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对钝顶螺旋藻多糖进行提取、分离纯化和热降解,并对不同多糖组分的基本化学性质和糖链的精细组成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蛋白酶酶解、醇沉、阴离子交换色谱法和热降解,从钝顶螺旋藻中提取和分离纯化出P0、P0.2、P0.4、P0.6、P0.8五种多糖组分及其热降解产物。采用高效凝胶排阻色谱法、离子色谱法、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和亲水液相色谱-高分辨傅里叶转换质谱(hydrophilic interaction liquid chromatography-Fourier transform mass spectrometry,HILIC-FTMS)联用技术,分析比较不同多糖组分的化学性质和糖链精确组成。结果:钝顶螺旋藻多糖中P0、P0.2、P0.4和P0.6组分硫酸根质量分数在6%~7%,而P0.8组分硫酸根质量分数最高(14.46%)。单糖组成分析结果说明,P0组分是1 种葡聚糖,P0.2组分是主要由葡萄糖、半乳糖、鼠李糖、岩藻糖等中性糖组成的杂多糖;而P0.4、P0.6和P0.8组分主要是由鼠李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木糖和半乳糖组成的结构非常复杂的硫酸鼠李聚糖。采用HILIC-FTMS分析多糖组分热降解产物中的寡糖组成,发现P0.2糖链主要是由己糖单糖、戊糖二糖、脱氧己糖-戊糖寡糖、脱氧己糖-糖醛酸的寡糖片段组成,硫酸根在脱氧己糖、戊糖和己糖上,糖链组成复杂。而P0.4和P0.6组成相似,主要鼠李糖-戊糖寡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寡糖、戊糖二糖和三糖寡糖片段组成,硫酸根连接在鼠李糖和戊糖上。结论:钝顶螺旋藻中有多种不同结构的复杂硫酸多糖,其中葡萄糖醛酸-鼠李聚糖是钝顶螺旋藻中特有的一种硫酸多糖。  相似文献   

2.
对薤白多糖80%醇沉组分进行分离纯化、理化性质及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研究,经DEAE-52纤维素柱层析及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100柱层析纯化得到薤白多糖AMP80-1,分别采用苯酚-硫酸法、考马斯亮蓝法、硫酸-间羟联苯法、氯化钡-明胶法对AMP80及AMP80-1中总糖、蛋白质、糖醛酸、硫酸基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糖组分不合蛋白质,硫酸基含量均较低.采用高效液相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得AMP80-1相对分子质量为8.1 ku.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MP80-1主要为吡喃糖苷连接,紫外光谱分析表明AMP80-1不合核酸和蛋白质.细胞实验结果显示,薤白多糖AMP80-1对人胃癌细胞BGC-823生长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不同程度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  相似文献   

3.
余甘多糖分离纯化及其分子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离纯化余甘多糖(Pe Ps),并研究其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余甘粗多糖,经DEAESephadex A-25柱层析分离得到两种不同多糖组分。综合运用硫酸-苯酚、硫酸-咔唑、碘-碘化钾等化学分析方法对多糖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定组分的均一性及其分子量(Mw),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组分的单糖组成;利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旋光度研究多糖组分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余甘粗多糖经纯化分级后得到两种均一的多糖组分:Pe PsⅠ和Pe PsⅡ。经鉴定,Pe PsⅠ为含有吡喃的中性还原糖,而Pe PsⅡ为含有糖醛酸的吡喃酸性还原糖;两者对热稳定,不溶于有机溶剂,不含蛋白质和氨基酸;比旋光度[α]D20分别为+68°、+108°;分子量分别为1.49×105、1.51×105u。Pe PsⅠ主要是由L-鼠李糖、L-阿拉伯糖、D-木糖等5种单糖构成;而Pe PsⅡ主要是由L-鼠李糖、L-阿拉伯糖、D-半乳糖3种单糖构成。  相似文献   

4.
董兰芳  张琴  许明珠 《食品科学》2015,36(1):109-112
方格星虫多糖经碱法提取、三氯乙酸脱蛋白、DEAE-52纤维素柱层析、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纯化得到精制方格星虫多糖(Sipunculus nudus polysaccharide,SNPS)。测定SNPS的理化性质和单糖组成,结果表明:SNPS为白色粉末状单一组分;经理化性质测定和紫外光谱分析,表明SNPS的多糖质量分数为99.35%,糖醛酸质量分数为22.21%,不含蛋白质和核酸,不含硫酸根;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方格星虫多糖SNPS主要由阿拉伯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其物质的量比为1.16∶9.54∶1。本研究表明SNPS是从方格星虫中得到的均一组分纯多糖。  相似文献   

