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介绍了用改进的羟甲基化一还原法制备d-α-生育酚的试验结果。经优化后得到的工艺条件为(原料20g):第一、第二阶段反应时间分别为70min、90min,多聚甲醛用量分别为10.0g、14.0g,催化剂用量为原料重的7.0%、反应温度同取200℃、反应氢的压力同取4.5MPa、醋酸用量1.4mL。试验结果为:α-生育酚含量95.51%、VE得率91.08%,经制备后的α-生育酚通过理化性质检测确认结构与天然d-α-生育酚相同。  相似文献   

2.
胡传荣  赵昕  章启勇 《食品与机械》2005,22(4):10-14,18
介绍了用羟甲基化—还原法制备d-α-生育酚的试验结果,并讨论了各实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经优化后得到优化的工艺条件为(原料30g):反应温度200℃,多聚甲醛用量为14g,催化剂钯的用量为原料重的7%,反应时间6h,醋酸用量为1.4mL。实验结果为:d-α-生育酚含量90.62%、VE得率为91.68%,经制备后的d-α-生育酚通过理化性质检测确认结构与天然d-α-生育酚相同。  相似文献   

3.
VE是由α、β、γ、δ-生育酚及α、β、γ、δ-三烯生育酚等8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它们的生理活性各异,天然的d-α-生育酚具有迄今所知的最大的VE活性。目前,d-α-生育酚生产主要还是化学转化(通常称为半合成法)。介绍用羟甲基化-还原法制备d-α-生育酚的试验结果,优化后得到优化的工艺条件为(原料20g):反应温度200℃、多聚甲醛用量为14g、催化剂钯的用量为原料重7%、反应时间6h、醋酸用量为1.4mL。实验结果为:α-生育酚含量90.62%、VE得率为91.68%,经制备后的α-生育酚通过理化性质检测确认结构与天然d-α-生育酚相同。  相似文献   

4.
以含量为52.3%的混合生育酚作原料制备高含量的α-生育酚。对原料进行胺甲基化反应后,用溶剂萃取非α-生育酚胺甲基化产物。再在加热回流搅拌下滴加磷酸,冷却到0℃后进行结晶,过滤、洗涤后得到精制的非α-生育酚磷酸胺盐,胺盐最后氢解得最终产物α-生育酚。通过正交实验确定的氢解优化工艺条件为(原料86g):反应温度170℃,对甲苯磺酸0.5g,多聚甲醛10g,反应时间2.5h,5%Pd/C催化剂5g,反应压力2MPa。α-生育酚纯度可达93.6%,收率可达95.2%。  相似文献   

5.
以α-生育酚和油酸为原料,三乙胺为催化剂,二氯甲烷为溶剂,氮气保护,催化剂用量5%(以α-生育酚计)、原料配比2.5:1(油酸酰氯与α-生育酚的摩尔比)、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5h,合成了α-生育酚油酸酯,经减压蒸馏产率达96%以上.运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1H-NMR和13C-NMR表征了合成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高d-α-生育酚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制备高含量d-α-生育酚,采用维生素E与甲醇通过催化法使非α-生育酚转变为α-生育酚.优化的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4%,时间2.5 h,温度220℃,搅拌转速700 r/min.在此条件进行试验验证,得到产品的α-生育酚含量为93.16%,维生素E的收率为81.68%.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的非α-生育酚均相催化转型工艺存在的催化剂残留、废液处理难度大等问题,采用两步后合成磺化法制备了嫁接磺酸基团的MCM-41非均相催化剂,并通过XRD、FTIR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首次将磺酸型MCM-41催化剂用于非α-生育酚的羟甲基化-加氢还原转型反应,得到适宜的转型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4.5 h、催化剂用量为天然混合生育酚原料的16%,在此条件下α-生育酚收率为77.56%。催化剂复用5次后仍然具有较高的活性,α-生育酚收率为66.27%。  相似文献   

