比作为试验因子进行L9(34)正交试验.绿原酸标准品标准工作曲线的线性方程:A=-0.12 575+59.185 27C,相关系数r=0.9997.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雪莲果中绿原酸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质量分数为40%,物料比为1:18(g/mL),于沸水浴中回流提取时间为2.5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测得雪莲果中绿原酸含量为0.052%.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新鲜石榴皮、干石榴皮、石榴带籽果实和去籽果实中绿原酸、总花青素、总黄酮和维生素C的含量差异。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绿原酸、总花青素、总黄酮,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结果:鲜果皮中的绿原酸、总花青素、维生素C含量都高于干果皮。去籽果实中绿原酸、总花青素类成分、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带籽果肉,说明可能石榴籽中这3种成分含量很少甚至没有。而总黄酮含量带籽果肉高于去籽果肉2倍,说明石榴籽里含有黄酮,且含量高于果肉。石榴皮中绿原酸和总花青素类成分含量都较高,超过3%。结论:在今后的石榴皮和果肉活性成分提取时,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马蹄皮中总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测定马蹄皮中总黄酮含量的光谱分析方法.以40%乙醇为溶剂,微波辅助提取马蹄皮中的总黄酮.以芦丁为标准样品,以NaNO2-Al(NO3)3-NaOH为显色剂,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在510 nm测量波长测定马蹄皮中总黄酮含量.回归方程A=0.0105 C+0.0014,相关系数R2=1,黄酮浓度在8.41 mg/L~82.88 mg/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测定结果显示,马蹄皮中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为1.59%,重现性试验RSD=1.38%(n=6),平均回收率99.6%(RSD=0.799%,n=6),精密度试验RSD=1.64%(n=6).  相似文献   

6.
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桔皮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建立了-种桔皮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的简便而准确的方法.选用测定波长310 nm,以芦丁(Rutin,95%)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庹法进行桔皮总黄酮含量的检测,并与NaNO2-Al(NO3)3-NaOH体系分光光度法,波长510 nm下测定其吸光度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芦丁在10~50 mg/L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68%,RSD为1.20%,6(n=6).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桔皮中总黄酮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牛奶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牛乳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先建立标准曲线与回归公式,再将牛奶样品提取、甲酯化后,进行紫外检测。结果表明,共轭亚油酸甲酯的最大吸收波长是234nm;共轭亚油酸浓度的有效测定范围是0.00856-0.0428mg/mL;吸光度与共轭亚油酸浓度间的回归公式为Y=52.602X 0.0917(R2=0.9862);得出共轭亚油酸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经验公式为:共轭亚油酸浓度C(mg/mL)=0.019×吸光度(ABS);并且推出了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牛奶中共轭亚油酸含量的计算公式。同时,检验了几种市售牛奶中共轭亚油酸,其平均含量为1.64mg/g。  相似文献   

8.
可见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女贞子总黄酮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可见光及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女贞子总黄酮含量,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是以芦丁为参照品,硝酸铝作显色剂,在510nm波长测定总黄酮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以芦丁为参照品,在359nm波长测定总黄酮含量。经过比较,认为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较理想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9.
不同产地与不同采收期一点红总黄酮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一点红中总黄酮含量,建立了一种以总黄酮含量变化为基础的一点红质量测定方法,确定了一点红最佳采收期。利用单因素与正交试验设计法考察最佳提取条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于510nm波长处测定总黄酮含量。芦丁在0.0104-0.8160m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RSD为1.069%(n=6)。样品的总黄酮含量在6.30~14.16mg/g之间,结果表明,广东韶关的一点红总黄酮含量较高,一点红最佳采收期为九月份。  相似文献   

10.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马林果中所含的总皂苷成分进行了研究。回归方程为y=0.225 0.1725X,r=0.9973,在0.0094 ̄0.056mg/mL范围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通过正交设计法选择出最佳试验条件为A3B2C2D3。最大吸收波长为550nm,回收率为90% ̄104%。  相似文献   

11.
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测定啤酒中蛋白质含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志江 《酿酒》2008,35(1):70-72
以啤酒为原料,利用蛋白质与考马斯亮蓝显色原理,测定啤酒中蛋白质含量,并对测定条件进行优化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波长在595nm处蛋白质有最大吸收峰,反应时间3~5min为最适宜,SDS对马斯亮蓝测定蛋白质含量有干扰。测定所用的标准曲线方程为:v=0.1296x+0.0907。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量蛋白质含量与凯氏定氮法相比较误差范围3%~8%。  相似文献   