5.
草菇多糖VVP-1b的分离纯化及其光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9):172-175
从草菇子实体中提取水溶性粗多糖,经脱蛋白、脱色、DEAE-Sepharose F.F和Superdex-200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一种水溶性草菇多糖组分VVP-1b。采用液相色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光谱方法对其部分理化性质和结构进行测定。结果表明:VVP-1b为均一组分,具有明显的多糖特征峰,含有β-吡喃糖苷键;其总糖含量、蛋白含量、糖醛酸含量分别为88.7%、7.8%、27.6%,相对分子质量为5.84×105;单糖组成及摩尔比为阿拉伯糖∶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4.0∶1.0∶1.4∶35.4。因此VVP-1b是一种均一的具有β-吡喃糖苷键的酸性多糖。  相似文献   

6.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20):132-137
对纳豆多糖各理化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及气-质联用色谱分析分子质量和单糖组成,并经傅立叶红外光谱测定纳豆多糖的官能团以及刚果红实验检测其空间结构。结果表明,纳豆多糖中总糖66. 01%,蛋白质1. 12%;糖醛酸及SO24-分别占2. 79%、1. 57%;纯化后发现,纳豆多糖为单一组分,分子质量为11. 53 k Da,单糖组成及摩尔比为岩藻糖∶木糖醇∶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1. 04∶1. 53∶1. 57∶1. 19∶4. 68;红外光谱分析出其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刚果红实验表明纳豆多糖具有三股螺旋结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银耳多糖的组分和结构。方法:以银耳子实体为原料,采用热水煮提、醇沉法提取银耳粗多糖,经酶-Sevage法去蛋白、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后得到银耳均一多糖。检测其总糖、糖醛酸含量,用PMP衍生化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单糖组成,结合红外光谱分析多糖特征结构,并用碘-碘化钾试验验证糖链是否有侧链和分支。结果:分离纯化得到的样品TFP1是均一多糖,主要由甘露糖、葡萄糖醛酸、木糖和岩藻糖4种单糖组成,其物质的量比例为5.78∶0.7∶1.1∶1。红外光谱表明TFP1具有糖类的典型结构特征,碘-碘化钾试验证明TFP1可能有较多的侧链和分支。结论:银耳子实体均一多糖TFP1是以甘露糖为主链,由3种中性糖和1种糖醛酸构成,并且可能有较多侧链和分支的酸性杂多糖。  相似文献   

8.
梭柄松苞菇多糖CVP-Ⅱ_2的理化性质及其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梭柄松苞菇子实体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水提醇沉法,经脱色、脱蛋白、DEAE-52离子交换柱层析、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100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梭柄松苞菇多糖CVP-Ⅱ2,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GPC)结合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100的分离结果鉴定其分子量分布及纯度,利用碘-碘化钾、苯酚-硫酸法、考马斯亮蓝G-250法、硫酸-咔唑法对其淀粉含量、总糖含量、蛋白含量、糖醛酸含量进行测定;经紫外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GC分析其官能团特征及单糖组成。结果表明,CVP-Ⅱ2为非淀粉白色絮状均一多糖,其总糖、蛋白质含量、糖醛酸含量分别为:总糖含量为86.76%,不含蛋白质,糖醛酸含量为12.93%;其重均相对分子量Mw为11252u;红外光谱显示CVP-Ⅱ2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且为吡喃型糖环构型;单糖组成结果显示CVP-Ⅱ2含岩藻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其摩尔比为:甘露糖∶岩藻糖∶葡萄糖∶半乳糖=1∶1.63∶29.36∶5.02。  相似文献   

