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以感官品质、酸价、过氧化值和硫代巴比妥酸值为指标,研究葡萄籽提取物对发酵猪肉香肠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葡萄籽提取物添加量的增加,发酵猪肉香肠的感官品质变化不大,而酸价、过氧化值和硫代巴比妥酸值的变化越来越慢,表明葡萄籽提取物能明显减缓发酵猪肉香肠的产酸速度和氧化速度,进而提高其氧化稳定性;添加0.25%葡萄籽提取物对提高发酵猪肉香肠氧化稳定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贮藏温度对猪油氧化的影响规律。方法:将猪油分别于50,60,70 ℃下贮藏,测定贮藏过程中猪油的过氧化值、硫代巴比妥酸值和酸价等,并建立各个指标与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之间的氧化动力学模型。结果: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猪油的氧化程度加深,贮藏温度越高,氧化速率越快;贮藏过程中猪油的过氧化值、硫代巴比妥酸值和酸价变化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通过阿伦尼乌斯方程求得其活化能分别为15.718 2,21.255 0,2.299 6 kJ/mol,模型验证实际测量值与预测值相关系数较高。结论:不同贮藏温度下,猪油的氧化程度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不同程度加深,建立的氧化动力学模型可以快速评估和预测猪油的氧化程度,且猪油应尽量低温贮藏。  相似文献   

3.
以乳鸽为原料,对干腌后的原料分别进行连续高温干制和低温+高温干制,基于水分、酸价、过氧化值、硫代巴比妥酸值、色差、感官评定和挥发性风味指标的检测,探究不同干制方式对产品的脂质氧化、品质变化和挥发性风味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制时间的延长,乳鸽的L*、a*、b*整体均呈下降趋势,酸价、过氧化值、硫代巴比妥酸值持续上升,且干制温度越高,上升速率越快;连续高温干制的腊乳鸽的酸价、过氧化值、硫代巴比妥酸值分别为2.33 mg/g、0.16 g/100 g和2.52 mg/100 g,产品共检出20种挥发性风味物质,7种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而低温+高温干制的腊乳鸽酸价、过氧化值、硫代巴比妥酸值分别为2.60 mg/g、0.18 g/100 g和1.98 mg/100 g,共检出34种风味物质,14种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辛醛、肉桂醛、壬醛、香草醛、异辛醇和苯乙酮是两种腊乳鸽产品共同的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其对风味贡献大。两种干制方式的腊乳鸽产品感官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低温+高温干制组检测出挥发性风味物质数量较多,脂质二级氧化产物较少,能更好地保留乳鸽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4.
加工过程中广式腊肠脂肪降解对风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加工过程中广式腊肠脂肪降解对风味的影响.通过广式腊肠烘烤过程中于0,12,24,36,48,60 h分别取样测定其酸价(AV)、过氧化值(POV)、硫代巴比妥酸值(TBA)以及羰基价,从而确定广式腊肠加工过程中脂类物质水解与氧化的情况.结果表明,广式腊肠烘烤过程中,其酸价随着烘烤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说明烘烤过程中脂肪不断发生水解;过氧化值呈逐渐上升趋势;硫代巴比妥酸值及羰基价有升有降,但总体呈上升趋势,说明脂肪氧化分解不断进行.虽然脂类物质不断分解,腊肠感官上却产生了特有的香味,这意味着一定程度的脂肪降解对广式腊肠风味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大豆、花生和葵花籽油脂体为研究对象,比较了3种油料作物油脂体组成间的差异,对储藏过程中不同油脂体的脂肪酸组成、磷脂和生育酚的含量以及过氧化值、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和酸价的变化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3种不同油料作物油脂体中的脂肪酸组成、磷脂和生育酚含量均显著降低(P 0. 05);在60℃加速氧化的条件下,储藏第0~6天时,3种不同油脂体的过氧化值均无明显变化(P 0. 05),但在储藏第6~12天时,3种油脂体过氧化值显著增加(P 0. 05),过氧化值由高到低依次为花生油脂体葵花籽油脂体大豆油脂体;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3种油脂体的TBARS值均保持平稳,但酸价逐渐升高。研究表明,3种不同油脂体的组成和氧化稳定性存在差异,且大豆油脂体的氧化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6.