8.
李萍  李军生  谭贤勇  阎柳捐 《食品科技》2006,31(11):172-174
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利用三乙胺作催化剂、α-生育酚和油酸酰氯合成α-生育酚油酸酯的工艺。最佳工艺为:α-生育酚与油酸酰氯的摩尔比为1∶2.5、催化剂用量为0.1mL/gα-生育酚、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5h。α-生育酚酯化率可达54.87%。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α-生育酚分子印迹微球及条件优化,并对其吸附性能进行评价。方法以α-生育酚为印迹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乙腈溶液中用沉淀聚合法合成了α-生育酚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聚合物的形貌特征,并对影响其形貌的因素进行优化。结果最佳合成条件为:乙腈为反应溶剂,反应温度为60℃,模板用量为0.20mmol,引发剂用量为40 mg,转速为100 r/min。静态吸附试验结果表明,α-生育酚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具有两种不同的结合位点,结合位点的平衡吸附常数和最大平衡结合量分别为Kd1=0.995 mmol/L,Qmax1=22.420μmol/g;Kd2=0.458 mmol/L,Qmax2=15.865μmol/g。结论优化条件下的分子印迹微球形貌规整,粒径约为200nm,并对α-生育酚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0.
催化甲基化法制备d-α-生育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生素E是由α、β、γ、δ-生育酚及α、β、γ、δ-三烯生育酚等八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它们的生理活性各异。在构象上,又有d-型和l-型之分,天然的多为d-型而人工合成的则多为d,l-型,天然的d-α-生育酚具有迄今所知的最大的维生素E活性。选用V2O5为催化剂进行了反应条件的优化,得到优化条件为:反应温度250℃、时间1 75h、催化剂用量为维生素E的3 5%、氢气压力0 3mPa(表压)。实验结果为:α-生育酚含量92.31%、维生素E得率为79 83%。  相似文献   

11.
高d-a-生育酚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胡传荣  谷文英 《中国油脂》2003,28(11):45-47
为制备高含量d-a-生育酚,采用维生素E与甲醇通过催化法使非α-生育酚转变为α-生育酚。优化的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4%,时间2.5h,温度220℃,搅拌转速700r/min。在此条件进行试验验证,得到产品的α-生育酚含量为93.16%,维生素E的收率为81.68%。  相似文献   

12.
麦胚中α-γ-δ-三种生育酚异构体的HPLC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麦胚中α-γ-δ-三种生育酚异构体的简便、快速、准确的HPLC检测方法,以ALLTIMAC18反相柱为色谱柱,甲醇/水98.5/1.5为流动相,在296nm波长进行检测,其保留时间分别为13.6237min、11.2615min和8.9608min,最小检出限分别为5ng、3.5ng和1.4ng。小麦胚芽中。Α-γ-δ-三种生育酚的含量分别为41.45±1.21mg/100g、10.13±0.42mg/100g和1.79±0.28mg/100g。  相似文献   

13.
采用正相液相色谱法测定特殊医学用途婴配食品中α-生育酚醋酸酯和α-生育酚的含量。样品酶解后采用异辛烷提取,氨基柱(150×4.6 mm,5.0μm)分离,使用正己烷和25%叔丁基甲醚正己烷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柱温:30℃,进样量:50μL,荧光检测器的激发波长为280 nm,发射波长为310 nm。结果表明α-生育酚醋酸酯与α-生育酚在0.5~40.0μg/mL范围内呈线性相关(R~2=0.999 9和R~2=0.999 5),检出限分别为5.6μg/100 g和6.9μg/100 g。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α-生育酚醋酸酯含量为0.37~69.0 mg/100 g,精密度为0.6~9.9%,α-生育酚含量为0.16~8.4μg/100 g,精密度在1.3%~7.2%之间,不同添加浓度回收率为80.2%~91.1%之间。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精密度高,分离度好。  相似文献   