9.
以生姜皮为原料,经热水浸提法,乙醇醇沉得到生姜皮粗多糖。再经DEAE-纤维素-52阴离子交换柱和Sephadex?G-100凝胶柱对所得粗多糖进行层析纯化,得到3种水溶性生姜皮多糖(GE-1、GE-2、GE-3)。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联用测定各多糖组分的分子质量,利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各多糖组分的单糖组成,通过紫外光谱扫描、红外光谱扫描进一步分析各组分多糖结构。结果表明3种纯化多糖组分总糖含量分别为(98.06±0.15)%、(97.41±0.42)%、(97.89±0.22)%,分子质量分别为462、194 k D和376 k D。GE-1的单糖组成主要为甘露糖、葡萄糖、木糖,含有微量的半乳糖,其物质的量比为1.25∶6∶1;GE-2的单糖组成主要为甘露糖、葡萄糖和岩藻糖,其物质的量比为2.51∶9.25∶1;GE-3的单糖组成主要为甘露糖、核糖、半乳糖、阿拉伯糖,其物质的量比为17.39∶1∶1.89∶1.23。紫外光谱扫描结果显示3种多糖组分无明显的核酸和蛋白质吸收峰,红外光谱结果分析得出GE-1、GE-2和GE-3含有多糖类物质的特征吸收峰。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柱前PMP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检测6种中性糖、2种糖醛酸及1种糖胺的方法;考察了三氟乙酸(TFA)水解多糖的时间、温度以及三氟乙酸浓度对多糖水解的影响;采用液相色谱法分析葛仙米多糖提取物中的单糖组成。结果表明:甘露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等9种单糖平均回收率为81. 08%~102. 10%。相较于化学法,该方法准确可靠,线性关系良好,重复性和专属性好,可以很好地完成葛仙米多糖提取物中单糖的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南海鸢乌贼墨汁中分离纯化多糖,并分析其多糖组分。方法:利用水提醇沉法得粗多糖,通过固相萃取层析法除色素对多糖进行纯化,纯化多糖依次经DEAE-52离子交换柱、Sephacryl HR-300凝胶柱分级纯化,按峰收集得单一组分,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1-phenyl-3-methyl-5-pyrazolone,PMP)衍生化方法,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多糖组分。结果:粗多糖经DEAE-52离子交换柱、Sephacryl HR-300凝胶柱后收集得到3个糖组分,分别为SIP1、SIP2、SIP3;通过PMP衍生化方法分析单糖组成,得:SIP1是由D-甘露糖、D-葡萄糖、D-半乳糖3种单糖缩合而成;SIP2和SIP3分别是由D-甘露糖、鼠李糖、D-葡萄糖、D-半乳糖及L-(-)-岩藻糖5种单糖按照不同比例缩合而成。  相似文献   

12.
以大粒车前子麸壳为研究对象,提取水溶性多糖组分并对其部分理化性质进行分析。车前子麸壳水提粗多糖经过SephacrylTMS-400 HR葡聚糖凝胶柱得到纯化的多糖组分(polysaccharide from bran of Plantago asiatica L.,PBPL)。结果显示:PBPL为均一多糖,平均分子质量为619 651 D,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和糖醛酸含量依次为(71.420±0.007)%、(6.07±0.02)%、(20.74±0.05)%。PBPL含有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及半乳糖5 种单糖,物质的量比为2.24∶1.87∶1.00∶3.24∶3.49,糖醛酸主要是半乳糖醛酸。红外光谱中有多糖、蛋白、糖醛酸以及β-吡喃糖环特征吸收峰。  相似文献   

13.
三角帆蚌多糖制备及基本理化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充分利用三角帆蚌资源、开发利用其中的多糖类物质,运用热水浸提、乙醇沉淀、Sevag法脱蛋白质、乙醇再沉淀的方法提取获得了三角帆蚌多糖(HCPS),提取率为3.5%左右。运用DEAE-纤维素-52色谱和葡聚糖G-100色谱对三角帆蚌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得到3个纯化组分(HCPS-1、HCPS-2和HCPS-3),3个组分HCPS-1、HCPS-2和HCPS-3的得率分别是26.9%、30.2%和3.9%。运用化学的、物理的方法测量分析了三角帆蚌粗多糖及其纯化组分的部分理化性质,包括总糖质量分数、蛋白质质量分数、硫酸基质量分数、相对粘度、单糖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以及红外光谱(FTIR)。HCPS-3具有较高的蛋白质质量分数、较高的硫酸基质量分数和复杂的单糖组成,这些与HCPS-1、HCPS-2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4.
从羊肚菌发酵的菌丝体中提取粗多糖,经DEAE-Sepharose F.F和Superdex 200柱层析纯化得到MEP-Ⅱ,琼脂糖电泳法和HPLC法鉴定其为均一组分.凝胶过滤法测得其分子质量为2.8×104u,比色法测其总糖含量、蛋白含量、糖醛酸含量分别为87.5%、8.4%和23.2%.红外光谱呈现多糖的特征吸收峰,含有β-吡喃糖苷键.气相色谱法得其单糖组分为鼠李糖(Rha)、半乳糖(Gal)、葡萄糖(Glc)、甘露糖(Man),它们的摩尔比为2.111.335.61.0,β-消去反应初步表明其存在O-糖肽键.  相似文献   

