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研究智能聚乙烯醇活性薄膜对大黄鱼贮藏品质的影响和由于大黄鱼鱼肉p H改变而引起的薄膜动态色差变化,先以溶液流延法制备含有1%纳米二氧化钛和3%花青素的聚乙烯醇活性薄膜,使用其包装大黄鱼贮藏于4℃,再以感官品质、脂质过氧化值、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和pH并结合贮藏过程中薄膜色差变化,作为评定大黄鱼在包装贮藏过程中的鲜度指标。结果表明:在4℃贮藏期间,聚乙烯醇/纳米二氧化钛/花青素薄膜包装处理组的感官品质、脂质过氧化值、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和pH均优于空白和使用纯聚乙烯醇薄膜包装处理组,且在贮藏第16 d的菌落总数达到7.11lg cfu/g,其他实验组在贮藏第12 d达到7.14lg和7.03lg cfu/g,其货架期延长了4 d。在20 d贮藏期间过程中,聚乙烯醇/纳米二氧化钛/花青素薄膜表现出灰棕色(0 d)、红棕色(4 d)、淡红棕色(8 d)、肉色(12 d)、灰色(16 d)和深灰色(20 d),通过可见的颜色变化依次响应贮藏过程中大黄鱼鱼肉pH的改变。因此,本研究所制备的智能聚乙烯醇活性薄膜不仅有益于食品的贮藏保鲜,还能够作为颜色指示器在食品贮藏过程中起到动态监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冷鲜鲟鱼肉的最佳减菌剂并建立最佳减菌工艺。方法:采用不同质量浓度二氧化氯、次氯酸钠、酸性氧化电解水、臭氧水溶液以料液比1:5浸泡鲟鱼块5 min后,用自来水冲洗30 s,沥干2 min,测定菌落总数、感官和色差,确定最优减菌剂。利用正交试验和验证试验优化并确定冷鲜鲟鱼肉减菌剂作用最佳工艺条件,并进一步开展此条件下对鱼肉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结合减菌率、感官评价和色差综合分析,酸性氧化电解水为冷鲜鲟鱼肉最优减菌剂。当酸性氧化电解水有效氯浓度为70 mg/L,以1:2的料液比浸泡鲟鱼块10 min后冷鲜鲟鱼的初始菌落总数为1.731 lg cfu/g,其减菌率可达96.59%。在此条件下,冷鲜鲟鱼4℃冷藏第7天菌落总数为4.64 lg cfu/g,保持在二级鲜度水平;贮藏到第11天,才超过二级鲜度指标。结论:基于初始微生物控制的冷鲜鲟鱼最优减菌剂为酸性氧化电解水,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对冷鲜鲟鱼肉的品质具有良好的维持效果,较对照组可将货架期延长4 d。  相似文献   

3.
以黄鳍鲷(Acanthopagrus latus)为研究材料,通过测定鱼肉菌落总数、pH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硫代巴比妥酸(2-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和剪切力等指标,结合感官评定,设立4℃冷藏为对照组,研究0℃和微冻(-4℃)贮藏对黄鳍鲷鱼肉鲜度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期间,各贮藏组黄鳍鲷鱼肉的菌落总数、TVB-N和TBA值均呈现上升趋势,鱼肉pH值呈先稍下降后再上升的趋势,而鱼肉剪切力和感官评分均呈逐渐下降趋势。0℃和微冻两贮藏组黄鳍鲷鱼肉各项指标的变化速率均小于4℃冷藏对照组,0℃和微冻保鲜效果明显优于4℃冷藏保鲜;0℃和微冻贮藏组,黄鳍鲷贮藏7 d后鱼肉菌落总数分别为6.88 lg(CFU/g)和5.72 lg(CFU/g),TVB-N值分别为20.54 mg/100 g和11.40 mg/100 g,TBA值分别为0.88 mg/100 g和0.38 mg/100 g,剪切力分别为4.96 N和5.51 N,说明微冻贮藏能更好地抑制鱼肉微生物繁殖,有效地减缓鱼肉蛋白质分解和脂肪氧化,较好地保持鱼肉嫩度和品质;相比于4℃冷藏,0℃和微冻下贮藏的黄鳍鲷鱼肉货架期至少可延长2 d和8 d。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油塔子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防腐剂的添加量、紫外杀菌时间和紫外杀菌距离考察各因素对菌落总数、霉菌/酵母菌、大肠杆菌数量、色差和感官评分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杀菌工艺为:0.012%的Nisin添加量、紫外杀菌45min,距离为10 cm。此工艺条件处理后,结果表明:冷藏条件下,实验组油塔子在保藏19 d时,霉菌/酵母菌数量为2.85 log(cfu/g),超过国家标准限值2.18 log(cfu/g),而对照组油塔子在保藏9 d时,霉菌/酵母菌数量达到了2.28 log(cfu/g),为腐败油塔子;常温保藏条件下,实验组在第5 d时霉菌/酵母菌超标,而对照组第3 d时就测得其霉菌/酵母菌超过国家标准数量,为2.43 log(cfu/g)。