14.
采用胺甲基化-还原法将混合生育酚浓缩液中的非α-生育酚转型为α-生育酚;采用柱层析法,以100 ~200目硅胶为固定相、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为洗脱剂,将转型后的α-生育酚粗品经分离纯化得到高纯度α-生育酚.实验分别考察了溶剂、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胺甲基化反应的影响以及洗脱剂体积比、流速和进样量对柱层析分离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条件为:胺甲基化反应,环己烷作溶剂,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2.5h;柱层析洗脱剂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体积比98:2,流速1.5 mL/min,进样量7.5 mL(质量浓度0.1 g/mL).通过两种方法可将混合生育酚浓缩液中α-生育酚纯度由4.61%提高到90.77%,回收率为78.85%;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大气压化学电离源液质联用(HPLC/APCI-MS)表征证明产品结构与α-生育酚标准品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一种玉米中生育酚异构体的测定方法。试验采用Sunfire C18反相柱(5μm4,.6×150 mm),柱温25℃,甲醇+水(98+2)作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μL,通过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为295 nm,发射波长为330 nm)测定生育酚异构体。方法线形范围为1~100μg/mL,α-生育酚(、β+γ)-生育酚、δ-生育酚在此范围内线形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76~0.99983。在5~50 mg/kg浓度范围内,加标回收率为86.5%~97.4%,相对标准偏差为0.4%~3.5%。α-生育酚(、β+γ)-生育酚、δ-生育酚的检出限分别为0.03、0.02、0.02 mg/kg。方法快速、灵敏、准确、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6.
开发了一种快速测定婴幼儿乳粉中α-生育酚以及α-生育酚醋酸酯的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乙醇、正己烷提取,40℃下等度洗脱;流动相是体积比为97.2:2.8的正己烷-乙酸乙酯混合溶剂,流速为0.5 mL/min;α-生育酚和α-生育酚醋酸酯的检测波长分别为284 nm和296 nm。结果表明:α-生育酚和α-生育酚醋酸酯的回收率分别为99.41%,102.17%;多次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45%和3.27%。检出限分别为5.5ng,6.9ng。本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回收率和灵敏度高,适用于快速检测婴幼儿奶粉中α-生育酚以及α-生育酚醋酸酯。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薏米为原料,经糊化、中温α-淀粉酶液化完全后,采用糖化酶酶解提取制备化妆品用薏米提取液。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确定复合酶法制备化妆品用薏米提取液的最佳糖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85℃糊化30 min、淀粉酶用量25 U/g原料、液化温度(70±2)℃、液化时间40min;糖化酶用量100 U/g原料、糖化p H(5.0±0.2)、糖化温度(58±2)℃、糖化时间60 min。薏米粗多糖得率可达1.92%以上。  相似文献   

18.
张松松 《中国油脂》2020,45(6):45-49
以山茶油水解产物和聚乙二醇600(PEG600)为原料,在高温下进行酯化反应制备改性山茶油。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和用量、反应温度、投料比及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根据单因素试验得出制备改性山茶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预热温度80℃,预热时间5 min,4 ?型分子筛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0. 4%,反应温度160℃,投料比(PEG600与山茶油水解产物摩尔比) 1∶1. 2,反应时间6. 5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酯化率为93. 16%,产物改性山茶油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对产物分离纯化后,经定性试验以及红外光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分析,发现改性山茶油的主要成分是聚乙二醇单、双酯。同时对产物的各项性能进行测试,其含水率为0. 67%、皂化值(KOH)为110. 2 mg/g、过氧化值为4. 6 mmol/kg、临界胶束浓度为1. 5 g/L(此时表面张力为32. 01mN/m)、HLB值为14、乳化最大分水时间为9. 8 min。  相似文献   

19.
旨在建立一种可以同时测定鸡血清中视黄醇和α-生育酚浓度的方法.试验将100μL无水乙醇和0.7 mL己烷加入100μL血清中,混合物振荡离心,用氮气干燥己烷,再用甲醇溶解的方法进行测定.试验用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柱(150 mm×4.6 mm,5μm),用甲醇:水(98:2)作为流动相,在波长325 nm和285 nm下分别检测视黄醇和α-生育酚.结果表明,视黄醇在0.025~2.0μg/m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r2=0.999 9),而α-生育酚在0.5~20.0μg/m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2=0.999 6);视黄醇和α-生育酚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4.5%和93.3%.利用本方法选择不同波长同时测定鸡血清中视黄醇及α-生育酚的含量,方法快速、灵敏、准确,样品处理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8种24个植物油样本中生育酚的含量,并对生育酚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在室温下,以甲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法进行提取,料液比为1∶1.25,提取3次,每次20min,采用液相色谱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生育酚质量浓度为0.05~1.00 g/L时,相关系数R2可达到0.999 2~0.999 4,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分别为α-生育酚0.5 mg/L,γ-生育酚2.0mg/L,δ-生育酚1.2 mg/L;三水平加标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2.1%~99.8%,相对标准偏差(RSD,n=3)为2.5%~8.5%。在8种植物油中,葵花籽油中α-生育酚的质量分数较高,可达4.234 9×10-4,大豆油的β/γ-生育酚、δ-生育酚及总生育酚的质量分数较高,分别为7.371 3×10-4,1.621 5×10-4,9.883 6×1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