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研究具有抑菌效果的药食同源植物提取物对冷却肉中关键腐败菌——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抑制、清除效果。从市售冷却肉中分离一株具有较强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假单胞菌,经鉴定为浅黄假单胞菌8-4。采用结晶紫染色法观察蒲公英、金银花、丁香、肉桂、薄荷、桑叶等6种提取物对浅黄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抑制和清除作用。结果表明:金银花提取物和蒲公英提取物对浅黄假单胞菌的抑制和清除效果最佳。为进一步分析其对生物被膜的作用机制,将提取物的共同功效性成分绿原酸作用于生物被膜,测定绿原酸对浅黄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抑制、清除作用及对生物被膜代谢活性的影响。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电镜观察绿原酸对生物被膜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绿原酸对浅黄假单胞菌的抑制和清除作用效果显著,在绿原酸作用下生物被膜的代谢活性降低。在高质量浓度绿原酸作用下菌体无法聚集黏连形成生物被膜,而低质量浓度作用下的菌体虽能形成生物被膜,但结构立体性较低。结论:植物提取物中的绿原酸通过抑制菌体生长而抑制生物被膜形成,通过弱化成熟生物被膜立体结构而清除生物被膜。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金银花和蒲公英提取物对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清除效果,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最佳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和固定方法;在此条件下,采用结晶紫法结合扫描电镜研究金银花和蒲公英提取物在不同质量浓度、不同添加时间下对肉源性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30 ℃培养24 h生物被膜测定值最高。提取物对生物被膜的清除效果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P<0.05),在生物被膜形成0 h加入的清除效果显著强于在24 h加入的清除效果(P<0.05)。当提取物浓度高于最小抑菌浓度(MIC)时,主要通过抑制菌体生长而清除生物被膜;当低于最小抑菌浓度时,主要通过破坏生物被膜立体结构而清除生物被膜。提取物破坏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结构,使生物被膜形成孔洞,从而清除生物被膜。本研究证明金银花和蒲公英提取物能够清除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对肉的保鲜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金银花主要成分对铜绿假单胞菌质控菌株和多耐药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及金银花有机酸总样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使用对多耐药菌株的抑菌效果.方法 平板倍比稀释法测定金银花中主要成分绿原酸、异绿原酸组分和木犀草素以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硫酸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质控菌株和耐药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在此基础上研究金银花有机酸总样与硫酸阿米卡星联合用药的抑菌效果.结果 金银花主要成分绿原酸、异绿原酸组分和木犀草素对铜绿假单胞菌多耐药菌株的MIC分别为10,5和2.5 mg/mL,对质控菌株的MIC分别为>10,5和2.5 mg/mL.金银花有机酸总样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用药,可降低硫酸阿米卡星对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MIC,两者联用有一定的协同作用.结论 金银花主要成分绿原酸、异绿原酸和木犀草素均有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其中绿原酸对耐药菌株的抑制作用最强.金银花有机酸组分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用药,对铜绿假单胞菌多耐药菌株具有协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冷却猪肉及其接触面中细菌生物被膜能力并探讨肉类特定腐败菌的生物被膜特征,分析了腐败的冷却肉和销售托盘表面的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利用形态学观察、16S r DNA分析和VITEK2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了冷却肉中一株生物被膜能力较强的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测定了该菌在培养基和猪肉浸提液中的生物被膜能力;用激光共聚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了其生物被膜的结构特征。结果发现:冷却肉中及其销售托盘表面的细菌能够形成生物被膜的比例较高,37%和45%的细菌具有较强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肉源性荧光假单胞菌能够在培养基和肉液中形成大量生物被膜,具有较强的生物被膜能力。显微成像结果表明荧光假单胞菌在培养6 h后有明显黏附,18 h后多糖分泌增多、菌体堆积并形成具有生物功能的立体生物被膜。这些特点可能有利于荧光假单胞菌在冷却肉表面黏附并成为优势腐败菌。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肉桂提取物在最小抑菌浓度(MIC)以下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生物膜产生的抑制作用,首先以紫色杆菌CVO26为初筛菌,研究了肉桂提取物对其紫色素产生的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酶标仪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产生的生物膜进行了定量测定,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其生物膜概貌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肉桂提取物在MIC以下对紫色杆菌CVO26紫色素的产生量以及铜绿假单胞菌PAO1生物膜的产生量具有抑制作用,且抑制率随着肉桂提取物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对PAO1形成的生物膜概貌特征也具有明显的影响。因此,肉桂提取物在MIC以下对铜绿假单胞菌PAO1生物膜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茶多酚(TP)和葡萄籽提取物(GSE)对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采用结晶紫法、XTT法和银染法评价TP和GSE在不同质量浓度和不同添加时间下对假单胞菌抗生物被膜的作用。结果表明,2株铜绿假单胞菌能够形成被膜,其中1~3 d是快速形成期。随着作用质量浓度增加,TP和GSE对假单胞菌生长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增强(P0.05),其MIC分别为1 mg/m L和2 mg/m L,在亚抑菌浓度仍表现明显的抗生物被膜作用(P0.05)。1/2 MIC TP和GSE在被膜形成初期的12 h添加能显著抑制被膜形成(P0.05),其中0 h添加效果最佳,抑制率为55%~67%;24 h后添加作用微弱,且TP和GSE不能清除成熟的生物被膜。TP和GSE处理组显著降低被膜菌的菌体活力(P0.05),并且处理组细菌胞外分泌物低于对照组。TP和GSE在亚抑菌浓度下表现出较强的抗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作用,主要通过影响假单胞菌初期的粘附。