本试验的复合杀菌处理将油塔子的货架期在常温条件下延长到4 d,在冷藏条件下延长到17 d,为油塔子工业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感官、微生物和化学变化为指标,探讨了水分含量对淡腌大黄鱼贮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含量为60%±1%、55%±1%、50%±2%的样品货架期分别是5、9、11d。3组样品货架期终点时菌落总数(TVC)值约为8lg(cfu/g),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约为30mg/100g,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值在贮藏期间均出现峰值。贮藏初期菌相比较单一,共检测到4种细菌,贮藏过程中菌相发生变化,货架期终点时仅残存2种细菌,分别为沃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warneri)和洛菲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lwoffii)。  相似文献   

6.
以1.5%的石榴皮提取物(pomegranate peel extract,PPE)为抑菌剂,以聚乙烯树脂(PE)和聚丙烯树脂(PP)为基材制备出PE、PPE—PE、PP/PPE—PE活性薄膜;分别考察3种薄膜的抗张强度、透光率、雾度、透氧率等基本性能;以3种薄膜分别包装新鲜猪肉,置于(4±1)℃条件下进行冷藏保鲜,期间每2d测定样品的汁液流失率、感官品质、细菌菌落总数(total viable counts,TVC)、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pH值、硫代巴比妥酸值(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TBA value),并对不同薄膜的保鲜效果进行评价。PPE—PE薄膜的氧气透过量为PE薄膜的1.96倍,PP/PPE—PE薄膜的4倍;PPE的加入导致PPE—PE活性薄膜的透光率下降,雾度和抗张强度上升。在第6天,对照组(PE组)猪肉样品的菌落总数从3.54lg(CFU/g)上升至6.54lg(CFU/g),而PP/PPE—PE和PPE—PE组猪肉样品的菌落总数在第8天超过6lg(CFU/g)。结果表明:相对于PE薄膜,PP/PPE—PE和PPE—PE活性薄膜能延长猪肉货架期2~3d,PP/PPE—PE活性薄膜的综合保鲜效果优于PPE—PE活性薄膜。  相似文献   

7.
发酵方式对山药泡菜理化特性及微生物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研究山药自然发酵、混料自然发酵、山药接种发酵、混料接种发酵等4 种发酵方式对山药泡菜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数量动态变化的影响,并对其感官品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接种发酵泡菜与自然发酵泡菜的发酵周期分别为11 d和14 d;与自然发酵泡菜相比,接种发酵山药泡菜的pH值下降快、总酸含量高、亚硝酸盐含量低,乳酸菌数量多、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少,但其脆度与感官评分偏低;混料发酵山药泡菜口味纯正、品质优良,pH值为3,总酸含量为8.01 mg/kg。其中混料自然发酵亚硝酸盐含量1.4 mg/kg、乳酸菌数7.33(lg(CFU/mL))、菌落总数3.2(lg(CFU/mL))、大肠菌群数15 MPN/100 g、脆度2 975.00 g、感官评分89.10;混料接种发酵产品的亚硝酸盐含量1.2 mg/kg、乳酸菌数9.04(lg(CFU/mL))、菌落总数2.1 (lg(CFU/mL))、大肠菌群数6 MPN/100 g、脆度2 765.00 g、感官评分86.26。  相似文献   

8.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8):209-214
为探讨微酸性电解水在罗非鱼加工应用的前景,开展微酸性电解水对罗非鱼片的保鲜效果研究。将罗非鱼片浸泡在有效氯浓度为(31. 39±1. 48) mg/L的微酸性电解水10 min后沥干装入聚乙烯保鲜袋,置于4℃下贮藏,以感官评定、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值、k值、菌落总数与p H等作为评价指标,测定罗非鱼片冷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在贮藏期间,对照组样品TVB-N值2~3 d超过20 mg/100 g,而实验组样品第6天刚超过20 mg/100 g,对照组样品k值2~3 d超过60%,而实验组样品5~6 d超过60%,对照组样品菌落总数2~3 d超过6 lg CFU/g,而实验组样品第6天刚超6 lg CFU/g,实验组样品p H增加始终较对照组样品慢,而实验组样品感官评分始终高于对照组样品。