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红  王毅  蔡亮亮  张凤 《食品科学》2012,33(23):331-335
研究芝麻素(sesamin)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小鼠的防治作用及其机理。采用高脂饮食建立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从血脂水平及游离脂肪酸组成、氧自由基代谢及肝细胞损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芝麻素预防剂量组(50mg/(kg.d))、治疗剂量(50、100mg/(kg.d))可有效降低NAFLD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水平,显著改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提高NAFLD小鼠血清游离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对调节血脂水平有积极作用。芝麻素还能降低NAFLD小鼠肝脏组织丙二醛(MDA)含量,提高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AOC),降低血清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力。肝脏病理组织学观察表明芝麻素能明显减轻NAFLD小鼠肝脏脂肪化病变的程度。因此,芝麻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具有防治作用,作用机理与降血脂、调节血脂组成即提高游离不饱和脂肪酸比例、抗氧化和抑制肝细胞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藤葛复合固体饮料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解酒作用和护肝功能。方法 各试验组灌胃相应受试物后建立急性小鼠醉酒模型,构建高浓度酒精致小鼠醉酒模型,记录小鼠防醉试验行为学变化,测定血液乙醇浓度、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测定体质量和肝脏指数、肝脏乙醇代谢酶活力、抗氧化指标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抑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镜检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藤葛复合解酒固体饮料低、高剂量组均可显著延长小鼠酒精耐受时间(P<0.05,P<0.01),缩短睡眠时间(P<0.01)和醒酒时间(P<0.05,P<0.01);低、高剂量组均能极显著降低小鼠血液中乙醇浓度、ALT、AST和TG水平(P<0.01);高剂量组显著提高小鼠体质量(P<0.05)和减轻肝脏指数(P<0.01);高剂量组能极显著提高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乙醛脱氢酶(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力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glutathione reduced,GSH)(P<0.01)和降低肝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P<0.01);低、高剂量组均能明显改善肝组织病理情况,抑制肝脏中TNF-α和IL-6水平(P<0.01)。结论 藤葛复合固体饮料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具有较好的解酒和护肝作用,可能与其加快乙醇代谢、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抑制炎症信号的传导有关。  相似文献   

3.
以酒精溶液(50%,V/V,10 m L/kg)灌喂小鼠42 d,建立酒精肝损伤模型,研究红枣醋对酒精中毒引起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红枣醋均能显著降低慢性酒精中毒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TC)含量以及肝脏脂质过氧化(LPO)水平,明显改善肝组织肿大;不同剂量的红枣醋均能显著提高慢性酒精中毒小鼠肝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提高肝组织总超氧化物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保护小鼠肝组织抗氧化系统。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红枣醋能明显改善慢性酒精中毒引起的肝损伤,作用机制与其抑制机体脂质过氧化,增强肝脏抗氧化酶以及非酶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番茄红素纳米分散体对肿瘤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采用乳化-蒸发工艺(超声乳化)制备了番茄红素纳米分散体并用小鼠移植型肝癌模型研究了番茄红素纳米分散体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和对机体抗氧化、抗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乳化-蒸发工艺(超声乳化)可获得纳米级别的番茄红素分散体系;番茄红素纳米分散体以1.95mg/kg,3.9mg/kg剂量给移植型肝癌H22小鼠用药10d后,移植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2.37%,54.34%;同时可提高小鼠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可提高小鼠肝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过氧化氢(H2O2)、MDA含量;下调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研究表明,番茄红素纳米分散体在体内能明显抑制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的抗氧化活性、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肉桂精油对小鼠肝脏代谢相关酶活性,肝、十二指肠、结肠组织抗氧化能力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评价肉桂精油的摄入对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方法:将8 周龄C57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 组:对照组和肉桂精油低、高剂量(100、300 mg/(kg·d))组;饲养4 周后测定小鼠体质量、肝脏代谢相关酶活性以及肝、十二指肠、结肠组织抗氧化能力,运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小鼠粪便中短链脂肪酸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肉桂精油的摄入能够显著降低小鼠腹脂指数,使肝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力、肠道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P<0.05);摄入肉桂精油后,在门水平上小鼠粪便中软壁菌门(Tenericutes)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在属水平上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真杆菌属([Eubacterium]_fissicatena_group)等条件致病菌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罗氏菌属(Roseburia)、粪芽孢菌属(Coprobacillus)等有益菌相对丰度显著上升(P<0.05);肉桂精油高剂量组小鼠粪便中乙酸、丙酸、总酸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肉桂精油的摄入能够调节肠道氧化还原状态平衡和肠道菌群结构,抑制致病菌群生长,促进有益菌群增殖,具有潜在促进机体健康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探讨苦菜黄酮(flavonoids from Sonchus oleraceus L.,FSOL)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代谢及肝脏的保护作用。选择60 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6 组: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10 mg/kg)以及FSOL低剂量组(50 mg/kg)、中剂量组(100 mg/kg)、高剂量组(200 mg/kg),正常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其余组饲喂高脂饲料,连续饲喂5 周后测定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肝脏中TC、TG、MDA、SOD等指标水平,并观察肝脏的组织形态变化。结果表明:FSOL能抑制高脂血症小鼠体质量的增长,降低血清中TC、TG、LDL-C、ALT、AST、MDA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并且降低肝脏中TC、TG、MDA水平和肝脏指数;另外,SOD和HDL-C水平都有不同程度提升,说明FSOL对高脂血症小鼠具有较好的降血脂和保肝作用,可能与其改善脂质代谢和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这为FSOL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刘芳芳  张晶 《食品科技》2023,(10):210-218