以感官品质、酸价、过氧化值和硫代巴比妥酸值为指标,研究葡萄籽提取物对发酵鸭肉香肠储存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葡萄籽提取物添加量的增加,发酵鸭肉香肠的感官品质变化不大,而酸价、过氧化值和硫代巴比妥酸值的变化越来越慢,表明葡萄籽提取物能明显减缓发酵鸭肉香肠的产酸速度和氧化速度,进而提高其储存稳定性;添加0.25%葡萄籽提取物对提高发酵鸭肉香肠稳定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以感官品质、酸价、过氧化值和硫代巴比妥酸值为指标,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对发酵猪肉香肠储存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银杏叶提取物添加量的增加,发酵猪肉香肠的感官品质变化不大;而酸价、过氧化值和硫代巴比妥酸值的变化越来越慢,表明银杏叶提取物能明显减缓发酵猪肉香肠的产酸速度和氧化速度,并且随着银杏叶提取物添加量的增加,其效果也随之增强,即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添加0.25%银杏叶提取物对提高发酵猪肉香肠稳定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将肥瘦比为1:1的猪糜于-18、-24、-40.℃三种条件下贮藏,每10d取样一次,通过测定酸价(AV)、过氧化值(POV)和硫代巴比妥酸(TBARS)值,研究贮藏温度、贮藏时间对猪肉糜氧化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时间和温度显著影响肉糜的氧化进程(p<0.05),随贮藏时间的延长,酸价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过氧化值、硫代巴比妥酸值整体呈上升趋势;贮藏温度越低,肉糜的AV值、POV值和TBARS值也越低,且变化缓慢.缩短贮藏时间和降低贮藏温度有利于控制肉糜脂肪氧化,研究表明,贮藏时间小于20d时效果最佳,30d时脂肪水解与氧化达到了动态平衡;-40℃贮藏效果最好,但从节能等角度综合考虑,-24℃更适合作为肉糜长期贮藏的温度.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金银花提取物(honeysuckle extract, HE)对冷吃兔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该研究首先通过对比添加不同HE浓度的冷吃兔,以贮藏15 d时冷吃兔的感官品质和脂质氧化程度为指标,确定最适HE添加量,再测定不添加HE组(对照组)和最适HE添加量组(试验组)在贮藏第1,5,10,15,20,25天时的过氧化值、酸价、硫代巴比妥酸值、羰基含量、巯基含量、水分活度、色泽和氨基酸含量等指标。结果显示,当HE添加量达到冷吃兔菜肴质量的0.15%时最佳;试验组和对照组产品在贮藏期间L*、a*、b*值以及巯基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水分活度、硫代巴比妥酸值、酸价、过氧化值和羰基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在各贮藏阶段,试验组的过氧化值、酸价、硫代巴比妥酸值、羰基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巯基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添加HE能有效延缓冷吃兔在低温贮藏过程中脂肪和蛋白质的氧化反应,并能更好地维持产品的风味,有效提升产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豆油是衡量大豆经济价值的一个主要部份,评价豆油质量的指标亦不少,根据美国有关资料介绍,以酸价、碘价、过氧化值、硫代巴比妥酸值作为常用灵敏性指标。硫代巴比妥酸值是近代一项新指标,在日本、美国都在用这个指标来检验米糠油、大豆油的自动氧化和热氧化。这项指标是用于测定油氧化的最终产物,当油变质到有唎味时,一般认为这种油是  相似文献   

11.
对谷子的基本组成和谷子油的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谷子中粗蛋白质、粗脂肪、总糖和淀粉含量分别为13.9%、5.6%、66.5%和63.7%。谷子油的酸值(KOH)为11.9 mg/g,碘值(I)为132.9 g/100 g,过氧化值为30.9 mmol/kg,皂化值(KOH)为194.4 mg/g,不皂化物含量为2.73%。谷子油主要由10种脂肪酸组成,其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占16.81%,主要为棕榈酸(7.87%)、硬脂酸(6.17%)和花生酸(2.0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3.26%,其中以亚油酸含量(65.30%)最高,其次为油酸(14.20%)和亚麻酸(2.93%)。因此,谷子油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营养保健油脂。  相似文献   

12.
食用油煎炸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油炸食品是中国的传统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然而食用油随着煎炸时间的延长,逐渐分解聚合,产生大量的严重影响食品品质及风味的醛、酮、酸、聚合物等物质,其对人体的健康存在着潜在的危害,甚至可以致癌。在食用油煎炸过程中,对油脂品质相关的指标(包括酸值、碘值、皂化值、过氧化值、脂肪酸组成、氧化稳定性、黏度、聚合物的含量以及甘一酯、甘二酯和甘三酯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随着煎炸时间的延长,煎炸油中的聚合物含量大大升高,黏度增大,有少量甘二酯生成,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碘值、皂化值降低,酸值、过氧化值升高。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不同微波功率和作用时间下,茶油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茶油过氧化值和色值受微波作用条件影响较大,过氧化值在一定的微波功率下,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达到最大值后,开始下降,微波功率越大,达到最大值所需的时间越短;茶油色值随功率增大,增加越快,颜色越深.酸值、碘值和皂化价受微波功率和作用时间影响较小,微波作用下,茶油酸值稍有升高,碘值略有下降,但与功率和作用时间之间没有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4.
