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用复合凝聚法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壁材,将食用色素微胶囊化。采用正交试验获得了最佳包结条件为:明胶与阿拉伯胶的质量比为1:1、胶体与食用色素的质量比为10:4、包结的温度为40℃、体系的pH值为4.0,这个复合凝聚方法可得到较高的收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复凝聚法制备复配微囊悬浮剂,提升杀虫活性,并依靠天然可降解囊材的优势减轻环境污染。[方法]试验以阿维菌素、四氯虫酰胺为研究对象,选取明胶、阿拉伯胶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2%阿维菌素·四氯虫酰胺微囊悬浮剂,通过HPLC法确定其包埋率,并对复配微囊悬浮剂的释放机制进行探讨。[结果]以4%SC-3作为乳化剂,3%SP-SC-2728为分散剂,0.2%黄原胶和0.3%硅酸镁铝作为混合增稠剂,以1%明胶∶1%阿拉伯胶=1∶1为壁材,制备的微囊包埋率达100%,微囊悬浮率高,稳定性好,同时能显著降低紫外照射对原药的降解,微囊以Fick扩散和壁材骨架溶蚀2种机制进行药物释放。[结论]微囊悬浮剂缓释效果显著,同时降低了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  相似文献   

3.
复凝聚法制备明胶/阿拉伯胶含油微胶囊工艺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复凝聚法制备含油微胶囊的工艺过程。以大豆油为囊芯材料,阿拉伯胶与明胶为璧材,研究了溶液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壁材浓度,搅拌条件等对微胶囊产品质量的影响。发现搅拌速度对微胶囊的粒径大小和分布影响很大。最佳工艺条件为:明胶与阿拉伯胶质量比为1,浓度都为2%,pH值为4.0~4.5,搅拌速度为1500 r/min,反应温度为55℃,凝聚时间为15~20min,固化温度为10℃,固化时间60 min。  相似文献   

4.
采用复合凝聚法,以广藿香精油为芯材,壳聚糖(CTS)和阿拉伯胶(GA)为壁材,制备了广藿香精油微胶囊。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仪、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对微胶囊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乳化剂用量为质量分数1%,芯壁质量比为1∶2,乳化转速为2 500r/min,复凝pH为5,固化剂用量为1.5g时,微胶囊包封率和载药量最佳,微胶囊球形规则、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10.5μm。  相似文献   

5.
摘要:以一氯三嗪-β-环糊精(MCT-β-CD)为壁材,晚香玉香精为芯材,通过包络法制备一氯三嗪-β-环糊精晚香玉香精纳米粒。研究了壁材与芯材的质量比、乙醇与水的体积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搅拌速度对晚香玉香精纳米粒粒径的影响,并采用动态激光光散射仪(DLS)、透色电镜(TEM)、红外光谱(IR)及热重分析仪(TGA)对其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 v(乙醇):v(水) = 1:0.7,m(香精):m(壁材) = 1:15,反应时间10h,搅拌速度1300rpm,温度为35℃的条件下制备的晚香玉香精-一氯三嗪-β-环糊精纳米粒的粒径为216.4nm,粒径分布系数(PDI)为0.221,香精装载量达17.2%,能减缓高温下香精的释放速率。  相似文献   

6.
选用明胶、阿拉伯胶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了明胶/阿拉伯胶牛至精油微胶囊,研究该微胶囊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番茄灰霉菌、番茄早疫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牛至精油微胶囊的包埋率为80.34%,产率为83.69%,牛至精油经微胶囊化后对四种供试菌株的抑制效果更加持久。  相似文献   

7.
选用明胶、阿拉伯胶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了明胶/阿拉伯胶牛至精油微胶囊,研究该微胶囊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番茄灰霉菌、番茄早疫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牛至精油微胶囊的包埋率为80.34%,产率为83.69%,牛至精油经微胶囊化后对四种供试菌株的抑制效果更加持久。  相似文献   

8.
吴春  张艳  代丽君 《化学与粘合》2006,28(6):413-415,423
为扩大原花青素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以原花青素为心材,对其微胶囊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微胶囊化工艺的最佳壁材组合为:乙基纤维素、阿拉伯胶、麦芽糊精;原花青素占复合壁材的最佳质量百分数为15%;乳化剂占原花青素的质量百分数为0.6%。通过混料实验确定复合壁材的最佳配比为:乙基纤维素25%,阿拉伯胶33.33%,麦芽糊精41.67%,包埋率可达88.1%。原花青素微胶囊在正己烷中的溶解度为87.1mg/g,而未包埋的原花青素溶解度仅为43.5mg/g。  相似文献   

