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酶联免疫技术及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说明了酶联免疫检测技术(ELISA)的原理、方法,主要论述了其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应用,进行毒素、农药残留、食品微生物及其它微量元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有机磷农药多残留免疫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单介绍了有机磷农药的结构、毒性以及残留状况,总结了免疫分析方法在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情况.着重讨论了多残留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并对未来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acid,O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贝类等生物中的海洋生物毒素,可引起人或动物的急性中毒,对食品安全和海产养殖具有严重危害。因此建立快速、可靠、灵敏的OA检测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免疫分析检测技术基于抗原抗体的结合,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是当前检测贝类毒素OA的主要手段。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针对贝类毒素OA的免疫分析检测技术,其中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检测、免疫层析检测、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检测和基于免疫传感器的检测技术等。本文着重阐述了不同免疫分析技术的原理及其在OA检测中的实际应用,同时探讨了免疫分析技术在贝类毒素OA检测方面的挑战和发展趋势,以期为开发性能更加优异的OA免疫检测技术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
研究牛奶中己烯雌酚、雌二醇的荧光免疫检测技术并对实际样品进行检测。辅助量子点标记技术,结合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原理建立检测标准曲线,评价特异性,对实际样品进行检测。己烯雌酚的荧光免疫检测在0.472 ng/mL~66.597 ng/mL内呈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0.236 ng/mL。雌二醇在0.418 ng/mL~195.065 ng/mL内呈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为0.109 ng/mL。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牛奶中己烯雌酚的荧光免疫检测方法,方法可同时运用于雌二醇的检测,特异性与回收率良好,可补充传统方法用于实际样品中雌激素类残留测定。  相似文献   

5.
酶联免疫法与乳及乳制品中抗生素残留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酶联免疫检测技术(ELISA)做了介绍,并对该技术在乳及乳制品抗生素残留检测的应用进行了评述.阐述了该项技术在乳及乳制品抗生素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作者主要介绍了检测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及其代谢物的酶联免疫法和荧光免疫法。通过应用新型纳米材料(如磁纳米粒子,镧系发光纳米材料)以及噬菌体展示技术提高免疫检测的灵敏度,并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及其代谢物免疫检测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是食品安全保障的重要技术支撑。荧光免疫层析技术是结合了荧光检测高灵敏度和免疫层析检测特异性强、快速便捷等特点的一项新型免疫检测技术,已成为食品安全快速定量检测领域研究的热点。本论文介绍了荧光免疫层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对有机染料荧光素免疫层析技术、量子点免疫层析技术和上转换纳米粒子免疫层析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其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食品安全快速定量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文献支持。  相似文献   

8.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疫胶体金技术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志物应用于抗原抗体的一种新型的免疫标记技术,具有简便、快速的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食品检测、环境污染、生物沾染和生物制剂的定性或半定性的快速免疫检测。就免疫胶体金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现状展开论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免疫磁珠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介绍免疫磁珠结构特点、性质、及其在免疫检测、细胞分离、生物大分子纯化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应用,并概述免疫磁珠技术基本原理及其在黄曲霉毒素等检测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问题关注程度逐渐提高,食品中污染物的检测和分析越来越重要,进行食品中的快速安全的污染物检测的技术要求越来越迫切。本研究通过分析免疫检测的基本涵义,了解免疫检测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探究了食品检验中的免疫检测技术的应用,并对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因其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仪器简单、操作方便、无放射性污染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类型及其原理,对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运用,包括检测食品中微生物、毒素、农药残留、兽药残留、转基因食品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液相芯片整合了分子生物学、免疫学、高分子材料、微流控技术、高速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分析等多方面技术,可实现少量样本高通量定性定量检测。本文主要阐述液相芯片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其在分析领域的应用现状,探讨液相芯片在小分子高通量分析中的工作模式及其当前技术难点,分析黄曲霉毒素等粮油主要真菌毒素免疫分析研究进展,指出液相芯片在粮油主要真菌毒素检测中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是由霉菌黄曲霉和寄生曲霉感染后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是自然界中毒性最强的化合物之一,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IARC)划定为I类致癌物质,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黄曲霉毒素很容易污染谷物、坚果、香料、植物油脂、乳类及其制品等多种食品。因此,研究出快速、准确、高效的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是政府、企业和研究者们一直以来的共同目标。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基于免疫技术发展的各种快速检测黄曲霉毒素方法,主要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免疫传感器、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法、免疫荧光法、放射免疫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和量子点探针法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检测效果、优缺点及国内外应用等方面进展,为今后研发更优的检测黄曲霉素新方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因其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仪器简单、操作方便、无放射性污染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类型及其原理, 根据化学发光体系中标记物质的不同以及检测体系的差别, 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进行了系统的分类, 并且对各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对其优点和不足做了透彻的分析。对该分析方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运用, 包括检测食品中微生物、毒素、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进行了综述, 并展望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免疫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疫分析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技术,以抗体为核心试剂,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等特点。免疫分析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对农/兽药残留检测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对几种主要的免疫分析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基于抗原-抗体识别的免疫分析技术在小分子监测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已成功应用于生理活性物质、化学有害物、农兽药等的快速检测,在临床诊断、环境、食品以及卫生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由于缺乏结合位点,小分子化合物的分析大多采用竞争模式,与传统的三明治夹心法相比,稳定性和灵敏度往往都难以满足实际检测需求。近几年来,科学家开始尝试建立针对小分子化合物的非竞争模式免疫分析方法,比如基于抗独特型抗体、基于抗体可变区片段、基于抗异型抗体及抗免疫复合物多肽。其中基于抗体重链和轻链结合的开放夹心免疫分析由于具有只需要单个抗体、快速非竞争的均相检测小分子等优点,备受研究者关注。本文主要综述基于抗体可变区片段的小分子非竞争免疫分析方法,重点介绍了建立小分子非竞争检测模式所需要抗体可变区的获得及筛选途径、几种形式信号放大载体的研究现状,最后对其在小分子物质检测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评述,期望能为本领域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作为一项具有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的免疫分析方法,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本文根据不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所选择标记物的不同,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分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三个类别,并对各方法常用的化学发光标记物及分析方法原理进行介绍。同时,综述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在农兽药残留、生物毒素、违禁添加物及微生物检测方面的应用进展情况。随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在新型化学发光标记物及化学发光增敏体系方面取得进一步的研究进展,其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必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DNA的滚环扩增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等温DNA扩增技术,滚环扩增(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RCA),以其简单和高效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一般通过与靶序列进行杂交,特异性地生成环状DNA来达到DNA检测的目的。RCA已经广泛应用于免疫检测、原位检测、SNP检测等方面。本文将对RCA的工作原理、技术进展、应用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