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刘远晓  关二旗  卞科  李萌萌 《食品科学》2017,38(19):294-300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真菌毒素、兽药残留等有机污染物是危害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建立食品中多种有机污染物的高效提取和净化方法对于快速了解食品中有机污染物含量、保障食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介绍QuECh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 and safe)法及其近年来在食品有机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基础上,对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该方法优化的一般思路,并展望了该方法在食品有机污染物检测中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对食品中有害污染物的关注,发展快速、灵敏的食品污染物检测技术,成为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广泛兴起的样品前处理材料-磁性纳米材料在食品中农兽药残留、重金属、工业染料及合成色素、真菌毒素等有害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情况,并展望了磁性纳米材料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主要应用技术的研究及现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食品安全问题不但严重影响了国民的饮食健康,而且阻碍了我国农产品和食品的出口贸易,有损于我国食品产业的国际信誉。只有加强基础性的食品安全研究,特别是快速检测的研究,才能适应国际新形势下的发展。本文从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要有机污染物、天然毒素、转基因食品及生物性污染这六个方面对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做了简要的介绍,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食品污染物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和质谱等传统检测方法具有高准确性和灵敏度,但是这些方法需要复杂的仪器和专业技术人员并且过程耗时。因此,开发灵敏、快速、简便和无损的分析检测方法对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拉曼光谱作为一种新兴检测技术,在食品污染物检测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为推动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应用中发挥更大潜力,本文从拉曼光谱技术发展的角度(从传统拉曼到表面增强空间偏移拉曼)综述了该技术在食品污染物检测方面的最新和代表性应用。最后,讨论了拉曼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挑战和未来前景,为食品污染物的检测和控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农药等痕量污染物引起的安全问题日益成为食品安全与控制领域关注的焦点,对食品中痕量残留物进行高效、准确的检测分析是降低此类健康风险的重要支撑。近年来,QuChERS和高分辨质谱等高通量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其在食品痕量残留物检测分析中的广泛应用,有效促进了食品安全检测的发展。本文论述了高通量快速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以期为我国食品安全快速定量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6.
农药残留成为危害食品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这就对食品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提出高要求。生物传感器作为一种新的检测分析工具,在检测食品农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生物传感器的构成、分类及其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业及食品行业突飞猛进地发展,随之产生的多种有毒有害物质共存于食品样品中的问题日趋严重,对人类健康及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威胁,开发同时检测多重危害物的高效快速检测平台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的多重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技术因具有成本低廉、便携快速等特点,且可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同时能够提供更为丰富准确的样品信息,为食品中多种危害物的同时检测提供了技术保障。文章首先综述了不同标记材料在多重免疫层析检测技术中的应用,并就多重免疫层析检测技术于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如真菌毒素、食源性致病菌、农兽药残留等的检测应用进行总结与分析,最后对其在食品安全快速分析检测中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做出讨论,以期为食品安全多重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食品污染物作为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来源之一,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发展快速、灵敏且专一的食品污染物检测技术是当今食品科学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功能纳米材料研究的快速发展为食品污染物检测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基于功能纳米材料开发的检测新技术具有准确、灵敏、稳定、专一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食品污染物检测领域。本文介绍量子点、贵金属纳米颗粒、磁性纳米材料和碳纳米管等现阶段研究最为广泛的4种纳米材料的特点,综述这几种功能纳米材料在食品中重金属、农兽药残留等食品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现状,探讨功能纳米材料在食品污染物检测应用中所存在的缺陷,并展望功能纳米材料在食品污染物检测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问题关注程度逐渐提高,食品中污染物的检测和分析越来越重要,进行食品中的快速安全的污染物检测的技术要求越来越迫切。本研究通过分析免疫检测的基本涵义,了解免疫检测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探究了食品检验中的免疫检测技术的应用,并对免疫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针对食品中有害污染物残留的现状,发展简便快捷、灵敏可靠且高通量的快速检测新技术是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包括各种新型检测技术,如色谱-质谱分析技术、光谱分析技术、生物检测技术、分子印迹技术等对保障食品安全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基于食品安全现状,对现有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各种检测方法的优势及存在的弊端,以期为食品安全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类新型的分析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该技术在食品品种、产地和掺假真伪鉴别,致病菌、药物残留检测,污染物鉴别以及转基因食品鉴定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旨在为推动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农药是制约我国农产品安全的首要因素。新烟碱类农药是继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之后的一类新型农药,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杀虫剂。研究表明,新烟碱类农药可与乙酰胆碱受体相结合,阻断中枢神经正常传导,同时对淋巴细胞产生基因毒性和细胞毒性。长期滥用和违规使用,使得食品尤其是农产品中新烟碱类农药严重超标。2019年,我国农业部发布的GB 2763—201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明确规定了新烟碱类农药在食品中的最大残留量。为此,新烟碱类农药检测技术的开发对实现新烟碱类农药残留高效监控,保障食品安全意义重大。