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小麦淀粉为原料,抗性淀粉得率为指标,采用超声波-酶法制备小麦RS3型抗性淀粉,在优化的超声波作用条件(淀粉乳浓度15%,超声波功率225W,超声温度50℃,超声作用时间50min)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酶解工艺: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1U/g干淀粉,耐高温α-淀粉酶作用时间20 min,普鲁兰酶添加量10 U/g干淀粉,普鲁兰酶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7 h。经反复验证,超声波-酶法制备小麦RS3型抗性淀粉得率为13.155%。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耐高温α-淀粉酶和普鲁兰酶对小麦抗性淀粉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酶作用的适宜条件是α-淀粉酶2U/g干淀粉、酶解时间20min、酶解温度85℃,普鲁兰酶4U/g干淀粉、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4.5h,测得淀粉分子平均聚合度为77,抗性淀粉得率为16.0%,其中耐高温α-淀粉酶加量对抗性淀粉的得率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
采用微波辅助酶解制备玉米抗性淀粉,以玉米抗性淀粉收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和酶解时间、普鲁兰酶添加量和酶解时间4个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分析。结果表明4个因素的影响主次关系为普鲁兰酶酶解时间耐高温α-淀粉酶酶解时间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普鲁兰酶添加量。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微波辅助酶解制备玉米抗性淀粉的最优工艺参数: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3 U/g干淀粉、酶解时间30 min,普鲁兰酶添加量8 U/g干淀粉、酶解时间4.5 h。  相似文献   

4.
压热-酶法制备泽泻抗性淀粉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泽泻淀粉为原料,研究压热-酶法处理对抗性淀粉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经高温高压糊化后,先后使用耐高温α-淀粉酶和普鲁兰酶进行淀粉降解脱支处理,生成更多的直链淀粉,促进淀粉分子重新结晶,提高抗性淀粉含量.试验表明,30%淀粉乳在120℃高温糊化50min,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为每克干淀粉6U,反应时间为30min,普鲁兰酶添加量为每克干淀粉4 PUN,55℃反应时间12 h,4℃冷藏36 h时抗性淀粉得率较高.正交试验表明普鲁兰酶反应时间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5.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采用α-淀粉酶和普鲁兰酶相结合处理的方式制备马铃薯抗性淀粉,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α-淀粉酶和普鲁兰酶的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酶添加量对抗性淀粉(RS)得率的影响;进而采用Box-Behnken设计法对复合酶法制备马铃薯抗性淀粉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最终,采用Englyst法对马铃薯抗性淀粉消化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制备马铃薯抗性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α-淀粉酶,pH6.5、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15 min、酶用量4 U/g;普鲁兰酶,pH值5.0、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4 h、酶用量8 U/mL。此条件下,马铃薯抗性淀粉得率为(44.48±1.37)%。马铃薯淀粉经α-淀粉酶与普鲁兰酶联合处理后,不仅提高了其抗消化性,还使抗性淀粉(RS)得率显著提高,同时将马铃薯淀粉中快消化淀粉(RDS)降低至21.23%,而慢消化淀粉(SDS)增加至36.32%。该研究为后续马铃薯深加工及慢消化型食品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酶法制备马铃薯抗性淀粉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经糊化后,先后使用耐高温a-淀粉酶和普鲁兰酶进行酶脱支处理,以生成更多的直链淀粉,利于分子重新结晶,提高抗性淀粉含量.试验表明,在耐高温a-淀粉酶添加量为4 NU/g干淀粉,反应时间为30min,普鲁兰酶添加量为4NPUN/g干淀粉,反应时间6 h,反应温度55℃时,抗性淀粉含量最高,可达到12.6%.最大影响因素为:普鲁兰酶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7.
以油莎豆淀粉为原料,通过高温α-淀粉酶水解,普鲁兰酶脱支,对淀粉进行连续处理,研究复合酶法油莎豆抗性淀粉的制备及纯化工艺条件,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油莎豆淀粉双酶法制备抗性淀粉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是: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2μ/g、酶解温度95℃、酶解时间15 min。普鲁兰酶添加量15μ/g、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20 h。此条件下制备的油莎豆抗性淀粉得率为39.48%,抗性淀粉含量为57.72%。  相似文献   

8.
在微波-淀粉酶法制备小麦RS_3型抗性淀粉的基础上,研究了支链淀粉含量对RS_3得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小麦淀粉乳浓度、微波功率、微波作用时间和耐高温α-淀粉酶的添加量及作用时间对RS_3得率的影响。以此为基础运用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并确定了微波-酶作用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即小麦淀粉乳浓度30%,微波条件(780 W,90 s),耐高温α-淀粉酶4 U/g干淀粉,酶作用时长30 min,RS_3的得率为15.2%。在此条件下,分别利用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小麦淀粉制作RS_3,发现当直链淀粉含量为85%时,RS_3得率最大为39.8%。  相似文献   

