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6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9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6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香精油对樱桃番茄保鲜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丁香精油对樱桃番茄采后主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对其采后品质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丁香精油可有效抑制根霉、灰霉的生长,并可诱导樱桃番茄防御性酶POD、PPO及CAT活性的升高;丁香精油处理可降低果实的腐烂指数,120μl/L丁香精油熏蒸对樱桃番茄的防腐保鲜效果最好,贮藏19d后腐烂指数比对照降低了70.6%;20℃下贮藏19d之后,丁香精油处理后樱桃番茄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颜色及可滴定酸与对照组果实相比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食品接触用纸/铝/塑复合包装为研究对象,结合应用非靶向高通量筛查技术和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全面研究这类多层复合包装在接触食品过程中的迁移风险。方法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和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全面筛查食品接触用纸/铝/塑复合包装在不同迁移条件下的挥发性、半挥发性和非挥发性迁移物质,基于商业数据库、实验室自建库及行业信息解析物质化学结构及可能来源,利用内标半定量迁移水平,结合国内外食品接触材料法规和安全风险评估方法进行符合性评价及风险评价。结果 20批纸/铝/塑复合食品包装在体积分数为4%的乙酸模拟物中未发现迁移风险,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模拟物中共计检出35种物质,可能源于溶剂、抗氧剂、爽滑剂、低聚物、抗氧剂氧化/降解产物等物质。其中,33种物质经法规评估及毒理学评估,显示风险较低;其余2类聚烯烃低聚物因结构难以确定、缺乏毒理学研究建议持续关注毒理学研究进展及国内外法律法规动态。结论 通过结合应用非靶向高通量筛查技术和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表明,在通常的使用条件下,纸/铝/塑多层复合包装用于盛装果汁等水性食品时不存在安全风险,但接触高乙醇含量或油脂类食品时建议关注聚烯烃类低聚物的迁移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海关监管部门对进口酒类安全风险的预测预警能力,保障我国食品安全,加速通关效率,构建进口酒类安全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方法 基于调查结果,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运用风险矩阵获得模糊隶属度矩阵,进行模糊综合运算得到各级指标风险值,同时模型引入动态调节因子,最终实现对具体批次进口酒的风险等级评价。结果 我国进口酒类安全风险等级为中风险,检测项目中甲醇风险值最高(82.917),纳他霉素风险值最低(52.083)。结论 模型可根据进口酒类总体风险等级和检测项目风险值大小输出推荐检测项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为进口食品安全风险评价及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索塑料包装的碳足迹评价技术,建立健全该行业碳足迹改进的技术方法.方法 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塑料罐包装的碳足迹建模、数据采集和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并讨论关联因素的影响;基于碳足迹评价结果,提出评价对象生命周期碳足迹的改进方案.结果 研究发现系统边界内单件20 L塑料罐包装的碳足迹为2.48 kg-CO2-eq;再生料改性、吹塑成型的碳足迹贡献度达17.5%,75.8%;新料使用的单项碳足迹达1.02 kg-CO2-eq,再生料质量分数增加5%,碳足迹下降了7.67%;单位容积碳足迹随着包装容积增大而减小.结论 由于原生资源消耗量的减少,再生塑料资源的利用,可以明显改善包装生产的物料和电力碳足迹;同配比下大体积规格的包装设计对于提高单件包装的利用效率起到积极作用;跨境再生料的使用、合理包装设计、绿色电力应用等均是改善塑料罐包装碳足迹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元素分析-同位素质谱法(elementanalyzerstableisotopeproportionalmassspectrometry,EA-IRMS)鉴定麦卢卡蜂蜜中碳-4植物糖掺假的新方法。方法样品经前处理后,利用元素分析-同位素质谱仪测定蜂蜜的碳同位素比值δ~(13)C_H、蜂蜜中总蛋白质的碳同位素比值δ~(13)C_P、蜂蜜中花粉的碳同位素比值δ~(13)C_F。用麦卢卡蜂蜜中δ~(13)C值更为稳定的δ~(13)C_F值为标准,δ~(13)C_H值与其进行比较,参照GB/T 18932.1-2002《蜂蜜中碳-4植物糖含量测定方法稳定碳同位素比率法》计算方式,来建立新的计算麦卢卡蜂蜜中碳-4植物糖含量X(%)的计算方式。结果对纯正麦卢卡蜂蜜提出:0X(%)7,δ~(13)C_Fδ~(13)C_Pδ~(13)C_H。新方法利用测定麦卢卡蜂蜜中δ~(13)C值更为稳定的δ~(13)C_F值,代替了原有的比较不稳定的δ~(13)C_P为标准,解决了原方法对于麦卢卡蜂蜜中碳-4植物糖检测的假阳性问题。结论本方法显示出较好的准确度,大大提高了掺假检测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通过观察3种进口含钴物料的外观,包括形状、粒度、颜色、手感、气味等,同时利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超景深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XRF)等多种分析手段,获得测试样品的元素组成、物相组成、微观形貌以及浸出液的酸碱度等相关信息;查找相关文献资料,与样品信息进行比对,从而确认样品的属性,进而获得属性判定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3种含钴物料分别为硫铜钴矿、钴火法冶炼渣、湿法冶炼钴浸出渣;后2种属于我国目前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  相似文献   
8.
