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研究于不同季节在不同地域采集不同品种的蛤蜊及养殖地淤泥和海水样品,测定样品中8种重金属的含量,结合统计学方法,探讨产地、季节、品种对蛤蜊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解析蛤蜊中重金属含量与养殖地淤泥和海水中相关元素含量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蛤蜊中重金属Cr、Sn、Sb、Cd的含量受产地的影响,Pb的含量受季节的影响,Cr、As、Cd、Sn、Tl、Pb的含量与品种有关;蛤蜊中As的含量与养殖地淤泥和海水均显著相关,Cd和Sn的含量与养殖地淤泥中相关元素的含量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蛤蜊中某些重金属含量受产地、季节、品种的影响,其来源不仅包括淤泥、海水,可能还有其他途径。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我国不同年份、品种和种植区域烤烟中Mn,Fe,Cu,Zn,Ca和Mg含量间差异,以及烟叶中元素间相互关系,测定了2004,2005,2007和2008年全国不同品种和种植区域的烤烟C3F等级烟叶中微量营养元素含量并分析了元素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我国烤烟中微量营养元素Cu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Ca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Cu和Mn含量的变异系数大于60%,Fe和Zn的变异系数在40%~50%,Mg和Ca的变异系数小于30%.不同品种系列的6种元素平均变异系数以K326系列最大,为48.46%,翠碧系列最小,为24.82%.②烤烟烟叶元素含量年际间变化大,元素含量受种植品种和种植区域等因素的影响.烤烟元素含量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黄淮烟草种植区的烟叶Fe,Ca和Mg含量高,东南烟草种植区的烟叶Fe,Ca和Mg含量低,Zn含量高;长江中上游烟草种植区和西南烟草种植区的烟叶Mn,Cu含量高.③烟叶中Ca和Mg含量与Mn和Zn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Fe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采集了中国新疆吐鲁番、哈密以及和田3个不同产地、3个年份、2个不同品种共54份葡萄干样品,并测定其中50种矿物元素含量,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研究了产地、年份、品种及其交互作用对样品中矿物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地因素对葡萄干中矿物元素含量影响最大,葡萄干中Li、Sc、V、Co、Y、Mo、Ba、La、Ce、Ti、Mn、Cu、Al、Ca、Fe、Mg元素含量主要受产地影响,Ni、Rb、Na元素含量主要受年份影响,Sr、Cs、Zn元素含量主要受品种影响。筛选出与产地有关的矿物元素,可以为地理标志葡萄干产地鉴别与保护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对青岛市、合肥市和杭州市三地茶鲜叶中的 9 种金属元素(Na、K、Ca、Fe、Co、Cu、Zn、Mg和 Mo)含量进行检测。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探究产地、品种、季节及其交互作用对茶鲜叶中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解析茶鲜叶中的金属元素含量与种源土壤中相关元素含量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茶鲜叶中的金属元素含量在不同产地、品种和季节均具有各自的特征;除Mg、Zn和Mo外,茶鲜叶中其他金属元素的含量均与种源土壤显著相关。茶鲜叶中Na含量变异与产地×品种及产地×季节交互作用密切相关;Mg、K、Ca和Zn的含量变异与季节密切相关;Fe和Cu的含量变异与产地密切相关;Co含量变异与产地和产地×品种交互作用密切相关,而Mo含量变异与季节×品种及产地×品种×季节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茶鲜叶中的金属元素含量变异与产地、品种、季节及其交互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基于ICP-MS的不同品种柑橘中矿物元素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春见蜜柑、不知火、茂谷柑三种不同种属不同产地柑橘中Na、K、Mg、Mn、Ca、Fe、Zn、Cu八种矿质元素的含量,从四个省份9个产地收集三个品种27个样品。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样品中的8种矿质元素。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不同品种不同产地间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三个柑橘品种样品中常量元素钾的含量最高,均在1000 mg/kg以上,占8种元素总含量的60%以上,其次为钙、镁,钠,钠为常量元素中含量最低的元素;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两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72.4%,K、Mg、Zn、Cu、Mn、Fe是不同品种及产地来源柑橘的特征差异元素;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同品种内不同产地样品矿物元素含量有差异,品种造成的元素含量差异明显大于由产地环境引起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加工精度对大米矿物元素指纹信息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物元素指纹分析技术已逐渐被应用到农产品的产地溯源中,大米中的矿质元素指纹信息的稳定性不仅与环境(地域和年际)密切相关,还受品种和加工精度的影响。研究农产品矿物元素指纹信息在不同加工等级与不同品种间的稳定性,解析品种、加工精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各元素含量变异的贡献率,筛选出受品种、加工精度影响较小的元素作为产地溯源的指纹信息。可为农产品产地矿物元素指纹溯源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以水稻作为模式生物,于2013年收获期在黑龙江同一地市的3个品种的水稻样品,加工成5个不同等级,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不同等级大米中49种矿物元素的含量。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大米中元素Na、Mg、Al、K、Ca、Cr、Mn、Fe、Co、Cu、Zn、Rb、Sr和Ba含量与加工精度密切相关;元素Na、Mg、Al、K、Ca、Cr、Mn、Cu、Zn、Rb和Mo含量与品种密切相关;在今后产地溯源技术筛选溯源指标时应考虑这些元素。  相似文献   

7.