本研究为植物多酚在食品贮藏和保鲜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沙枣果实提取物对常见革兰氏阴性(G~-)杆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沙枣果实的提取物对不同浓度的变形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效果;利用液体倍比稀释法测定沙枣果实提取物对各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结果:沙枣果实提取物对4种受试菌在较低浓度时均有抑菌作用,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分别为115、85、85、85mg.mL~(-1);MBC分别为145、125、115、115mg.mL~(-1)。结论:沙枣果实提取物对较低浓度铜绿假单胞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铜绿假单胞菌为研究对象,探讨鲶鱼体表粘液提取物(Catfish Epidermal Mucus Extracts,CEME)对其的抑制效果及抑菌机理。研究表明:当CEME浓度高于0.15%时,鲶鱼体表粘液提取物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通过测定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可以看出CEME能够有效减缓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速率。进一步使用扫描电镜发现CEME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细胞形态结构能够造成明显的损伤,有效破坏微生物细胞膜的完整性。同时CEME还可以导致铜绿假单胞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体内小分子物质以及部分大分子物质向外泄漏。应用SDS-PAGE方法发现CEME处理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总蛋白和细菌膜蛋白均有显著的影响,它能够抑制菌体某些蛋白的合成,导致胞内蛋白含量的下降和缺失。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鲶鱼体表粘液提取物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黑胡椒石油醚相提取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供试菌,探究黑胡椒石油醚相提取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细胞壁、细胞膜和Na+/K+-ATPase活性的影响,初步揭示黑胡椒石油醚相提取物抑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黑胡椒石油醚相可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的正常生长,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1.25 mg/mL。经提取物作用后铜绿假单胞菌大量死亡,细胞壁完整性被破坏,ALP-ase外渗;而细胞膜渗透性损坏,Na+/K+-ATP-ase活性显著降低,铜绿假单胞菌细胞形态发生变化。黑胡椒石油醚相提取物能破坏铜绿假单胞菌的正常细胞形态,抑制相关酶活性,从而抑制铜绿假单胞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0.
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供试菌,研究了柠檬烯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活性及机理。利用肉汤稀释法测定了最小抑菌浓度(MIC),评价了柠檬烯抑菌活性,通过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膜通透性以及膜电位的测定,诠释柠檬烯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柠檬烯能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的正常生长和增殖,最小抑菌浓度为10 mL/L;柠檬烯可以破坏细胞的正常形态,提高菌液的相对电导率,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柠檬烯也能降低铜绿假单胞菌菌体的膜电位,干扰细胞正常代谢活动。柠檬烯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的方式,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长,导致细菌细胞死亡。这说明柠檬烯可以改变铜绿假单胞菌细胞膜的通透性,破坏其正常细胞形态结构及完整性,从而有效地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14种中药水提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质控菌株和耐药菌株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先用纸片扩散法验证分离所得到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的耐药性,再用平板倍比稀释法测定中药水提物对铜绿假单胞菌质控菌株和耐药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苦参、石榴皮和鱼腥草对质控菌株和耐药菌株无抑菌作用(MIC〉100mg/mL);金银花、蒲公英和黄芩对耐药菌株的抑菌作用明显优于对质控菌株,其他中药水提物对2种菌株的抑菌作用相似,其中西青果和石斛的抑菌作用最强(MIC=3.125 mg/mL)。结论多种中药水提物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尤其是对耐药菌株具有抑菌作用,表明中药在对抗细菌耐药性方面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金银花与山银花快速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研究一种快速、准确、无损的鉴别金银花与山银花的方法。通过对比3种预处理方法对偏最小二乘算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建模效果的影响,得到SNV为建模最优预处理方法。使用回归系数法(Regression Coefficient,RC)和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 Algorithm,SPA)选择经预处理后光谱的特征波长,并分别建立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的判别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光谱经SNV预处理后,应用SPA提取特征波长并建立LS-SVM判别分析模型为金银花和山银花最优判别模型,其建模集与预测集识别率均达到了100.00%。因此,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能够无损、有效地鉴别金银花与山银花,并且在全光谱和特征波长下均能实现金银花与山银花的快速判别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GFAAS)测定金银花中镉的不确定度。方法分别用ICP-MS法和GFAAS法测定金银花中镉含量,建立结果不确定度评估数学模型,分析与探讨测定过程中产生不确定度的来源。结果结果表明当镉的测定结果为0.217、0.226mg/kg时,其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096、0.0162 mg/kg, k=2。结论测定过程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待测液浓度和斱法回收率。ICP-MS法引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小于GFAAS法,能更合理地对样品中镉的不确定度进行合理评定。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测定冷却猪肉糜的丙二醛值(TBA)、过氧化值(POV)、酸价值(AV)和挥发性盐基氮值(TV-N),研究葡萄籽提取物(grape seed extract,GSE)在冷却猪肉糜中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GSE能有效抑制冷却猪肉糜的POV值、TBA值和TV-N值,贮藏8d时0.05%GSE处理组的POV值、TBA值和TV-N值比空白对照组分别降低了62%、68%和31%,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作用;GSE在抑制游离脂肪酸生成方面无显著作用;GSE抑制冷却猪肉糜POV值、TBA值和TV-N值的能力与儿茶素相当,但高于V_C和蜂胶;GSE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高于V_C和蜂胶。  相似文献   

15.