9.
玉米抗性淀粉酶解法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抗性淀粉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酶解法制备玉米抗性淀粉,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酶解法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α-淀粉酶酶解条件为淀粉乳浓度20%,α-淀粉酶用量15u/g,酶解温度70℃;普鲁兰酶脱支条件为普鲁兰酶用量4u/g,脱支时间10h,pH值4.5;糊化条件为糊化时间20min,糊化温度120℃。  相似文献   

10.
以微波预糊化籼米淀粉为原料,采用超声波间歇式辅助,异淀粉酶和普鲁兰酶分步脱支酶解制备了RS_3型籼米抗性淀粉。以RS_3产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制备RS_3型籼米抗性淀粉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淀粉乳质量分数10%、异淀粉酶酶解温度50℃、异淀粉酶酶解pH5.0、普鲁兰酶酶解温度60℃、普鲁兰酶酶解pH4.5、超声功率70 W条件下,最佳工艺条件为:异淀粉酶添加量16 U/g,异淀粉酶酶解时间3 h,普鲁兰酶添加量8 U/g,普鲁兰酶酶解时间2.2 h,超声时间7 min,超声间歇时间2.3 h。在最佳条件下,RS_3型籼米抗性淀粉产率可达18.19%。  相似文献   

11.
响应面法优化玉米抗性淀粉制备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焕新  于博  金征宇 《食品科学》2011,32(22):11-15
研究普鲁兰酶法制备玉米抗性淀粉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加酶量对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优化玉米抗性淀粉制备工艺,建立各因素与抗性淀粉得率关系的数学回归模型。确定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为普鲁兰酶加酶量12.8ASPU/g、反应时间32h、反应温度46.2℃、pH5.0。在该制备条件下,抗性淀粉得率为46.2%。  相似文献   

12.
研究以碎米为原料微波辅助酶法制备抗性淀粉的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获取最佳工艺条件:淀粉浆添加量25g/mL、微波时间90s、普鲁兰酶添加量4.0U/g 干淀粉、酶解时间2h、回生时间20h。在此条件下抗性淀粉得率为21.81%。本实验可为碎米抗性淀粉的制备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响应面法优化甘薯淀粉酶解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加酶量、作用时间、反应温度及pH四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分析法,以甘薯汁中还原糖量为评价指标,对耐高温α-淀粉酶酶解甘薯汁中淀粉的最佳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建立了耐高温α-淀粉酶酶解甘薯汁中淀粉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加酶量55 U/mL;作用时间80 min;反应温度90℃.在最佳酶解条件下,甘薯汁中还原糖量达3.706 g/100mL,淀粉的酶解率为75.33%.水解后的甘薯汁过滤制得的饮料,无需添加稳定剂,即可达到饮料稳定性的理想效果,在饮料保存期内无沉淀产生.  相似文献   

14.
酶解法制备荞麦抗性淀粉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荞麦粉制备抗性淀粉的工艺条件,采用普鲁兰酶酶解脱支法,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影响抗性淀粉得率的因素。结果表明:影响抗性淀粉得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荞麦粉浓度、普鲁兰酶用量、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酶解法制备荞麦抗性淀粉的适宜工艺条件为荞麦粉浓度5 g/(100 mL)、普鲁兰酶用量7.2 PUN/g、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8 h,在此条件下测得的抗性淀粉含量为15.82%。与原粉相比,普鲁兰酶酶解脱支与湿热法相结合制备荞麦抗性淀粉使其抗性淀粉含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板栗抗性淀粉含量,并获得抗性淀粉制备方法的最适工艺参数,本研究优化了压热—普鲁兰酶法制备板栗抗性淀粉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研究淀粉悬浮液质量分数、普鲁兰酶添加量、酶解时间和冷凝时间对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建立各因素与抗性淀粉得率关系的数学回归模型。最终根据实际工艺操作确定最佳的制备工艺条件为淀粉悬浮液质量分数11.00%,酶添加量9 PUN/g、酶解时间10 h、冷凝时间15 h。在该制备条件下,测得抗性淀粉得率为64.90%,基本符合理论预测值(65.70%)。试验证明,响应面法能够提高板栗抗性淀粉的制备率。  相似文献   