采用微酸性电解水处理后的罗非鱼片,对比对照组货架期延长2~3 d。为微酸性电解水在水产品保鲜技术上应用提供技术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感官品质、pH、硫代巴比妥酸(TBA)、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鲜度指标K值、细菌总数为指标,研究鲫鱼在冷藏(4℃)和微冻(-3℃)贮藏中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鲫鱼在4℃和-3℃贮藏条件下,分别在第8d和第24d达到感官品质接受上限.4℃条件下第14d TBA值为1.29mg/100g,-3℃贮藏条件下第30d TBA值为1.58mg/100g.4℃条件下贮藏8d TVB-N值为18.76mg/100g,-3℃贮藏24d TVB-N值为18.52mg/100g.4℃贮藏8d和-3℃贮藏24d的鲫鱼K值分别为56.7%和53.2%.4℃贮藏12d细菌总数为7.02lg cfu/g,3℃贮藏30d为5.78lg cfu/g.综合各指标变化,4℃和-3℃条件下鲫鱼的货架期分别为8d和24d,与冷藏相比,微冻能明显的延长鲫鱼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10.
对低盐虾酱在20℃、25℃、30℃、35℃下贮藏的品质变化与货架期进行了研究。通过检测贮藏期间菌落总数、副溶血性弧菌、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变化,并结合感官品质的变化,初步推测了在不同温度下贮藏产品的货架期,并对货架期终点的指标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20℃、25℃、30℃、35℃贮藏过程中,低盐虾酱货架期分别为100d、100d、80d、60d。各温度货架期终点时的菌落总数分别为3.8×104cfu/g、3.9×104cfu/g、4.1×104cfu/g、4.2×104cfu/g,TVB-N值分别为134.6mg/100g,146.8mg/100g,148.7mg/100g,153.6mg/100g,未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在4种温度贮藏条件下,感官品质的变化主要是由微生物和化学变化导致的,其变化与菌落总数、TVB-N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冷鲜罗非鱼的保藏货架期,文中采用化学保鲜剂对罗非鱼进行宰前减菌化处理,再用生物保鲜剂结合香辛料对鱼片进行预调理,并于冷藏(10℃)条件储藏8 d,期间测定鱼片的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pH值,并进行感官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罗非鱼宰杀前用50 mg/L的稳定态ClO2浸泡10 min可将罗非鱼体表肉菌落总数由8.6×104CFU/g降低至2.4×103CFU/g,减菌率达97.21%;3种生物保鲜剂均可延长鱼片的货架期,其中,0.01%的纳他霉素的保鲜效果较好,鱼片较对照组延长了2~3 d。香辛料预调理不能显著延缓鱼肉的腐败变质,但与生物保鲜剂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尤其是在改善鱼肉色泽等感官指标的劣变方面较明显;经香辛料调理后的冷鲜罗非鱼片具有自然、纯正的鱼香味,无鱼腥味,麻辣适中,口感鲜美。  相似文献   

12.
为了延长烤制鱿鱼片的货架期,本文采用37 ℃加速破坏实验,分别研究空白组、添加山梨酸钾组、添加乳酸链球菌素(Nisin)组及添加ε-聚赖氨酸盐组的烤鱿鱼片样品在贮藏7 d中理化指标的变化,考察贮藏过程中烤制鱿鱼片的TVB-N含量、菌落总数、微观结构、pH、色泽的变化,并对其进行感官评价,探究不同防腐剂对烤制鱿鱼片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的第7 d,乳酸链球菌素处理的烤制鱿鱼片的TVB-N含量比山梨酸钾组、ε-聚赖氨酸盐组、空白组降低了2.35、8.123、9.612 mg·100 g?1;空白组和山梨酸钾处理组烤制鱿鱼的菌落总数在第5 d时超过标准,分别为4.59、4.48 lg CFU·mL?1,ε-聚赖氨酸盐处理组烤制鱿鱼片的菌落总数在第6 d时超过国家标准,含量为5.08 lg CFU·mL?1。乳酸链球菌素处理组烤制鱿鱼片的菌落总数在贮藏过程中没有超过国家标准。不同防腐剂处理的烤制鱿鱼的色泽、质构和感官评分差异显著(P<0.05)。与ε-聚赖氨酸盐和山梨酸钾相比,乳酸链球菌素能有效的抑制烤制鱿鱼TVB-N含量、菌落总数的上升,且能减缓烤制鱿鱼质构和色泽的变化,使烤制鱿鱼保持良好的感官性状,是更有利于烤制鱿鱼贮藏的防腐剂。  相似文献   

13.