文章旨在探究紫苏籽抗氧化肽对高脂饮食小鼠脂代谢及氧化应激的影响。将6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组、高脂饮食+低剂量紫苏籽抗氧化肽、高脂饮食+高剂量紫苏籽抗氧化肽共4组,试验10周后,测定小鼠体质量、血清生化指标、肝脏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并分析脂代谢及肠道紧密连接蛋白的关键基因等指标。紫苏籽抗氧化肽显著降低高脂小鼠体质量及肝脏指数,显著降低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 AST)和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TG、T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C)、D-乳酸(D-lactic acid, D-LA)、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 DAO)和血糖水平,显著提高了小鼠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C)水平,减少肝脏和肠道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水平,提高了肝脏...  相似文献   

8.
四棱豆总黄酮抗氧化和抗肝损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小波  付明  陈东明 《食品科学》2015,36(15):206-211
目的:探讨四棱豆总黄酮体外和体内抗氧化能力以及对CCl4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修复效果。方法: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四棱豆种子总黄酮,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和还原力表征四棱豆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利用CCl4诱导昆明小鼠肝损伤,以不同剂量的四棱豆总黄酮灌胃7 d,测定血清中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和总胆红素含量,测定肝、肾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谷胱甘肽、丙二醛含量,免疫组化法观察肝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四棱豆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效果,四棱豆总黄酮各剂量组均能降低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血清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活性和总胆红素含量升高,降低肝、肾组织中丙二醛含量,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谷胱甘肽含量,抑制肝细胞中TNF-α表达,减轻CCl4对肝组织的损伤。结论:四棱豆总黄酮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抑制TNF-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鸡枞菌多糖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鸡枞菌多糖(refined polysaccharide from Termitomyces albuminosus,RPTA)对酒精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被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药物对照组(联苯双酯灌胃,150 mg/(kg·d),以体质量计,下同)、RPTA各剂量组(100、200、400 mg/(kg·d)),连续灌胃30 d,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按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第31天,给予50%乙醇(12 mL/kg ,以体质量计)建立动物急性肝损伤模型。去除死亡小鼠,在灌胃12 h后各组均取10 只小鼠摘眼球取血并分离血清,测定谷草转氨酶(aspartatetransaminase,AST)和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活性、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处死后取小鼠肝脏测定各项抗氧化指标,并采用石蜡切片分析小鼠肝损伤程度。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RPTA各剂量组均能降低血清AST和ALT活性、TG水平及肝脏丙二醛含量,提高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肝脏变性和坏死等病理改变明显减轻,尤以RPTA高剂量组为佳。结论:RPTA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RPTA预处理可以提前增强机体的自由基清除防御体系,可以有效地拮抗急性酒精所导致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及GSH耗竭,抑制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脂肪酸在细胞内代谢,保护细胞膜,促进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东海乌参肽(Acaudina leucoprocta peptides,ALPs)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和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5 只C57BL/6N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80 mg/(kg mb·d)水飞蓟宾)、ALPs低剂量组(200 mg/(kg mb·d)ALPs)和ALPs高剂量组(400 mg/(kg mb·d)ALPs)。采用慢性酒精干预3 周后进行急性酒精灌胃建立小鼠肝损伤模型,检测小鼠血清和肝脏组织相关生化指标、观察肝脏和结肠组织形态学变化;取小鼠粪便进行16S rR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多样性。结果:ALPs可以显著改善小鼠的肝脏和结肠组织损伤,降低酒精性肝损伤血清标志物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的活力,提升乙醇代谢相关酶的活力,抑制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脏中的脂肪蓄积,减少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干扰素-γ和IL-6的分泌及氧化应激标志物丙二醛的含量。ALPs显著改善小鼠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调节多种门、纲、科细菌的相对丰度,改善乙醇诱导的小鼠肠道菌群紊乱并使其趋于正常。结论:ALPs对乙醇诱导的小鼠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ALPs抗氧化、抗炎和改善肠道菌群紊乱相关。  相似文献   

11.
