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芭蕉芋淀粉为原料,三偏磷酸钠为交联改性剂,对芭蕉芋淀粉进行交联反应制备出芭蕉芋交联淀粉。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进行制备工艺的优化,以淀粉糊化特性中的崩解值和水合特性中的膨胀力为指标,结果表明:当三偏磷酸钠用量为淀粉质量分数的0.7%,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1.5h,反应pH值为9.50时,淀粉的交联效果最好。还考察了三偏磷酸钠的用量、反应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芭蕉芋交联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甘薯淀粉为原料制备抗性淀粉,用正交实验确定压热处理制备抗性淀粉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甘薯抗性淀粉制备的最佳条件为:淀粉糊的浓度35%、pH值4.5、糊化温度115℃、糊化时间70min、老化时间72h。  相似文献   

3.
酶法结合高压法制备甘薯回生抗性淀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甘薯淀粉为原料,采用酶解-压热法制备RS3型抗性淀粉,研究了淀粉乳浓度、压热时间、压热温度、α-淀粉酶、预糊化时间、pH值以及冷藏时间和温度对抗性淀粉制备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薯回生抗性淀粉最佳制备条件为:甘薯淀粉乳浓度为10%;α-淀粉酶加量为120U/ml;预糊化时间为30min;最佳压热温度为120℃,压热处理时间为30min;老化温度为4℃,时间为12 h。采用此工艺制备甘薯回生抗性淀粉,其制备产率可达到7.365%。  相似文献   

4.
以甘薯淀粉为原料,采用湿热交联协同处理,制备高含量抗性淀粉,探究最佳工艺条件并研究了其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当交联剂质量分数为10%、pH11.5、水分20%及温度120℃时,制备的抗性淀粉质量分数达72.45%,结合磷质量分数为0.39%。通过31 P NMR检测,RS质量分数为72.45%产物中含有磷酸二淀粉酯(DSMP),而没有发现磷酸单淀粉酯(MSMP)。扫描电镜和偏光显微镜观测结果表明:在高水分下进行交联反应,淀粉颗粒易受水汽和热能的影响而部分糊化,表面发生部分破裂,从而影响淀粉的抗酶解性。X-射线衍射图谱显示,甘薯抗性淀粉的晶型仍为C型,但相对结晶度有稍许变化。糊化温度随水分增加而升高,糊化焓值则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为得到快捷方便的预糊化马蹄粉,以马蹄淀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预糊化马蹄淀粉生产的最佳条件为:马蹄粉浆液浓度为6%,马蹄粉浆p H值为7,糊化温度为85℃、糊化时间为10 min。按此条件生产出的预糊化马蹄淀粉感官性状良好,入口有马蹄特有的香味、口感细腻香滑、食用方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6.
以苦荞米为原料,添加脱脂奶粉、甜赛糖、复合稳定剂等辅料,采用烘焙、浸泡、磨浆、预糊化、液化、糖化、普鲁兰酶处理、过滤、调配、均质等一系列工艺过程制备出高抗性淀粉含量的苦荞乳饮料。以抗性淀粉含量为指标,通过糊化米水比、糊化时间、普鲁兰酶处理用量及时间的一系列单因素实验,确定出苦荞乳饮料最佳工艺条件为糊化米水比1:8、糊化时间40min、普鲁兰酶用量0.06m L、酶处理时间30min;此工艺条件下,苦荞乳饮料中抗性淀粉含量达到最大,为10.97%。以感官得分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出了苦荞乳饮料的最佳配方为苦荞米10%、奶粉2.5%、甜赛糖0.15%、复合乳化剂0.1%(均为质量分数比)。  相似文献   

7.
压热-酶解法制备玉米抗性淀粉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压热酶解处理对抗性淀粉(RS)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鲁兰酶的脱支作用有利于抗性淀粉的形成。确定压热酶解法制备抗性淀粉的工艺为:淀粉调乳(质量分数25%、pH值8.0)→预糊化→压热处理(120℃、30min)→冷却→调pH值至4.5→加入普鲁兰酶(4.5U/g干淀粉)→水解(55℃、6h)→灭酶(调pH值至8.0)→低温静置(4℃、24h)→提纯。按该工艺制备RS,其产率可达18%。  相似文献   