澄清型金桑菊凉茶饮料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桑叶、菊花、金银花和甘草等药食兼用的功效植物为主要原料,通过对酶解、冷冻等工艺条件的优化,确定最佳工艺为果胶酶(0.1 g/kg)和木瓜蛋白酶(0.1 g/kg)水解,按柠檬酸0.06%,白砂糖3.00%,安赛蜜0.012%的添加比例进行辅料添加,可获得风味口感协调,组织形态澄清、质量稳定的金桑菊凉茶饮料.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菱角壳黄酮提取物的抑菌能力及其对冷鲜鸭肉中假单胞菌生长特性的影响,采用抑菌圈法、MIC值测定和液体中生长曲线来评价其对食品中常见微生物生长的抑制作用,建立假单胞菌经浓度为2.5 mg/mL的黄酮纯化物处理后的鸭肉基质中的一级生长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菱角壳黄酮提取物对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黄酮纯化物对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更好,抑菌圈直径分别为(47.01±0.43)、(45.06±0.35) mm;菱角壳黄酮提取物对热杀索丝菌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对大肠杆菌、乳酸菌和酵母菌无抑菌效果。菱角壳黄酮粗提物和纯化物对假单胞菌的MIC值均为3.125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分别为12.000和3.125 mg/mL。采用对供试菌抑菌效果最好的菱角壳黄酮纯化物浓度(2.5 mg/mL)处理鸭肉,在不同温度下储藏,发现与10、15和20 ℃相比,0和5 ℃可将冷鲜鸭肉的货架期延长至8 d以上,并且通过建立假单胞菌在经浓度为2.5 mg/mL的菱角壳黄酮纯化物处理后的鸭肉基质中的一级模型可知,在0~15 ℃储藏时,菱角壳黄酮提取物作为保鲜剂的抑菌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延长食品保质期,但随温度升高,其抑菌能力逐渐减弱,这为菱角壳开发为天然抑菌剂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体外考察了石香薷挥发油对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并对市售的冷却猪肉进行了腐败细菌的分离鉴定,并研究了石香薷挥发油对冷却猪肉中腐败细菌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石香薷挥发油对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石香薷挥发油对从冷却猪肉中分离鉴定得到的微球菌、葡萄球菌、假单胞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MIC分别为0.3125mg/mL、2.5mg/mL、0.625mg/mL。  相似文献   

18.
丁香、苦荞麦及蒲公英的复配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丁香、苦荞麦、蒲公英3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并进行复配抑菌试验,测定了复配液的抑菌圈直径和最低抑菌浓度(MIC),确定了其复配的最佳配比。实验结果表明,丁香、苦荞麦、蒲公英对5种供试菌均具有较好抑菌效果;在复配抑菌的正交试验中,丁香、苦荞麦和蒲公英的最佳配比为3∶3∶2,最低抑菌浓度为5.0~7.5 mg/ml。  相似文献   

19.
蓝蔚青  谢晶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0):330-335
将微生物传统生理生化鉴定技术与PCR法相结合,研究了复合保鲜剂对冷藏带鱼贮藏期间菌相变化的影响。通过对冷藏对照组与保鲜剂处理组样品贮藏期间的主要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16SrDNA序列分析与生理生化鉴定,并作系统发育树分析,最终鉴定出13株具有典型特征的纯菌株。对照组样品在货架期终点时,其主要微生物的种类与所占比例依次为:腐败希瓦氏菌(34.7%)、荧光假单胞菌(14.5%)、松鼠葡萄球菌(10.2%)、嗜水气单胞菌(8.2%)、弧菌(6.1%)、恶臭假单胞菌(6.1%)、绿色气球菌(4.1%)、金黄色葡萄球菌(4.1%)、蜡样芽孢杆菌(4.0%)、铜绿假单胞菌(2.0%)、嗜冷杆菌(2.0%)、成团肠杆菌(2.0%)、约氏不动杆菌(2.0%)。其中,腐败希瓦氏菌为特定优势腐败微生物。假单胞菌属在带鱼冷藏过程中所占比例大小依次为荧光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经复合保鲜剂处理后,能够使冷藏带鱼的二级鲜度货架期延长9d,并使其贮藏期间的细菌菌相组成比例发生变化,细菌种类减少到9种。主要优势菌的比例明显减少,表明复合保鲜剂对带鱼体内腐败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