响应面优化粟米糠油溶剂萃取工艺及理化性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舒  李新华 《食品科学》2014,35(24):81-85
以粟米糠为原料,采用正己烷为提取剂,对粟米糠油进行提取,并分析粟米糠油的理化特性和脂肪酸组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7(g/mL)、提取时间6 h、提取温度55 ℃。在此条件下,粟米糠油的实际提取率为83.3%,与理论值基本吻合。所得粟米糠油的凝固点19.0 ℃、酸值5.7 mg KOH/g、过氧化值2.1 mmol/kg、皂化值185.1 mg KOH/g、碘值118.9 g I2/100 g。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确定了10 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2.5%,其中亚油酸含量63.6%、油酸含量14.8%、α-亚麻酸含量2.7%。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以小米糠为原料,采用液压榨取的方法制取小米糠油,以小米糠的饼残油为考察指标,研究不同的原料水分、压榨时间、压榨温度对小米糠饼残油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在原料水分8%、压榨温度50℃、压榨时间1 h的条件下,小米糠饼残油低至11.68%;精炼后的小米糠油的酸价、过氧化值分别降为0.27 mgKOH/kg、0.22 mmol/kg,符合食用油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参比市售菜籽油和花生油,采用国标法对陇东胡麻油基本品质进行分析,对油脂碘值、过氧化值、酸价、皂化价等基本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研究胡麻油的优良品质。试验结果表明,胡麻油较其它两种油品具有较好的碘值,达204.25g/100g;其酸价1.506mg/g、皂化值0.126mg/g、过氧化值0.099meq/kg,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好营养价值和开发前景。在今后应进一步改进试验,以测定胡麻油中不饱和脂肪酸中的α-亚麻酸、亚油酸等脂肪酸成分组成的含量和比例,确定其品质特性。  相似文献   

17.
An inexpensive natural antioxidant, tocotrienol rich fraction, prepared from crude rice bran oil, was developed for enriching the quality of mustard oil. DPPH assay of tocotrienol rich fraction showed that it possesses high antioxidant potential. Efficacy of tocotrienol rich fraction in retarding lipid peroxidation was studied by comparing acid value, iodine value, peroxide value, TBARS value, and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crude mustard oil with and without TRF, stored under accelerated oxidation conditions, such as exposure to elevated temperature of 60°C, aerial oxygen, and UV radiation. The enhanced peroxidation under accelerated oxidation conditions was found to be retarded by tocotrienol rich fraction addition, thereby it increased the shelf life of the mustard oil by decelerating the process of lipid peroxidation.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朝鲜红松为试材,将松籽置于O2 含量分别为2% ± 1%、5% ± 1%、10% ± 1% 的密闭容器中,并以空气贮藏的松籽为对照(CK),研究了常温下(20~30℃)贮藏180d 期间松籽的脂肪酸氧化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松籽的总脂肪含量和碘价在贮藏过程中下降,而酸价、过氧化值和皂化值升高;不同浓度低氧贮藏对于防止总脂肪的降解有显著的效果,贮藏180d 时低氧贮藏松籽的酸价、过氧化值显著低于CK,而碘价则显著高于CK,2%低氧贮藏对于防止皂化值的升高也有明显作用。低氧能较好的抑制松籽脂肪酸氧化,有利于保持松籽的贮藏品质,其中2% 低氧贮藏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煎炸油在薯片煎炸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煎炸油为研究对象,以薯片为煎炸原料,研究煎炸油煎炸过程中理化指标变化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煎炸过程中,煎炸油的折光指数、色泽、酸值、羰基值和极性值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过氧化值随着煎炸时间延长先增大后逐渐减小;碘值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比重、黏度、皂化值在煎炸过程中的变化无明显规律。酸值、羰基值、极性值、色泽和折光指数彼此之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且相关系数均大于0.9;煎炸油极性值的变化可通过色泽和酸值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0.
蒋岩  杜研学  熊华  白春清  张忠  李捷 《食品科学》2011,32(15):34-38
采用正己烷浸提法提取白木通籽油,对白木通籽的基本成分、白木通籽油的理化特性和热氧化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白木通籽粗脂肪含量为39.33%,粗蛋白含量为17.97%;提取的白木通籽油酸价1.28mg KOH /g,过氧化值0.57mmol/kg,p-茴香胺值4.15,碘值74.12g/100g,皂化值198.6mg KOH /g;白木通籽油富含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总量高达93.73%;白木通籽油的紫外最大吸收波长为212nm,在220℃以下时热氧化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