8.
探讨部分糊化淀粉浆液的制备方法及对纯棉纱的上浆效果。将原淀粉和变性淀粉PR-Su混合,采用恒温水浴蒸汽法制备部分糊化淀粉浆液,测试了室温条件下浆液的黏度、pH值、黏度热稳定性,并采用部分糊化淀粉浆液在室温下对纯棉纱进行上浆。试验表明:部分糊化淀粉浆液具有较低的黏度和优良的黏度热稳定性;在相同配方下,部分糊化淀粉浆液所浆出的棉纱耐磨性能提高、强伸性能改善、毛羽值降低,基本达到完全糊化浆液浆出纱的质量指标。认为:部分糊化淀粉浆液上浆技术是一种低碳、节能、环保的新型浆纱技术。  相似文献   

9.
交联酯化作用对木薯淀粉热糊粘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三偏磷酸钠、丁二酸酐为变性剂,以水为介质对木薯淀粉进行改性并制备交联琥珀酸淀粉酯的工艺条件。以淀粉热糊粘度为评价指标,着重讨论了制备过程中淀粉乳的三偏磷酸钠的用量(对干淀粉的质量分数)、交联时间、交联pH值、丁二酸酐的用量(对干淀粉的质量分数)、酯化时间、酯化pH值和反应温度对产物热糊粘度的影响,与原木薯淀粉的峰值相比较,热糊粘度提高了5~10倍。  相似文献   

10.
利用马铃薯淀粉制备酶变性淀粉,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了淀粉浆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进行三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确定了较优的淀粉酶解工艺条件,使酶解淀粉的DE值稍大于2。再确定酶变性淀粉的糊化温度和糊化时间,制备用采模拟油脂的变性淀粉,以减少食用者的热量摄入,更加有利于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1.
12.
多孔淀粉制备原料有玉米淀粉、木薯淀粉、马铃薯淀粉等,在制备过程中,淀粉原料某些性质变化对多孔淀粉性质有一定影响,不同原料、或同一原料不同处理方式都会影响多孔淀粉形成;有效预处理方法对改变淀粉原料性质,提高多孔淀粉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多孔淀粉性质十分重要。该文对淀粉不同处理方式对多孔淀粉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不同淀粉具有不同性能,大部分情况下原淀粉溶液不太稳定,对各类淀粉进行变性反应可 得到所需特性,从而满足生产要求,有时甚至需要双变性才能满足特殊要求;该文介绍双变性淀粉 制备及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酸解醚化复合变性方法制备了羧甲基酸解淀粉(CMAS),探讨了水分含量、氯乙酸用量、氢氧化钠用量、温度、时间对取代度(DS)和反应效率(RE)的影响,对产物进行了FTIR、XRD、SEM、TG分析,研究了其黏度与pH和盐质量分数的关系。结果发现,在nNaOH/nAGU=2.835,nMCA/nAGU=1.39,V水/V乙醇=0.11,温度为50℃,时间为3h的条件下,羧甲基酸解淀粉的取代度达到0.8052,反应效率为57.92%,颗粒大小在5~10μm;黏度随pH的下降而降低,随NaCl质量分数的升高而下降,达到0.6%时溶液黏度下降到4.37 mPa.s,下降了46.31%。  相似文献   

15.
淀粉微球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综述淀粉微球特点、典型合成方法、作用机制及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6.
变性淀粉在我国应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该文介绍变性淀粉种类及其在工业中应用情况,概述变性淀粉在国内研究现状并分析变性淀粉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淀粉糊化及其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淀粉糊在食品工业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淀粉糊性质直接影响食品品质。该文介绍淀粉糊化特性及其检测方法,详述各种检测方法在淀粉糊中应用实例,并指出其中优缺点;提出今后淀粉糊检测方法发展方向,为淀粉糊在食品工业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根据淀粉糖的生产工艺,对比研究木薯淀粉及玉米淀粉对淀粉糖浆质量及生产成本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淀粉作为生产淀粉糖浆的原料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以羟丙基木薯淀粉为原料与正磷酸盐反应,采用超声波法工艺制备羟丙基木薯磷酸酯淀粉,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X–衍射等手段对酯化反应后产物进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作用下酯化反应在羟丙基木薯淀粉脱水葡萄糖单元羟基上引入磷酸基团,其引入破坏淀粉分子内氢键,导致淀粉分子结晶区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0.
预糊化淀粉制备、性质及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糊化淀粉是一种物理变性淀粉,具有冷水可溶、保水性强等特点,用途广泛。该文综述预糊化淀粉原料、制备方法和性质,并介绍预糊化淀粉在食品工业中应用,为食品用预糊化淀粉开发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