烟叶中微量元素差异及其与外观品质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不同植烟区域烟叶中微量元素差异及其与外观质量指标之间的关系,采集了福建、贵州、河南、湖南、四川、云南6个省份共264个C3F等级初烤烟叶样品,分析了烟叶外观质量并测定了Mn、Fe、Cu、Zn、Ca、Mg等6种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我国主要植烟区域烟叶中Mn、Fe、Cu、Zn、Ca、Mg 6种元素含量范围分别为14.24~452.10 mg/kg、46.62~613.98 mg/kg、1.13~72.79 mg/kg、6.32~123.09mg/kg、6.14~48.44 g/kg和0.88~7.27 g/kg。烟叶中微量元素含量存在一定区域差异,河南产地烟叶Mn、Zn含量较低,Fe、Cu、Ca含量较高;福建产地规律与之相反;云南、贵州、四川3地烟叶中微量元素含量接近。Cu、Fe、Zn、Ca、Mg大多与外观质量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关系,Mn与外观质量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6种元素与外观质量灰色关联度排序为CuZnFeCaMnMg;Cu、Zn对烟叶外观质量的影响较大。因此,烟叶生产过程中应注意Cu、Zn的合理施用,以提升烟叶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8.
不同浓度海水灌溉对库拉索芦荟中微量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了不同浓度海水灌溉的3年生库拉索芦荟中Ca、Mg、Na、K、Mn、Zn、Fe、Cu、Ni、Pb、Cd、Cr共12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试验发现:各元素在芦荟中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Ca、Mg、Na、K含量丰富,Mn、Zn、Fe含量中等,而有毒重金属离子Cu、Ni、Pb、Cd、Cr含量很低;无论是凝胶还是全叶中,海水浓度对库拉索芦荟中Ca、Mn元素的影响很大,对其他各种元素的影响不大,但Cd离子的含量随海水灌溉浓度的升高呈略微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小米(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山东、东北产区)6大主产区不同品种样品的矿物元素进行检测,研究不同产地品种来源小米K、Ca、Na、Mg、Al、Fe、Cu、Zn、Mn、Se、B、Ti、Co、Sr、Mo 15种矿质元素含量差异并分析其显著性,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不同产地小米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品种小米元素含量差异显著,Se、Sr、Al 三种元素含量差异最为明显,变异系数最高,Zn、Cu、K 三种元素的变异系数最小。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两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 63.9%,K、Ca、Mg、Fe、Cu、Zn、Mn、B、Mo、Al、Se、Sr、Ti 是不同品种及产地来源小米的特征差异元素;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品种对小米元素分布造成的影响有限,地域环境因素是造成小米元素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使用4∶1的硝酸和高氯酸的混合液对样品进行硝解,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黑胡椒和白胡椒中的Cu,Fe,Mn,Zn,Ca和Mg元素的含量。发现白胡椒中Cu,Fe含量比黑胡椒中的略高,Mn,Ca元素含量比黑胡椒高的多,Zn,Mg含量比黑胡椒低且黑、白胡椒中都含有较多的Ca,Fe,Mg元素。  相似文献   

11.
基于TXRF法的欧李果肉中营养元素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全反射X射线荧光分析法,研究10 份欧李种质果肉中10 种营养元素(P、S、K、Ca、Mn、Fe、Cu、Zn、Rb、Sr)特征,以及产地对京欧2号品种果肉中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欧李果肉中富含营养元素,特别是Ca含量较高,其中CH种质果肉中Ca含量最高(441.1 mg/kg,以鲜质量计);不同种质欧李果肉中营养元素含量差异较大,其中S、Fe、Ca和Sr含量在种质间差异的变异系数大于30%;主成分分析表明,P、S、K、Rb、Ca、Sr是欧李的特征元素;产地对欧李中营养元素影响较大,其中河北张北所产欧李营养元素含量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12.