现有新烟碱类农药检测技术以仪器确证类方法和快速检测方法为主,前者往往依赖于大型仪器如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质谱仪等的使用,存在仪器昂贵、操作复杂、预处理繁琐等不足之处,难以满足当下对农药残留实时、快速监测的现实需求。近年来,以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免疫分析法等为主的快速检测技术应运而生,得到了迅猛发展,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有望突破传统检测技术瓶颈,实现对新烟碱类农药的高效检测与有力控制。本文就近年来新烟碱类农药的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白酒是中国特有的蒸馏酒,但近年来,假酒、劣酒引发的食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为有效促进白酒质量的提升,保障群众消费安全,有必要对影响白酒质量的常规理化及感官指标、与白酒安全性相关的安全指标和与品质相关的风味指标进行检测,气相色谱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等常规检测技术虽然在白酒质量检测中有广泛的应用,但其设备庞大、样品前处理复杂、结果分析相对较慢,在食品监管人员现场执法对食品质量进行快速筛查中受到一定的局限,因此,快速检测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有着很大需求。本文综述了毛细管电泳技术、拉曼光谱技术、近红外光谱技术、电子鼻和电子舌快速检测技术在白酒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现状。不断融入新技术,不断增强方法研究,进一步完善谱库,多种仪器协同发展,是未来快速检测技术在白酒质量检测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免疫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疫分析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技术,以抗体为核心试剂,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等特点。免疫分析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对农/兽药残留检测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对几种主要的免疫分析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液相色谱在食品检测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HPLC技术在食品安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们的食品安全带来了保障。HPLC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联用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欢迎,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食品检测技术将越来越精细,越来越高效。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于食品分析中能够有效检测食品营养成分、食品添加剂情况以及食品农药残留问题。本文分析了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概况以及分析原理,并着重论述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食品安全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快速检测仪器以其简便、快速、高效、经济的特点,较好地满足了食品快速初筛检测的需求,在食品安全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快速检测仪器分为实验室、在线和现场速测三大类,通过对免疫法、酶抑制法、生物传感器、PCR技术等与快检仪器相应的快检方法与技术的阐述,综述了快速检测仪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展望了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快速检测仪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张南 《食品科学》2019,40(1):334-340
目前,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也是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重点,但是对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专利文献情报研究几乎空白。本文基于德温特专利数据库和德温特专利分析平台对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领域相关专利进行分析,客观揭示技术发展态势、分析主要原创技术的全球专利布局、挖掘前沿研究热点等;并通过分析在华专利,深度透视我国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领域实施技术创新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我国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最大的专利申请国,但是我国专利授权比例有待提高。我国在专利布局战略方面倾向于本土专利布局。结合国际专利分类号分析出我国主要的专利技术领域集中在利用光学、单克隆抗体、核酸和遗传工程等方法和手段进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本文还通过专利地图洞悉全球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领域技术布局变迁及当前热点领域,为食品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几年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食品质量安全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而常规的食品检测技术具有耗时长、成本高等不足,不能满足对食品的日常监管,在此情况下,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和应用。本文对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含义、特点和应用发展进行介绍,系统整理了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在添加剂检测、农兽药残留检测、微生物检测、重金属检测和生物毒素检测项目中的应用现状。进一步介绍了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在各项检测中应用所常用的检测方法和产品,如化学法、生物法和仪器法等,对不同快速检测方法的作用机理、使用特点和应用现状进行详细的综述。同时本文指出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存在的不足,展望了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为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发展和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免疫学技术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不断增加,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常用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包括免疫学技术、酶抑制技术、传感器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等。免疫学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方便、快速和经济等优点,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免疫学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广泛应用的主要有免疫吸附法和免疫层析法两大体系,其中免疫吸附法以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最常用,而免疫层析法则以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colloidal gold 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GICA)为代表。本文介绍了免疫学技术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应用的原理及特点,并对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技术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近几年来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