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0篇
  免费   296篇
  国内免费   71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287篇
化学工业   1033篇
金属工艺   26篇
机械仪表   110篇
建筑科学   109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3434篇
水利工程   8篇
石油天然气   28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0篇
冶金工业   41篇
原子能技术   36篇
自动化技术   92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234篇
  2021年   176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204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53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佳慧 《中国油脂》2021,46(9):92-98
花生粕是重要的蛋白饲料原料,但由于其氨基酸不平衡,特别是精氨酸与赖氨酸比例严重失衡(精氨酸与赖氨酸含量比值在3~4,理想的精氨酸与赖氨酸含量比值为1.0),限制了其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研究了复合酶预处理结合乳酸菌发酵花生粕对其品质的改善。结果表明:经菌酶协同处理后,花生粕粗蛋白质含量由46.4%提高至506%,大分子蛋白明显降解为小分子蛋白,酸溶蛋白质含量由2.3%提高至17.8%,多肽含量由1.6%提高至15.7%,蛋氨酸和赖氨酸含量分别提高了77.1%和42.0%,精氨酸降解率为18.7%,精氨酸与赖氨酸含量比值从3.7降低至2.1,总酸含量由06%提高到4.7%,其中乳酸含量由0.64 mg/g提高至14.63 mg/g。菌酶协同处理后的花生粕抗氧化性明显增强,其中每克菌酶协同处理后的花生粕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171.6 mg VC相当,比花生粕(与47.6 mg VC相当)提高了2.6倍。  相似文献   
2.
氨基酸是构成蚕丝蛋白的基础物质,氨基酸检测也是衡量蚕丝被是否增重的重要指标之一.色谱法因分析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适用范围广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各领域.本文扼要概述了色谱法分析氨基酸的方法,包括氨基酸分析仪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等,为今后的蚕丝氨基酸分析检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胱胺为引发剂,L-天冬氨酸4-苄酯内酸酐(BLA-NCA)和L-苯丙氨酸内酸酐(Phe-NCA)为单体通过开环聚合方法合成聚氨基酸共聚物(ASP(Z)),经氢溴酸脱保护得到侧链带羧基的氧化还原敏感响应的聚氨基酸共聚物(ASP-COOH),再将氧化还原敏感响应的喜树碱(CPT-SS-OH)小分子药物键合到聚合物侧链,得到双重氧化还原敏感响应的生物可降解两亲性聚合物,核磁共振氢谱(HNMR)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结果表明成功的合成了目标分子。通过两亲性高分子的自组装形成胶束,动态光散射(DL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胶束的粒径及分布、zeta电位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结果发现,两亲性聚合物可形成球形结构胶束,粒径为(233.23±7.90)nm,zeta电位为(-21±1.10)m V。同时,胶束在生理条件下稳定,在谷胱甘肽(GSH)存在条件下,双重氧化还原敏感胶束结构"崩解"。设计的双重氧化还原敏感胶束可用于响应肿瘤的微环境而实现快速药物释放。  相似文献   
4.
采用氨基酸分析、脂肪酸甲酯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了冷藏前后牦牛酸奶中的营养成分和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冷藏对牦牛酸奶中的蛋白质、脂肪、乳糖和水分等常规营养成分影响不显著(P>0.05)。冷藏使牦牛酸奶中总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增加(P<0.05),增幅分别为12.96%和8.51%;冷藏前后牦牛酸奶中的氨基酸营养评分分别为65.36和79.18。冷藏对牦牛酸奶中饱和脂肪酸无显著影响(P>0.05),但使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降低。冷藏促进了牦牛酸奶中挥发性物质种类增加,尤其是酯类物质含量增加。综合表明,适度冷藏有利于牦牛酸奶营养成分和挥发性物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组合酶对牛骨素和鸡骨素的复合骨素酶解液呈味物质的影响,选取四种组合酶(木瓜蛋白酶+风味蛋白酶、菠萝蛋白酶+风味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复合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制备复合骨素酶解液,测定四种复合骨素酶解液的水解度、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味精当量(Equivalent umami concentration,EUC)、肽分子量分布等呈味物质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Alkaline proteinase+Flavourzyme,A+F)和复合蛋白酶+风味蛋白酶(Protamex+Flavourzyme,P+F)酶解液的水解度最大,分别为10.67%和11.27%;对呈味游离氨基酸组成分析发现,A+F酶解液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无味氨基酸含量最高,A+F和P+F酶解液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四种酶解液中肌苷酸较另两种核苷酸含量高,A+F酶解液总核苷酸含量最高;比较四种酶解液味精当量,A+F酶解液EUC值最大;A+F和P+F酶解液中分子量<1000 Da肽段含量最高,制备复合骨素酶解液的呈味效果更好;主成分分析表明A+F组合酶综合得分最高,A+F组合酶为美拉德反应提供丰富反应底物。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1)
为研究浮筏养殖与底栖野生两种生长环境对岩扇贝Crassadoma gigantea或贝营养成分的影响,采用常规营养成分分析方法,对在两种不同条件下生长的岩扇贝筏养(壳长为11.89 cm±0.50 cm)、野生岩扇贝(壳长为15.24 cm±1.36 cm)闭壳肌及非闭壳肌软体部的一般营养成分、脂肪酸、氨基酸和矿物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筏养岩扇贝个体的软体部比例(26.07%)显著高于野生个体(17.69%)(P<0.05),但两者闭壳肌比例差异不大;筏养岩扇贝个体的闭壳肌和非闭壳肌软体部的粗脂肪含量(0.37%、3.70%)显著高于野生个体(0.20%、3.51%)(P<0.05),在两种生长条件下,岩扇贝的水分、灰分、粗蛋白质含量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筏养岩扇贝个体闭壳肌和非闭壳肌软体部脂肪酸中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26.68%、17.01%)显著高于野生个体(18.09%、7.83%)(P<0.05),而二十碳五烯酸(EPA)含量(18.52%、17.11%)显著低于野生个体(23.75%、23.93%)(P<0.05),但筏养与野生岩扇贝的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和EPA+DHA含量在相同组织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野生岩扇贝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平均值(80.13)明显高于筏养岩扇贝(63.70),且野生个体非闭壳肌软体部的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含量(EAA)、呈味氨基酸含量(DAA)均高于筏养个体,但野生与筏养个体闭壳肌中的TAA、EAA、DAA含量相差不大,筏养与野生岩扇贝的呈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DAA/TAA)、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EAA/TAA)也非常接近;筏养个体闭壳肌中Se和K的含量分别为野生个体的3倍和2倍,而Fe含量仅为野生个体的三分之一。研究表明,浮筏养殖与底栖野生岩扇贝除了少量指标外,营养成分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8.
9.
苏彦苹 《中国油脂》2020,45(6):110-114
为探明新疆不同核桃资源的蛋白质与氨基酸含量之间的关系,采用凯氏定氮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26份新疆核桃种仁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采用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蛋白质与氨基酸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6份新疆核桃种仁中以‘扎74’的蛋白质含量和总氨基酸含量最高,分别为19. 70、16. 92 g/100 g;相关性分析显示甘氨酸、精氨酸等13种氨基酸含量均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以甘氨酸相关系数最大,为0. 906;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较大,通径系数分别为4. 447和4. 421。因此,在核桃育种中可通过采取提高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的策略增加核桃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0.
以信阳群体种、信阳10号、福鼎大白茶树新梢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为原料,探索主要滋味物质在不同嫩度茶树新梢中分布规律,结果显示:可溶性糖、简单儿茶素随嫩度降低而提高;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随嫩度的降低而降低;水浸出物、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