利用微波消解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检测的方法测定泸州老窖浓香型白酒蒸馏过程中,蒸馏前后的酒糟、底锅水及所得的酒样样品中Na、K、As、Pb、Cd、Sn、Ti、Mg、Fe、Cu、Mn、Zn、Ca、Al、Ni、Cr和Ba 17 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借助SPSS统计学软件采用t检验分析酒体中对应元素的来源。结果表明,蒸馏之后超过94%的金属元素仍保留在糟醅中,不到6%的金属元素转移至白酒及底锅水中。Pb、Mn、Cr等重金属元素的转移率显著低于Na、K、Ca和Mg等矿质元素,有效减少了酒中Pb、Mn、Cr等重金属的超标几率。酒样中的Ca、Cu、K、Mg、Na、Zn和Ba等元素主要来源于糟醅,而蒸馏使用的设备则会引入Fe、Ni、Al、Sn元素,Pb和Cr等有害重金属。  相似文献   

13.
梁艺馨  刘康书  蔡秋  李娜 《食品科学》2015,36(20):135-138
建立高分辨率连续光源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同时测定蓝莓中Ca、Mg、Fe、Zn方法。样品采用湿法消解处理样品,用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对蓝莓中Ca、Mg、Fe、Zn的含量进行检测,并对方法的精密度、检出限和回收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方法测定出蓝莓中Ca、Mg、Fe、Zn含量分别为100.3、55.80、2.330、1.413 mg/kg,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30、0.830、0.088、0.049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1.9%~4.7%,回收率为94.6%~107.0%。本方法可对同时检测蓝莓等果蔬食品中多种金属元素的工作提供帮助,具有灵敏度高、效率高,稳定性好、操作简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对全国7 个主要产地的26 个山银花样品中的10 种金属元素的 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山银花资源中金属元素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b、As、Fe、 Ca、Zn、Mg、Mn、Cu、Cd、Cr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25、0.065、77.9、3 277.1、31.0、2 244.7、319.9、14.6、 0.31、0.217 mg/kg;主成分分析得出3因子模型,可解释实验数据的88.58%;主成分分析将26 个山银花样品划分 为4 类,聚类分析显示了相似的结果。研究得出山银花中金属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为山银花资源的品质评价和 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绿豆、红小豆和黑豆种皮18 种元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巧环  江均平  傅慧敏  孟龄  李虹 《食品科学》2015,36(20):126-129
为全面了解绿豆皮、红小豆皮和黑豆皮的18 种元素含量,充分开发利用豆皮资源,提高豆类加工产品
的附加值,用元素分析(elemental analyzer,EA)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er,ICP-AES)仪测定了3 种豆皮的N、C、S、Ca、Mg、K、P、Na、B、Ba、Co、
Cr、Cu、Fe、Mn、Ni、Zn和Sr元素含量。结果表明,EA仪测定豆皮中N、C和S方法检出限为32~96 μg/g,回收
率为97%~115%,相对标准偏差为0.20%~2.63%(n=5);ICP-AES测定豆皮中Ca、Mg、K、P、Na、B、Ba、
Co、Cr、Cu、Fe、Mn、Ni、Zn和Sr元素方法检出限为0.02~152 μg/g,回收率为84%~118%,相对标准偏差为
0.44%~4.46%(n=5)。黄豆标准物N、Mg、P、B、Ba、Co、Cr、Mn、Ni、Zn和Sr元素测定值在推荐范围内,
S、Ca、K、Na、Cu和Fe元素测定值接近推荐值。分析方法快速、简便,达到了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和原子荧光形态检测法分析宁海、象山、舟山3 个养殖区内常见3 种海产贝类(牡蛎、缢蛏、血蚶)中Cd、Cu、Cr、Pb、As、Hg等重金属的总含量,并采用化学逐级提取法系统研究水煮加工前后贝类中Cd、Cu、Cr、Pb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和As、Hg中有机和无机的形态分布。结果表明,3 个养殖区牡蛎、缢蛏、血蚶中Cd、Cr、Cu、Pb、As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且Cu和Cd、Cr和Pb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As的超标检出率达77.78%,Hg的残留量均低于限量标准;此外金属形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煮加工方式对Cd、Cu、Cr、Pb中酸可提取态、氧化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余态的含量影响较大,而对As和Hg的有机态和无机态影响较小。海洋贝类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水煮加工前后该元素形态的变化量可作为评价海洋贝类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ICP-MS法测定云南野生茯苓中矿质元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景  张霁  赵艳丽  王元忠 《食品科学》2016,37(14):68-73