9.
以球磨法制备的炭黑、TiO2的四氯乙烯电泳分散体系为囊芯,以明胶、阿拉伯胶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了电泳微胶囊.详细研究了壁材比,反应温度、表面活性剂浓度、pH的控制、固化条件等因素对微胶囊性能的影响,并采用落球冲击实验对微胶囊强度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微胶囊制备的优化条件为明胶与阿拉伯胶用量比为1∶1(W∶w),反应温度5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浓度0.001g·mL-1,醋酸浓度5.0% ~7.5%,戊二醛浓度10%~15%.囊壁固化条件是在pH=4.5~4.8、5℃时固化1h后,然后在pH=8~11、50℃时再固化70 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机械强度高且表面光滑,粒径分布在30~80 μm,产率高于90%.用微胶囊制备的显示器件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反射率达到45%~56%,对比度为5~7,响应时间为190~400 ms.  相似文献   

10.
以磺化碱木质素聚氧乙烯醚(SAL-PEG)/聚乙烯亚胺(PEI)为壁材,阿维菌素原药为芯材,采用静电自组装法制备了木质素基阿维菌素微胶囊(AVM-CS)。分别研究芯壁比、交联剂的用量、交联反应pH、NaCl溶液浓度等因素对微胶囊成囊性能和缓释性能的影响,确定优化的AVM-CS成囊参数为:芯壁比=2/5、戊二醛用量=2%、交联pH=8,在1 mol/L NaCl溶液中成囊。制备的AVM-CS呈不规则球状,粒径范围为1~5μm。缓释性能研究发现AVM-CS与聚氨酯壁材制备的阿维菌素微胶囊的缓释效果相当,但是AVM-CS的释放比较完全,原药的利用率更高。  相似文献   

11.
那他霉素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微胶囊技术提高那他霉素(NA)的抗光解性能.[方法]复凝聚法,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作壁材,以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测试微胶囊释放和抗光解.[结果]优化工艺为壁材质量浓度20 g/L、芯壁比1.5∶1、反应pH值4.5、反应时间90 min;以水和30%甲醇溶液为释放介质,微胶囊具良好的通透性和缓释性;在紫外光下,NA微胶囊相对活性下降50%的时间为79 min,较NA浓缩液和NA悬乳剂(含UV-531)分别提高3.0倍和1.1倍.[结论]NA微胶囊可显著提高NA的抗光解性能,作为农用杀菌剂具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12.
研究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研究了光甘草定微胶囊的制备工艺,探讨了芯壁质量比、增溶剂使用量、乳液均质时间和搅拌速度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芯壁比为2∶1,增溶剂为0.5%,均质时间为10 min,搅拌速度为750 r/min。通过本工艺制备得到的光甘草定微胶囊包裹率可达40%,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3.91μm),将其喷雾干燥后得到光甘草定微胶囊粉末为淡黄色,无刺激气味,可溶于丙二醇等有机溶剂。包裹后的光甘草定微胶囊,减淡了原有的棕黑颜色和刺鼻气味,可很好地用作化妆品美白添加剂。  相似文献   

13.
乳化剂对自修复微胶囊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改性脲甲醛树脂为囊壁,以苯乙烯为高分子囊芯,原位聚合法合成了一种全新的自修复微胶囊——改性脲甲醛包覆苯乙烯微胶囊。实验中采用了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以及阿拉伯树胶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的复配,通过光学显微镜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检测,分析了乳化剂对微胶囊合成的影响。并对合成的微胶囊采用光学显微镜(OM)观察其形貌并对粒径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4.
李建  黄志雄  孙忠登 《粘接》2011,(6):51-55
以2-乙基-4-甲基咪唑(2E4MI)为芯材、聚乙二醇(PEG-6000)为壁材,采用熔融喷雾法制备了一种环氧片状模塑料用微胶囊固化剂。对微胶囊进行了表征,对环氧树脂的固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胶囊固化剂中囊芯材料2E4MI的质量分数约为l3.7%。ESMC的最佳固化工艺确定为:101℃/10min+111℃/10min+150℃/10min+180℃/10min。微胶囊化固化剂中的PEG-6000壁膜在常温下可以阻止环氧树脂的固化,使ESMC树脂糊体系具有更好的室温贮存稳定性。固化剂的微胶囊化不会引起固化机理的变化。环氧树脂的固化度α可达0.93。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布拉酵母对环境的耐受能力,采用复合壁材制备布拉酵母微胶囊。利用正交法考察了变性淀粉、β-环糊精和明胶3种材料的比例对微胶囊有效活菌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单因素法和正交实验对复合壁材浓度、进风温度、通气量和上料速度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观察微胶囊形态并考察对模拟消化液的耐受能力。结果表明:布拉酵母质量分数为10%时,变性淀粉、β-环糊精和明胶的最佳配比为6∶3∶5。喷雾干燥最佳工艺参数为:复合壁材质量分数16%、进风温度80℃、通气量550L/min、上料速度15mL/min。各因素对喷雾工艺的影响程度为:进风温度>复合壁材浓度>上料速度>通气量。采用最优条件制备的布拉酵母微胶囊呈球形,表面紧密无裂缝,平均大小为138.65μm,具有耐受能力强和体内缓释的特点。研究结果为布拉酵母微胶囊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崔金海  陶颖 《上海涂料》2011,49(10):7-12
采用连续滴加的乳液聚合工艺,以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作为纯丙乳液氧化还原聚合的引发剂,以AES和K12作为高效乳化剂,制得了微胶囊粒径约6μm的水性纯丙香味乳液。研究了微胶裳的颗粒大小和壁厚对香味乳液放香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当m(BA):m(MMA):m(MAA)=33:17:1时,香味乳液的综合性能良好,香精在微胶囊纯丙乳液中的缓释时间可达9个月。  相似文献   