使用直接测汞仪检测银精矿中汞时,由于硫质量分数较高(可达30%以上),大量硫在高温下从样品中释放,会加速催化管失效。为解决这一问题,实验选用碳酸钠作为测定银精矿样品时的固硫剂,减少了样品中硫的释放,实现了碳酸钠固硫-直接测汞仪对银精矿中汞的测定。优化后的实验条件如下:称取0.10g样品(过150目筛)于样品舟中,加入0.20g碳酸钠搅拌均匀后,使用直接测汞仪测定,分解温度为650℃,分解时间为15s。汞量在2~20ng和20~500ng范围内其校准曲线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996和0.9993;方法检出限为0.0012mg/kg。按照实验方法测定3个银精矿中汞,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2.8%~6.1%;加标回收率为95%~103%。通过与原子荧光光谱法比对,测定值有良好的一致性。实验方法可为银精矿中汞的检测和后续环境评估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有效考察食品接触用再生聚氯乙烯类材料中氯乙烯、1,1-二氯乙烯和1,1-二氯乙烷的迁移风险。方法 建立测定食品接触用再生聚氯乙烯类材料中氯乙烯、1,1-二氯乙烯和1,1-二氯乙烷在水、酸性、含乙醇、橄榄油和化学替代溶剂中迁移量的气相色谱法。采用DB-624(60 m×250 μm×1.4 μm)毛细管柱对迁移实验后的3种物质进行组分分离,用电子捕获检测器(ECD)进行检测。结果 氯乙烯、1,1-二氯乙烯和1,1-二氯乙烷的色谱分离效果较好,在0.005~0.05 mg/kg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001 mg/kg,定量限为0.005 mg/kg。当添加量为0.005、0.01和0.02 mg/kg时,3种物质的加标回收率为94.8%~108%,相对标准偏差(n=6)为0.0%~9.0%,均低于10%。结论 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可用于食品接触用再生聚氯乙烯类材料中氯乙烯、1,1-二氯乙烯和1,1-二氯乙烷迁移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电极质量对液晶面板的显示效果极其重要,针对液晶面板电极缺陷种类多、尺度小、背景复杂而导致难以检测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 YOLOv7 的液晶面板电极缺陷视觉检测方法。 首先,将 CBAM 注意力模块嵌入到 YOLOv7 骨干网络 中,抑制背景信息干扰,强化缺陷特征;其次,采用跨层级连接操作,实现浅层网络与深层网络特征信息的融合;然后,将 C2f 模 块融入特征金字塔网络中以轻量化模型,提高训练速度;最后,使用 WIoU 替换 YOLOv7 模型的损失函数,减小低质量标注产生 的有害梯度,提高对缺陷的定位性能。 在自定义的电极缺陷数据集上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对电极大划伤、划伤、磕伤以 及脏污 4 类缺陷的平均检测精度达 67. 8%,单张检测时间为 5. 6 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