12.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楂中绿原酸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中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对山楂中的有效成分绿原酸进行了分离,并对其进行了含量测定,建立了反相HPLC测定山楂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色谱柱:Kromasil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甲酸(9:91:0.1),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327nm,柱温:35℃。加样回收率为98.2%,RSD为0.80%。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准确地测定果蔬中总多酚和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富集待测物质,用纯水洗脱回收水溶性干扰物质,用甲醇洗脱回收多酚类物质,加热水洗脱液除去其中的维生素C,优化福林酚比色法,测定总多酚和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该方法的线性方程为Y=0.0118X+0.0045,R2=0.9989,确定福林酚比色法的条件为:在760 nm处测定,福林酚试剂:水(1:1),7.5%的Na2CO3溶液,温度为20~30℃,静置60 min。通过采用福林酚比色法分别测定原料提取液(RE)和水洗脱液(WE)中还原性物质的含量,取其差值作为样品总多酚含量。同时,测定加热处理水洗脱液(HWE)中还原性物质的含量,取其与WE测定结果的差值作为样品维生素C的含量。结论此方法简便实用、条件易满足,分析结果可靠,可应用于果蔬总多酚和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圣女果中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色谱中采用Hypersil-C18色谱柱,0.1%草酸作流动相,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54nm。维生素C在20-100mg/L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51.59x-55.12,相关系数R2=0.9998;5,回收率为97.88%-101.52%,相对标准偏差等于0.15%。所用测定方法简便、快速,能准确测定圣女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杜仲叶中绿原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正交试验选择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最佳提取条件:30%甲醇回流20min,用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含量:色谱柱为Kromasil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02%磷酸溶液(体积比22:78),波长327nm,流速1.0ml/min。绿原酸在9.68~242μg/ml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9,本法快速、简单、准确、分离度好、回收率大于95.9%。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制定清热化痰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定性鉴别方中的麻黄和浙贝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绿原酸的含量,色谱柱为Unitary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1%醋酸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30℃,检测波长为327 ...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不同生长年限、不同部位杜仲中的5 种苯丙素类成分含量。方法:采用HiQ 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0.2%甲酸(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2 min,4%~12% B;12~35 min,12%~14% B,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7 nm,柱温25 ℃,进样量5 μL。结果:绿原酸、咖啡酸、原儿茶酸、松柏苷、紫丁香苷5 种成分分别在0.04~1 mg/mL(R2=0.999 7)、0.001 6~0.029 mg/mL(R2=0.994 0)、0.001 6~0.04 mg/mL(R2=0.998 9)、0.008~0.04 mg/mL(R2=0.998 7)、0.013~0.029 mg/mL(R2=0.998 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不同添加水平加标回收率为94.05%~107.02%,其相对标准偏差在0.95%~4.11%之间。结论:建立方法适合方法学验证要求,可用来对杜仲叶、杜仲干皮中5 种苯丙素类成分(绿原酸、咖啡酸、原儿茶酸、松柏苷、紫丁香苷)进行含量测定。不同生长年限杜仲叶中的5 种苯丙素类活性成分总量高于杜仲干皮。因此,在制备含杜仲保健食品时,可考虑应用杜仲叶作为杜仲干皮的替代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结石通胶囊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C18柱(250 mm×4.6 mm,5μm),乙腈-0.5%磷酸溶液(7:93)为流动相,柱温3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26 nm。结果绿原酸在0.020 42~1.0210μg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00%,RSD 2.54%(n=9)。结论该方法重复性、准确性良好,可用于测定结石通胶囊中绿原酸含量。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龟苓膏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样品经50%甲醇超声提取,以Gemini-C18色谱柱(250 mmnx4.60mm,5μm)为分离柱,以甲醇-0.4%瞵酸溶液(22:78)为流动相,用紫外检测器于327nm处检测,外标法定量.方法检出限为0.05μg/mL,加标回收率为97%,相对标准偏差(n=6)...  相似文献   

20.
棉织物前处理酶解产物的快速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棉织物果胶酶精练体系中果胶的裂解产物不饱和半乳糖醛酸,研究淀粉酶、纤维素酶及助剂对测定方法的影响。结果表明,239nm可以作为果胶酶酶解产物测试的特征吸收波长。通过工艺试验将此方法与DNS显色法进行比较表明,紫外分光光度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