15.
建立柱前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刺参多糖中糖醛酸、氨基糖和中性单糖的方法。刺参多糖用2mol/L三氟乙酸水解、PMP衍生化后,用反相HPLC检测,实现了糖醛酸,氨基糖和中性单糖的良好分离和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刺参多糖含有甘露糖、半乳糖、岩藻糖、氨基葡萄糖、氨基半乳糖和葡萄糖醛酸6种单糖。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高,重现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PMP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地参多糖的单糖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1-phenyl-3-methyl-5-pyrazolone,PMP)试剂柱前衍生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地参多糖中的8种单糖组分。样品经石油醚脱脂、超声提取、Sevage试剂除蛋白,无水乙醇沉淀制得多糖溶液,然后加入2 mol/L三氟乙酸,在110℃下水解5 h,得到单糖溶液,最后加入0. 5 mol/L PMP-甲醇溶液在70℃水浴中衍生1 h,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地参多糖主要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和岩藻糖组成,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 999 5),平均回收率为82. 58%~108. 71%,检出限为0. 16~0. 85μg/m L,各单糖组分平均物质的量比为:1. 00∶0. 60∶0. 54∶5. 15∶266. 53∶890. 11∶4. 12∶1. 05,其中半乳糖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20. 446 mg/g、葡萄糖的平均质量分数为35. 306mg/g,为地参中单糖主要成分。主成分分析表明,地参单糖含量的高低在我国地域上呈现出北方南方西南的趋势。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衍生物质稳定性好,重复性好,实用可靠,适用于地参多糖中单糖成分分析和含量测定,可为地参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野阳合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粗多糖,经离子交换柱层析和凝胶柱层析,得到4?种多糖组分YP1-1、YP2-1、YP2-2和YP3-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联用,进行纯度鉴定及分子质量测定,利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各多糖组分的单糖组成,通过紫外光谱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进一步分析多糖结构,并通过模拟肠道内环境,测定多糖体外结合胆汁酸的能力。结果显示:野阳合粗多糖提取率为2.41%,总糖质量分数为96.35%;YP1-1、YP2-1、YP2-2和YP3-1均不含核酸和蛋白质,均为均一多糖,分子质量分别为3.52×106、3.08×106、1.93×106?Da和3.35×106?Da;主要为吡喃型糖苷环骨架,糖苷键以β-构型为主;YP1-1和YP3-1的单糖组成为甘露糖、鼠李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和半乳糖,YP2-1和YP2-2的单糖组成为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岩藻糖、葡萄糖和半乳糖。以上4?种多糖对胆汁酸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结合率均高于97%。  相似文献   

18.
海星多糖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海星多糖分离纯化的方法,并对纯化组分进行鉴定。方法:用碱提-酶解法提取海星多糖,再用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法进行纯化;用理化方法和光谱法对纯化组分进行鉴定。结果:分离纯化的海星多糖不含蛋白质,含硫酸基,其中SSP1含己糖醛酸18.5%,含氨基己糖22.6%,含岩藻糖16.8%。结论:获得海星多糖6个纯化组分(SSP1-6),其中SSP1由己糖醛酸、氨基己糖、岩藻糖和硫酸基组成,其组成摩尔比约为:1.00∶1.10∶1.07∶(未测含量)。  相似文献   

19.
将铁皮石斛粗多糖经DEAE-52纤维素柱分离得到了四个多糖组分(DO-1、DO-2、DO-3、DO-4),并将组分DO-1经Sephadex G-200柱纯化得到多糖DOP。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化方法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分析结果得出,多糖DOP由D-甘露糖、L(+)-鼠李糖和D-葡萄糖三种单糖组成,通过外标法定量得知D-甘露糖∶L(+)-鼠李糖∶D-葡萄糖=1.936∶0.856∶0.691。测定了多糖DOP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其具有良好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20.
枸杞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枸杞子经提取,醇沉,得到枸杞水溶性多糖粗品(LBP)。最佳乙醇沉淀添加量为50 m L浓缩液中添加80 m L体积分数95%乙醇;最佳乙醇醇沉时间为12 h;Sevag法除蛋白次数为6次,脱除率为83.45%。枸杞粗多糖经DEAE-52纤维素(OH-)色谱柱、Sephedex G-50柱层析纯化后,得到LBP1和LBP2。采用紫外光谱扫描和Sephedex G-100柱层析鉴定LBP1和LBP2均为分子质量相对均一的组分。高效液相色谱检测LBP1和LBP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67和358。苯酚-硫酸法测得:LBP1和LBP2的中性糖含量分别为82.20%和74.50%;咔唑-硫酸法测得LBP1和LBP2的半乳糖醛酸含量为7.50%和14.30%。气相色谱测得LBP1的单糖组成摩尔比为半乳糖∶甘露糖∶葡萄糖=1.79∶1.00∶3.08;LBP2的单糖组成的摩尔比为半乳糖∶甘露糖∶葡萄糖=1.32∶1.00∶7.38。红外光谱测定结果显示,LBP1和LBP2均由吡喃糖构成。β消去反应检测得LBP1和LBP2与氨基酸是通过O-糖苷键相连。刚果红实验证明LBP1和LBP2均不存在三股螺旋结构。粒度实验表明,溶液酸碱度会影响枸杞多糖的粒度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