研究乳酸菌发酵大麦提取物(LFBE)对人结肠癌HT-29荷瘤裸鼠的抑瘤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在建立HT-29人结肠癌荷瘤裸鼠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不同处理组的LFBE连续灌胃30 d,以肿瘤体积、抑瘤率和肿瘤HE染色切片等评价LFBE的体内抗肿瘤作用;以肝脏HE染色切片初步观察LFBE的毒副作用,并测定血脂、血糖、肝脏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因子等指标,研究LFBE对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试验结果表明,5-氟尿嘧啶(5-FU)组、LFBE高剂量组、5-FU-LFBE混合组和LFBE低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0.08%,49.32%,53.36%和39.42%,其中混合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最强,说明LFBE和5-FU具有协同效应,且均未见LFBE对肝脏有毒副作用;与正常组相比,LFBE处理组能显著降低血清TG和GLU的含量,增加IFN-γ,IL-4和TNF-α的表达;与阴性对照组相比,LFBE能减少MDA含量,增加SOD,CAT,T-AOC和GSH-PX的活力。研究结果表明,LFBE能显著抑制荷瘤裸鼠肿瘤细胞增长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以保护免疫器官,增加免疫因子表达,抑制TG和GLU合成和提高肝脏抗氧化能力等途径发挥其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芦荟白酒的急性和亚慢性毒性及其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采用一次性经口急性毒性试验比较了芦荟白酒和基酒的安全性差异;通过建立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肝脏生化指标和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考察了芦荟白酒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芦荟白酒的半数致死量(LD50)及其95%,99%平均可信限均比基酒大,表明芦荟白酒比基酒安全,急性毒性小;与基酒相比,芦荟白酒能显著降低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提高肝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降低肝脏AST、ALT及丙二醛(MDA)含量。低、中剂量效果最佳。肝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证明,适量的芦荟白酒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理与抑制机体脂质过氧化、增强肝脏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3.
杜仲绿原酸对高脂模型小鼠降血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开展杜仲绿原酸对高脂高胆固醇诱导的高血脂模型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研究,以昆明小鼠为实验动物,随机分成5组:阴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以及低剂量(25mg/kgBW)、中剂量(50mg/kgBW)、高剂量(100mg/kgBW)杜仲绿原酸组,每组10只。后4组喂以高脂饲料,将小鼠灌胃杜仲绿原酸4周,分别测定各组小鼠血清和肝脏脂质水平及血清和肝脏的抗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研究发现:杜仲绿原酸显著降低小鼠血清TC、TG、LDL-C水平、动脉硬化指数和冠心指数,肝脏TC、TG含量亦有显著降低,血清和肝脏中MDA生成下降,抗氧化酶活性增加。研究表明:在高脂膳食条件下,杜仲绿原酸能够有效地降低血脂和肝脏脂质的积累,提高血清和肝脏抗氧化水平,具有明显的调节脂质代谢作用,其中以中剂量降血脂效果相对最佳。  相似文献   

14.
鸡血清抗肿瘤活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观察鸡血清体内体外的抗肿瘤活性.体外试验细胞计数法表明,鸡血清培养组肿瘤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细胞形态学显示大部分肿瘤细胞被杀伤并有细胞碎片生成.在以HepA(肝癌实体型)小鼠体内肿瘤生长抑制试验研究中,通过观察瘤重、肝脏、脾脏及胸腺指数了解鸡血清对荷瘤小鼠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灌胃给药显示出比较明确的治疗效果,胸腺及脾脏指数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果说明鸡血清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5.
以昆明小鼠为模拟对象,研究了摄入翅果油对小鼠抗氧化能力和脂质代谢的影响。实验选取30只6周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花生油组和翅果油组,持续喂养6周后,分别测定其体重、抗氧化能力和脂质代谢水平。结果表明:与花生油相比,翅果油可显著降低小鼠体重、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二醛(MDA)含量及肝脏组织载脂蛋白Apo E基因表达量,显著提高血清和肝脏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肝脏组织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Ⅰ(CPT-Ⅰ)表达量、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研究表明,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V_E的翅果油有助于提高小鼠机体抗氧化能力和血脂调节能力,是非常适宜食用的安全健康油品。  相似文献   

16.
