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6篇
电工技术   43篇
综合类   30篇
化学工业   13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14篇
建筑科学   251篇
矿业工程   50篇
能源动力   29篇
轻工业   7篇
水利工程   32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5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3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本刊讯 10月15日,中国宣布青藏铁路全线铺轨完工。  相似文献   
112.
由于青藏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和工程施工难度极大等特点 ,施工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基于青藏线 2 9标段的工程实例 ,探讨了高原高寒地区施工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就施工中的弃土场、地表植被、水土保持等方面的环境保护问题进行了分析。工程实例表明 ,在坚持以“预防为主 ,保护优先 ,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下 ,使青藏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破坏降到了最低 ,有效地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 ,保护了原有的自然景观  相似文献   
113.
贾国春  高宗成 《建筑》2004,(11):88-88
青藏铁路第十七标段,位于唐古拉无人区青藏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地质复杂,气候异常,空气含氧量不足内地的50%,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摄氏度,常常是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承担施工的中铁十七局集团四公司干部职工,在项目经理李新月、书记张卫峰带领下,克服高寒缺氧,超前谋划,以人为本,科学施工,始终保持高昂的士气和团队精神,用超人的毅力在唐古拉无人区谱写了动人的篇章。目前,经过三年的奋战,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99%以上,布曲顺河大桥被评为青年文明号工程,所有工程全部达标,为铺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项目经理李新月和…  相似文献   
114.
青藏铁路路基浅地表热状态动态监测初步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通过北麓河试验段天然地面和青藏铁路路基浅地面的土壤热通量和温度动态监测资料,主要论述了天然条件下多年冻土浅地表地温特征及其上部活动层内热变化规律以及修筑铁路路基后多年冻土及其上部活动层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对比分析天然地面与铁路路基中冻土热状态的动态变化,给出了工程影响条件下冻土热状态的相对变化,并分析了动态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5.
降低青藏铁路格拉段变电站接地电阻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藏铁路格拉段经过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其地理条件较为特殊,目前,国内外在该地区变电站接地系统设计和工程经验等方面尚属空白。指出高纬度、高海拔、低气温是青藏铁路格拉段形成多年冻土的重要原因,冻土上限深度平均在1.5m~4m。提出可采用自然接地体,降低接地电阻要求,有利的地理条件和物理降阻剂等方式降低该地区变电站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为青藏铁路变电站接地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6.
2002年7月,中联重科总部的高级技术专家,会同公司驻格尔木办事处的售后服务工程师一起,逐一走访了青藏铁路各个建设工地,实地检测、维护施工中的每一台中联产品。期间,《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和《中国交通报》、《中华建筑报》、《工程机械与维修》、湖南电视台、长沙晚报等多家媒体记者,从兰州经西宁进高原,自格尔木开始,穿无人区,越通天河、沱沱河,翻过昆仑山、唐古拉山,顺着拉萨河谷,直抵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联合对这次“情系青藏线”服务活动进行了1200km全程跟踪采访报道。1 拉萨 我们来了 公元7世纪,唐朝的文…  相似文献   
117.
青藏铁路站场路基比一般铁路路基宽度大,为此,在清水河高温细粒土地段进行了专门的现场试验研究。通过采用不同深度处地温场变化、上限变化、阴阳坡温度变化以及积温等分析方法,对该试验段3个冻融循环过程中监测到的温度场分析,并与普通路基的温度场数据进行对比。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站场路基下人为上限的上升幅度比普通路堤要大,路基表面以下同样深度处的地温,站场路基下的地温要低于普通路堤下的地温,因此路堤宽度较大的站场路基对多年冻土的保温效果比普通宽度的路堤好。由变形观测数据看出,冻胀量较小,变形主要为沉降变形,路堤阳坡冻胀板的变形量要大于路堤阴坡相应位置的冻胀板变形量。阳坡上层冻胀板最大沉降量是0.241 m;下层冻胀板最大沉降量0.237 m,且随着时间推移,变形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18.
目前,施工人员正在从唐古拉山南北侧同时向世界铁路海拔最高点——海拔5072m的青藏铁路唐古拉山垭口铺轨,这标志着青藏铁路铺轨已经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相似文献   
119.
一台旋挖钻机出厂后在南方平原地区工作半年,发动机工作正常,后转到青藏铁路建设工地,工作负荷稍大时发动机就严重掉转,无法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20.
在高原多年冻土地区,气候恶劣,生态环境脆弱,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又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土层处于不同的冻结状态,施工中必须考虑并设法预防和消除由于冻土的变形、强度弱化及冻胀、融沉所引起的各种病害,因此钻孔灌注桩施工在质量、安全和环保等方面难度很大。介绍了布曲河特大桥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该工艺明显不同于内地通常的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在高原多年冻土地区是行之有效的,对高原多年冻土区钻孔灌注桩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