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别从解释学、接受美学和解构主义3个方面说明了后结构主义翻译研究范式中译者主体问题,并认为受这3种文学思潮的影响,译者的主体性经历了确立,再确立,直至张扬的过程.并由此指出后结构主义范式中译者主体性问题研究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范式不仅是科学成就的模式,同时又为研究活动制定指导原则。西方译学就经历了从古典译学范式到近现代语言学范式再到当代译学文化整合范式的演变和变迁。通过对西方译学不同范式下译者身份的考察发现,不同范式下译者的身份迥异。译者作为翻译活动中最重要的主体在西方译学三种范式的历史演进中其地位也经历了由蒙蔽到彰显的过程。我们认为在翻译研究与批评中,译者的主体性地位应该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3.
多元系统论虽然超越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文本中心论的范式,开拓了翻译领域的新的研究思路,但由于它过于概括,一味强调政治、经济、文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并过于理想化的宣称自己客观、描述性的立场,而将译者的主体性排除在理论之外,译者的地位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提升。本文着重分析多元系统论的局限性,指出其应建立同其他理论平等的对话意识,并指出其对中国译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立足于翻译主体--译者,探讨了译者主体性经历的三个阶段:高扬、远离、返回,论述了高扬时期译者主体性与返回时期译者主体性之间的根本区别,并对各个时期的译者主体性做了相应评述.得出结论认为:在译者主体性先后经历的三个阶段中,后一阶段是对前一阶段偏差的修正,比前一阶段更先进、更能满足实践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译者主体性的体现和强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中需要正确认识译者的地位和作用。在传统的翻译理论中,译者一般都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文章主要从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角度,论述了译者主体性作用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和强弱。认为译文必定体现出译者的主体性,但其主体性的体现和强弱又因译语文本类型、译者的前理解及翻译个性风格因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也是文化活动中的重要参与者。译者主体性的存在直接影响着翻译的过程,并影响着翻译的结果。本文从杨宪益夫妇和Hawkes翻译的《红楼梦》作为研究对象,从译者对原文的选择、理解,译入语的文化意识、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四个方面分析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接受美学视角下译者的主体性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的主体性研究日益受到译界的关注。接受美学认为文本具有意义未定性,强调读者的接受,为译者的主体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论述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其主体性地位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对高尔夫英语进行了界定,并探讨了译者主体性在高尔夫英语翻译中的发挥,指出在高尔夫英语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会受到译者的翻译目的的制约,而翻译目的又直接影响了译者对翻译文本的选择。另外,读者的期待视野也决定了译者的翻译策略。译者在进行高尔夫英语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在准确翻译专业词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才能译出佳作。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知网为原始数据源,获取了2009年至2019年280篇与译者主体性研究有关的文献;通过可视化软件CiteSpace.5.5R2.绘制国内近年来译者主体性研究的科学知识网络图谱,运用共词分析法讨论国内译者主体性的研究热点以及前沿发展趋势。研究发现2009年至2019年国内译者主体性的研究热点主要有:翻译、翻译策略、翻译伦理、生态翻译学、译者、意识形态以及文学翻译等等。  相似文献   

10.
翻译研究进行文化转向反思后,译者的主体性开始成为翻译研究的重点。译者主体性研究与译者、读者、目标文本密切相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选择、平衡、协调各种文化因素,进行主观性地创造和阐释。在跨语言、跨文化的翻译路径下,以客家民俗的汉英翻译为例,分析译者在译前、译中和译后的主体性。研究发现,基于"文化功能等价"的原则,运用平行文本比较模式,合理运用直译加注、意译、音译加注等方法,译文既符合英语读者语言习惯又保有客家的文化身份,有助于客家民俗文化的海外传播。  相似文献   

11.
译学研究范式为翻译研究制定指导原则,为译学研究者提供研究特定问题的手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译学研究的发展是怀疑、批判和超越传统范式的过程,因此辨认译学研究所经历的范式更替就显得极其重要,而范式的辨认必须从先验的哲学入手。梳理了我国译学研究从传统的语文学研究范式到上世纪80年代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再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的解构主义多元研究范式的嬗变更替,并探析了范式更替背后隐藏的哲学基础的变革。  相似文献   

12.
自从翻译"文化转向"以来,译者主体性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从体验和认知的视角阐释了译者主体性。以《聊斋志异》中《罗刹海市》的两个英译本为例,探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译者主体性在文学形象塑造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以译文忠于原文,译者地位次要为基础的传统翻译理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译者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本文从译者的主体性及表现,也就是对翻译文本选择,文本理解阐释,翻译策略技巧取舍,以及译者在翻译过程的创造性发挥等方面,阐述了译者的主导能动作用,并试图探讨译者的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从而为研究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表现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译者是文学翻译的主体,译者主体性贯穿于文学翻译过程始终。但是传统翻译理论却将译者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的地位才逐步得到彰显。在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不能无限度地发挥,它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译者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限制因素,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优秀的文学译作。  相似文献   

15.
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进一步挖掘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认为翻译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译者进行双语转换的认知心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译者的认知语境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译者主体性是译者在不违背原作下,充分发挥本身的主观能动性,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及再创造,使译作展现出原作艺术美学效果的关键。译者主体性一直贯穿于整个文学翻译活动过程。本文将通过介绍译者身份地位转换及译者主体性含义,就王维东先生翻译的《格列佛游记》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浅论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所受的制约性和译者创造性叛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本文的研究基于普遍语用学翻译理论优势和不足。首先介绍普遍语用学的基本内容、理论基础和译论者关于语用翻译理论的立场,指出基于普遍语用学的翻译研究确实具有一定的理论优势,至少可以解决克服以往研究范式——语文学范式、结构主义范式和解构主义范式的一些缺陷,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译论者在构建该理论时并没有指出母体理论——普遍语用学理论可能存在的问题,也没有充分阐明清楚语用翻译理论的目的、目标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浮生六记》的两个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比较,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探讨分析了两位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及其成因。研究认为,不论译者采取什么样的翻译策略,都会受到自身价值观、意识形态或文化背景等因素的潜在制约,并在翻译的过程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解构主义,是从结构主义中演化出来的一个哲学概念。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它对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形成以及研究范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认知语言学作为语言研究新范式具有某些解构主义特征。对认知语言学中的解构主义思维进行探讨分析,有助于理解认知语言学的众多观点。  相似文献   

20.
翻译受到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历史条件制约,译者在翻译当中,需要遵循一定的翻译规范,才能保证翻译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同时,译者作为独立的个人,拥有特定的文化素养和价值判断,对于翻译译本有着很大的影响。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使译文更加符合目标读者的习惯和审美,完成翻译的转换和桥梁作用。在对翻译规范和译者主体性进行简要概述的基础上,进而描述了翻译规范和译者主体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