探讨海湾扇贝多肽(polypeptide from bay scallop,PBS)对小鼠H22肝癌移植瘤的抑瘤作用及机制。将50只KM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H22肝癌模型组和PBS低、中、高剂量组共5组,按试验设计进行体内灌胃试验。结果显示,低、中、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8.16%、41.93%和84.00%,具有量效依赖趋势。与模型组相比,三剂量组小鼠血清中突变型p53、Survivin、8-iso-PGF2α和MDA的水平均有所降低,而IL-2、GSH-Px、SOD和TNF-α的水平均有所升高,且中剂量组较其他两组效果更明显;三剂量组小鼠肝脏组织提取液呈现相同变化趋势。肿瘤组织病理学观察也表明PBS有较好的抗肿瘤生物学效应。PBS对小鼠肝癌H22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大豆皂甙对小鼠H22肝癌细胞的影响.以HB22荷瘤小鼠为模型,灌胃10、20、30 mg/kg·d的SS-Ⅱ20 d后均可显著抑制HB22B移植瘤的生长;摄入适量的SS-Ⅱ能降低HB22B荷瘤小鼠肝脏中MDA含量,并增强SOD活性;肿瘤组织切片病理学观察也表明SS-Ⅱ有明显的抗肿瘤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SS-Ⅱ能够抑制HB22B移植瘤的生长,提高B荷瘤小鼠抗氧化能力是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小鼠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分析驼乳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并结合代谢组学探究其机理。方法:将24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C)、模型组(ET)和驼乳组(ET+CM),采用短时间灌胃大剂量(7.3 g/kg)酒精的方法复制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通过测定血清指标(ALT,AST,SOD和GSH)和肝脏指标(TG和TC)来反映驼乳对肝脏的保护作用,并基于代谢组学的研究手段,探讨驼乳保肝、护肝的作用机理。结果:驼乳显著抑制了因酒精作用而升高的小鼠血清中ALT和AST以及肝脏中TG和TC水平;同时,驼乳可通过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增加血清中SOD和GSH的含量。通过代谢组分析,在ET和NC组以及ET和ET+CM组中的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脂质代谢、有机酸代谢和有机氧化合物;在NC、ET和ET+CM 3组中共筛选、鉴定出28个差异显著代谢物,其中灌胃酒精会降低肝脏中乙酰胆碱、甘氨酸、亚油酸、磷脂酰胆碱等含量,而灌胃驼乳会显著增加以上代谢物的含量。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胆碱代谢、甘油磷脂代谢和ABC转运蛋白通路中。结论:驼乳干预并缓解了小鼠急性酒精暴露诱导的脂质代谢紊乱,提高了抗氧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椒样薄荷多酚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椒样薄荷多酚高剂量灌胃处理(400 mg/kg BW·d)显著抑制了小鼠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力的升高(p0.05);肝脏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显示,椒样薄荷多酚高剂量灌胃处理小鼠肝细胞结构完整,只有点状坏死,无大面积坏死,进一步表明椒样薄荷多酚对CCl4所致小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另外,椒样薄荷多酚高剂量灌胃处理显著抑制了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的升高(p0.05);显著增强了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两种抗氧化酶活力,显著增强了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降低了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p0.05)。说明椒样薄荷多酚在预防和改善肝损伤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20.
研究川秋葵微粉的体内和体外的抗氧化活性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螺旋藻粉阳性药物组以及川秋葵微粉低、中、高剂量组(450、900、1800 mg/kg)。连续灌胃给药6周,末次灌胃后禁食12 h,颈椎脱臼处死后小鼠眼球取血,即刻取出肝脏组织和脑组织并测定相关指标。体外抗氧化功能评价采用体外·OH清除率、·O2—清除率、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ABTS+·清除率、DPPH·清除率、还原力、总抗氧化能力7个的指标。结果表明:川秋葵微粉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对DPPH·、·OH、ABTS+·的清除能力优于商品化的螺旋藻微粉。川秋葵微粉具有良好的体内抗氧化活性,与对照组相比,经高剂量川秋葵微粉干预后能够显著降低小鼠血清(p0.01)、脑和肝脏组织(p0.05)中MDA含量;提高小鼠血清(p0.05)、脑组织(p0.01)和肝脏组织(p0.05)中SOD活性;提高小鼠血清(p0.05)、脑组织(p0.01)和肝脏组织(p0.05)中GSH-Px活性;提高小鼠血清(p0.01)、脑组织(p0.01)和肝脏组织(p0.05)中CAT活性;提高小鼠血清(p0.01)、脑组织(p0.01)和肝脏组织(p0.05)中T-AOC能力。以上结果提示:川秋葵微粉能够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作用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及维持机体抗氧化酶系活性的正常进行有关;高剂量川秋葵微粉对脑组织和血清的抗氧化能力优于肝脏组织;高剂量川秋葵微粉对小鼠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与阳性对照组(螺旋藻)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