为优化冷鲜鸭肉气调包装微环境及评价其对冷鲜鸭肉品质的影响,增强其保鲜效果,延长冷鲜鸭肉货架期,本研究以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含量、感官评价为指标,基于单纯形-格子点设计考察不同气体比例对冷鲜鸭肉品质的影响。进一步以贮藏第7 d和第9 d的菌落总数及TVB-N值建立回归模型,解析最优气调比例并进行验证,并对包装容积比和贮藏温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53%O2+47%CO2为冷鲜鸭肉最优气调比例;在此条件下,1/2容积比和4 ℃贮藏温度均能使冷鲜鸭肉在第10 d时保持二级鲜度。综上,适宜的气调包装微环境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减少TVB-N的生成并提高感官品质,有助于延长冷鲜鸭肉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14.
为延长中国樱桃采后保质期,探究苦荞粗多糖涂膜处理对中国樱桃的保鲜效果,本研究对新鲜中国樱桃采后用不同浓度的苦荞粗多糖进行涂膜处理,塑料包装盒包装置于4 ℃下贮藏6 d,测定贮藏期间樱桃的理化、微生物和感官指标来分析苦荞粗多糖可食涂膜对中国樱桃的保鲜作用。结果表明:苦荞多糖可食涂膜保鲜有效降低中国樱桃除采后果实失重率(<3%),贮藏第6 d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度、维生素C和总酚含量维持在新鲜采收时的87%、60%、40%、44%以上;延缓果实硬度和颜色的劣变,抑制贮藏期间细菌、霉菌和酵母的增殖,菌落总数<7 lg CFU/g,霉菌和酵母总数<6.2 lg CFU/g;0.4%和0.8%的苦荞粗多糖对中国樱桃的保鲜效果与相同浓度的壳聚糖相当,保鲜期延长至4 d,而1.2%的苦荞粗多糖显著增加樱桃保鲜期至5 d。苦荞粗多糖涂膜处理可作为有效的方式用于中国樱桃的采后保鲜。  相似文献   

15.
卞瑞姣  曹荣  刘淇  赵玲  任丹丹 《食品科学》2016,37(22):269-273
为了探究去头/内脏处理对秋刀鱼冷藏货架期和腐败特征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形态秋刀鱼在4 ℃贮藏过程中感官评分、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reactive substance,TBARS)值、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以及气味组成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2 组秋刀鱼样品的感官评分都呈下降趋势,去头/内脏处理组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处理组的TVB-N值在第8天时接近30 mg/100 g,而对照组在第12天时才达到该界限值,略滞后于感官评分指示的货架期终点;去头/内脏处理加速了鱼肉脂质的氧化速度,但2 组样品在货架期终点时TBARS均未超过5 mg/kg的限值;处理组的细菌总数初始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第8天时超过7.0(lg(CFU/g)),对照组样品在贮藏第10天时接近该界限值。完整态秋刀鱼4 ℃贮藏的货架期为10~12 d,去头/内脏处理组的货架期约为8 d。货架期终点时2 组样品对应的电子鼻气味组成有显著性差异,表明腐败进程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6.