建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法测定云南野生茯苓中Li、Mg、K、Ca、V、Cr、Mn、Fe、Cu、Zn、As、Rb、Sr、Cs、Pb 15 种矿质元素的分析方法,研究云南野生茯苓中矿质元素的含量分布特征。使用ICP-MS法对采集自云南省28 个地区野生茯苓样品中15 种矿质元素进行定量分析,并采用SPSS进行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测定结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元素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 0,15 种测定元素均在推荐值(真实值)范围内,其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8%,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适用于云南野生茯苓中矿质元素的测定。所测试野生茯苓中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其中Ca(925.79 μg/g)、K(370.42 μg/g)、Mg(115.20 μg/g)和Fe(115.80 μg/g)的含量较高,有毒重金属As(0.04 μg/g)和Pb(0.20 μg/g)的含量均未超出GB 267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及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有毒重金属限量标准。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4 个主成分可以解释全部变量信息的77.55%,得出云南野生茯苓的特征元素为V、Fe、Li、As、Cs、Cr、Pb、Sr、Ca、Mn。聚类分析将所测元素分为3 类,其中Fe、V、Li、Cs、As、Cr、Pb聚为一类,K、Rb、Zn、Mg、Cu、Mn聚为一类,Ca、Sr聚为一类,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结果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一致。不同产地茯苓样品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矿质元素均存在很大差异,这可能是野生茯苓样品中矿质元素含量受云南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聂西度  符靓  唐莉娟  黄建华 《食品科学》2015,36(12):125-128
建立黑小麦中B、Na、Mg、Al、K、Ca、Ti、V、Cr、Mn、Fe、Co、Ni、Cu、Zn、Se、Cd、Pb元素的分析方法。以硝酸和双氧水为混合试剂采用密闭微波消解法对黑小麦样品进行消解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进行分析。利用动态反应池技术有效地消除了分析过程中的质谱干扰,选用Sc、Ge、Rh、Bi为内标元素校正基体效应和信号漂移。元素Mg、Al、K、Ca在0~10.00 mg/L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余元素在0~50.00 μg/L内线性关系良好,该方法测定黑小麦中18 种元素的检出限在3.04~17.38 ng/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95%~12.50%,采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小麦(GBW 10011)验证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黑小麦中B、Mg、K、Ca、Fe、Mn、Se含量远高于普通小麦,而Na元素明显低于普通小麦。方法可用于黑小麦的质量控制和营养评价。  相似文献   

19.
以水稻龙粳40作为研究对象,依据GB/T 5502-2008《粮油检验:米类加工精度检验》染色法,加工得到不同等级大米,运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不同等级大米中17 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并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水稻籽粒颖果外表面、近表面、近中部和米中部的元素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加工等级间大米中Na、Mg、K、Ca、Cr、Mn、Co、Cu、Zn、Rb和Sr的11 种元素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并且11 种元素在不同等级间损失率不同;Na、K、Ca、Fe元素在水稻籽粒不同部位的含量有差异,颖果表面Na、K、Ca、Fe含量较高,近中部和米中部含量较低。各营养元素在稻谷中分布不均匀,在加工过程中,营养元素将不同程度地损失。  相似文献   

20.
有机成分与元素分析相结合鉴别6 种中国名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有机成分与元素分析相结合,建立6 种中国名茶的鉴别方法。通过原产地购买67 份不同产地的茶叶,包括绿茶(杭州龙井、苏州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和乌龙茶(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测定茶叶中K、Ca、Mg、Al、Mn、Fe、Zn、Rb、Ti 9 种元素,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Pb、As、Cd、Cr、V、Ni、Co、Cu、Sr、Cs、Ba、Se 12 种元素,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茶叶中10 种有机成分。通过偏最小二乘变量筛选法分别建立6 种中国名茶的元素判别模型和有机成分判别模型,并设定已知茶叶样本的确证及未知茶叶样本的溯源流程。实际样品检测结果表明,6 种中国名茶分类效果较好,通过2 种模型交叉验证可有效减少结果误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