16.
章丽琳  叶陵  张喻 《中国酿造》2015,34(12):105
为了提高抗性淀粉的得率,并获得抗性淀粉制备方法的最佳工艺参数,该试验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抗性淀粉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纤维素酶-压热法制备马铃薯抗性淀粉。研究淀粉乳浓度、酶添加量、酶解时间、压热温度、压热时间5个因素对马铃薯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出马铃薯抗性淀粉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即淀粉乳含量25%、淀粉乳pH 5.0、酶用量30 U/mL、酶解时间50 min、压热温度125 ℃、压热时间30 min、老化温度4 ℃、老化时间18 h,在此条件下抗性淀粉的得率为30.33%。  相似文献   

17.
多种酶法处理提高马铃薯回生抗性淀粉制备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以抗性淀粉制备产率为考察指标,研究α–淀粉酶、糖化酶和纤维素酶种类、酶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酶解pH、多种酶最佳配比及酶解顺序对RS3型抗性淀粉制备产率影响。固定条件:淀粉乳10%,高压温度120℃,高压时间30min,老化温度4℃,老化时间12h,糖化酶单独处理制备马铃薯回生抗性淀粉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糖化酶加量为1,200U/mL,酶解时间为60min,pH为5.0,酶解温度为55℃,制备产率达8.862%;纤维素酶单独处理制备马铃薯回生抗性淀粉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加量为40U/mL,酶解时间为45min,pH为5.0,酶解温度为35℃,制备产率达17.748%。α–淀粉酶、糖化酶和纤维素酶两两联合处理、三种酶共同处理均使马铃薯回生抗性淀粉制备产率降低;而纤维素酶处理可大大提高马铃薯回生抗性淀粉制备产率。RS3制备过程系为通过破坏纤维素等阻隔淀粉分子聚集的非淀粉物质提高制备产率,比将淀粉分子分解从颗粒结构中释放出以提高RS3制备产率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8.
The effects of pullulanase debranching of sago (Metroxylon sagu) starch in the granular state and subsequent physical treatments on the formation and yield of type III resistant starch (RS 3) have been investigated. Sago starch was enzymatically debranched with pullulanase at 60°C and at pH 5.0 using different enzyme concentrations (24, 30, 40, 50 PUN/g dry starch) which was added to 20% (w/v) starch slurry and incubated for 0 to 48 h. Optimum enzyme concentration of 40 PUN/g dry starch and three debranching times (8, 16 and 24 h) have been selected for subsequent preparation of RS. Granule morphology and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MWD) of the debranched and resistant starch were examined. Debranched starch samples showed blurred birefringence patterns, a decrease in amylopectin fraction, an increase in low molecular weight fraction and a broadening of MWD. Debranched starch samples with a maximum RS yield of 7% were obtained at 8 h debranching time. Temperature cycling and incubation at certain temperature and storage time enhanced the formation of RS. Under the conditions used in this study, the optimum conditions to obtain the highest RS yield (11.6%) were 8 h of debranching time, followed by incubation at 80°C for seven days. The MWD analysis showed that RS consisted of material with relatively low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This study showed that pullulanase treatment of starch in the granular state resulted in limited debranching of amylopectin but the subsequent physical treatments (incubation time/temperature) can be manipulated to promote crystallization and enhance formation of RS 3.  相似文献   

19.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嗜冷普鲁兰酶脱支处理和压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制备玉米抗性淀粉,考察了玉米淀粉乳质量分数、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嗜冷普鲁兰酶添加量、嗜冷普鲁兰酶作用时间对抗性淀粉得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对压热-酶解法制备玉米抗性淀粉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玉米抗性淀粉形貌、晶体结构、热特性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玉米抗性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玉米淀粉乳质量分数18%、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7 U/g、嗜冷普鲁兰酶添加量10 U/g、嗜冷普鲁兰酶作用时间9 h。在最佳条件下,玉米抗性淀粉得率为16.84%。玉米淀粉经复合酶法处理后,抗性淀粉形成了致密的层状晶体结构,表面形态结构呈现出不同于玉米原淀粉A型晶体结构的V型晶体结构;玉米抗性淀粉的起始温度、峰值温度、终止温度和相变焓值分别为117.07、140.69、153.03 ℃和1 858.12 J/g,均高于玉米原淀粉。  相似文献   

20.
抗性淀粉的酶法研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 ,在糊化时加入耐热α 淀粉酶 ,采用酶脱支反应等手段改变淀粉原有的分子结构并重新形成晶体 ,以提高产品中抗性淀粉的含量。试验证明 ,加入一定量的耐热α 淀粉酶处理后再进行脱支化处理 ,适当的普鲁兰酶反应条件为 :温度 6 0℃ ,pH值 5 5 ,酶相对用量 1 5~ 2 5 ,反应时间 12h ,较有利于抗性淀粉的形成 ,其含量可高达 19 0 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