通过建立和应用质量指数法(quality index method,QIM),结合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值、K值、质构、菌落总数值等指标综合评价冷藏大菱鲆的新鲜度,并确定其货架期。结果显示:综合感官评分(quality index,QI)值与贮藏时间(t)之间呈较高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QI=1.175t-0.395(R2=0.988 4),该方程对冷藏大菱鲆剩余货架期的预测误差约为1 d(0.816)。贮藏15 d时,QI值达18.28,各感官指标均达到感官拒绝期;此时,TVB-N值、K值和菌落总数值分别达到31.34 mg N/100 g、72.24%和6.45(lg(CFU/g)),均已经达到货架期终点的参考限定标准。QIM评价结果与鲜度指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适用于大菱鲆货架期的研究和鲜度的快速评价,4 ℃冷藏大菱鲆的货架期为15 d。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草鱼片上添加含肉桂精油(CIN)的壳聚糖(chitosan,Ch)涂层,研究含肉桂精油的壳聚糖涂层对草鱼片(4±1)℃ 冷藏16 d期间品质的影响.涂层分别采用质量浓度20 g/L Ch和Ch+CIN[质量浓度20 g/L Ch+1.5%(体积分数)CIN]配方溶液,对未添加涂层和添加不同配方涂层鱼片样品的微生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丁香油-壳聚糖复合膜涂膜处理对鲜切甜瓜菌落总数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未涂膜处理作为对照组,具有广谱抑菌作用的ε-聚赖氨酸涂膜处理作为阳性对照组,评价丁香油-壳聚糖复合膜涂膜处理在4 ℃贮藏5 d对鲜切甜瓜菌落总数、失重率、硬度、电导率、色度、pH、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VC含量的影响。结果:ε-聚赖氨酸和丁香油-壳聚糖复合膜涂膜处理均能延缓鲜切甜瓜品质劣变。与阳性对照组相比,丁香油-壳聚糖复合膜涂膜处理组的菌落总数降低了一个数量级,以5.0 lg (CFU/g)为货架期菌落总数的阈值,复合膜组的货架期比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分别延长了2.1和1.5 d;并且复合膜涂膜处理降低果肉细胞损伤程度,降低产品失重率18.18%,维持鲜切甜瓜原有的橘红色,提高鲜切甜瓜的硬度19.65%,提高鲜切甜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18%。结论:丁香油-壳聚糖复合膜涂膜处理降低鲜切甜瓜表面菌落总数,并延缓其品质劣变。  相似文献   

19.
包装材料对高氧气调包装冷鲜肉品质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调包装能有效延长冷却肉的货架期,但是不同阻隔性的包装材料对冷却肉的保质期影响差异显著,因此选用3种不同阻隔性的包装材料,对冷鲜肉进行高氧气调包装(35% CO2、65% O2),测定冷鲜肉在贮藏期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色泽、挥发性盐基态氮、汁液流失率和pH值等指标,观察不同阻隔性的材料对冷却肉货架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氧包装条件下,高阻隔材料包装的冷却肉在贮存10d菌落总数已经超标,pH值在贮存期内处于二级鲜肉的范围内;中阻隔包装材料包装的冷却肉菌落总数对数值在保质期内未超过6(lg(CFU/g)),但是肉色保持的较好,感官评价相对较好,但是汁液流失较大;低阻隔包装材料低阻隔性的包装材料菌落变化最大,13d时菌落总数对数值达到6.46(lg(CFU/g)),肉的色泽相对较差,气味和总体可接受性也较差,因此,中阻隔性包装材料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五香牛肉在低温贮藏期间的安全性,降低合成抗氧化剂的使用量,筛选一种可以改善五香牛肉贮藏品质的天然保鲜剂。本文以五香牛肉为试验材料,采用无添加抗氧化剂组作为第一组(对照组),另外分别设置四种复合天然抗氧化剂处理组,即0.05%乳酸链球菌素+0.05%丁香+0.12%肉桂为第二组,0.05%乳酸链球菌素+0.05%丁香+0.03%迷迭香为第三组,0.05%丁香+0.03%迷迭香+0.12%肉桂为第四组, 0.05%乳酸链球菌素+0.05%丁香+0.03%迷迭香+0.12%肉桂为第五组,通过分析五香牛肉在贮藏期间微生物指标、理化指标和感官指标的变化,探讨复合天然抗氧化剂对五香牛肉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贮藏条件下,与对照组相比,第五组可以显著减缓五香牛肉的氧化损伤,延缓产品品质降低(P<0.05),且具有较好的感官品质。60 d时,第五组的TBARS值为(0.30±0.01)mg/kg,挥发性盐基氮值为(12.08±0.21)mg/100 g,菌落总数为(3.81±0.04)lg(CFU/g),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感官评定分析结果也同样得出:60 d时第五组的总体可接受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试验结果得出,0.05%乳酸链球菌素+0.05%丁香+0.03%迷迭香+0.12% 肉桂处理组对低温贮藏五香牛肉的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