17.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AA)和石蜡为原料,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石蜡/P(MMA-co-AA)相变储能微胶囊。研究了MMA与AA加入比例、油相与水相质量比等因素对石蜡微胶囊芯材含量等的影响,利用扫描量热仪(DSC)、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所制备石蜡微胶囊的热性能、形貌等。结果表明:AA加入比例过大时,微胶囊易结块,不易形成微胶囊,微胶囊轮廓呈球形,其相变温度为27.21℃,相变潜热为81.58 J/g,芯材含量达到72.32%。  相似文献   

18.
张意锋  李保国 《精细化工》2012,(11):1093-1097,1111
采用高压静电微胶囊制备装置,以成囊合格率为检测指标,选择海藻酸钠等为壁材,运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研究了壁材配比对微胶囊特性的影响。得到的最优条件是:壁材组成为质量分数1.53%(以下都是质量分数)海藻酸钠,4.52%聚乙烯醇,1%明胶,1%甘油,成囊溶液氯化钙质量浓度为22.86g/L,微胶囊合格率为87.37%。在最优条件下制备出的微胶囊内外表面光滑,囊壁透明,分散性好,形态完整。可为食品、医药、化工等微胶囊化壁材配比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龙小柱  张广明  孙威  刘杰  徐磊  李昱霖 《应用化工》2013,(12):2167-2170
以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马来酸酐为原料,采用"先酯化-后聚合"的方法,合成一种新型原油降凝剂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马来酸酐共聚物(AE-MA)。实验表明,最佳酯化条件为:n(甲基丙烯酸)∶n(混合醇)=1∶1.25、n(十二醇)∶n(十四醇)∶n(十六醇)=3∶6∶1,w(溶剂)=100%,w(催化剂)=1.5%;最佳聚合反应工艺条件为:n(马来酸酐)∶n(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1∶1,w(引发剂)=0.75%,聚合时间3.5 h,聚合温度80℃。将最佳条件下合成的产物按1.59%(质量分数)的剂量加入到盘锦原油中,原油凝点最多可降低11℃。  相似文献   

20.
Ismail Tontul 《Drying Technology》2013,31(12):1362-1373
Flaxseed oil, sensitive to oxidation, was systematically microencapsulated with six triple wall materials combinations [carbohydrate (maltodextrine and two different modified starches (N-Lok® and HiCap® 100)); protein (sodium caseinate, whey protein concentrate); and Arabic gum] for the highest micro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and oxidation stability. Proportions of the triple wall materials were optimized in mixture design using the quadratic model. Effects of Ultra-Turrax and ultrasonic emulsifications on microencapsulation efficiencies were additionally characterized in the optimized wall material combinations. The microcapsules produced were investigated for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moisture content, water activity, bulk density, and oxidative stabilit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modified starch (Hi-Cap® 100)/Arabic gum/whey protein concentrate (4/0/1, w/w/w) provided the highest efficiency in flaxseed oil microencapsulation. However, the only successful combination in preventing flaxseed oil oxidation was maltodextrine/Arabic gum/whey protein concentrate (4/0/1, w/w/w). The microcapsules produced by ultrasonic emulsification had higher microencapsulation efficiency than that of Ultra-Turrax emulsif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